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框架结构建筑用的隔墙板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53185阅读:36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框架结构建筑用的隔墙板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建筑用预制墙板,具体地说涉及一种框架结构建筑用的隔墙板。
背景技术
以往,框架结构建筑用的隔墙板,其竖向两侧面分别带有凸榫和凹槽,砌筑墙体时将隔墙板沿长度方向立起固定在混凝土梁柱上,隔墙板之间凸榫和凹槽相对,凸榫和凹槽对接前需抹混凝土砂浆,起到粘接与填充的作用。但由于隔墙板单块重量大,施工安装时抹灰不方便,很难用混凝土砂浆将板间缝隙填实。由此易造成墙体沿两墙板接缝处出现裂纹,严重影响墙体的外观质量,并使墙体的隔音、隔热性能显著下降。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设计一种新型混凝土隔墙板。用此隔墙板制作的墙体,墙板接缝处不出现裂纹,可以提高隔音、隔热性能并且可以提高施工效率。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隔墙板竖向两侧面均制作有凹槽,凹槽沿板厚的中心线对称。
所述凹槽可以是半圆形,也可以三角形或拱形。
由于隔墙板竖向两侧面均有凹槽,立板安装时隔墙板之间凹槽与凹槽相对,两凹槽围成一个竖向通孔。立板安装完后每两块隔墙板之间都有一个竖向通孔,在竖向通孔的顶端灌注水泥混凝土砂浆,能方便地将通孔填实。因而,隔墙板之间能通过混凝土砂浆牢固粘接,墙板接缝处不会出现裂纹,提高了墙体的隔音、隔热性能。由于双凹槽隔墙板立板安装时避免了抹灰操作,立板安装完后统一对竖向通孔进行灌浆处理,因而提高了隔墙板施工效率。


图1是本实用新型隔墙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凹槽是半圆形的本实用新型隔墙板的横剖面图。
图3为凹槽是三角形的本实用新型隔墙板的横剖面图。
图4为凹槽是拱形的本实用新型隔墙板的横剖面图。
图5为用本实用新型隔墙板所制得墙体的横剖面图。
图1中,1为本实用新型的隔墙板,2为凹槽。图2中,1为本实用新型的隔墙板,2为形状是半圆形的凹槽。图3中,1为本实用新型的隔墙板,2为形状是三角形的凹槽。图4中,1为本实用新型的隔墙板,2为形状是拱形的凹槽。图5中,1为用本实用新型隔墙板制得的墙体,2为两块凹槽为三角形的本实用新型隔墙板对接处围成的竖向通孔,通孔中灌注填充有水泥混凝土砂浆。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一双凹槽混凝土隔墙板,以水泥或石膏或菱苦土为胶凝材料制作。隔墙板竖向两侧面均制作有凹槽,凹槽沿板厚的中心线对称,凹槽制作成半圆形,凹槽宽为36mm,凹槽高为18mm。如图2。
实施例二双凹槽混凝土隔墙板,以水泥或石膏或菱苦土为胶凝材料制作。隔墙板竖向两侧面均制作有凹槽,凹槽沿板厚的中心线对称。凹槽制作成三角形,凹槽宽为38mm,凹槽高为19mm。如图3。
实施例三双凹槽混凝土隔墙板,以水泥或石膏或菱苦土为胶凝材料制作。隔墙板竖向两侧面均制作有凹槽,凹槽沿板厚的中心线对称。凹槽制作成拱形,凹槽宽为40mm,凹槽高为25mm。如图4。
用本实用新型隔墙板制得的墙体中通孔的大小,足以使水泥混凝土砂浆顺利注入并填实。
立板施工安装时不需要抹灰,立板安装完后再在两板的对接处灌充混凝土砂浆,将缝隙填实并将两板粘接在一起。采用本方案制得的墙体与传统隔墙板制得的墙体相比,板与板之间结合紧密,墙板间不会出现裂纹,墙体外观质量与隔音、隔热性能得到保证,并且能够提高隔墙板安装施工效率。
权利要求1.一种框架结构建筑用隔墙板,其特征在于竖向两侧面均有凹槽,凹槽沿板厚的中心线对称。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隔墙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凹槽为半圆形。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隔墙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凹槽为三角形。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隔墙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凹槽为拱形。
专利摘要一种框架结构建筑用隔墙板,隔墙板竖向两侧面均有凹槽,凹槽沿板厚的中心线对称。凹槽可以是半圆形或三角形或拱形。立板施工安装时不需要抹灰,立板安装完后再在两板的对接处形成的竖向通孔的顶端灌注水泥混凝土砂浆,将缝隙填实并将两板粘接在一起。用本实用新型隔墙板制得的墙体与传统的隔墙板制得的墙体相比,板与板之间结合紧密,墙板间不会出现裂纹,墙体外观质量与隔音、隔热性能得到保证,并且能够提高隔墙板安装施工效率。
文档编号E04C2/30GK2509263SQ0127782
公开日2002年9月4日 申请日期2001年12月27日 优先权日2001年12月27日
发明者李国忠, 于衍真, 赵中坚, 李建权 申请人:济南大学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