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衣机的衣物处理桶组件以及干衣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7710801发布日期:2024-04-23 11:37阅读:9来源:国知局
干衣机的衣物处理桶组件以及干衣机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干衣设备,尤其是涉及一种干衣机的衣物处理桶组件以及干衣机。


背景技术:

1、相关技术中的干衣机工作时,衣物处理桶内的气流穿透力差,导致部分区域无法有效地烘干,影响干衣机的烘干效果,存在改进空间。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干衣机的衣物处理桶组件,所述衣物处理桶组件可以保证衣物处理腔内的进风均匀性,进一步提高烘干效果,有利于提升用户的使用体验。

2、本实用新型还提出一种具有上述干衣机的衣物处理桶组件的干衣机。

3、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实施例的干衣机的衣物处理桶组件,包括:衣物处理桶,所述衣物处理桶包括桶身和桶底,所述桶身的轴向两端敞开,所述桶底封闭所述桶身的一端开口以与所述桶身限定出衣物处理腔,所述桶底具有内进风区和外进风区,所述内进风区位于所述桶底的中部,所述外进风区环绕在所述内进风区的外侧;其中,所述桶底包括导风部,所述导风部从外至内朝靠近所述衣物处理腔的敞开口的方向延伸,所述外进风区设于所述导风部。

4、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干衣机的衣物处理桶组件,通过在桶底设置导风部,在导风部的引导下,衣物处理腔内的气流可以向衣物处理腔的中部聚集,从而使衣物处理腔的中部气流形成具有较强穿透能力的高风压,实现中心穿透烘干的效果,导风部也可以改变外进风区的进风方向,保证衣物处理腔内的进风均匀性,进一步提高烘干效果,有利于提升用户的使用体验。

5、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导风部的内表面形成凹弧面。

6、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导风部形成环形结构且环绕在所述内进风区的外侧。

7、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内进风区设有多个内进风孔,多个所述内进风孔沿一圆周的周向间隔布置。

8、在一些实施例中,干衣机的衣物处理桶组件还包括:导风罩,所述导风罩设于所述桶底的内侧且覆盖所述内进风区,所述导风部环绕在所述导风罩的外侧;其中,所述导风罩与所述桶底之间限定出通风腔,所述导风罩包括多个通风孔,所述通风孔连通所述通风腔和所述衣物处理腔。

9、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桶底中部具有朝所述衣物处理腔的敞开口的方向开口的凹腔,所述导风罩部分设于所述凹腔内。

10、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凹腔的底壁设有朝所述衣物处理腔的敞开口的方向凸出设置的凸台,所述凸台与所述导风罩固定连接。

11、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导风罩具有外通风区和内通风区,所述内通风区位于所述导风罩的中部,所述外通风区环绕在所述内通风区的外侧;其中,多个所述通风孔包括外通风孔和内通风孔,多个所述外通风孔设于所述外通风区,多个所述内通风孔设于所述内通风区。

12、在一些示例中,多个所述外通风孔分为多个外通风孔组,多个所述外通风孔组在一圆周的周向上间隔布置,每个所述外通风孔组中的多个所述外通风孔沿一所述圆周的径向间隔布置。

13、在一些示例中,多个所述外进风孔分成多个外进风孔组,多个所述外进风孔组在所述内进风区的周向间隔布置,每个所述外进风孔组中的多个所述外进风孔沿预设方向间隔布置;其中,所述外通风孔组和所述外进风孔组的数量相等且位置一一对应。

14、在一些示例中,在每个所述外通风孔组中,多个所述外通风孔的通流面积从内至外依次增大。

15、在一些示例中,所述导风罩的朝向所述桶底的一侧设有多个加强筋,多个所述加强筋和多个所述外通风孔组在所述圆周的周向交替间隔布置,每个所述加强筋沿所述圆周的径向延伸。

16、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导风罩包括:中罩部,所述内通风区位于所述中罩部;环形罩部,所述环形罩部环绕在所述中罩部的外侧,所述环形罩部的内圈与所述中罩部连接且外圈与所述桶底连接,所述环形罩部从外至内朝靠近所述衣物处理腔的敞开口的方向延伸,所述外通风区位于所述环形罩部。

