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外辐射脱水干衣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67725阅读:36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红外辐射脱水干衣机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干衣机的结构设计技术领域,特别涉及对干衣机的加热部件的改良。
目前一般干衣机由箱体及安装在箱体内的滚筒、加热部件、通风部件、传动部件、控制部件等部分组成,传统的加热部件为安装在箱体内壁进风口处的PTC加热原件,PTC接通电源后自身温度升高,通过热幅射(传导)将附近的空气加热,通风部件将加热的空气通过进风口抽入滚筒中,将筒中的衣物用热风吹干,这类干衣机的原理是将衣物加热到较高的温度,使水的挥发速率大大高于环境湿气凝聚到衣物上的速率。这种方式带来以下不足之处,其一,所耗电能除了消耗于衣物所含水份的汽化热外还要将大量空气和衣物加热,因而耗电量较大,功耗大、热效率低;其二,由于PTC安装在滚筒之外,只有通过进风口才能把热空气送入滚筒中,因此,滚筒外的温度远远大于筒内温度,更增加了电能的损耗;其三,滚筒内这种干衣方式需将衣物加热到较高温度,因此不但干衣时间长而且对某些织料的衣物有一定损伤;其四,不能根据不同的衣料设置控制加热温度。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为克服已有技术的不足之处,提出一种采用新型加热部件的干衣机,并对其结构进行更加合理的设计,使其具有功耗低、节能、省时、可控制温度,筒内温度低等诸多优点。
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红外辐射脱水干衣机,包括箱体及安装在箱体内的滚筒、加热部件、通风部件、传动部件和控制部件,所说的加热部件是由多个红外灯管所组成。所说的红外灯管分布在所说滚筒内壁上。所说的灯管的电源是从滚筒的中空支撑轴通过导电环和电刷引入,所说导电环与所说中空支撑轴相连接,所说电刷安装在滚筒外壁上并与导电环相接触。若采用网状式滚筒所说的红外灯管也可分布在所说箱体内壁上。
为进一步提高脱水效果,所说的控制部件包括控制所说灯管功率的可控硅。所说的灯管的红外辐射的峰值波长范围位于1.2-6.5μ。所说的红外灯管可采用在石英卤灯管的管壁上烧结一层由无金属氧化物的多孔高硅氧玻璃粉与石英粉混合制成的特征红外光辐射层。
本实用新型干衣过程如下洗涤的衣物甩干后,放入滚筒内,设置好干衣程序,启动马达使衣物随滚筒转动上下翻滚,加热灯通电后,发出的红外光,直接均匀照射衣物上,在红外辐射的直接作用下水分子从衣物上挥发出来,由风扇将筒内的热湿空气排出,从而使衣物干燥。
本实用新型干衣原理是采用红外辐射照射衣物的方法,将衣物脱水,所用红外辐射源最好采用是一种高硅氧碘钨灯管,其特点是在红外2~5微米附近幅射强度增强。这种波长的幅射能有效地使水分子脱离周围水份的束缚而挥发。而无需将水份加热到很高温度因而进一步提高脱水效果。
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特点第一,高效,采用红外辐射特别是用具有特定波长的特征红外光源直接照射衣物将衣物脱水的方式,既有宏观的热辐射又有激活水分子的微观匹配和相应的振一转发热波段,既有远红外加热的功能,又有部分微波干燥的作用。比传统加热干衣方式提高了脱水的效率;第二,节能,加热部件设置在滚筒内使电能耗大大降低;第三,衣物处于较低的温度环境中脱水,特别适用于高档怕热的衣料;第四,采用可控硅控制电路调整加热功率,可以使不同类型的衣物均能有最佳干燥效果。
附图简要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例内部总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施例外型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施例控制电路原理图。
本实用新型设计出一种红外辐射脱水干衣机实施例,如
图1~3所示,结合附图分别详细描述如下本实施例主要由箱体、滚筒、加热部件、通风部件、传动部件、控制部件等部分组成。其结构如
图1所示。各部件结构及功能描述如下滚筒2卧放在箱体1内的中心部位,前方有园形开口21与箱门11的观察口111配合,箱体起辅助支撑作用,其间有毛毡密封圈6,以减少空气由间隙进入筒内。滚筒的后方由轴套22与支撑轴51相连,支撑轴51固定在箱体后面的固定支架l2上,滚筒2可由马达52经绕在筒外壁上的皮带带动绕支撑轴旋转。
箱体的前下方有进风口41,风扇42安放在支撑轴51上,由马达52带动护盖13将风扇42罩住,护盖上开有出风口43,当风扇转动时,空气由进风口41进入,经滚筒2由出风口43排出,将挥发的湿气带走。
