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适应轴向传力机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94769阅读:38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自适应轴向传力机构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轴向传力结构,尤其是一种用于建筑工程中,承载大、传力距离长的轴向传力机构。
背景技术
目前,大型建筑施工中,用于大承载、长距离传力的轴向传力结构一般是空间桁架。而空间桁架结构在轴向传力过程中存在传力路径不十分明确,用钢量大;空间桁架受力时的变形给结构自身带来次应力,为了抵抗这些应力,必须加大杆件的截面,用钢量也需增加;结构相对复杂,各种杆件多,可操作空间相对较小,会限制或影响到一些配套设备的设计和施工以及不能随意安排各弦杆的空间相对位置。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要提供一种结构简单、用钢量少、轴向传力效率高、适用于大承载、长距离传力的高效自适应轴向传力机构。
为实现本实用新型的目的,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自适应轴向传力机构,包括传力柱、传力分配梁。由一定数量的传力柱和抱箍框架组成传力柱结构,抱箍框架沿传力柱轴向隔一定距离设置一道,在与传力柱交接处设有抱箍节点,在抱箍节点处,抱箍框架与传力柱通过抱箍包住传力柱来连接,抱箍与外固定件连接。在传力分配梁中的施力作用点位置上设有多道受力横梁,根据受力横梁与传力柱位置设置力分配横梁。
抱箍可以是圆形、方形或者其它多边形。传力分配梁中,受力横梁与分配梁之间以及与其它联系件之间的连接均为刚性连接。传力柱与传力分配梁之间还可设置千斤顶。
本实用新型具有的有益效果是由于采用抱箍传力结构,使得传力路径明确,传力柱承受拉压,抱箍结构能控制传力柱横向位移,防止传力柱失稳,有效节省用钢;传力柱可以自由伸缩,工作时不会产生结构式自身的不利应力,不需要为此加在结构其它杆件的截面,可节省钢材;结构简单,有更多的可操作空间,适用面广,设计使用方便。因此,整个传力机构轴向传力效率高、无失稳问题、内应力能自适应、并且通过分配梁结构,能将偏心转换成轴向受力。


图1是本实用新型传力柱部分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实用新型抱箍架构造示意图;图3是图2抱箍的放大图;图4是图3的A-A剖视图;图5是本实用新型传力分配梁部分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描述。
如图1至3所示,一种自适应轴向传力机构,由传力柱部分、传力分配梁8组成。由一定数量的传力柱1和抱箍框架2组成传力柱结构,抱箍框架2沿传力柱1轴向隔一定距离设置一道,每道框架之间可以没有任何斜撑,其作用是可构成传力柱部分的横向的主要框架;减少传力柱1的有效长细比,抱箍4构成传力柱自由伸缩机构。在与传力柱1交接处设有抱箍节点3,在抱箍节点3处,抱箍框架2与传力柱1通过抱箍4包住传力柱1来连接,但是不固接,可以让传力柱1受力时在轴向自由伸缩变形。抱箍4可以是圆形、方形或者其它多边形。在上面的抱箍节点3处、抱箍4外设有支撑5与外固定件连接,固定抱箍在空间的位置,用于限制传力柱1的侧向位移。在传力分配梁中的上下横梁分别设置在上预应力筋中线9和下预应力筋中线10位置,使作用力基本均匀的分配到各单根传力柱1上;横梁与力分配梁之间以及与其它联系件之间的连接均为刚性连接,使分配梁部分的整体刚度足够大。传力柱1与传力分配梁8之间还可设置千斤顶7,用于准确控制自适应轴向结构的压力。
权利要求1.一种自适应轴向传力机构,包括传力柱(1)、传力分配梁(8),其特征在于,由一定数量的传力柱(1)和抱箍框架(2)组成传力柱结构,抱箍框架(2)沿传力柱(1)轴向隔一定距离设置一道,在与传力柱(1)交接处设有抱箍节点(3),在抱箍节点(3)处,抱箍框架(2)与传力柱(1)通过抱箍(4)包住传力柱(1)来连接,抱箍(4)与外固定件连接,在传力分配梁(8)的施力作用点(10)位置上设有多道受力横梁,根据受力横梁与传力柱(1)位置设置力分配横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适应轴向传力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抱箍(4)可以是圆形、方形或者其它多边形。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适应轴向传力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力分配梁(8)中,受力横梁与力分配梁之间以及与其它联系件之间的连接均为刚性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适应轴向传力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力柱(1)与传力分配梁(8)之间还可设置千斤顶(7)。
专利摘要一种自适应轴向传力机构,包括传力柱、传力分配梁。由一定数量的传力柱和抱箍框架组成传力柱结构,抱箍框架沿传力柱轴向隔一定距离设置一道,在与传力柱交接处设有抱箍节点,在抱箍节点处,抱箍框架与传力柱通过抱箍包住传力柱来连接,使传力柱受力时可以自由伸缩变形,抱箍与外固定件连接,确保抱箍空间位置固定,在传力分配梁中的施力作用点位置上设有多道受力横梁,根据受力横梁与传力柱位置设置力分配横梁。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用钢量少、轴向传力效率高、适用于大承载、长距离传力。
文档编号E04B1/38GK2716371SQ20032010947
公开日2005年8月10日 申请日期2003年10月31日 优先权日2003年10月31日
发明者高振锋, 仇雷 申请人:上海建工(集团)总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