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智能验布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7321255发布日期:2024-03-18 16:48阅读:10来源:国知局
一种智能验布机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属于验布机,具体涉及一种智能验布机。


背景技术:

1、在纺织工艺中,一般可分为纺纱、织造、染整等工序。其中验布机便是织造工序中重要的一环,织物疵点的检测也是各大纺织厂对织物的质量控制的关键环节。而目前国内的纺织行业对生产出的原始胚布上的疵点的检测仍停留在人工检测阶段,人工验布机则往往存在速度慢、产量有限、漏检率高、检测连续性差等诸多缺陷,具体来说:

2、1、效率慢:人工验布时间约15米/分钟,此外标记和记录数据等重复性劳动带来更多时间消耗,传统报告需要手工计算和填写;

3、2、质量差:识别疵点效果差,人工验布存在容易疲劳、主观等不可避免的缺陷,验布平均检出率仅约70%。

4、因而亟需发展新颖、快速、准确的织物疵点自动检测方法。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满足实际需求,提供一种智能验布机,克服传统人工检测效率低,质量差的缺陷,实现高效、客观准确的检测目的。

2、一种智能验布机,包括验布机本体;在所述验布机本体的进料端设置有上料部;在所述验布机本体的出料端设置有收卷部;在所述验布机本体的进料端上侧设置有进布架;在所述验布机本体的出料端设置有灯箱,在所述灯箱的上方设置有灯罩;在所述验布机本体内设置有图像获取部;在所述验布机本体的进料端设置有张紧机构。

3、优选地,在验布机本体上还设有贴标机构,所述贴标机构位于灯罩的下方,所述贴标机构包括:

4、安装在线性运动机构上的贴标气缸;

5、固定在气缸活塞杆上的支架板;

6、安装在所述支架板上的标签上料盘、废纸回收盘、若干个张力导向柱;其中:

7、在气缸活塞杆的下方安装有标签吸附用的若干个真空头,在支架板上安装有标签剥离用的吹气管;所述吹气管的出气口与标签纸的平面垂直,所述吹气管位于标签吸附真空头的下方;所述废纸回收盘通过轴承和电机连接。

8、优选地,在所述支架板上开设有弧形的安装孔,在所述安装孔上安装有防止标签松动的配重辊。

9、优选地,在所述标签吸附真空头的进料侧设置有导向缝,所述导向缝与标签吸附真空头的平面平行,在所述导向缝处安装有颜色识别光电传感器。

10、优选地,所述灯箱和竖直面的夹角范围为40度~60度。

11、优选地,所述张紧机构包括相互平行的支撑辊和调节辊,所述支撑辊的两端通过轴承座与验布机本体的机架连接,所述调节辊的两端通过旋转架与支撑辊连接。

12、优选地,所述上料部为加卷机构,所述加卷机构包括安装布卷的中心转轴;在所述中心转轴的四周设置有若干个辅助转轴。

13、优选地,所述验布机本体上还设有显示器。

14、优选地,所述图像获取部包括与布料运行方向垂直的固定横梁,在所述横梁上安装有若干个竖向伸缩杆,在所述竖向伸缩杆的下端部安装有工业相机。

15、优选地,所述竖向伸缩杆包括与固定横梁固定连接的上连接板,在所述上连接板上开设有长圆形连接孔和紧固件,所述上连接板通过紧固件与下连接板连接,且紧固件位于下连接板的滑槽内,所述滑槽为弧形。

16、与现有技术相比,本申请具有的优点和积极效果是:

17、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广泛适用于纺织行业制造、印染、制衣等阶段的面料质量检测,适用于针织、梭织单色布表面疵点和色差检验。精度更高、检测效率更快、检验成本更低的智能验布,是未来纺织行业的最佳选择。

18、提质:检出率提升至90%以上(肉眼易见99%);

19、增效:60米/分钟,7*24小时在线;

20、高精度:最小精度能达到0.1mm。



技术特征:

1.一种智能验布机,包括验布机本体(2);在所述验布机本体(2)的进料端设置有上料部(1);在所述验布机本体(2)的出料端设置有收卷部(5);其特征在于,在所述验布机本体(2)的进料端上侧设置有进布架(6);在所述验布机本体(2)的出料端设置有灯箱(8),在所述灯箱(8)的上方设置有灯罩(3);在所述验布机本体(2)内设置有图像获取部(7);在所述验布机本体(2)的进料端设置有张紧机构(1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验布机,其特征在于,在验布机本体上还设有贴标机构,所述贴标机构位于灯罩(3)的下方,所述贴标机构包括: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智能验布机,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支架板上开设有弧形的安装孔,在所述安装孔上安装有防止标签松动的配重辊(9-7)。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智能验布机,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标签吸附真空头的进料侧设置有导向缝,所述导向缝与标签吸附真空头的平面平行,在所述导向缝处安装有颜色识别光电传感器(9-9)。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验布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灯箱(8)和竖直面的夹角范围为40度~60度。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验布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张紧机构包括相互平行的支撑辊(10-1)和调节辊(10-3),所述支撑辊(10-1)的两端通过轴承座与验布机本体(2)的机架连接,所述调节辊(10-3)的两端通过旋转架与支撑辊(10-1)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验布机,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料部(1)为加卷机构,所述加卷机构包括安装布卷(1-3)的中心转轴(1-1);在所述中心转轴的四周设置有若干个辅助转轴(1-2)。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验布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验布机本体(2)上还设有显示器(4)。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验布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图像获取部(7)包括与布料运行方向垂直的固定横梁(7-1),在所述横梁上安装有若干个竖向伸缩杆(7-2),在所述竖向伸缩杆(7-2)的下端部安装有工业相机(7-3)。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智能验布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竖向伸缩杆(7-2)包括与固定横梁(7-1)固定连接的上连接板(7-21),在所述上连接板(7-21)上开设有长圆形连接孔和紧固件,所述上连接板(7-21)通过紧固件与下连接板(7-22)连接,且紧固件位于下连接板(7-22)的滑槽内,所述滑槽为弧形。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智能验布机,属于验布机技术领域,包括验布机本体;在所述验布机本体的进料端设置有上料部;在所述验布机本体的出料端设置有收卷部;其特征在于,在所述验布机本体的进料端上侧设置有进布架;在所述验布机本体的出料端设置有灯箱,在所述灯箱的上方设置有灯罩;在所述验布机本体内设置有图像获取部和贴标机构,所述贴标机构位于灯罩的下方,在所述验布机本体的进料端设置有张紧机构。本技术能够克服传统人工检测效率低,质量差的缺陷,实现高效、客观准确的检测目的。

技术研发人员:杨士东,张楠,李建达,胡江洪,曹彬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菲特(天津)检测技术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808
技术公布日:2024/3/1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