一种拉布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6759126发布日期:2024-01-23 10:45阅读:14来源:国知局
一种拉布机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拉布机,特别是涉及一种拉布机。


背景技术:

1、拉幅机是纺织印染工厂中,一种通过加热和向两边绷紧张力的作用,将织物伸展平挺、并使其纬向的门幅尺寸宽窄一致的一种设备。

2、现有技术中,拉幅机一般为大型机械,占地广,对厂房要求比较高,在调整布料拉幅宽度时,需要调整两侧针板之间的间距,耗能高,噪音大,调节不方便。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拉幅机一般为大型机械,在调整布料拉幅宽度时,需要调整两侧针板之间的间距,耗能高,噪音大,调节不方便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拉布机。

2、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要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拉布机,包括截面为圆形的输送带,所述输送带包括沿输送方向间隔设置的多个输送条,每个所述输送条上沿长度方向设有滑道,所述滑道两侧滑动设置有两个用于夹住布料两侧边的固定夹,所述输送带内侧设有用于驱动固定夹在输送带进料口和出料口处张开的压迫件,所述输送带进料口一侧设有用于感应布料边界位置的感应系统,所述输送带内侧的两边设有用于调节各个固定夹位置的两个调节系统,两个所述调节系统与感应系统配合实时调节设于输送带进料口处两固定夹位置对布料侧边进行捕捉,两个所述调节系统根据预设值调节设于输送带出料口处两固定夹之间的间距,两个所述调节系统将设于输送带进料口处两固定夹圆滑过渡至输送带出料口位置。

3、输送带上设有一圈输送条,通过输送带的整体转动,控制输送条沿输送方向移动,输送条移动时带动设于输送条内的固定夹移动;压迫件设置在输送带的进料口和出料口处,压迫件设置在进料口处用于将固定夹张开,感应系统和调节系统相互配合,驱动张开的固定夹捕捉布料边界;固定夹在离开进料口的压迫件后重新闭合夹紧布料的两边,在调节系统的作用下调节固定夹的位置,从而对布料进行扩幅;固定夹在经过出料口的压迫件时张开,将扩幅成预设宽度的布料边界松开,使布料脱离拉布机,便于后续布料收卷。

4、进一步,所述固定夹上设有用于与压迫件配合驱动固定夹张开或闭合的驱动组件,所述驱动组件包括第一滑座和第二滑座,所述固定夹设于第一滑座上,所述第一滑座沿输送条长度方向与输送条滑动连接,所述第二滑座滑动设置于第一滑座一侧,所述第一滑座和第二滑座之间设有弹簧,所述第二滑座上设有推杆,所述第一滑座上设有第一滑动部,所述第二滑座上设有第二滑动部,所述第一滑动部和第二滑动部相对设置,所述第一滑动部和第二滑动部经过所述压迫件时相互靠近,所述推杆靠近并驱动固定夹张开。

5、压迫件通过驱动第一滑动部和第二滑动部相互靠近,从而带动第一滑座和第二滑座相互靠近,第一滑座和第二滑座相互靠近时,推杆靠近并驱动固定夹张开。

6、进一步,所述固定夹包括相互铰接的第一夹臂和第二夹臂,所述第一夹臂设于第一滑座上,所述第一夹臂上设有磁铁,所述第二夹臂上设有与磁铁配合的铁片,所述第一夹臂远离磁铁的一端设有齿轮,所述推杆上设有与所述齿轮配合的齿条。

7、固定夹采用磁铁和铁片配合夹紧布料侧边,与普通的夹子相比,不会将布料侧边夹出褶皱。第一滑座和第二滑座相互靠近或远离时,推杆上的齿条与第一夹臂上的齿轮配合,驱动固定夹张开或夹紧。

8、进一步,所述压迫件设于所述输送带进料口和出料口处,所述输送带内侧中心位置设有中心滑轨,所述压迫件靠近中心滑轨的一端与中心滑轨滑动连接,所述压迫件远离中心滑轨的一端设有与所述第一滑动部和第二滑动部配合的凹槽,所述凹槽开口处设有用于引导第二滑动部靠近第一滑动部的弧形导向块,所述第二滑动部上设有与弧形导向块配合的轴承。

9、固定夹经过输送带进料口处时,通过感应系统和调节系统相互配合调节固定夹位置,输送带进料口处的压迫件跟随固定夹同步移动,确保固定夹上的第一滑动部和第二滑动部可以经过压迫件上的凹槽,使第一滑动部和第二滑动部相互靠近。弧形导向块用于引导第二滑动部逐渐靠近第一滑动部,第二滑动部上设置轴承与弧形导向块配合,用于避免第二滑动部磨损,延长固定夹使用寿命。

10、进一步,所述调节系统包括设于输送带两端的电机组件和平行四边形组件,所述电机组件包括第一电机和第二电机,所述第一电机输出端与设于输送带进料口处的压迫件固定连接,所述第二电机输出端与设于输送带出料口处的压迫件固定连接,所述第一电机和第二电机输出端与所述中心滑轨轴线平行;

