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剑杆织机用穿纱装置及其穿纱工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7361775发布日期:2024-03-22 10:15阅读:8来源:国知局
一种剑杆织机用穿纱装置及其穿纱工艺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纺织,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剑杆织机用穿纱装置及其穿纱工艺。


背景技术:

1、剑杆织机是应用最为广泛的无梭织机,它除了具有无梭织机高速、高自动化程度、高效能生产的特点外,其积极引纬方式具有很强的品种适应性,能适应各类纱线的引纬,加之剑杆织机在多色纬织造方面也有着明显的优势,可以生产多达16色纬纱的色织产品。随着无梭织机取代有梭织机,剑杆织机将成为机织物的主要生产机种。

2、经检索,中国专利申请号为cn202111220140.6的专利,公开了一种剑杆织机用穿纱装置,所述剑杆织机用穿纱装置包括:夹板,所述夹板共设置有两组且均呈“l”型结构,两组所述夹板之间通过连接杆连接;输送组件,所述输送组件设置在两组所述夹板之间,所述输送组件用于驱动线束运动,并在驱动线束运动的过程中,挤压线束;浸湿组件,所述浸湿组件安装在夹板上并与所述输送组件连接,所述浸湿组件在所述输送组件驱动所述线束运动的过程中,将所述线束润湿,并使所述输送组件挤压线束产生的水回流;装载组件,所述设置在所述夹板之间,所述装载组件用于承接缠绕线束的线辊。

3、上述专利中存在以下不足:1.当通过槽轮对线束进行输送时,由于线束的粗细不同,当线束较细时,槽轮不便于很好的与线束相接触,从而影响了穿纱的效率;2.当长期进行穿纱工作时,线束会出现松弛的现象,不便于调节线束之间的松紧程度,容易导致线束缠绕打结在一起,使用效果差。

4、因此亟需一种剑杆织机用穿纱装置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针对目前存在的当通过槽轮对线束进行输送时,由于线束的粗细不同,当线束较细时,槽轮不便于很好的与线束相接触,从而影响了穿纱的效率;当长期进行穿纱工作时,线束会出现松弛的现象,不便于调节线束之间的松紧程度,容易导致线束缠绕打结在一起,使用效果差的问题。

2、为了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以下技术方案:

3、一种剑杆织机用穿纱装置,以改善上述问题。

4、本技术具体是这样的:

5、一种剑杆织机用穿纱装置,包括穿纱架和固定连接于穿纱架顶壁的调节板,所述穿纱架侧壁固定连接有穿纱板,所述穿纱板侧壁开设有穿纱孔,所述穿纱板侧壁滑动连接有用于适应不同纱线粗细的穿纱部件,所述穿纱板侧壁连接有用于去除飞絮的擦除部件,所述调节板底壁滑动连接有用于调节纱线松紧的绷线部件,穿纱架侧壁固定连接有用于调节穿纱架高度的调高部件,所述穿纱部件包括开设于穿纱板侧壁的滑动槽,所述滑动槽沿穿纱板侧壁均匀分布有二到五组,所述滑动槽侧壁滑动连接有移动板,所述移动板侧壁固定连接有齿条,所述齿条底壁固定连接有滚动架,所述滚动架内壁转动连接有驱动轮,所述驱动轮为内置驱动电机,所述穿纱板侧壁转动连接有第一齿轮,所述第一齿轮侧壁固定连接有转动杆,所述第一齿轮与齿条啮合相连。

6、作为本技术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转动杆穿过穿纱板的一端还固定连接有第二齿轮,所述穿纱板侧壁转动连接有转动环,所述转动环内壁固定连接有均匀分布的第一齿牙,所述第一齿牙与第二齿轮啮合相连,所述穿纱板侧壁固定连接有第一伺服电机,所述第一伺服电机输出端固定连接有第三齿轮,所述第三齿轮与第一齿牙啮合相连。

7、作为本技术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擦除部件包括固定连接于驱动轮侧壁的第四齿轮,其中一组所述滚动架侧壁固定连接有第一支撑架,所述第一支撑架底壁转动连接有第五齿轮,所述第五齿轮顶壁固定连接有第一连接杆,所述第一连接杆远离第五齿轮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一锥齿轮。

8、作为本技术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第一支撑架侧壁转动连接有第二连接杆,所述第二连接杆外壁固定连接有第二锥齿轮,所述第一锥齿轮于第二锥齿轮啮合相连,所述第一支撑架侧壁转动连接有第三连接杆,所述第三连接杆外壁固定连接有第六齿轮,所述第二连接杆外壁连接有第一带轮组,所述第二连接杆通过第一带轮组与第三连接杆相连接。

9、作为本技术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滚动架侧壁固定连接有第二支撑架,所述驱动轮侧壁固定连接有第七齿轮,所述第二支撑架顶壁转动连接有第八齿轮,所述第七齿轮与第八齿轮啮合相连,所述第二支撑架顶壁转动连接有第九齿轮,所述第八齿轮与第九齿轮啮合相连,所述第九齿轮侧壁固定连接有第四连接杆,所述第四连接杆远离第九齿轮的一端还固定连接有第三锥齿轮,所述第二支撑架侧壁转动连接有第五连接杆,所述第五连接杆外壁固定连接有第四锥齿轮,所述第三锥齿轮与第四锥齿轮啮合相连,所述第二支撑架侧壁转动连接有第六连接杆,所述第五连接杆外壁连接有第二带轮组,所述第五连接杆通过第二带轮组与第六连接杆相连接,所述第六连接杆外壁固定连接有第十齿轮,所述第一支撑架和第二支撑架内壁滑动连接有摩擦板,所述摩擦板外壁固定连接有均匀分布的第二齿牙,所述第六齿轮与第十齿轮与第二齿牙啮合相连。