17、在一些示例中,所述环形罩部的外表面形成从外至内朝靠近所述衣物处理腔的敞开口的方向延伸的凹弧面。

18、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二方面实施例的干衣机,包括根据上述实施例所述的干衣机的衣物处理桶组件。

19、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干衣机还包括:挡板,所述桶底与所述挡板可转动地配合;风道壳组件,所述风道壳组件设于所述挡板背向所述衣物处理桶的一侧且与所述挡板之间限定出第一风道和第二风道;其中,所述干衣机具有第一干衣模式和第二干衣模式,在所述第一干衣模式下,所述内进风区连通所述第一风道和所述衣物处理腔,在所述第二干衣模式下,所述内进风区连通所述第一风道和所述衣物处理腔且所述外进风区连通所述第二风道和所述衣物处理腔。

20、本实用新型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实用新型的实践了解到。



技术特征:

1.一种干衣机的衣物处理桶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干衣机的衣物处理桶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导风部的内表面形成凹弧面。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干衣机的衣物处理桶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导风部形成环形结构且环绕在所述内进风区的外侧。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干衣机的衣物处理桶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内进风区设有多个内进风孔,多个所述内进风孔沿一圆周的周向间隔布置。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干衣机的衣物处理桶组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干衣机的衣物处理桶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桶底中部具有朝所述衣物处理腔的敞开口的方向开口的凹腔,所述导风罩部分设于所述凹腔内。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干衣机的衣物处理桶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凹腔的底壁设有朝所述衣物处理腔的敞开口的方向凸出设置的凸台,所述凸台与所述导风罩固定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干衣机的衣物处理桶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导风罩具有外通风区和内通风区,所述内通风区位于所述导风罩的中部,所述外通风区环绕在所述内通风区的外侧;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干衣机的衣物处理桶组件,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外通风孔分为多个外通风孔组,多个所述外通风孔组在一圆周的周向上间隔布置,每个所述外通风孔组中的多个所述外通风孔沿一所述圆周的径向间隔布置。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干衣机的衣物处理桶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外进风区设有多个外进风孔,多个所述外进风孔分成多个外进风孔组,多个所述外进风孔组在所述内进风区的周向间隔布置,每个所述外进风孔组中的多个所述外进风孔沿预设方向间隔布置;

11.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干衣机的衣物处理桶组件,其特征在于,在每个所述外通风孔组中,多个所述外通风孔的通流面积从内至外依次增大。

12.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干衣机的衣物处理桶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导风罩的朝向所述桶底的一侧设有多个加强筋,多个所述加强筋和多个所述外通风孔组在所述圆周的周向交替间隔布置,每个所述加强筋沿所述圆周的径向延伸。

13.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干衣机的衣物处理桶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导风罩包括: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干衣机的衣物处理桶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环形罩部的外表面形成从外至内朝靠近所述衣物处理腔的敞开口的方向延伸的凹弧面。

15.一种干衣机,其特征在于,包括根据权利要求1-14中任一项所述的干衣机的衣物处理桶组件。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干衣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干衣机还包括: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干衣机的衣物处理桶组件以及干衣机,干衣机的衣物处理桶组件包括:衣物处理桶,衣物处理桶包括桶身和桶底,桶底具有内进风区和外进风区,内进风区位于桶底的中部,外进风区环绕在内进风区的外侧;其中,桶底包括导风部,导风部从外至内朝靠近衣物处理腔的敞开口的方向延伸,外进风区设于导风部。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干衣机的衣物处理桶组件,在导风部的引导下,衣物处理腔内的气流可以向衣物处理腔的中部聚集,从而使衣物处理腔的中部气流形成具有较强穿透能力的高风压,实现中心穿透烘干的效果,导风部也可以改变外进风区的进风方向,保证衣物处理腔内的进风均匀性,进一步提高烘干效果,有利于提升用户的使用体验。

技术研发人员:马德荣,巫志远,王健飞,牟秋启,许尧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无锡美芝电器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913
技术公布日:2024/4/2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