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护镜用玻璃生产方法

文档序号:1872200阅读:30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防护镜用玻璃生产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生产玻璃的工艺,具体地说是深色凹形玻璃镜片的生产方法。
本发明是这样实现的防护镜用玻璃生产方法,将生产玻璃的主料和辅料均匀混合,在高温坩锅中熔制,而后用吹管吹制玻璃泡,最后切割成带凹形面的镜片玻璃;a、主料按如下重量份配制石英砂90-100份 碎玻璃10-30份工业碱35-40份 硝酸钠7-10份b、辅料按如下重量份配制白砒2-4份 三氧化二锑0.6-1.2份硼砂1-2份 三氧化二钒2-8份氧化铁2-5份三氧化锰1-2份c、主料与辅料按如下重量份配制
主料40-50份辅料1-2份辅料中还添加有硫酸铜1-3份氧化铜6-10份经高温坩锅熔制的过程为炉温为800℃~1000℃时,将均匀混合后的原料加入,提高炉温至1000℃~1300℃时,烧制12-13小时,而后降低炉温至800℃~1000℃,烧制3-4小时。
吹制玻璃泡按以下程序完成a、将吹管预热;b、吹制小泡将吹管伸进坩锅中,不断转动吹管,待吸管端头粘上130-150g的玻璃液体后,将吹管拿出,当料在空气冷却过程中,向吹管中吹气,(可用气泵吹,也可人中吹)吹至小泡的直径为4-5cm并凝固成型,然后挂在冷却架上待用;c、吹制二泡将备好的小泡伸进坩锅中,轻轻转动,使小泡周围粘满热料750-800g时取出,在注有水的铁碗中滚动冷却,而后在空气中冷却的同时,不断向吹管中注气,使泡的直径涨至13-15cm并冷却凝固成型,而后倒挂在冷却架上备用;d、吹制大泡将备好的二泡伸进坩锅中,轻轻转动,使二泡周围粘满热料3500-4500kg,将料取出,先在铁碗中滚动,而后在空气中冷却的同时不断向吹管中吹气,直至泡的直径涨至65-70cm并凝固成型,将球体放至冷却架上;e、在大泡与吹管的接口处滴凉水,并用木棍敲打吹管,吹管与大泡分离。
与现在的生产防护镜玻璃的方法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镜片制作成本低廉,工艺流程简单,易行,克服了现有产品工艺复杂,成本昂贵的不足;采用吹制方法加工的大泡直径达50-70cm,用来加工镜片弧度较好,配戴舒适;通过采用合理的原料配方,镜片玻璃可防强光刺激眼睛,对眼睛无任何副作用。
防护镜用玻璃的生产过程为1、配料按主料和辅料的名称和重量份配制,均匀混合;2、熔制将高温坩锅加热至800℃~1000℃时,加入拌好的原料,提高炉温至1000℃~1300℃时,烧制12-13小时,而后降低炉温至800℃~1000℃,烧制3-4小时。
3、吹制玻璃泡所用设备滚料碗、吹管、冷却架、气泵;准备工作原料熔制好后,其表面会出现一层杂质,在吹制泡前需将杂质除去,即刮料;而后将吹管加热。将吹管伸进坩锅中,不断转动吹管,将130-150g的玻璃粘在吹管端头后,将吹管取出,在料的冷却过程中,往里吹气,吹至直径为4-5cm,倒挂在冷却架上,冷却定型后,将此小泡用类似方法吹制二泡,直径为13-15cm,再用类似方法,吹制大泡,直径为65-70cm。吹制二泡和大泡前,需先将热料在注有水的铁碗中滚动冷却,使热料在小泡或二泡表面附着均匀,致使制成的玻璃泡厚度均匀。
4、切割包装待大泡冷却至30℃~60℃时,用玻璃刀将泡嘴割去,然后将大泡分割成两半。
将大泡的玻璃按镜片的要求进行切割加工,检验合格后包装,所制玻璃厚度为1.2-2mm。
实施例的具体配方如下配方1玻璃颜色为深绿色a、主料按如下重量份配制石英砂92份,碎玻璃20份,工业碱36份,硝酸钠8份,b、辅料按如下重量份配制白砒2.5份,三氧化二锑0.8份,硼砂1.5份,三氧化二钒4份,氧化铁3份,三氧化锰1.5份c、主料与辅料按如下重量份配制主料45份,辅料1.2份。
