玻璃分粒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30142阅读:18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玻璃分粒机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玻璃分粒生产设备,具体是一种能把分条玻璃压块后,在承烧板上摆放成方阵结构,输送至下一道工序的玻璃分粒机。
背景技术
现有玻璃加工企业在将玻璃分成小颗粒时,通常采用手工操作,劳动强度大,费时、费力,而且生产效率低。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上述不足,提供一种自动化程度高的玻璃分粒机,以减少玻璃分粒生产环节,提高玻璃分粒的生产效率。
本实用新型玻璃分粒机是这样实现的,它包括一传送机构,该机构含输送带17和变速电机14,输送带17安装于床身上的滚轮18和传动滚轮16上,传动滚轮16通过皮带15与变速电机14之输出轮连接;一自动送料机构,该机构含斜置的玻璃条支撑板8,支撑板8位于所述输送带17进料端上方,于支撑板8工作面侧设置压紧气缸10,压紧气缸10的活塞杆端部安装用于压紧支撑板上玻璃条的压块;一玻璃条压断机构,该机构含摆杆11和支撑座,摆杆11中部与支撑座轴接,摆杆11自由端设置压切头,另一端接触凸轮12,凸轮12通过皮带13与上述变速电机14之输出轮连接;
以及,用于控制上述各机构协调工作的控制电路部分。
本实用新型玻璃分粒机还包括如下部分一玻璃粒推进机构,该机构位于上述输送带17上方,它含排料气缸7和上下气缸6,上下气缸6固定于排料气缸7的活塞杆端部,上下气缸6的活塞杆端部安装用于拨动玻璃粒的推头;在所述传送机构的出料端还可设置一接续传送机构,在接续传送机构与传送机构相邻端之间设置过渡板5,该接续传送结构包括输送带2和步进电机20,输送带2安装于床身上的传动滚轮1和滚轮4上,传动滚轮通过皮带19与步进电机20之输出轮连接,输送带2上面放置承接玻璃粒的承烧板3。
本玻璃分粒机实现了玻璃条压块、玻璃粒传输和玻璃粒排列三道工序的自动化,可有效节省人力和时间,提高生产效率。其技术构思新颖,整机结构简单,生产成本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典型实施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其传送机构、接续传送机构和玻璃粒推进机构部分的示意图;图3为其自动送料机构的示意图;图4为其玻璃条压断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其控制电路部分的原理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如图1-4所示,本玻璃分粒机包括传送机构、自动送料机构、玻璃条压断机构、玻璃粒推进机构、接续传送机构以及控制电路部分。
所述传送机构包括输送带17,输送带17安装于床身上的左、右滚轮18、16上,右滚轮16即传动滚轮通过皮带15与变速电机14之输出轮连接,变速电机通过皮带15带动传动滚轮16、进而带动输送带17运动。
所述自动送料机构含斜置的玻璃条支撑板8,支撑板8位于输送带17右端上方,于支撑板8工作面侧设置压紧气缸10,压紧气缸10的活塞杆端部安装用于压紧支撑板上玻璃条9的压块。该自动送料机构利用玻璃条自重降落实行自动进给,当所述压块离开玻璃条时,玻璃条沿斜置的支撑板下落,玻璃条压断机构每压断一块玻璃时,玻璃条自动下落,从而实现自动送料。实施例中每条玻璃长约500mm,宽10~50mm,支撑板的宽度也为约500mm,同时可放置多条玻璃条。
所述玻璃条压断机构用于将自动送料机构上的玻璃条压成块状的玻璃粒9’。该玻璃条压断机构含摆杆11和支撑座,摆杆11中部与支撑座轴接,摆杆11自由端(接近玻璃条的一端)设置用于压断自动送料机构上的玻璃条的压切头,摆杆另一端接触凸轮12,凸轮12通过皮带13与上述变速电机14之输出轮连接,变速电机通过皮带带动凸轮转动,进而驱动摆杆往复摆动压断玻璃条,玻璃块落至输送带17上面。在玻璃条压断机构中,所述摆杆11之压切头的宽度与自动送料机构的支撑板8的宽度接近,压切头宽度也约500mm,可一次压断置于支撑板8上的多条玻璃条9。
在输送带17上方设置有玻璃粒推进机构,用于将输送带17上的玻璃粒推进至承烧板3上。该推进机构含排料气缸7和上下气缸6,上下气缸6固定于排料气缸7的活塞杆端部,上下气缸6的活塞杆端部安装用于推进玻璃粒的推头。上下气缸6的活塞杆落下后,固定于活塞杆端部的推头位于玻璃粒后方,排料气缸7的活塞杆向左运动,带动推头将玻璃粒通过过渡板5输送到输送带2上的承烧板3上,然后推头在上下气缸和排料气缸的带动下复位,如此反复进行。利用变频器调节输送带17的速度,使推头能依次推进各块玻璃粒至承烧板上。
