衣物处理设备的制造方法_2

文档序号:8407329阅读:来源:国知局
筒4的湿热空气通过该支路通道22时候不会受到热交换装置20的热交换过程的影响,比如不会受到冷凝过程中冷凝水或水气混合物的影响。如此,设置在支路通道22内的温度传感器30就可以准确感知来自外筒4的湿热空气的本来温度。另外,热交换装置20在热交换过程中的冷凝水不会回流进入支路通道22中而防止温度传感器30沾水,再一次保证温度传感器30对湿热空气测温的准确度。因此,温度传感器30在不受其它环境因素干扰下能准确感知衣物处理设备中湿热空气的温度变化,从而对衣物的烘干程度进行准确判断。
[0028]在支路通道22的外周围表面上还包裹设有一保温层(未标示),如此可以使得支路通道22内的环境不会受到支路通道22外部环境的影响,从而保证支路通道22内温度传感器30在其中测温的可靠准确。保温层可以为石棉、发泡材料或其它类似保温材料所制造而成。
[0029]结合图3所示,热交换装置20具有发生冷凝过程的冷凝部23和分别与外筒4连通连接的主管道21和支路通道22。通过主管道21和支路通道22而进入热交换装置20的湿热空气在冷凝部23会发生冷凝热交换,湿热空气中的水分会发生冷凝而从空气中分离出来,并落到热交换装置20的底部24,从竖直方向看,该底部24 —般也就是主管道21的最底部,冷凝出来的水回沿着主管道21回流入外筒4。为防止该回流的冷凝水流进支路通道22而使得温度传感器30沾水导致测温不准确,以竖直方向为基准,支路通道22与热交换装置20连通连接的第一进气孔221在竖直上的位置高于热交换装置底部24所在的竖直位置。
[0030]以竖直方向为基准,第一进气孔221所处的竖直位置高于第二进气孔222所处的竖直位置,这样支路通道22会沿着一定角度从外筒4向上延伸连接到热交换装置20。如此设置可以使得外筒4中的湿热空气顺利通过该支路通道22而在其中形成相对稳定且不低于一定速度的空气流动,温度传感器30能够测出湿热空气的原本温度,保证测温的准确性。同时外筒4中的水流也不容易流入通过该支路通道22内部而使温度传感器30沾水而影响温度传感器30测温的准确性。
[0031]从竖直方向上看,支路通道22包括有上管壁223和下管壁224,温度传感器30则安装设置于下管壁224上面,优选的是该温度传感器30为热敏电阻温度传感器。温度传感器30具有传感部31和基部32,当温度传感器30通过其基部32竖直安装于支路通道下管壁224上时,其传感部31远离下管壁224内表面预定距离。如此即使有水滴进入支路管道22而滴落到温度传感器30的感应部31上,该水滴也会由于重力作用而流向温度传感器30的基部32而不会停留于其传感部31,最大限度地保证温度传感器30测温的合理准确。
[0032]支路通道22的管径大小会影响到湿热空气通过时的速度,因此其管径必须在一定合理范围之内,使得支路通道22内能够通过相对稳定且不低于一定速度的空气流动,保证温度传感器30测温的准确性。优选的是,支路通道22的管径被设置为使得在衣物处理装置工作过程中该支路通道22内的风速为3米/秒一5米/秒。
[0033]上文所列出的一系列的详细说明仅仅是针对本发明的可行性实施方式的具体说明,它们并非用以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因此,凡未脱离本发明技艺精神所作的等效实施方式或变更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主权项】
1.一种衣物处理设备,包括外筒(4); 内筒(6),用于容纳衣物并设置于所述外筒(4)中; 与所述外筒(4)通过主管道(21)相连接导通的热交换装置(20),用于冷却进入该热交换装置(20)内的湿热空气; 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外筒(4)与所述热交换装置(20)之间还设有供湿热空气从所述外筒(4)流通进入所述热交换装置(20)的支路通道(22),且在该支路通道(22)中设有温度传感器(30)。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衣物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支路通道(22)的外围包裹有使所述支路通道(22)内温度不受管道外界影响的保温层。
3.如权利2所述的衣物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温层为石棉或发泡层。
4.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衣物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支路通道(22)与所述热交换装置(20)的连接处设有第一进气孔(221),以竖直方向为基准,该第一进气孔(221)位于高出所述热交换装置(20)底端(24)预定距离的位置上。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衣物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支路通道(22)与所述外筒(4)的连接处设有第二进气孔(222),以竖直方向为基准,所述第一进气孔(221)所处的位置高于所述第二进气孔(222)所处的位置。
6.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衣物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温度传感器(30)为热敏电阻温度传感器。
7.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衣物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温度传感器(30)设置于所述支路通道(22)的下管壁(224)上。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衣物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温度传感器(30)具有传感部(31)和基部(32),当所述温度传感器(30)通过所述基部(32)安装于所述支路通道下管壁(224)上时,所述传感部(31)远离所述下管壁(224)内表面预定距离。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衣物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温度传感器(30)竖直设置于所述下管壁(224)内表面上。
10.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衣物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支路通道(22)的管径被设置为使得在衣物处理装置工作过程中所述支路通道(22)内的风速为3米/秒—5米/秒。
【专利摘要】本发明涉及一种衣物处理设备,包括外筒;内筒,用于容纳衣物并设置于所述外筒中;与所述外筒通过主管道相连接导通的热交换装置,用于冷却进入该热交换装置内的湿热空气;在所述外筒与所述热交换装置之间还设有供湿热空气从所述外筒流通进入所述热交换装置的支路通道,且在该支路通道中设有温度传感器。通过在热交换装置的主管道边上再设置支路通道,使得来自外筒的湿热空气通过该支路通道时候不会受到热交换装置的热交换过程的影响,比如不会受到冷凝过程中冷凝水或水气混合物的影响。如此,设置在支路通道内的温度传感器就可以准确感知来自外筒的湿热空气的本来温度。
【IPC分类】D06F58-02, D06F58-24
【公开号】CN104727112
【申请号】CN201310722738
【发明人】方小强, 徐永刚, 张辉, 博科-汉瑞克, 张琦
【申请人】博西华电器(江苏)有限公司
【公开日】2015年6月24日
【申请日】2013年12月24日
【公告号】EP2894250A2, EP2894250A3
当前第2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