配方2玻璃颜色为深茶色a、主料按如下重量份配制石英砂96份,碎玻璃28份,工业碱38份,硝酸钠9份,b、辅料按如下重量份配制白砒3.5份,三氧化二锑1份,硼砂2份,三氧化二钒7份,氧化铁4份,三氧化锰2份,硫酸铜2.5份,氧化铜7.5份c、主料与辅料按如下重量份配制主料50份,辅料1.8份。
权利要求
1.防护镜用玻璃生产方法,将生产玻璃的主料和辅料均匀混合,在高温坩锅中熔制,而后用吹管吹制玻璃泡,最后切割成带凹形面的镜片玻璃,其特征在于a、主料按如下重量份配制石英砂90-100份 碎玻璃10-30份工业碱35 40份硝酸钠7-10份b、辅料按如下重量份配制白砒2-4份 三氧化二锑0.6-1.2份硼砂1-2份 三氧化二钒2-8份氧化铁2-5份三氧化锰1-2份c、主料与辅料按如下重量份配制主料40-50份辅料1-2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护镜用玻璃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辅料中按重量份配制,还添加有硫酸铜1-3份氧化铜6-10份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护镜用玻璃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经高温坩锅熔制的过程为,炉温为800℃~1000℃时,将均匀混合后的原料加入,提高炉温至1000℃~1300℃时,烧制12-13小时,而后降低炉温至800℃~1000℃,烧制3-4小时。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护镜用玻璃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吹制玻璃泡按以下程序完成,a、将吹管预热;b、吹制小泡将吹管伸进坩锅中,不断转动吹管,待吸管端头粘上130-150g的玻璃液体后,将吹管拿出,当料在空气冷却过程中,向吹管中吹气,(可用气泵吹,也可人中吹)吹至小泡的直径为4-5cm并凝固成型,然后挂在冷却架上待用;c、吹制二泡将备好的小泡伸进坩锅中,轻轻转动,使小泡周围粘满热料750-800g时取出,在注有水的铁碗中滚动冷却,而后在空气中冷却的同时,不断向吹管中注气,使泡的直径涨至13-15cm并冷却凝固成型,而后倒挂在冷却架上备用;d、吹制大泡将备好的二泡伸进坩锅中,轻轻转动,使二泡周围粘满热料3500-4500kg,将料取出,先在铁碗中滚动,而后在空气中冷却的同时不断向吹管中吹气,直至泡的直径涨至65-70cm并凝固成型,将球体放至冷却架上;e、在大泡与吹管的接口处滴凉水,并用木棍敲打吹管,吹管与大泡分离。
全文摘要
防护镜用玻璃生产方法,本发明涉及生产玻璃的工艺,具体地说是深色凹形玻璃镜片的生产方法,其主要技术特征是主料按如下重量份配制石英砂90-100份,碎玻璃10-30份,工业碱35-40份,硝酸钠7-10份;辅料按如下重量份配制白砒2-4份,三氧化二锑0.6-1.2份,硼砂1-2份,三氧化二钒2-8份,氧化铁2-5份,三氧化锰1-2份;主料与辅料按如下重量份配制主料40-50份,辅料1-2份;其有益效果是镜片制作成本低廉,工艺流程简单,用来加工镜片弧度较好,配戴舒适;通过采用合理的原料配方,镜片玻璃可防强光刺激眼睛,对眼睛无任何副作用。
文档编号C03B5/00GK1435389SQ0312174
公开日2003年8月13日 申请日期2003年3月13日 优先权日2003年3月13日
发明者牛书才, 牛善毅 申请人:牛书才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