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装式活动游泳池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30638阅读:22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组装式活动游泳池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浮动结构,特别是涉及一种用于娱乐或运动的浮动结构。
技术背景人们在江河湖海中游泳时,因为水深有急剧的变化或过于深,水底有淤泥或碎石及水草等等地理缺陷,给水性欠佳的人,尤其是儿童或体弱的人带来极大的不安全因素。为此,人们在江河湖海的岸边修建固定式的游泳池,将江河湖海的水引到其中,使水性欠佳的人,特别是儿童或体弱的人能在这类游泳池学习游泳,或休闲解暑。这类游泳池虽然安全,但池水是静止的,人们失去了在江河湖海的水流中运动的刺激和乐趣。再者,固定式的游泳池中的水需要人为地更换,否则水质就会变坏。如果建造船舶式的整体结构的游泳池,利用封闭的舱室令它浮动在水面上,并设管道使池中的水与外部江河湖海的水连通,这种技术方案,虽然可以解决上述问题,但是船舶式的整体结构的游泳池体积庞大,难于由陆路运输,而且造价高,不适于推广应用。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提供一种可由陆路运输,而且造价低的组装式活动游泳池。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组装式活动游泳池,具有至少三个“凹”字形龙骨架,这些龙骨架底部为平伸的底杆,两侧分别为竖立的架杆;这些龙骨架相互平行且分隔地排成一列,各龙骨架左侧的架杆上端部分别连接一根平伸的左舷杆,各龙骨架右侧的架杆上端部分别连接一根平伸的右舷杆,各龙骨架的底杆分别连接一根平伸的龙骨樑,首端龙骨架的两架杆上端部之间连接一根平伸的端杆,尾端龙骨架的两架杆上端部之间连接有另一根平伸的端杆,构成游泳池的框架;该框架首、尾两端的端杆和两侧的舷杆外侧分别固定多个浮桶;该框架底部各相邻的龙骨架底杆之间分别连接有硬质的底板,该框架四围同一侧面各相邻的龙骨架的架杆之间及首、尾两端龙骨架的两架杆之间分别连接有塑料网。龙骨架、左舷杆、右舷杆、龙骨樑、端杆、浮桶、底板和塑料网预先在工厂制造,运到靠近使用位置的现场进行组装成游泳池,拖到水中任何位置使用。
所述的框架经绳索与水中的船舶或固定物相连接。或者,所述的框架经链条与锚相连接。使该游泳池能确定在水域中的位置。
所述的框架至少分成相互独立的两段,每段的起始端和末端各有独立的龙骨架,每段的各龙骨架两侧的架杆上端部各自分别连接一根左舷杆及一根右舷杆,各龙骨架的底杆分别连接一根龙骨樑;相邻两段连接处两相邻的龙骨架固定连接;最首端龙骨架的两架杆上端部之间连接一根平伸的端杆,最尾端龙骨架的两架杆上端部之间连接有另一根平伸的端杆,构成完整的游泳池的框架。各段的舷杆和龙骨樑预先在工厂与对应的龙骨架固定连接成分体式框架,然后在现场相互连接,拼装成一体。
所述框架的相邻两段连接处两相邻的龙骨架由多个“U”形卡子分别套接并由“U”形卡子的紧固螺栓固定连接。利用配有紧固螺栓的“U”形卡子连接相邻的两个龙骨架,现场的连接操作简单易行。
所述的首端龙骨架到尾端龙骨架的各龙骨架两侧架杆的高度依次增加,该框架的底部为斜面。游泳池的深度逐渐增加,满足各类游泳者的对水深要求。
