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标远程送标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7361839发布日期:2024-03-22 10:15阅读:6来源:国知局
单标远程送标机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纺织品生产设备领域,特别涉及单标远程送标机。


背景技术:

1、织品标签缝制一般都是在折边缝边过程中同步完成,标签递送机构在边侧直接短距离递送。有部分织品是在缝边后成品上再加缝标签,原来的送标机就难以实现这一功能。


技术实现思路

1、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单标远程送标机,将标签逐个切断,送标机构夹取递送至缝纫机压脚处缝制,结构紧凑合理,实现单标远程送标,满足生产要求。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以下技术方案:

3、单标远程送标机,包括制标机构和送标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送标机构包括气缸一、气缸二、气缸三、气缸四和夹爪,气缸一安装在制标机构后边侧的安装座上,气缸二与气缸一的活塞杆连接,气缸二与气缸一的行程方向呈同平面的垂直向,气缸二的活塞杆沿织物行进方向递送,气缸三与气缸二的活塞杆连接,气缸三的行程垂直向下,夹爪与气缸三的活塞杆连接,夹爪的上夹板固定在气缸四的活塞杆上。

4、进一步改进方案是,所述气缸一、气缸二的行程方向分别平行设有直线导轨一、直线导轨二,直线导轨一、直线导轨二的滑动部件分别与气缸一、气缸二的活塞杆同步移动,且滑动部件与活塞杆固定连接。直线导轨与气缸活塞同步进退,气缸活塞杆运行更加稳定,也提升气缸的使用寿命。

5、更进一步改进方案是,所述直线导轨一、直线导轨二的滑块分别固定在气缸一、气缸二的安装座上,直线导轨一的导轨前端与气缸一的活塞杆前端固定在气缸二的安装座上,直线导轨二的导轨前端与气缸二的活塞杆前端固定在气缸三的安装座上。更节约安装空间,使结构紧凑。

6、更进一步改方案是,所述气缸一和直线导轨一的滑块固定在承重板上,承重板两边侧设有长槽孔,承重板通过长槽孔可移动安装在安装座上。通过长槽孔调节承重板前后距离,用来配合与制标机构的距离。

7、再进一步改进方案是,所述气缸一的活塞杆前部和直线导轨一的导轨前部固定在连接板一上,连接板一固定在气缸二的安装座上。连接板固定直线导轨一,运行更加稳定。

8、更进一步改进方案是,所述直线导轨二的导轨前部固定在连接板二上,连接板二固定在气缸三的安装座上。直线导轨二固定在连接板二上,运行更加稳定。

9、再进一步改进方案是,所述气缸二的活塞杆前端通过浮动接头与气缸三的安装座连接。浮动接头用于消除两轴间因连接误差所产生的干涉现象,可适度放大配合件的加工精度,体积小、高抗拉、抗压强度高,保护相关部件及使设备运行平稳,延长设备使用寿命。

10、更进一步改方案是,气缸四的安装座呈t型结构,气缸四安装在竖板一侧的横板底表面,竖板下部开一竖向长孔,孔内设有连接在气缸四活塞杆上的销钉。销钉约束气缸四偏转,增加运行稳定性,增加气缸使用寿命。

11、更进一步改方案是,所述夹爪的上夹板内表面设有ev高弹海绵层。夹取标签更稳,且不伤标签。

12、有益效果

13、本机构夹爪伸至制标机处夹取切断后的单个标签,然后经气缸一、气缸二、气缸三的运作送到缝纫机压脚处进行缝制,气缸四控制夹爪开合,机构结构紧凑,运行稳定,满足单标远程取送的生产操作要求。



技术特征:

1.单标远程送标机,包括制标机构(1)和送标机构(2),其特征在于:所述送标机构(2)包括气缸一(21)、气缸二(22)、气缸三(23)、气缸四(24)和夹爪(25),气缸一(21)安装在制标机构(1)后边侧的安装座上,气缸二(22)与气缸一(21)的活塞杆连接,气缸二(22)与气缸一(21)的行程方向呈同平面的垂直向,气缸二(22)的活塞杆沿织物行进方向递送,气缸三(23)与气缸二(22)的活塞杆连接,气缸三(23)的行程垂直向下,夹爪(25)与气缸三(23)的活塞杆连接,夹爪(25)的上夹板(251)固定在气缸四(24)的活塞杆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单标远程送标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气缸一(21)、气缸二(22)的行程方向分别平行设有直线导轨一(26)、直线导轨二(27),直线导轨一(26)、直线导轨二(27)的滑动部件分别与气缸一(21)、气缸二(22)的活塞杆同步移动,且滑动部件与活塞杆固定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单标远程送标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直线导轨一(26)、直线导轨二(27)的滑块分别固定在气缸一、气缸二的安装座上,直线导轨一的导轨前端与气缸一的活塞杆前端固定在气缸二的安装座上,直线导轨二的导轨前端与气缸二的活塞杆前端固定在气缸三的安装座上。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单标远程送标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气缸一(21)和直线导轨一(26)的滑块固定在承重板(30)上,承重板(30)两边侧设有长槽孔(301),承重板通过长槽孔可移动安装在安装座上。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单标远程送标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气缸一(21)的活塞杆前部和直线导轨一(26)的导轨前部固定在连接板一(31)上,连接板一固定在气缸二的安装座上。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单标远程送标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直线导轨二(27)的导轨前部固定在连接板二(32)上,连接板二固定在气缸三的安装座上。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单标远程送标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气缸二(22)的活塞杆前端通过浮动接头(33)与气缸三(23)的安装座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单标远程送标机,其特征在于:气缸四(24)的安装座呈t型结构,气缸四(24)安装在竖板一侧的横板底表面,竖板下部开一竖向长孔(34),孔内设有连接在气缸四活塞杆上的销钉。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单标远程送标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夹爪(25)的上夹板内表面设有ev高弹海绵层(35)。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了单标远程送标机,包括制标机构和送标机构,送标机构包括气缸一、气缸二、气缸三、气缸四和夹爪,气缸一安装在制标机构后边侧的安装座上,气缸二与气缸一的活塞杆连接,气缸二与气缸一的行程方向呈同平面的垂直向,气缸二的活塞杆沿织物行进方向递送,气缸三与气缸二的活塞杆连接,气缸三的行程垂直向下,夹爪与气缸三的活塞杆连接,夹爪的上夹板固定在气缸四的活塞杆上。本技术结构紧凑、运行稳定,满足单标远程取送的生产操作要求。

技术研发人员:许道明,李亚,陈晓操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江苏中馨纺织智能设备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731
技术公布日:2024/3/2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