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结挂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95655阅读:140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多结挂毯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挂毯,特别是涉及一种多结挂毯。
传统的挂毯,尤其是以经纬线将羊毛纱按垂直于毯面方向紧密排列打结固定而成的手工艺毛挂毯是我国传统手工艺品,为了使我国的这一优秀手工艺得到进一步发展和提高,人们在编织工艺、染色处理等方面都不断有所创新。例如中国专利91103241所公开的亚西中合工艺挂毯,通过编织工艺的改进,简化了样品毯的编织工序;中国专利91105068所公开的光变色纯毛地毯挂毯的制作方法,通过对毛纱染色方法的改进,使这种挂毯在不同光源下,颜色发生可逆变化。但这些改进都没有从根本上改变挂毯图案的色泽、手感以及羊毛挂毯的低挡次。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图案清晰,光泽柔和、明亮,立体感强,而且手感柔软,光滑细腻,自然挺阔的多结挂毯。
本发明的具体技术方案是一种多结挂毯,其特征在于,其毯面图案凸凹不平,凹面部分直接由经纬线编织而成,经纬线为经过染色处理的天然丝线;凸面部分用21~32支绒纱在经纬线上打成“8”字结扣紧密排列而成,绒纱的伸展方向垂直于毯面,而凹面部分则无绒纱;经纬线的编织密度为200~700道/英尺。
其中,上述绒纱为羊绒纱、牦牛绒纱、驼绒纱中的一种或者其混合纱。
上述绒纱还可以是羊绒、牦牛绒、驼绒中的一种、两种或者三种绒与毛的混纺纱。
上述经纬线可以是天然蚕丝线或蒙麻线等。
本发明由于采用凸凹不平的毯面组成图案并且用绒纱作为图案凸出部分的编织材料,因而体现出其它类挂毯无法比拟的优点和积极效果。首先,因为毯面为凸凹不平的图案,因而立体感强,又因为在凹面部位不用绒纱,因而节约了昂贵的绒材料;而且,羊绒作为最优的天然蛋白质纤维,近年来人们为利用它已很下功夫,在羊绒的染色上早已超过羊毛,而且经过脱色处理后的牦牛绒,驼绒等其它绒类在一定程度上已可替代羊绒,这些绒纱不但可染成所需要的各种颜色,而且色牢度高,色彩丰富,色泽鲜艳;又因为绒纤维本身比毛纤维的卷曲数少,细而均匀(细度变异系数小),使这种挂毯的图案线条细致,花纹清晰;因为绒纤维本身比一般可纺羊毛纤维鳞片少,吸收光的能力少,反光能力相对强,所以使该挂毯光泽明亮,而绒的细度又决定了这种光泽柔和,这也就使得绒类挂毯适合于编织各种图案,特别适合于将一些古画、国画、民族画等呈现于挂毯上,尤其是能把人物或动物形象栩栩如生发呈现于挂毯上,这是羊毛挂毯无法比拟的。其次,由于山羊绒的平均细度为10.9~17.0微米,决定了该挂毯的手感特别柔软;而绒纤维的构造特征(鳞片比毛少)也决定了绒纤维的毡合性差,清洗揉搓后不易起球,绒纤维之间不易毡合,使得这种挂毯特别光滑细腻;而绒纤维本身的弹性,也决定了挂毯自然挺阔。另外,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追求舒适与档次的心理,使得羊绒的身价倍增,已被誉为“软黄金”和“纤维钻石”,这也就使得以绒纱编成图案的挂毯价值极其昂贵,成了财富的象征,所以具有收藏价值。这种挂毯还具有防潮、保温、轻质、不易燃等特点。
下面结合实施例进一步说明本发明。
实施例1 图案凸面部分的打结线用21~24支羊绒线,牦牛绒线或驼绒线,经纬线为天然蚕丝线,编织密度为200~230道/英尺,挂毯上的图案为山水画或风景画。其编织过程如下(1)按照挂毯设计尺寸挂经,织底边;(2)根据挂毯上的图案,在要求凸出的部位的经线上用上述绒线打“8”字结扣,绒线的伸展方向垂直于毯面;(3)过一道纬线,用专用工具砸实;(4)再根据图案,在要求凸出的部位的经线上用绒线打“8”字结扣,(5)再过一道纬线,拔匀并用专用工具砸实,拉直荒毛,用标尺剪下剩余部分,(6)重复步骤(4)和(5),直至图形织完,(7)织边。在上述步骤(4)、(5)、(6)中,在图案凹面部位的经线上则不用绒线打结扣。
织完后,再经平毯、洗毯、剪花和整修等工序,一块绒挂毯(例如羊绒挂毯)就完成了。
实施例2 图案凸出部分的打结线用24~26支羊绒线、牦牛绒线或驼绒线,经纬线为天然蚕丝线,编织密度为230~260道/英尺。挂毯上的图案为山水画或风景画,但它比实施例1的图案细腻。其编织过程与实施例1相同。
实施例3 图案凸出部分的打结线用26~32支羊绒线,经纬线为天然蚕丝线,编织密度为260~700道/英尺。挂毯上的图案为动物或人物。其中,图案上媚毛、眼睛处所用的绒线在28支以上。其编织过程与实施例1相同。
实施例4 选用经脱色处理后的牦牛绒或驼绒,经染色纺成26支的纱,采用蒙麻作为经纬线。其编织过程与实施例1相同。
实施例5 用26支或28支的绒与毛混纺纱,利用棉线作为经纬线,其编织过程与实施例1相同。
权利要求
1.一种多结挂毯,其特征在于,其毯面图案凸凹不平,凹面部分直接由经纬线编织而成,经纬线为经过染色处理的天然丝线;凸面部分用21~32支绒纱在经纬线上打成“8”字结扣紧密排列而成,绒纱的伸展方向垂直于毯面,而凹面部分则无绒纱;经纬线的编织密度为200~700道/英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结挂毯,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绒纱为羊绒纱,牦牛绒纱,驼绒纱中的一种或者其混合纱。
3.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结挂毯,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绒纱为羊绒、牦牛绒、驼绒中的一种、两种或三种与毛的混纺纱。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结挂毯,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经纬线是天然蚕丝线。
全文摘要
一种多结挂毯,其毯面图案凸凹不平,凹面部分直接由经纬线编织而成,经纬线为经过染色处理的天然丝线;凸面部分用21~32支绒纱在经纬线上打成“8”字结扣紧密度排列而成,绒纱的伸展方向垂直于毯面,而凹面部分则无绒纱;经纬线的编织密度为200~700道/英尺。这种挂毯节省绒线,且图案清晰、细致、立体感强,光泽柔和、明亮、手感柔软、光滑细腻,富有弹性,自然挺阔。
文档编号D04G3/00GK1108708SQ9510106
公开日1995年9月20日 申请日期1995年1月13日 优先权日1995年1月13日
发明者彭德海 申请人:彭德海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