所述的首端龙骨架的两架杆上端部之间连接一副托架。所述的首端龙骨架一侧的架杆上端部与至少一个中间龙骨架同侧的架杆上端部连接一副侧托架。增加托架及侧托架为游泳者提供行走和坐下休闲的便利。
所述的浮桶有一个脊瓦形的塑料浮桶盖,该浮桶盖的边缘处设固定孔,该浮桶盖包容一个硬质泡沫塑料的浮桶体。这种浮桶的浮桶体不怕磕碰,总能保持浮力,浮桶盖强度高于浮桶体,有利于与框架固定连接。
所述的各龙骨架的底杆与底板之间夹有硬质的加强网。用加强网增加底板的受力能力。
本实用新型组装式活动游泳池,利用至少三个“凹”字形龙骨架,与左、右舷杆和龙骨樑及首、尾两端的端杆,构成游泳池的框架;该框架的各端杆和舷杆外侧分别固定多个浮桶;该框架底部安装硬质的底板,该框架四围安装塑料网。结构简单,使用材料少。各部件在工厂预先制造,运到现场进行组装成游泳池;拖到水中任何位置用绳索与水中的船舶或固定物相连接,或者经链条与锚使该游泳池能在水域中确定的位置使用。它克服了船舶式的整体结构的游泳池体积庞大,难于由陆路运输,而且造价高的缺陷。采用分段预制分体式框架,每段的起始端和末端各有独立的龙骨架,每段的各龙骨架两侧的架杆上端部各自分别连接一根左舷杆及一根右舷杆,各龙骨架的底杆分别连接一根龙骨樑;相邻两段连接处两相邻的龙骨架固定连接;最首端龙骨架的两架杆上端部之间连接一根平伸的端杆,最尾端龙骨架的两架杆上端部之间连接有另一根平伸的端杆。再到现场拼装构成完整的框架,及游泳池,可减小现场组装的工作量,而且工厂预制的质量一般会好于现场组装。利用配有紧固螺栓的“U”形卡子连接分体式框架相邻的两个龙骨架,不仅现场组装操作简单易行,甚至可以将分体式框架安装好浮桶拖到水中之后进行组装,从而避免游泳池规格较大时受组装场地条件的限制及游泳池整体组装后难于从陆地送入水中的短程搬运问题。这种游泳池浮在水中,四围的塑料网允许池中的水随时与外界的水进行流动交换,既不需要人为换水又可满足人们接近大自然的愿望;水性欠佳的人,特别是儿童或体弱的人的脚能触及硬质的底板,安全而不受江河湖海中地理缺陷的限制。该游泳池设置倾斜的底面及设置托架满足游泳者的需求,使游泳者获得像陆地游泳池一样的便利。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组装式活动游泳池一个实施例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实施例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1实施例的龙骨架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1实施例的首龙骨架与相关部件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1实施例的浮桶盖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组装式活动游泳池又一个实施例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图7为图6实施例的“U”形卡子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组装式活动游泳池第三个实施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例实施例一本实用新型组装式活动游泳池一个实施例的结构,如图1和图2所示。该组装式活动游泳池由21个龙骨架1、一根左舷杆2、一根右舷杆3、两根龙骨樑4和两根端杆5构成游泳池的框架。该框架首、尾两端的端杆5外侧各固定4个浮桶5。该框架两侧的舷杆2、3外侧分别固定20个浮桶6。这些浮桶6使该框架浮在水中。
