喷射式砂洗、染色两用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62863阅读:13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喷射式砂洗、染色两用机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纺织生产中用于织物砂洗和染色的两用机械,特别适宜于真丝绸等轻薄织物的砂洗和染色。
近年来,为扩大织物品种和改善织物性能,砂洗技术得到了广泛的应用。真丝绸等轻薄织物的砂洗是根据牛仔布石磨原理对成品织物进行再加工的一种方法,使织物表面起毛起灰,并产生较佳的弹性和手感。现今的砂洗机一般采用普通的工业用洗涤机,将织物或服装装入网状袋中,投入洗涤机,在已配有助剂的砂洗液中砂洗,整个工艺流程为砂洗→脱水→水洗→中和→柔软处理→脱水→烘燥。砂洗过程中经砂洗剂的化学作用和洗涤时的机械摩擦作用使织物表面产生毛茸,改善了缩率、弹性和手感。这种采用普通洗涤机的砂洗方法由于洗涤机正反转性能差、织物易缠结等原因,造成起毛不均匀,易产生树枝状砂洗痕等砂洗疵。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建立一种结构独特的新型砂洗专用机械,借以提高砂洗均匀性和减少砂洗疵点,该机也可用于织物的染色。
本实用新型主要由机器外壳、导布部件、传动电动机、喷液管、循环泵等组成。导布部件包括一个由电动机传动的导布盘和一被动的导辊,所述导布盘宜采用圆形,而不采用六角形。喷液管设两排,电动机启动后,圆形导布盘转动并带动织物通过两排喷液管的中间,两排喷液管内侧面向织物处开孔并与一循环泵相连。循环泵开启时,砂洗液或染液由喷射管的若干小孔中喷向运行的织物。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可以砂洗、染色两用。用于砂洗时起毛均匀,没有树枝状砂洗痕。用于染色时可减少直皱印和灰伤疵点,上色均匀,染色时间缩短。
附图
为本实用新型剖面结构示意图,图中1、织物2、导辊3、喷液管4、导布盘5、循环泵6、机器外壳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最佳实施过程作详细说明。机器外壳6、导辊2、喷射管3和圆形导布盘4可用不锈钢制作。导辊2和圆形导布盘4通过轴承支承在机器外壳6上。喷液管3设置两排,两排相对的内侧开小孔,每排各有数根,并与一循环泵5相连。循环泵采用大功率水泵。砂洗时,织物1以绳状如图所示形式进入机器,起动电动机后圆形导布盘4转动,带动织物1循环运动,然后加入砂洗剂,启动大功率循环泵5,砂洗液通过喷液管3的小孔从两面喷射在运行的织物1上,使砂洗剂与织物起均匀化学作用,同时砂洗液在高速高压的喷射作用下与织物起激烈的机械摩擦作用,达到显著的砂洗效果。染色过程基本与砂洗过程相同,只是将砂洗液改用染液,在启动大功率循环泵5时须随时调节喷射流量,使染液均匀缓慢地从喷液管喷出,染液与织物均匀接触,达到匀染目的。采用本实用新型时,砂洗和染色的整个工艺流程与现有技术相同。
权利要求1.一种纺织生产中应用的织物砂洗、染色两用机,机器主要由外壳6、导布部件和传动电动机等组成,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布部件包括一个由上述电动机传动的导布盘4和导辊2,织物1的两侧设两排喷液管3,喷液管3面向织物1处开若干小孔,喷液管3还与循环泵5相连。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织物砂洗、染色两用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布盘4为圆形,而不用六角形。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织物砂洗、染色两用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循环泵5采用大功率水泵。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用于轻薄织物,尤其是用于丝绸织物的砂洗染色两用机器,织物以绳状形式进入机器并由圆形导布盘和导辊带动,机器内设置两排喷液管,砂洗液或染液在循环泵作用下由喷液管喷射至运行织物的两面,达到均匀砂洗和均匀染色的效果。砂洗时由于同时受到了砂洗剂的化学作用和砂洗液喷射的机械摩擦作用,效果显著,消除了常见于一般砂洗时产生的砂洗痕疵点,提高了砂洗质量。染色时由于染液与织物的充分作用可提高匀染度和减少染色时间。
文档编号D06B3/24GK2112641SQ92215180
公开日1992年8月12日 申请日期1992年2月26日 优先权日1992年2月26日
发明者余兴宝 申请人:余兴宝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