洗衣机注水转换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56519阅读:38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洗衣机注水转换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洗衣机上的注水转换方向的装置。
现有技术中,洗衣机上的注水转换装置一般采用推柄操作方案,即推柄位于洗衣机安装面板上,该安装面板上设有一个长槽孔,推动推柄沿槽孔移动时,推柄所连的位于安装面板内侧的拨叉式拨动机构推动换向水管绕其支承部位转动,从而实现换向水管的下端出水口转向洗涤桶或脱水桶进行注水,注水换向装置的机械原理是将推柄的直线运动转换成换向水管的回转运动,这种结构的缺陷在于洗衣机安装面板上需开设一个长槽孔,这种长槽孔不仅有碍于洗衣机面板的整体美观,更主要的是推柄不便操作,同时,也不能避免长槽孔处掉入其它异物及水份溅入,严重时将损坏机械部件。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洗衣机注水转换装置,由旋转运动来实现注水管的换向并使操作更加可靠、方便。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其上、下两段之间具有适度夹角,即换向水管实际上为一个弯折状管,换向水管的上段管体周围为支承台,该支承台与洗衣机上所设的支承架旋转配合,换向水管上方设有支承在洗衣机安装面板上的旋钮,旋钮下方连有与其可同步旋转的转动构件,该转动构件上有一拨杆,拨杆的端部与支承台上设置的凸柱活动配合并构成旋转拨动机构。
由以上技术方案可知,洗衣机注水转换装置主要包括安装在洗衣机安装面板上的旋钮及其内侧下方设置的换向水管,旋钮与换向管之间有旋转式拨动机构,换向水管受拨动机构作用而作旋转运动时,换向水管的下端出水口可位于相应的注水位置,由此可见,本实用新型采用旋转式操作方式使其操作方式与其它功能的操作方式如定时等基本相同,同时也不必在洗衣机安装面板上开设长操孔,使注水换向槽作更为方便、可靠。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中的A-A剖视图;图3是图1中的K向旋转视图。
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实施例如图1所示,旋钮(10)下方连有可随其同步旋转的转动构件(20);该构件(20)安装在洗衣机安装面板(40)上并由该安装面板(40)支承且相对于该面板(40)可转动,构件(20)的下方是换向水管(30),其上、下两段为具有一定夹角的弯折管状,换向水管(30)的上段管体周围为支承台(31),该支承台(31)与洗衣机上的支承架(50)转动联接,支承台(31)上设置凸柱(311),该凸柱(311)与构件(20)上的拨杆(21)之间构成了旋转拨动机构。
拨杆(21)随旋钮(10)转动而同步转动,如图3所示,图中虚线表示拨杆(21)转动时所处的相应位置、图2中示意出拨杆(21)与凸柱(311)的配合状态,在图2、3中可见,拨杆(21)的端部为凹状开口(211),换向水管(30)上的凸柱(311)恰好位于上述开口(211)处,拨杆(21)拨动凸柱(311)可转动到虚线所示的位置处,凸柱(311)转动时换向水管(30)便可处在需要注水的位置。
权利要求1.一种洗衣机注水转换装置,它包括一个换向水管(30),其上,下两段之间具有夹角,换向水管(30)的上段管体周围为支承台(31),该支承台(31)与洗衣机上所设的支承架(50)转动配合,其特征在于换向水管(30)上方设有支承在洗衣机安装面板(40)上的旋钮(10),旋钮(10)下方连有与其同步旋转的转动构件(20),该构件(20)上有一拨杆(21),拨杆(21)的端部与支承台(31)上的凸柱(311)活动配合并构成旋转拨动机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洗衣机注水转换装置,其特征在于转动构件(20)上的拨杆(21)的端部为凹状开口(211),换向水管(30)上的凸柱(311)位于上述开口(211)处。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洗衣机上的注水转换装置,它主要包括安装在洗衣机安装面板上的旋钮及其内侧下方设置的换向水管,旋钮与换向水管之间有旋转式拨动机构,换向水管受拨动机构作用而作旋转运动时,换向水管的下端出水口可处于相应的注水位置,本实用新型具有注水换向操作方便、可靠的优点。
文档编号D06F39/08GK2316329SQ9724824
公开日1999年4月28日 申请日期1997年11月8日 优先权日1997年11月8日
发明者邢双兰, 潘江波 申请人:合肥荣事达集团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