屋面采光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65575阅读:710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屋面采光结构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采光结构,特别是涉及一种建筑物的屋面采光结构。
背景技术
随着工业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大规模的集团化工业生产成为当今工业企业的发展趋势。由此而来,大规模的厂房也应运而生,而大规模的厂房在满足建筑使用功能的时候,又同时产生了采光、通风方面的问题,这种厂房即使四周设置满墙窗,也无法满足采光要求,如果采用立体侧面采光的天窗,其建筑成本增加不说,采光效果也远不及垂直采光的平天窗。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屋面采光结构,它能使建筑物得到良好的采光,而建筑成本不高。
本实用新型解决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屋面采光结构,在屋面上有窗台,窗台围成一周形成天窗,在天窗上放有可透光板子,板子通过固定装置固定在窗台上。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由于采用了垂直采光的平天窗结构,采光效果良好,结构简单,建筑成本不高,并且具有良好的通风性能。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平面图。
图2是图1的A-A剖视图。
图3是图1的B-B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描述。
在建筑物的屋面5上建有许多窗台6,窗台6高出屋面5一定高度,且窗台6围成一周形成天窗7,天窗7可以为多边形,也可以为圆形,但最好为矩形,如图1所示。在窗台6上放有可让光线透过的板子1,但最好是钢化玻璃板,钢化玻璃板1的四周稍超出窗台6的四周,以预防漏雨。在玻璃板1的周边适当位置有若干卡钩2,卡钩2用螺钉3将钢化玻璃板1固定在窗台6上。卡钩2的形状大致为L形,其中L形的一边紧贴住玻璃板的外表面,另一边贴住窗台6的外表面,并用螺钉3或其它连接装置将卡钩2与窗台6固定在一起。在L形卡钩2的转角处有一凸起,以适应玻璃板1和窗台6外表面的形状。卡钩2最好位于玻璃板1的四角,并成对设置在玻璃板1的对应两边,这样便于牢固固定,如图2所示。卡钩2可以用30mm宽、3mm厚的铝合金片制成,也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选用不同材料、不同规格的卡钩。另外,也可以在钢化玻璃板1上直接打眼,用螺钉将玻璃板1固定在窗台6上。
为了便于通风,在窗台6上部适当位置还可挖若干凹槽通孔4,如图3所示。凹槽通孔4的高度和长度适当,并最好位于窗台6几个边的中间位置,这样可以给卡钩2留出位置,便于钢化玻璃板1的固定。
在实际应用中,可根据情况在屋面设置若干个这种结构的平天窗,本实用新型可广泛应用在装配式屋面、现浇屋面。
权利要求1.屋面采光结构,其特征在于在屋面(5)上有窗台(6),窗台(6)围成一周形成天窗(7),在天窗(7)上放有可透光板子(1),板子(1)通过固定装置固定在窗台(6)上。
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屋面采光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装置为在板子(1)周边上有至少一对卡钩(2),卡钩(2)用螺钉(3)将板子(1)固定在窗台(6)上。
3.按照权利要求2所述的屋面采光结构,其特征在于卡钩(2)为4对,位于可透光板子(1)的四角,并成对设置在板子(1)的对应两边。
4.按照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屋面采光结构,其特征在于天窗(7)为矩形天窗,可透光板子(1)为矩形板子。
5.按照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屋面采光结构,其特征在于可透光板子(1)为钢化玻璃板。
6.按照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屋面采光结构,其特征在于可透光板子(1)的四周超出窗台(6)的四周。
7.按照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屋面采光结构,其特征在于在窗台(6)上部有至少一个凹槽通孔(4)。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屋面采光结构,在屋面上有窗台,窗台围成一周形成天窗,在天窗上放有可透光板子,板子通过固定装置固定在窗台上。这种屋面采光结构由于采用了垂直采光的平天窗结构,采光效果良好,结构简单,建筑成本不高,并且具有良好的通风性能。
文档编号E04B7/18GK2613533SQ03233919
公开日2004年4月28日 申请日期2003年4月11日 优先权日2003年4月11日
发明者王国春, 何成基, 郑彬 申请人:四川省宜宾五粮液集团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