洗衣机搓板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63350阅读:91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洗衣机搓板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是一种用于洗衣机洗涤时的辅助用具。
没有洗衣机之前,我国传统上使用搓板作为洗衣的辅助用具。这是通过向被洗物施加压力和揉搓动作,使被洗物与搓板之间形成摩擦力而达到去污目的一种方法。洗衣机推广以来,尽管淘汰了原来历代流传的搓板,但搓板作为简单的洗涤辅助用具,其去除污物的作用仍有待于重新开发。分析一般洗衣机洗涤时的情况,多是通过波轮搅动洗涤水,使之呈涡流状上升。这时,一方面是洗涤水和被洗涤物接触形成摩擦力,一方面是洗涤剂不断和被洗物上的污物发生作用,两者共同达到去污的目的。但是,对于难和洗涤剂反应的污物以及污浊严重的部位,采用普通方法并不能完全去除,用洗衣机的人都有过这种切身的体会。如果在这种情况下重新考虑使用搓板,由于加大摩擦作用,一定会加快污物的去除。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基于上述想法,提出一种结构简单的洗衣机辅助用具的设计,使其在完全不影响洗衣机正常工作的情况下,能显著提高洗涤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制作洗衣机搓板为一盆形浮体,浮于洗涤桶水面。浮体下部有均匀密布的圆点状凸起,被洗物在洗涤桶内运动时,反复被推向水面,与其接触形成摩擦,从而提高洗涤效果。为形成大小适宜的摩擦力度,下部凸起设计成高度5毫米、直径5毫米的柱体,其纵横间距以10毫米左右为好,并且凸起顶部形成圆角,避免划伤被洗物。为增加浮体重量和调整其对被洗物的压力,这种洗衣机搓板上部设计成凹槽形,槽高10厘米,底和壁厚度约为2毫米,其内部可加入不同的水量。凹槽上缘有逐渐变薄和外卷的卷边,有弹性,使用时不会对洗涤桶形成较重撞击。至于洗衣机搓板的轮廓形状,依洗涤桶而设计,使其便于浮动而又有较大摩擦面积。
制作这种洗衣机搓板一般使用塑料,也可以使用橡胶材料。从成本考虑,使用塑料为宜。使用塑料时,可以用聚乙烯、聚氯乙烯、聚苯乙烯、聚偏氯乙烯等塑料聚合物,最好选用其中有较大摩擦力的材料。
本实用新型具体结构及工作状态由实施例给出。
下面结合


图1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工作状态。
洗衣机搓板(2)浮于洗涤桶(1)内洗涤水(4)的表面。当被洗物(3)在水中向上运动时,和洗衣机搓板下部凸起(8)接触,形成摩擦力,提高了去污效果。这种摩擦力可以进行自适应调节和人工调节。当被洗物以较大力量接触下部凸起(8)时,洗衣机搓板整体(2)受推力和浮力作用而向上,使和被洗物(3)的接触力减弱,防止被洗物(3)受到强力摩擦而破损。根据被洗物的多少、厚薄和所需摩擦力的大小,可以调节洗衣机搓板上部凹槽(6)内的调压用水量(7)实现其压力大小的调节,改变其浮于水中的位置。凹槽上缘有卷边(5),卷边富于弹性,在与洗涤桶碰撞时起到缓冲作用。
本实用新型通过新的构思,使传统上的洗衣搓板重新在洗衣机中发挥作用,其结构简单,制作容易,成本很低,使用方便,对于使用洗衣机不能去除或难于去除的污浊,可以显著提高洗涤效果。因为提高了洗涤效果,将会减少洗涤剂的消耗,缩短洗涤时间,从而节省动力能源和洗涤成本。另外,因为本实用新型类似盆形,在不用作洗衣机搓板时,还可用作容纳被洗物的器皿。
图1为洗衣机搓板的具体结构及其工作状态示意图。
(1)洗涤桶(2)洗衣机搓板整体(3)被洗物(4)洗涤水(5)凹槽卷边(6)上部凹槽(7)调压用水(8)下部凸起
权利要求一种洗衣机搓板,其特征在于下部有均布点状凸起,上部呈凹槽状、凹槽上缘有外翻的卷边,能浮于洗衣机洗涤桶水面上,起到辅助洗涤作用。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是一种置于洗衣机洗涤桶水面上的一种辅助洗涤用具,为塑料制盆形结构,下部有均匀点状凸起,对洗涤物有摩擦作用;上部呈凹槽状,可以通过调节槽中加水量而调节对被洗涤物的压力。盆形结构的轮廓尺寸与洗涤桶相适应,凹槽上缘有卷边,可以避免在工作中对洗涤桶形成撞击。这种装置结构简单,成本很低,有类似搓板作用,能提高洗衣机的洗涤效果。
文档编号D06F39/00GK2149410SQ9224131
公开日1993年12月15日 申请日期1992年11月19日 优先权日1992年11月19日
发明者郑晓燕 申请人:郑晓燕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