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大堂存、取款安全屋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92657阅读:42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银行大堂存、取款安全屋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银行安全装置,尤其是能防止被人窥视而洩密使用的银行大堂存取款安全屋。
背景技术
目前,公知的银行“一米线”不仅难推行,且客户存、取款易被周围他人窥视而洩密,以致发生盗抢案件。

发明内容
为克服银行推行“一米线”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安全屋。该安全屋既可以有效防止洩密,又能为客户提供一个办理业务的安全空间。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在一个长方形框架中,立柱、横杠连接,上无顶下无底。在框架的立柱上,其三面的上半部为毛玻璃、下半部和面向业务窗口的一面透空;在面向业务窗口一面左右柱上各设一柜台档板,沿柜台伸开,视柜台高低上下滑动;在框架正面靠右和左侧面靠前的毛玻璃处各开一门,通过门轴分别与另一立柱连接,正门朝里开,侧门向外开,二者连杆连接、互为连动。当正门朝里开启,客户进入安全屋,关闭侧门时正门亦关闭,反之,向外开启侧门,客户离开时正门开启,第二个客户进入,方便、安全。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可以在方便客户存、取款的同时,又能有效地防止失洩密,上半部仅用毛玻璃,结构简单。
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1是安全屋侧视构造图。毛玻璃(2)、正门(3)、侧门(5)、柜台档板(1)面向银行业务窗口。
图2是本实用新型第一个实施例侧视构造图。
图3是安全屋第二个实施例侧视构造图。
图中1.柜台档板,2.毛玻璃,3.正门,4.正门轴,5.侧门,6.侧门轴,7.侧门把手,8.连杆,9.弹簧,10.立柱,11.横杆。
具体实施方式
在图2所示实施例中,在长1米,宽0.8米、高2米的框架中,立柱(10)、横杠(11)连接,框架三面上半部毛玻璃(2)、正门(3)、正门轴(4)、毛玻璃(3)、侧门轴(6)、侧门(5)顺序分别连接在立柱上,面向客户的正门(3)与左面侧门(5)用连杆(8)连接,互为连动;柜台档板(1)在面向窗口左右立柱上,沿柜台伸开,视柜台高低可以上下移动。
在图3所示第二实施例中,框架立柱(10)、横杆(11)连接,正门(3)在正面靠右、侧门(5)在左侧面靠前处,正门(3)、正门轴(4)和侧门(5)、侧门轴(6)分别固定在另一立柱上,正门(3)、侧门(5)通过连杆(8)、弹簧(9)连动,侧门(5)上有把手(7)可以开关、固定侧门,正门(3)朝里开,侧门(5)向外开,当客户从正门(3)进入,关闭固定侧门(5)的同时,正门关闭。
权利要求1.一种银行大堂存、取款安全屋,在长方形的框架上,立柱、横杠连接,上无顶下无底,其特征是框架三面上半部毛玻璃、正门、毛玻璃、侧门顺序分别连接在立柱上,三面下半部和面向业务窗口一面透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安全屋,其特征是正面靠右的正门和左面靠前的侧门分别固定在另一立柱上,二者连杆连接,侧门上有把手。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安全屋,其特征是,在面向业务窗口左右立柱上各设一柜台挡板,通过转轴与立柱连接。
专利摘要一种能够防止被窥视而洩密的银行大堂客户存、取款安全屋,它是在业务窗口前的长方形框架中,立柱、横杠连接,上无顶下无底,其三面上半部为毛玻璃,下半部和面向窗口一面透空,在窗口一面左右立柱上各有一柜台挡板,在正面靠右和左面靠前的毛玻璃处各开一门,二者通过连杆连接,互为连动。
文档编号E04H1/12GK2700465SQ20032010225
公开日2005年5月18日 申请日期2003年10月17日 优先权日2003年10月17日
发明者张志坚 申请人:张志坚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