在上述传送机构的出料端还设有接续传送结构,两者相邻端之间设置过渡板5。该接续传送结构包括输送带2,输送带2安装于床身上的左、右滚轮1、4上,左滚轮1即传动滚轮通过皮带19与步进电机20之输出轮连接,步进电机20通过皮带19带动传动滚轮1、进而带动输送带2间歇前进,设置步进电机每次间歇进给距离,则可调整相邻两行玻璃块之间的摆放距离。工作时将承烧板3放置在输送带2上,为了将玻璃粒顺利地推进到承烧板3上,在输送带17的左端即下料端和输送带2的右端即上料端之间设置一过渡板5,玻璃粒9’从输送带17的左端经过渡板5输送到输送带2上的承烧板3上。
接续传送机构由步进电机驱动其间歇前进,设置步进电机每次间歇进给距离,则可实现摆放多行玻璃块的目的。输送带2上放置承烧板,承烧板在步进电机间歇运动下,每次前进一格时,在承烧板上玻璃块被放置一排,依次继续,摆满玻璃块,送至下一道工序烧结。
图5为其控制电路部分的原理框图。其控制电路部分含可编程控制器(PLC),PLC的输入端连接传感器,变频器、步进电机驱动器以及气缸控制电路分别接PLC的相应输出端,变频器输出接变速电机,步进电机驱动器的输出接步进电机,气缸控制电路输出分别与上下气缸6、排料气缸7、压紧气缸10连接。本玻璃分粒机是由可编程控制器控制下按设定程序工作的,各工艺参数可根据实际需要设置。可编程控制器可采用日本三菱PLC等。
本玻璃分粒机可以将玻璃条压块后,在承烧板上摆放成方阵结构,输送至下一道工序,提高了自动化程度,压断玻璃块次数达30~60次/每分钟,玻璃块断面平整垂直,克服了传统手工操作费时、费力、劳动强度大、生产效率低等缺点。
本玻璃分粒机可设计为包括上述传送机构、自动送料机构、玻璃条压断机构以及控制电路部分的另一实施例,该实施例的结构仍如图1-4、及上文所述,此处不再赘述。
权利要求1.一种玻璃分粒机,其特征是包括一传送机构,该机构含输送带(17)和变速电机(14),输送带(17)安装于床身上的滚轮(18)和传动滚轮(16)上,传动滚轮(16)通过皮带(15)与变速电机(14)之输出轮连接;一自动送料机构,该机构含斜置的玻璃条支撑板(8),支撑板(8)位于所述输送带(17)进料端上方,于支撑板(8)工作面侧设置压紧气缸(10),压紧气缸(10)的活塞杆端部安装用于压紧支撑板上玻璃条的压块;一玻璃条压断机构,该机构含摆杆(11)和支撑座,摆杆(11)中部与支撑座轴接,摆杆(11)自由端设置压切头,另一端接触凸轮(12),凸轮(12)通过皮带(13)与上述变速电机(14)之输出轮连接;以及,用于控制上述各机构协调工作的控制电路部分。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玻璃分粒机,其特征是还包括一玻璃粒推进机构,该机构位于所述传送机构的输送带(17)上方,它含排料气缸(7)和上下气缸(6),上下气缸(6)固定于排料气缸(7)的活塞杆端部,上下气缸(6)的活塞杆端部安装用于拨动玻璃粒的推头;在所述传送机构的出料端设有接续传送结构,两者相邻端之间设置过渡板(5),该接续传送结构包括输送带(2)和步进电机(20),输送带(2)安装于床身上的传动滚轮(1)和滚轮(4)上,传动滚轮通过皮带(19)与步进电机(20)之输出轮连接,输送带(2)上面放置承接玻璃粒的承烧板(3)。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玻璃分粒机,其特征是在玻璃条压断机构中,所述摆杆(11)之压切头的宽度与自动送料机构的支撑板(8)的宽度接近。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玻璃分粒机,其特征是所述控制电路部分含可编程控制器,可编程控制器的输入端连接传感器,变频器、步进电机驱动器以及气缸控制电路分别接可编程控制器的相应输出端。
专利摘要一种玻璃分粒机,包括含输送带和变速电机的传送机构,斜置于传送机构上方的送料机构,该送料机构含玻璃条支撑板和带压块的压紧气缸;由变速电机通过凸轮驱动的玻璃条压断机构,玻璃粒推进机构,设置于传送机构出料端的接续传送机构,以及控制电路。本玻璃分粒机实现了玻璃条压块、玻璃粒传输和玻璃粒排列三道工序的自动化,可有效节省人力和时间,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
文档编号C03B19/10GK2737793SQ20042004645
公开日2005年11月2日 申请日期2004年5月28日 优先权日2004年5月28日
发明者李伟丰 申请人:李伟丰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