10、作为本技术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绷线部件包括滑动连接于调节板内壁的崩线板,所述崩线板侧壁固定连接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关于崩线板的中轴线对称设置有两组,所述固定板侧壁转动连接有第一崩线轮,所述崩线板侧壁转动连接有调高螺杆,所述崩线板侧壁开设有压紧槽,所述压紧槽侧壁滑动连接有移动块,所述移动块侧壁转动连接有第二崩线轮,所述移动块与调高螺杆螺纹相连,所述调高螺杆外壁固定连接有调节环,所述崩线板顶壁固定连接有限位板,所述限位板内壁螺纹连接有固定栓,所述固定栓与调节板相配合。

11、作为本技术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调高部件包括固定连接于穿纱架侧壁的调高板,所述调高板沿穿纱架侧壁均匀分布有二到五组,所述调高板底壁固定连接有调节螺杆,所述调节螺杆外壁螺纹连接有转动筒,所述转动筒底壁转动连接有安装座。

12、作为本技术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穿纱架底壁固定连接有放辊板,所述放辊板内壁转动连接有放置板。

13、作为本技术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放置板底壁固定连接有第二伺服电机.所述放置板顶壁转动连接有圆形板,所述圆形板内壁开设有均匀分布的导向槽,所述放置板顶壁固定连接有导向块,所述导向块顶壁滑动连接有配合块,所述配合块顶壁固定连接有挤压板,所述配合块与导向槽相配合。

14、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剑杆织机用穿纱装置的穿纱工艺,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15、s1:首先通过安装座降该装置安装在剑杆织机上,然后通过转动转动筒在调节螺杆的作用下对穿纱架的高度进行调节,从而便于提高适用性,然后把纱筒放置在圆形板上,然后启动第二伺服电机带动圆形板进行转动,在导向槽的作用下带动了四组配合块在导向块顶部进行滑动,从而通过挤压板通过挤压纱筒内部,从而实现了对纱筒的固定;

16、s2:然后把纱线从第一崩线轮和第二崩线轮的顶部穿过,然后经过穿纱孔穿出,同时启动第一伺服电机带动第三齿轮进行转动,通过第三齿轮与第一齿牙相啮合,从而带动了转动环进行转动,当转动环转动时,通过第一齿牙同时带动了四组第二齿轮进行转动,通过转动杆带动了第一齿轮进行转动,通过第一齿轮与齿条相啮合,从而带动了四组移动板同时向中间进行运动,通过驱动轮与线束相贴合,然后启动驱动轮进行转动,通过驱动轮对线束进行输送,从而便于适应不同粗细的线束;

17、s3:当其中一组的驱动轮进行转动时带动了第四齿轮进行转动,通过第四齿轮带动了第五齿轮进行转动,第五齿轮转动时通过第一连接杆带动第一锥齿轮进行转动,通过第一锥齿轮与第二锥齿轮相啮合从而带动了第二连接杆进行转动,第二连接杆通过带轮组带动了第三连接杆进行转动,从而带动了第六齿轮进行转动,同时驱动轮另一侧的第七齿轮进行转动,通过第七齿轮带动了第八齿轮进行转动,通过第八齿轮带动了第九齿轮进行转动,第九齿轮通过第四连接杆带动了第三锥齿轮进行转动,通过第三锥齿轮带动了第四锥齿轮进行转动,从而带动了第五连接杆进行转动,通过带轮组带动了第六连接杆进行转动,从而带动了第十齿轮进行转动,通过第六齿轮和第十齿轮带动了摩擦板在第一支撑板和第二支撑板内壁进行转动,从而对线束上的毛絮进行去除,从而完成了对线束的输送;

18、s4:当长期使用线束之间较为松弛时,通过转动调节环带动了调高螺杆进行转动,通过调高螺杆带动了移动块向上进行运动,从而通过第二崩线轮对线束进行拉紧,有利于防止线束之间出现打结的现象,使用效果好。

19、在本技术的方案中:

20、1.通过设置穿纱部件,在第一齿轮的作用下带动了齿条进行运动,从而通过齿条带动了移动板进行运动,通过移动板把驱动轮调节到与线束相贴合的位置上,从而便于适应不同粗细的线束,更加便于使用,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当通过槽轮对线束进行输送时,由于线束的粗细不同,当线束较细时,槽轮不便于很好的与线束相接触,从而影响了穿纱的效率的问题;

21、2.通过设置崩线部件,通过调高螺杆带动了移动块向上进行运动,从而通过第二崩线轮对线束进行拉紧,有利于防止线束之间出现打结的现象,使用效果好,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当长期进行穿纱工作时,线束会出现松弛的现象,不便于调节线束之间的松紧程度,容易导致线束缠绕打结在一起的问题。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