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梁柱核心区的钢组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9133阅读:50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梁柱核心区的钢组件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梁柱核心区的钢组件,包括并排设置且彼此间隔的多道封闭箍筋,以及锚入多道所述封闭箍筋的钢板;多道所述封闭箍筋的内侧均设有U型开口,所述钢板锚入多道所述封闭箍筋的一端设有多道与所述U型开口配合的U型槽。本实用新型分别对核心区箍筋方式和钢板锚固端造型进行优化,方便钢板锚固的同时,便于箍筋恢复连接,保证工程质量的情况下,大大提高工人安装效率;具体地,通过将与钢板接触的多道封闭箍筋内侧设置为U型开口箍筋形式,开口朝梁内侧,以便在钢板吊装时减少阻断;通过在钢板锚固端分别设置多道U型槽,以便在锚固时不需要切割任何箍筋。
【专利说明】
一种梁柱核心区的钢组件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属于建筑施工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梁柱核心区的钢组件。
【背景技术】
[0002]随着经济建设和城镇化发展的水平的提高,城市的发展用地越来越少,土地资源越来越呈稀缺之势,高层及超高层的建筑也应运而生。由于使用功能不同,高层及超高层在上部和下部设计要求和结构构造也明显发生变化,即结构转换设计。转换层构件的特点是构件承重大,构件重要性大,构件截面尺寸大、跨度大等,因此如何解决截面尺寸大与空间利用的矛盾成为设计的关键因素。而钢板混凝土组合结构是把钢板埋入钢筋混凝土中的一种独立的结构型式。由于在钢筋混凝土中增加了钢板,钢板以其固有的强度和延性,以及钢板、钢筋、混凝土三位一体地工作使钢板混凝土结构具备了比传统的钢筋混凝土结构承载力大(抗剪)、刚度大、抗震性能好的优点,与刚结构相比,具有防火性能好,结构局部和整体稳定好,节省钢材的优点,有针对性地推广应用此类结构,对我国大跨度及高层建筑的发展、优化和改善结构性能都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0003]目前,在超高层工程、型钢混凝土工程、民用建筑中的转换层施工中,当钢板的高度大于箍筋间距,如设计核心区封闭箍筋间距为100mm,且钢板高度为800mm,锚固深度250mm。根本无法正常直接进入柱内。通常做法为在钢板安装时临时将箍筋切断后,让钢板锚入。但这样不仅费时,在钢板就位后箍筋无法恢复连接,影响核心区抗震能力。
【实用新型内容】
[000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在梁柱核心区的钢板无法顺利锚入柱内的缺陷,提供了一种梁柱核心区的钢组件,其使得钢板在锚固时不需要切割任何箍筋,方便钢板锚入柱内,确保工程质量。
[0005]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提供了一种梁柱核心区的钢组件,包括并排设置且彼此间隔的多道封闭箍筋,以及锚入多道所述封闭箍筋的钢板;多道所述封闭箍筋的内侧均设有U型开口,所述钢板锚入多道所述封闭箍筋的一端设有多道与所述U型开口配合的U型槽。
[0006]进一步地,所述U型槽沿所述钢板的厚度方向贯穿所述钢板。
[0007]进一步地,所述U型槽沿所述钢板的长度方向的深度为250mm至350mm。
[0008]进一步地,所述U型槽的宽度为15mm至25mm。
[0009 ] 进一步地,相邻两道所述U型槽之间的间距为I OOmm。
[0010]进一步地,所述钢组件包括六道所述封闭箍筋,且所述钢板设有六道所述U型槽。
[0011]进一步地,所述U型开口的开口处焊接有短钢筋,所述短钢筋穿过所述U型槽。
[0012]实施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梁柱核心区的钢组件,具有以下有益效果:其分别对核心区箍筋方式和钢板锚固端造型进行优化,方便钢板锚固的同时,便于箍筋恢复连接,保证工程质量的情况下,大大提高工人安装效率;具体地,通过将与钢板接触的柱核心区多道封闭箍筋内侧设置为U型开口箍筋形式,开口朝梁内侧,以便在钢板吊装时减少阻断;通过在钢板锚固端分别设置多道U型槽,以便在锚固时不需要切割任何箍筋,减少安装和焊接工人,节省工期效果显著。
【附图说明】
一种梁柱核心区的钢组件的制作方法附图
[0013]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14]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梁柱核心区的钢组件的装配示意图;
[0015]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钢板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6]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0017]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或“设置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或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当一个元件被称为是“连接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或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