一组加热灯管31(3~6个)均匀分布在滚筒2园内侧壁上,加热灯管由托板上的瓷座绝缘隔热。灯的外部有拱起的护网罩32罩住,本实施例所用的特征红外光源,红外辐射的峰值波长位于3~4μ,管子表面温度选择在300℃左右。灯管选用石英管,按卤钨灯灯管制作方法,管壁上涂敷烧结一层无金属氧化物的多孔高硅氧玻璃粉,为使烧结易于进行,需掺杂25%左右石英粉。该管子寿命在1000小时,点燃时向管壁洒水不炸裂,经脱水检测涂层无毒。灯电源线经滚筒壁连接在电刷33上,电刷与导电环34接触,导电环的接线从中空的支撑轴51引出,由控制电路控制其开断与功率。
干衣机控制电路由定时电路I、功率控制电路II及指示电路III三部分组成,如图2所示。各部分用虚线划分开。
定时电路用以选定烘干时间,由定时器DS(型号SGCC4hB)控制电机及灯管工作的开启与关停,电路中还设有温度、湿度控制器WK,当温度高于报警值时,自动断电以保证衣物不受损伤,本实施例设有熔断丝BX,烘干机门上装有门开关K,当箱门打开或关闭不严时,无法开启电路,以免发生危险。
功率控制电路由双向可控硅SCR(型号BTA140),触发二极管及R1、R2、C2组成。通过调整控制板上功率调整电位器R2,可改变可控硅导通角来调整三组烘干红外灯管DG1、DG2、DG3的输出功率。
指示电路,由D1、D2、R3组成的指示电路,可显示烘干灯管的工作状态及功率的大小。
电路工作原理说明如下电机MD供电由定时器DS设定,并受门开关K控制。三个灯管DG1、DG2、DG3同时由可控硅进行功率控制,R1、R2、C2组成充电电路,改变R2的电阻,可改变充电时间,当C2上电压达到一定值,触发二极管DB导通,使双向可控硅导通,电源可给灯管供电,通过R2调节,可以控制可控硅导通角,从而达到调节灯管功率的目的。发光二极管D1、D2和R3组成指示电路,R3限流,D2的作用是反向保护发光二极管以免击穿。电路还设有温控器,当温度超过一定值则电路开断,还设有保险丝,以防过电流。
控制面板安放在箱体前面的上部,干衣的时间、最高温度、干衣方式等可以根据衣物的量与材料预先设置,干衣功率由调节可控硅导通角控制;控制方式分手动和自动两档。温度、湿度传感器视需要安放在灯罩和出风口处,由它感测的温、湿度来控制加热灯的功率。
本实施例的外形结构如图3所示,箱门11在箱体1的前面中部,门上有观察窗111,窗是由深色有机玻璃制成。箱体前面上部有控制板14其上设置有功率控制旋钮141和定时器旋钮142。箱体前面上部有装饰板15其上可贴有商标,装饰图案等。控制板和装饰板位置可以互换,当干衣机落地放置时,控制板放在干衣机上端可避免置地时浸水导电;当干衣机放在洗衣机面上,或放在台面上时,控制板可装在干衣机下端以便操作。
权利要求1.一种红外辐射脱水干衣机,包括箱体及安装在箱体内的滚筒、加热部件、通风部件、传动部件和控制部件,其特征在于所说的加热部件是由多个红外灯管所组成,红外辐射的峰值波长范围位于1.2-6.5μ。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干衣机,其特征在于所说的红外灯管分布在所说滚筒内壁上。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干衣机,其特征在于所说的灯管的电源是从滚筒的中空支撑轴通过导电环和电刷引入,所说导电环与所说中空支撑轴相连接,所说电刷安装在滚筒外壁上并与导电环相接触。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干衣机,其特征在于所说的红外灯管分布在所说箱体内壁上。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干衣机,其特征在于所说的控制部件包括控制所说灯管功率的可控硅。
6.如权利要求1、2或3所述的干衣机,其特征在于所说的灯管为特征红外灯管,红外辐射的峰值波长范围位于3-4μ。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干衣机,其特征在于所说的红外灯管为在石英卤灯管的管壁上烧结一层由无金属氧化物的多孔高硅氧玻璃粉与石英粉混合制成的特征红外光辐射层。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干衣机,其特征在于所说的多孔高硅氧玻璃粉中掺杂25%的石英粉。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属于干衣机的结构设计技术领域,特别涉及对干衣机的加热部件的改良。包括箱体及安装在箱体内的滚筒、加热部件、通风部件、传动部件和控制部件,所说的加热部件是由安装在所说滚筒内壁上的多个特征红外灯管所组成。本实用新型对其结构进行更加合理的设计,使其具有功耗低、节能、省时、可控制温度/筒内温度低等诸多优点。
文档编号D06F58/20GK2259426SQ9624153
公开日1997年8月13日 申请日期1996年11月1日 优先权日1996年11月1日
发明者于诗南, 李瑞伟, 鄢必让, 秦建中, 刘京都 申请人:北京清华光远技工贸发展有限责任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