请参看图3,龙骨架1,底部为平伸的14米长的底杆11,两侧分别为竖立的架杆12;两架杆12之间的距离为12米。底杆11和架杆12分别采用镀锌水管,首尾两头封闭,再焊接成“凹”字形。底杆11两端与对应架杆12的靠上端外侧各斜向焊接一根支杆13,以增加龙骨架1的稳定性。
这21个龙骨架1相互平行且以2米的距离为间隔排成一列,各龙骨架1左侧的架杆12上端部分别连接一根平伸的左舷杆2,各龙骨架1右侧的架杆12上端部分别连接一根平伸的右舷杆3,各龙骨架1的底杆11分别连接两根平伸且相互平行的龙骨樑4,两根龙骨樑4之间的距离为8米。左舷杆2和右舷杆3均采用5根首尾两头封闭的8米长镀锌水管相互衔接而成,各段镀锌水管的衔接处相互焊接成一体。每根龙骨樑4采用8根首尾两头封闭的5米长镀锌管41相互衔接而成,在它们的各衔接处分别套接一根套管42并相互焊接成一体。首端龙骨架1的两架杆12上端部之间焊接一根平伸的镀锌水管的端杆5,尾端龙骨架1的两架杆12上端部之间焊接有另一根平伸的镀锌水管的端杆5,如此构成长度达40米,宽度为12米的游泳池框架。
本实施例中,从首端龙骨架1到尾端龙骨架1的各相邻的两龙骨架1左侧架杆12上部之间分别焊接一段与左舷杆2平行的左副舷杆21,左舷杆2和各段左副舷杆21之间焊接三根与左侧架杆12平行的左支撑杆22。左副舷杆21和左支撑杆22是左舷杆2的附属结构,对左舷杆2起加强的作用。从首端龙骨架1左侧的架杆12上端部与相继十个中间龙骨架1左侧的架杆12上端部连接一副左侧托架。左侧托架由一根20.5米长的平行于左舷杆2的左栏杆23和41根“L”形的折杆24组成,41根折杆24按0.5米的间隔同向排列,每根折杆24的立臂上端顺序焊接在左栏杆23下表面,横臂右端顺序焊接在从首端龙骨架1左侧的架杆12上端部与第十个中间龙骨架1左侧的架杆12上端部之间的左舷杆2外侧。左栏杆23首端有0.5米伸出首端龙骨架1外。各折杆24横臂上方铺设一层塑料板,为游泳者提供行走和坐下休息的便利。同样,对称地从首端龙骨架1到尾端龙骨架1的各相邻的两龙骨架1右侧架杆12上部之间分别焊接一段与右舷杆3平行的右副舷杆,右舷杆3和各段右副舷杆之间焊接三根与右侧架杆12平行的右支撑杆。首端龙骨架1右侧的架杆12上端部与相继十个中间龙骨架1右侧的架杆12上端部连接一副右侧托架。组成右侧托架的右栏杆33和折杆34,由于对称于左侧托架,故不再重复说明。
请参看图4,首端龙骨架1的底杆11与端杆5之间焊接有五根平行于两架杆12的立支管15,各立支管15在两架杆12之间均匀分布。首端龙骨架1的左侧架杆12与最左侧的立支管15的上部、首端龙骨架1的右侧架杆12与最右侧的立支管15的上部、各相邻的两立支管15的上部之间分别焊接一段与端杆5平行的副端杆51;各段副端杆51与端杆5之间焊接有三根与架杆12平行且均匀分布的支撑杆52。尾端龙骨架1也对称地具有同样的立支管15、副端杆51、支撑杆52,在此不赘述。首端龙骨架1的两架杆12上端部之间连接一副托架。托架由一根13米长的平行于端杆5的端栏杆53和25根“L”形的折杆54组成,25根折杆54按0.5米的间隔同向排列,每根折杆54的立臂上端顺序分别焊接在端栏杆53下表面,横臂自由端顺序分别焊接在首端龙骨架1两侧的架杆12上端部之间的端杆5外侧。端栏杆53两端各有0.5米伸出首端龙骨架1两侧的架杆12外分别与左栏杆23首端及右栏杆33首端焊接。托架的各折杆54横臂上方也铺设一层塑料板,为游泳者提供行走的便利。托架的上方又设有由靠杆55和27根“L”形的折杆56组成的坐架,坐架的各折杆56横臂自由端顺序焊接在托架的端栏杆53上。坐架的各折杆56立臂上端顺序焊接在靠杆55下表面。坐架的各折杆56横臂上方铺设一层塑料板,作为游泳者的座位。