11、所述平行四边形组件包括滑套、第一驱动圈和第二驱动圈,所述滑套与中心滑轨滑动连接,所述第一驱动圈和第二驱动圈套设于所述滑套外侧,所述第一驱动圈和第二驱动圈均沿中心线与所述滑套铰接,所述第二驱动圈设于靠近压迫件的一侧,所述第一驱动圈和第二驱动圈之间铰接有第一连杆和第二连杆,所述第一驱动圈、第二驱动圈、第一连杆和第二连杆相互配合形成平行四边形结构,所述第一驱动圈外壁面套设有与第一驱动圈转动设置的转动环,所述转动环的外壁面上设有多个第一伸缩杆,所述第一伸缩杆沿转动环径向设置,所述第一伸缩杆位置和数量与所述输送条位置和数量一一对应,所述第一伸缩杆外端与第一滑座万向连接,所述第二驱动圈的外壁面上设有两个沿第二驱动圈中心线设置的第二伸缩杆,所述压迫件靠近第二驱动圈的一侧设有用于与第二伸缩杆外端铰接的延伸杆,两所述延伸杆之间相互平行。

12、第一电机与设于输送带进料口侧的压迫件连接,用于与感应系统配合,通过第一电机伸出或缩进相应距离,带动压迫件沿输送带宽度方向移动,压迫件通过延伸杆与第二伸缩杆铰接,压迫件移动过程中,平行四边形组件同步动作,从而带动与第一伸缩杆连接的第二滑座同步移动,使得经过输送带进料口的固定夹始终与压迫件位置对应;

13、第二电机与设于输送带出料口侧的压迫件连接,拉布前根据布料需拉伸的宽度,调整输送带两侧两个第二电机的伸出距离,使输送带出料口处的压迫件和固定夹位置不变;

14、由于固定夹需要跟随布料移动,所以固定夹的位置需要跟随输送带转动,而第一驱动圈、第二驱动圈、第一连杆和第二连杆是不随输送带转动的,因此需要在第一驱动圈的外侧设置转动环,并通过多个第一伸缩杆连接转动环和各个固定夹,使得第一电机和第二电机可以调节压迫件和固定夹在输送带宽度方向上的位置,又不影响固定夹跟随输送带转动。

15、因为转动环与第一驱动圈转动连接,而第一伸缩杆设置在转动环上,因此转动环对通过第一伸缩杆连接的各个固定夹具有导向限位作用,从而将输送带进料口处的固定夹圆滑导向至出料口。

16、固定夹具有沿输送带宽度方向移动的动作以及跟随输送带转动的动作,因此固定夹在移动过程中与第一伸缩杆之间会出现扭转,通过将第一伸缩杆与第一滑座万向连接,延长第一伸缩杆的使用寿命。

17、进一步,所述感应系统包括检测板,所述检测板上设有u形检测部,所述u形检测部内设有两个红外传感器,所述检测板上设有用于驱动所述检测板沿输送带宽度方向移动的传送带,所述传送带上传送连接有伺服电机,所述伺服电机和第一电机均与控制器信号连接。

18、u形检测部内设置两个红外传感器,根据两个红外传感器是否感应到布料,控制器控制伺服电机正转或反转,从而带动检测板向输送带边界方向或者输送带中间位置方向移动。当两个红外传感器均检测到布料时,伺服电机驱动检测板向输送带边界方向移动;当两个红外传感器均没有检测到布料时,伺服电机驱动检测板向输送带中间位置方向移动;当内侧红外传感器检测到布料,外侧红外传感器没有检测到布料时,检测板停止移动。

19、进一步,靠近所述输送带进料口的一侧设有用于将布料导入u形检测部内的导布辊。

20、进一步,所述第二驱动圈上设有与所述第一连杆和第二连杆配合的避让槽。第一驱动圈、第二驱动圈各自具有一定的体积,在第二驱动圈上设置避让槽,可以增加平行四边形组件的活动范围,从而增加固定夹的调节范围。

21、进一步,为了驱动输送带转动,所述输送带两端与基座转动设置,所述输送带一端设有链轮,所述输送带一侧设有传动杆,所述传动杆一端与电机减速机传动连接,另一端与链轮通过链条传动连接。

22、进一步,所述输送条上横设有导向条,所述导向条穿过所述第一滑座和第二滑座,所述第一滑座、第二滑座与均匀导向条滑动设置。

23、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拉布机,采用圆形输送带上设置固定夹对布料进行扩幅,占地面积小,通过第二电机调节输送带出料口两固定夹之间的间距,从而确定布料拉幅宽度,通过感应系统和调节系统相互配合,控制固定夹捕捉布料边界,布料在输送带上移动时,固定夹引导布料展开进行拉布动作,耗能低,噪音小,动作丝滑,自动化程度高。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