[0018]还需要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左、右、上、下等方位用语,仅是互为相对概念或是以产品的正常使用状态为参考的,而不应该认为是具有限制性的。
[0019]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梁柱核心区的钢组件包括多道封闭箍筋I和钢板2。其中,多道封闭箍筋I并排设置且彼此之间具有一定间距,钢板2用于锚入多道封闭箍筋I。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该钢板2为抗剪钢板。为了解决架空层的净高度不满足通风管道安装后的使用要求。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在结构设计上引入抗剪钢板增强斜截面抗剪承载能力:在梁中心区沿梁纵向设置贯通的抗剪钢板,以换取减小梁截面的目的,满足二次装修设计要求。
[0020]为了便于将钢板2锚入封闭箍筋I,在多道封闭箍筋I的内侧设有U型开口11,并在钢板2锚入多道封闭箍筋I的一端设有多道与U型开口配合的U型槽21。
[0021]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分别对核心区箍筋方式和钢板2锚固端造型进行优化,方便钢板2锚固的同时,便于箍筋恢复连接,保证工程质量的情况下,大大提高工人安装效率;具体地,通过将与钢板2接触的多道封闭箍筋I内侧设置为U型开口箍筋形式,开口朝梁内侧,以便在钢板2吊装时减少阻断;通过在钢板2锚固端分别设置多道U型槽21,以便在锚固时不需要切割任何箍筋。
[0022]进一步地,U型槽21沿钢板2的厚度方向贯穿钢板2,以使钢板2能够锚入封闭箍筋
1
[0023]进一步地,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U型槽21沿钢板I的长度方向的深度为250mm至350mm。可以理解的是,在本实用新型的其它实施例中,U型槽21的深度也可以是根据实际情况确定的其它数值。
[0024]进一步地,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U型槽21的宽度为15mm至25mm。可以理解的是,在本实用新型的其它实施例中,U型槽21的宽度也可以是根据实际情况确定的其它数值。
[0025]进一步地,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相邻两道U型槽21之间的间距为100mm。可以理解的是,在本实用新型的其它实施例中,相邻两道U型槽21之间的间距也可以是根据实际情况确定的其它数值。
[0026]进一步地,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钢组件包括六道上述封闭箍筋I,且钢板2设有六道上述U型槽21。可以理解的是,在本实用新型的其它实施例中,封闭箍筋I的数量和U型槽21的数量可以根据实际情况确定,只需满足封闭箍筋I的数量和U型槽21的数量相同即可。
[0027]进一步地,在U型开口11的开口处焊接有短钢筋3,且该短钢筋3穿过U型槽21。
[0028]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或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主权项】
1.一种梁柱核心区的钢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并排设置且彼此间隔的多道封闭箍筋,以及锚入多道所述封闭箍筋的钢板;多道所述封闭箍筋的内侧均设有U型开口,所述钢板锚入多道所述封闭箍筋的一端设有多道与所述U型开口配合的U型槽。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梁柱核心区的钢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U型槽沿所述钢板的厚度方向贯穿所述钢板。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梁柱核心区的钢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U型槽沿所述钢板的长度方向的深度为250mm至350mm。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梁柱核心区的钢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U型槽的宽度为15mm至25mm0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梁柱核心区的钢组件,其特征在于,相邻两道所述U型槽之间的间距为100mm。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梁柱核心区的钢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钢组件包括六道所述封闭箍筋,且所述钢板设有六道所述U型槽。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梁柱核心区的钢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U型开口的开口处焊接有短钢筋,所述短钢筋穿过所述U型槽。
【文档编号】E04B1/38GK205712464SQ201620367180
【公开日】2016年11月23日
【申请日】2016年4月26日
【发明人】温竞聪, 张亭, 凌明俊, 林柱, 何泉
【申请人】中建二局第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中建二局第一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