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噪声振动棒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03755阅读:73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低噪声振动棒的制作方法
专利说明
一、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建筑施工上用的振动棒,特别是一种工作时机械噪声轻微的低噪声振动棒。
背景技术
随着建筑市场规模不断扩大,建筑施工的噪声已严重影响周围的居住环境;建筑施工的噪声源主要来自必不可小的振动棒发出的声音,现有的振动棒结构其转动轴一端通过轴承与软轴固定连接,另一端通过锥形结构直接与壳体配合,软管与壳体固定连接;工作时转动轴高速旋转,锥形结构与壳体接触产生振动和下沉;其存在的弊病主要有二点,一是高速旋转的转动轴与壳体直接接触,产生噪声大,影响周围环境;二是由于直接接触,磨损快、使用寿命短、费用高。由于建筑噪声的原因,有关政府部门规定居民区附近的建筑,中午和夜间不准建筑施工,这势必影响工程的质量和进度。为此,研究单位和生产企业对振动棒进行了长期不懈的努力,至今尚未有理想的产品。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振动棒噪声大、寿命短的弊病,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加工方便、结构紧凑、磨损小、寿命长的低噪声振动棒。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包括壳体、与壳体固定的头盖,壳体的一端设有与软管连接的反螺纹,壳体内腔的上部设有上轴承,下部设有下轴承,在上、下轴承上设有偏心轴,在偏心轴上端设有与软轴连接的内螺纹,偏心轴下部直径大于上部直径。采用上述结构后,可以通过偏心轴的旋转产生振动,消除轴与壳体磨擦产生的的噪声和磨损,由于偏心轴大小头设置,使振动棒自动下沉,具有结构紧凑合理、加工方便、噪声小、磨损少、寿命长等优点。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图1所示,为本实用新型低噪声振动棒的具体实施方案,它包括壳体4、与壳体4固定的头盖8,壳体4的一端设有与软管连接的反螺纹1,壳体4内腔的上部设有上轴承2,下部设有下轴承7,在上、下轴承2、7上设有偏心轴5,在偏心轴5上端设有与软轴连接的内螺纹3,偏心轴5下部直径大于上部直径,这样,就可以通过偏心轴5的旋转产生振动,解决原振动棒转动轴与壳体直接接触产生振动带来的噪声大、磨损快的弊病;由于偏心轴大小头设置,使振动棒工作时自动下沉。为了防止振动棒工作时高速旋转的偏心轴5与下轴承7产生磨擦,偏心轴5头部端面设有台阶6,头盖8内侧端面设有与下轴承7相对应的凹槽9。
权利要求1.一种低噪声振动棒,包括壳体(4)、与壳体(4)固定的头盖(8),壳体(4)的一端设有与软管连接的反螺纹(1),其特征是所述的壳体(4)内腔的上部设有上轴承(2),下部设有下轴承(7),在上、下轴承(2、7)上设有偏心轴(5),在偏心轴(5)上端设有与软轴连接的内螺纹(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低噪声振动棒,其特征是所述的偏心轴(5)下部直径大于上部直径。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低噪声振动棒,其特征是所述的偏心轴(5)头部端面设有台阶(6)。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低噪声振动棒,其特征是所述的头盖(8)内侧端面设有与下轴承(7)相对应的凹槽(9)。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低噪声振动棒,包括壳体(4)、与壳体(4)固定的头盖(8),壳体(4)的一端设有与软管连接的反螺纹(1),壳体(4)内腔的上部设有上轴承(2),下部设有下轴承(7),在上、下轴承(2、7)上设有偏心轴(5),在偏心轴(5)上端设有与软轴连接的内螺纹(3),偏心轴(5)下部直径大于上部直径。采用上述结构后,通过偏心轴(5)的旋转产生振动,消除轴与壳体摩擦产生的噪声和磨损,由于偏心轴(5)大小头设置,使振动棒自动下沉,具有结构紧凑合理、加工方便、噪声小、磨损少、寿命长等优点。
文档编号E04G21/08GK2549094SQ0221788
公开日2003年5月7日 申请日期2002年5月30日 优先权日2002年5月30日
发明者徐绍虎 申请人:徐绍虎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