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成网机的回形风道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8603278阅读:460来源:国知局
一种成网机的回形风道的制作方法
【专利说明】
[0001]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成网机的部件,尤其涉及一种成网机的风道。
[0002]【背景技术】纺粘法非织造布生产过程中,长丝在气流的高速牵引下通过摆丝器均匀地铺在成网机网帘上,网帘下有吸风风道将丝束吸附在网帘上,保证丝束顺利形成纤维网,网帘将纤维网送至预压辊,经过预压,初步成网,从丝束成网到预压的过程中,都需要吸风,吸风太小或这吸风不均匀都会导致纤维网难以吸附在网帘上,导致大面积的翻网或者局部的翻网。翻网将直接导致布面克重分布不均匀影响油毡胎基布的质量,严重时产品不能够达到标准。这就需要保证在纤维行程纤维网到经过预压初步成网的过程中,网帘下的吸风风道各部分的吸风风速波动要控制在一定的范围内。现使用的成网机设备中,将网帘下部的吸风风道分为两个风道,主风道是位于长丝通过摆丝器摆到网帘位置的下面,其余到预压辊部分的吸风风道为辅风道,并分别由两个风机进行吸风,主风道吸风的横向均匀性直接影响了铺网的均匀性,现有的成网机主风道吸风均匀性较差,导致铺网不均匀,直接影响产品质量。
[0003]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不仅吸风均匀,风量可调,运行稳定,而且保证产品质量,节约生产成本,使用寿命长的成网机回形风道。
[0004]本实用新型主要包括有上风道、下风道、隔板、隔板以及稳流组件,其中上风道是由不锈钢板围成的截面呈矩形的上、下均开口箱体,其下部设下风道,该下风道仍是由不锈钢板围成的截面呈矩形的上开口箱体,所述上风道的下开口和下风道的上开口无缝隙对接,对接后形成成网机的主风道;所述下风道的内部通过不锈钢板围成2η(η为整数其η多I)个截面呈矩形的独立风室,这些风室分为两组,每η个为一组,并且分别均布在下风道长度方向的两侧,位于一侧各风室的一个开口由下风道长度方向一侧伸出,另一个开口朝下;位于下风道另一侧各风室的一个开口由下风道长度方向另一侧伸出,另一个开口朝下;所述由上、下风道组成的主风道内设由套接在上述风室外的若干个带孔隔板组成的纵向风腔,这些风腔沿主风道的长度方向等距设置,并且所述隔板形成对上述各风室的支撑;所述组成上述风腔的隔板由连为一体的两部分组成,即位于下风道内的下部板以及位于上风道的上部板,所述各隔板的下部板的两侧端面及底面与下风道的内壁相接,隔板的上部板两侧端面与上风道的内壁具有间隙,隔板的上部板顶面低于上风道的上开口 ;所述各隔板的上部板两侧端面分别焊接沿上风道长度方向设置的不锈钢板,这两个不锈钢板与上风道的两侧板内壁之间分别形成两个条形的风室,即左辅风室及右辅风室;所述各隔板的上部板的顶面与上风道的上开口之间设稳流组件,所述稳流组件是由上夹板、下夹板以及芯板组成的,其中上夹板和下夹板均为纵截面呈“门”字型的条形多孔板,芯板为纵截面呈矩形的条形蜂窝板,并且这3块板的长度均与所述上风道的长度相同;上夹板及下夹板的宽度均与上述左辅风室与右辅风室之间间距相同;所述上夹板与下夹板开口对接形成截面为“ 口 ”字型的水平通道,所述上夹板和下夹板形成的通道内插接水平的芯板,芯板的厚度最好等于通道高度方向的内尺寸,芯板的宽度最好等于通道宽度方向的内尺寸;所述稳流组件通过上述隔板支撑,即下夹板的下端面与各隔板的上端面相接触。
[0005]最好,所述左辅风室及右辅风室内设风量调节阀,以便调节两个风室内的风量和风向。
[0006]所述上风道的两侧外壁靠近顶边位置分别焊接沿其长度方向设置的钢管,以便于支撑成网机网帘以及防止风道锋利的边缘损坏网帘。
[0007]本实用新型的工作过程如下:伸出下风道两侧的风室开口均接吸风机,空气在吸风作用下穿过纤维网和网帘,进入上风道的稳流装置和左右辅风室,气流通过了稳流装置和两个辅风室后进入了上风道的各个风腔,在风腔中气流绕过下风道流到上风道的底部,进入下风道的各个风室,从下风道的两侧开口被吸风风机抽走。
[0008]本实用新型提出的成网机主风道能够减小小范围内的气流波动,解决在小范围内的风量、风向波动的问题。将主风道通过使用带孔隔板将主风道分割成几个风腔,使各个相邻的风腔相互连通,解决了各个分室由于风压不同的问题,从而保证几个风腔的网帘下面的吸风口的风向和风量的相同,由于直接减小了相邻风腔风压压差大的问题,能够在大范围内实现稳定风压,实现大范围内降低吸风风量和减小风速波动,有效和快速的解决了现有的成网机主风道吸风均匀性差,铺网不均匀,影响产品质量的问题。
[0009]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吸风均匀,风量可调,运行稳定,保证产品质量,节约生产成本,使用寿命长等优点。
[0010]【附图说明】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主视剖面示意图。
[0011]图2为图1的A-A视图
[0012]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稳流组件示意图。
