隔屏系统的隔间板连接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16721阅读:25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隔屏系统的隔间板连接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设计属于一种隔屏系统的隔间板连接装置,特指一种具快速组装功能的隔间板连结装置,可缩短隔屏系统的组装时间,且不降低整体的结合牢固性。
人们所使用的隔间或屏风,亦即俗称弹性隔屏系统于现实环境中多有所见,探究其原因,在于隔屏系统的成本较低,施工期较短,且易于组立与拆卸,容易改变空间形态,较传统的土木工程来得便捷及更富弹性运用。
而弹性隔屏系统的设计,除各立柱与隔间板的美化外,其最重要的是在两面的各隔间板与立柱的连接方式。诸如台湾新型第68327号专利案即是提供一种立柱与各隔间板以弹性夹合方式,使隔间板夹固于立柱表面。而台湾新型第101835号(对应于中国实用新型专利第95213060.2号)专利案则是提供一种立柱与各隔间板悬挂搭接方式,使隔间板悬挂于立柱表面。此外,台湾新型第141448号(对应于中国实用新型专利第97218822.3号及98201855.X号)专利案则是分别提供一种立柱与各隔间板以扣接夹固方式,使隔间板扣挂睛立柱表面。两者,如台湾新型第146435(对应于中国实用新型专利第99205960.7号)专利案则是提供一种立柱与各隔间板以嵌插扩张方式,使隔间板嵌挂于立柱表面。上述的隔间板与立柱的连接方式,是目前隔屏系统较常采用连接装置,进而获致立柱与隔间板间具快速组立与拆卸的功能。
然而,综观前述的各已知技术,其各隔间板背面均需逐一设置若干连接件,才能将隔间板以各种连接方式组立于立柱表面,此举除增加各隔间板的组装工序外,同时亦增加前置作业的繁琐度。
本设计的目的在提供一种隔屏系统的隔间板连接装置,具快速组装功能,可缩短隔屏系统的组装时间,且不降低整体的结合牢固性。
为实现上述目的所提供的一种隔屏系统的隔间板连接装置,其包括
至少两立柱,为等断面长形框体,其前后两衔接面的适当位置各设一框凹部,该框凹部内至少一侧壁,经冲压而后依序形成若干壁槽,其内各自突设一回弯状且开口朝外的夹榫,使夹榫与侧壁空间形成一夹隙;至少两嵌插件,为等断面长形扣件,其一侧具一板框,该板框内侧的自由端垂设一嵌榫,其端部设有一榫突;至少一隔间板,其两端部分别搭接于一嵌插件的板框内;嵌插件的嵌榫朝着夹隙嵌入,并使其榫突为夹榫所夹持,使隔间板固板设于两立柱之间。
其中该两相对的嵌榫件间的间隙为一封片封闭。
其中所述的隔间板为片状。
其中所述的隔间板为块状。
其中每两块状隔间板间包夹一悬挂装置。
为进一步说明本设计的具体技术内容,首先请参阅附图


图1为本设计隔屏系统的立体分解图,图2为
图1组立后的剖面图,图3为本设计组立后的立体图,图4为本设计立柱另一实施例的组立剖面图。

图1至图3所示,基本上,本设计由至少两立柱1,至少两嵌插件2,及至少一隔间板3所组合而成。
其中,立柱1为等断面长形框体,其前后两衔接面11的适当位置各凹设一框凹部12,该框凹部12至少一侧壁13,较佳为两相对的侧壁13,经冲压后,依序形成若干壁槽14,其内各自突设一回弯状且开口朝外的夹榫15,使其与侧壁13间形成一夹隙16。
嵌插件2亦为一等断面长形扣件,其一侧设一矩形板框21,与隔间板3一端形成搭接,另其内侧自由端垂设一嵌榫22,且该嵌榫22端部则设有一榫突23,以便嵌入夹隙16内,并为夹榫15所包夹与定位。
隔间板3为尺寸介于两立柱1的片状或块状板体,其两端部分别搭接于嵌插件2的板框21内,进而在立柱1的两衔接面11形成稳固的遮蔽状态。其中,若采用块状隔间板3时,则上、下块的隔间板3间设置如申请人所拥有的第89205851号专利案所述的悬挂装置5,增加横向置物功能。
请再参阅图4,所表示的是本设计立柱1的另一实施例,该半立柱1′大抵与前述相同,其差异在于其框凹部12未设另一组侧壁13及衔接面11,而仅能单向与嵌插件2连结,因此该半立柱1′是用于整组隔屏系统的两侧,与室内原有的壁面相连接。
请再参阅
图1至图3,本设计欲进行组立时,首先调整踢脚装置及顶接装置,使其间的各立柱1保持纵向直立状态。然后将一嵌插件2的板框21与一隔间板3一端形成搭接,随即将该嵌插件2的嵌榫22嵌入夹隙16,并使其榫突23为夹榫15所包夹与固定,即完成隔间板3一端的固定。而隔间板3另端则依前述步骤实施,即可将一隔间板3固设于两立柱1之间。此外,各隔间板1间,亦即两相对的嵌插件2间所存有的空隙,是为方便欲拆除隔间板3时,可让工具通过,以便将整只嵌插件2向外拉出。该间隙用已知的封片4封闭。
本设计确实为立柱与隔间板的连接方式设计出一简易可行的实施方案,由单一断面的立柱而为无限的双向延伸,且其隔间板的选用可为片状或块状,其使用便捷无比。更进一步的是本设计的各隔间板背面无需设置连接件,而仅需将嵌插件与隔间板结合后,即可快速地与立柱结合,可大幅缩减组装工序及相关的前置作业。
上述所列举的是较佳实施例的一种,凡局部的变更或修饰而源于本设计的技术思想面为熟悉该项技术的人员所易于推知的,均属本设计的专利范畴。
权利要求1.一种隔屏系统的隔间板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其包括至少两立柱,为等断面长形框体,其前后两衔接面的适当位置各设一框凹部,该框凹部内至少一侧壁,经冲压而后依序形成若干壁槽,其内各自突设一回弯状且开口朝外的夹榫,使夹榫与侧壁空间形成一夹隙;至少两嵌插件,为等断面长形扣件,其一侧具一板框,该板框内侧的自由端垂设一嵌榫,其端部设有一榫突;至少一隔间板,其两端部分别搭接于一嵌插件的板框内;嵌插件的嵌榫朝着夹隙嵌入,并使其榫突为夹榫所夹持,使隔间板固板设于两立柱之间。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隔屏系统的隔间板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其中该两相对的嵌榫件间的间隙为一封片封闭。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隔屏系统的隔间板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的隔间板为片状。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隔屏系统的隔间板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的隔间板为块状。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隔屏系统的隔间板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其中每两块状隔间板间包夹一悬挂装置。
专利摘要本设计为一种隔屏系统的隔间板连接装置,包括:两立柱,前后两端衔接面各设一框凹部,该框凹部内的侧壁依序形成若干壁槽,其内各设一夹榫,其夹榫与侧壁间形成一夹隙;两嵌插件,其一侧具一板框,该板框内侧的自由端垂设一嵌榫,其端部设有一榫突;一间隔板,其两端部分别搭接于一嵌插件的板框内;嵌插件的嵌榫朝着夹隙嵌入,并使其榫突为夹榫所平持,使间隔板固板设于两立柱之间。
文档编号E04B2/82GK2474613SQ0122369
公开日2002年1月30日 申请日期2001年5月15日 优先权日2001年5月15日
发明者张克铭 申请人:薛益成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