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瓷加热干衣取暖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64909阅读:31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陶瓷加热干衣取暖机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家用电气设备,尤其指气候朝湿地区需要快速干衣的设备。
目前,洗衣机只能洗衣、甩干,衣服仍然处在潮湿状态,对于气候潮湿地区,靠潮湿的空气很难使衣服变干,近年来也出现过电气加热(石英管式、镍络丝式)滚筒式干衣设备,但是热效率低(40~60%),滚筒设备体积大,而且噪声也不小,干衣也难保持平整等等。
鉴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陶瓷加热干衣取暖机,以陶瓷发热件产生的热量,经抽风机使热空气流过湿衣或充满室内。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它包括箱体、下陶瓷发热件、抽风机、上陶瓷发热件、吹风机及电子消毒灯,其中该箱体内设有水平隔板和上层竖隔板、且把箱体分隔成下腔、上腔前室和上腔后室,下陶瓷发热件设置在下腔底部,抽风机设置在上腔后室的后壁孔前方;吹风机设置在上腔前室的上层竖隔板上,上陶瓷发热件设置在吹风机正前方、且其周边以向前张开的喇叭筒连接在箱体的百叶窗周边,此外,电子消毒灯设置在箱体下腔内顶部。
由于采用上述方案热效率高达95%以上,无明火故安全可靠,体积小无噪声,能达到衣服消毒的平整。
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典型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箱体,11前门,12百叶窗,13后壁孔,14水平隔板,15水平隔板盖,16上层竖隔板,17竖隔板盖,2下陶瓷发热件,3抽风机,4上陶瓷发热件,5吹风机,6电子消毒灯。
本实施例包括箱体1、下陶瓷发热件2、抽风机3、上陶瓷发热件4、吹风机5及电子消毒灯6。
箱体1为长方形柜,其柜内设有水平隔板14和上层竖隔板16、且把箱体1分隔成下腔、上腔前室和上腔后室,该下腔设置一前门11、并构成一个密封的封闭下腔;该上腔前室的前壁设置出热风的百叶窗12及电路板、开关等,上腔后室的后壁具有后壁孔13,潮湿空气(常温的室内空气)由此孔被吸入;此外,在水平隔板14上具有可开启的水平隔板盖15,上层竖隔板16上具有可开启的竖隔板盖17。
下陶瓷发热件2固定在箱体1下腔底部底壁或后壁上,抽风机3装在上腔后室后壁上的后壁孔13前方;吹风机5固定在箱体1上腔前室的上层竖隔板16上,在该吹风机5正前方连接上陶瓷发热件4,同时在上陶瓷发热件4周边,以向前张开的喇叭筒连接箱体1的百叶窗12周边,使热空气全部从百叶窗12放出。上、下陶瓷发热件4、2是由夹在两平铝片间的间断PTC陶瓷块,而两平铝片分别接触通正、负电的波纹铝片而产生高热效率,又无明火(属现有电子器件)。
电子消毒灯6装在箱体1下腔上方(上壁式侧壁上角),在吹干衣物的同时,电子消毒灯6通电后辐射紫外线,对衣物进行消毒杀菌。
本实施例的工作原理当下陶瓷发热元件2通电流后产生热量,散发到周围空气中,开动抽风机3,使加热的空气经过下腔(顶部衣架挂有湿衣服,侧平支架上放置婴儿尿布、鞋等),吸湿气使衣服快干,然后带潮气的空气经过打开的水平隔板盖15进入上腔后室,被抽风机3通击后壁孔13外;此时竖隔板盖17关闭。
当上陶瓷发热元件4通电流后产生热量,散发到周围空气中,开动吹风机5,由于竖隔板盖17已打开,通过后壁孔13进来的空气被送到上陶瓷发热元件4周围加热,并从百叶窗12送出,供室内取暖;此时,水平隔板盖关闭。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既可以快速干衣、衣物消毒,尤其潮湿地区,而且还可以用于取暖,使用范围不限家庭,还适用于办公室、招待所、宾馆。
权利要求1.一种陶瓷加热干衣取暖机包括箱体、下陶瓷发热件、抽风机、上陶瓷发热件、吹风机及电子等处消毒灯,其特征在于该箱体内设有水平隔板和上层竖隔板、且把箱体分隔成下腔、上腔前室和上腔后室,下陶瓷发热件设置在下腔底部,抽风机设置在上腔后室的后壁孔前方;吹风机设置在上腔前室的上层竖隔板上,上陶瓷发热件设置在吹风机正前方、且其周边以向前张开的喇叭筒连接在箱体的百叶窗周边,此外,电子消毒灯设置在箱体下腔内顶部。
2.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陶瓷加热干衣及取暖机,其特征是上述上层竖隔板上设有可开启的竖隔板盖,上述上层竖隔板后面的水平竖隔板上也设有可开启的水平隔板盖。
3.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陶瓷加热干衣及取暖机,其特征是上述下腔为密封的封闭结构。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家用电气设备,尤其指气候潮湿地区需要快速干衣的设备。箱体内设有水平隔板和上层竖隔板、且把箱体分隔成下腔、上腔前室和上腔后室,下陶瓷发热件设置在下腔底部,抽风机设置在上腔后室的后壁孔前方;吹风机设置在上腔前室的上层竖隔板上,上陶瓷发热件设置在吹风机正前方、且其周边以向前张开的喇叭筒连接在箱体的百叶窗周边,此外,电子消毒灯设置在箱体下腔内顶部。从而,热效率提高,安全可靠。
文档编号D06F58/10GK2176380SQ9420239
公开日1994年9月7日 申请日期1994年1月31日 优先权日1994年1月31日
发明者徐中平 申请人:徐中平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