[0013]【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和图2所示,上风道I是由不锈钢板围成的截面呈矩形的上、下均开口箱体,其下部焊接下风道2,该下风道仍是由不锈钢板围成的截面呈矩形的上开口箱体,所述上风道的下开口和下风道的上开口无缝隙对接,对接后形成成网机的主风道;所述下风道的内部通过不锈钢板围成8个截面呈矩形的独立风室3,这些风室分为两组,每4个为一组,并且分别均布在下风道长度方向的两侧,位于一侧各风室的一个开口3-1由下风道长度方向一侧伸出,另一个开口 3-2朝下;位于下风道另一侧各风室的一个开口 3-3由下风道长度方向另一侧伸出,另一个开口 3-4朝下;所述由上、下风道组成的主风道内设由套接在上述风室外的6个带孔隔板4组成的纵向风腔5,这些风腔沿主风道的长度方向等距设置,并且所述隔板形成对上述各风室的支撑;所述组成上述风腔的隔板由连为一体的两部分组成,即位于下风道内的下部板4-1以及位于上风道的上部板4-2,所述各隔板的下部板的两侧端面及底面与下风道的内壁焊接在一起,隔板的上部板两侧端面与上风道的内壁具有间隙,隔板的上部板顶面低于上风道的上开口 ;所述各隔板的上部板两侧端面分别焊接沿上风道长度方向设置的不锈钢板6,这两个不锈钢板与上风道的两侧板内壁之间分别形成两个条形的风室,即左辅风室7及右辅风室8,,左辅风室及右辅风室内安装风量调节阀9 ;所述各隔板的上部板的顶面与上风道的上开口之间设稳流组件10 ;所述上风道的两侧外壁靠近顶边位置分别焊接沿其长度方向设置的钢管11。
[0014]如图3所示,稳流组件是由上夹板10-1、下夹板10-3以及芯板10_2组成的,其中上夹板和下夹板均为纵截面呈“门”字型的条形多孔板,芯板为纵截面呈矩形的条形蜂窝板,并且这3块板的长度均与所述上风道的长度相同;上夹板及下夹板的宽度均与上述左辅风室7与右辅风室之间间距相同;所述上夹板与下夹板开口对接形成截面为“口”字型的水平通道,所述上夹板和下夹板形成的通道内插接水平的芯板,芯板的厚度最好等于通道高度方向的内尺寸,芯板的宽度最好等于通道宽度方向的内尺寸;所述稳流组件通过上述隔板4支撑,即下夹板的下端面与各隔板的上端面相接触。
【主权项】
1.一种成网机的回形风道,包括上风道、下风道、隔板、隔板以及稳流组件,其特征是:所述上风道是由不锈钢板围成的截面呈矩形的上、下均开口箱体,其下部设下风道,该下风道仍是由不锈钢板围成的截面呈矩形的上开口箱体,所述上风道的下开口和下风道的上开口无缝隙对接,对接后形成成网机的主风道;所述下风道的内部通过不锈钢板围成2η个截面呈矩形的独立风室,其中η为整数其n ^ 1,这些风室分为两组,每η个为一组,并且分别均布在下风道长度方向的两侧,位于一侧各风室的一个开口由下风道长度方向一侧伸出,另一个开口朝下;位于下风道另一侧各风室的一个开口由下风道长度方向另一侧伸出,另一个开口朝下;所述由上、下风道组成的主风道内设由套接在上述风室外的带孔隔板组成的纵向风腔,这些风腔沿主风道的长度方向等距设置,并且所述隔板形成对上述各风室的支撑;所述组成上述风腔的隔板由连为一体的两部分组成,即位于下风道内的下部板以及位于上风道的上部板,所述各隔板的下部板的两侧端面及底面与下风道的内壁相接,隔板的上部板两侧端面与上风道的内壁具有间隙,隔板的上部板顶面低于上风道的上开口 ;所述各隔板的上部板两侧端面分别焊接沿上风道长度方向设置的不锈钢板,这两个不锈钢板与上风道的两侧板内壁之间分别形成两个条形的风室,即左辅风室及右辅风室;所述各隔板的上部板的顶面与上风道的上开口之间设稳流组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成网机的回形风道,其特征是:所述稳流组件是由上夹板、下夹板以及芯板组成的,其中上夹板和下夹板均为纵截面呈“门”字型的条形多孔板,芯板为纵截面呈矩形的条形蜂窝板,并且这3块板的长度均与所述上风道的长度相同;上夹板及下夹板的宽度均与上述左辅风室与右辅风室之间间距相同;所述上夹板与下夹板开口对接形成截面为“ 口”字型的水平通道,所述上夹板和下夹板形成的通道内插接水平的芯板;所述稳流组件通过上述隔板支撑,即下夹板的下端面与各隔板的上端面相接触。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成网机的回形风道,其特征是:所述左辅风室及右辅风室内设风量调节阀。
4.根据权利要求1或3所述的成网机的回形风道,其特征是:所述上风道的两侧外壁靠近顶边位置分别焊接沿其长度方向设置的钢管。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成网机回形风道,其特征是:所述芯板的厚度等于通道高度方向的内尺寸,芯板的宽度等于通道宽度方向的内尺寸。
【专利摘要】一种成网机的回形风道,上风道的下开口和下风道的上开口无缝隙对接,对接后形成成网机的主风道,下风道的内部通过不锈钢板围成风室,主风道内设由套接在上述风室外的带孔隔板组成的纵向风腔,组成上述风腔的隔板由连为一体的两部分组成,各隔板的上部板两侧端面分别焊接沿上风道长度方向设置的不锈钢板,这两个不锈钢板与上风道的两侧板内壁之间分别形成左辅风室及右辅风室,各隔板的上部板的顶面与上风道的上开口之间设稳流组件。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吸风均匀,风量可调,运行稳定,保证产品质量等优点。
【IPC分类】D04H1-732
【公开号】CN204311212
【申请号】CN201420635152
【发明人】金正日, 张明秋, 邓春久, 余廷君
【申请人】大连华阳化纤科技有限公司
【公开日】2015年5月6日
【申请日】2014年10月29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