该框架底部各相邻的龙骨架1的底杆11之间分别连接有不锈钢板或塑料板制的硬质的底板7,各龙骨架1的底杆11与底板7之间夹有用细钢条编成的目方格为300毫米×300毫米的硬质加强网8。用加强网8增加底板7的受力能力。本实施例中,从首端龙骨架1到尾端龙骨架1的各龙骨架1两侧架杆的高度是依次增加的,使框架的底部成为斜面,即游泳池的深度从首端到尾端逐渐增加,大致控制水深从0.8米到2.0米逐渐变化,以满足各类游泳者的对水深要求。儿童或体弱的人在这种游泳池学习游泳时,脚能接触底板7,从而站在池中,不会发生危险。
该框架四围同一侧面各相邻的龙骨架1的架杆12之间及首、尾两端龙骨架1的两架杆12之间分别连接有孔目为30毫米×30毫米的塑料网9。外界的水能自由地流进池中并且池中的水能自由地流出。
请参看图5,本实施例中,浮桶6有一个脊瓦形的塑料浮桶盖61,该浮桶盖61的边缘处设固定孔611。安装时,将浮桶盖61包容一个圆柱形硬质泡沫塑料的浮桶体,用尼龙绳穿过固定孔611捆住浮桶体并捆绑在框架两侧的左舷杆2和左副舷杆21外侧或是右舷杆3和右副舷杆外侧,或是捆绑在首、尾端龙骨架1的端杆5和副端杆51外侧。浮桶6的浮桶体不怕磕碰,总能保持浮力,浮桶盖61强度高于浮桶体,用尼龙绳与框架捆绑固定连接,即方便又可靠。
本实施例的首端龙骨架1连同附属的端杆5、5根立支管15、6段副端杆51、18根支撑杆52、托架和坐架预先在工厂制造成首端部件。尾端龙骨架1连同附属的端杆5、5根立支管15、6段副端杆51及18根支撑杆52预先在工厂制造成尾端部件。19个中间龙骨架1、左舷杆2和右舷杆3各5根预制管、20段左副舷杆21及它们附属的左支撑杆22、20段右副舷杆及它们附属的右支撑杆、左侧托架、右侧托架、两根龙骨樑4各8根预制管41及7根套管42、48个浮桶6、20块底板7及加强网8和塑料网9都以分段或分块零部件的形式预先在工厂制造完成。以上零部件运到接近使用场地的现场进行焊接或固定连接,组装成游泳池后拖入水中。该游泳池借助各浮桶6的浮力浮在水中,可用拖船拖到任何位置使用。在水中的框架可使用绳索与水中的船舶或固定物相连接,使该游泳池得到确定的位置。或者,框架的四角装设链条,链条末端与锚相连接。用锚链使该游泳池确定在水域中的位置。
实施例二本实用新型组装式活动游泳池又一个实施例请参看图6,它是在前一实施例框架的首龙骨架1向后第5个中间龙骨架1、第10个中间龙骨架1、第15个中间龙骨架1处将该框架截断成四个部分。第5个中间龙骨架1向前至首龙骨架1之间构成首部分体组件。第5个中间龙骨架1截断处增加一个与第5个中间龙骨架1相同的中间龙骨架1,从该中间龙骨架1向后至第10个中间龙骨架1之间构成第一中间分体组件。第10个中间龙骨架1截断处增加一个与第10个中间龙骨架1相同的中间龙骨架1,从该中间龙骨架1向后至第15个中间龙骨架1之间构成第二中间分体组件。第15个中间龙骨架1截断处增加一个与第15个中间龙骨架1相同的中间龙骨架1,从该中间龙骨架1向后至尾龙骨架1之间构成尾部分体组件。按这样的划分,每段分体组件的起始端和末端各有独立的龙骨架1,每段分体组件的各龙骨架1两侧的架杆12上端部各自分别连接一根左舷杆2及一根右舷杆3,各龙骨架1的底杆分别连接二根龙骨樑4。每段分体组件的左舷杆2和右舷杆3各由4根10米长的两端封闭的预制管构成;每根龙骨樑4由4根10米长的两端封闭的预制管构成。首部分体组件具有与前一实施例相应部分相同的首端龙骨架1及其附属的端杆5、5根立支管15、6段副端杆51、18根支撑杆52、托架和坐架,以及5段左副舷杆21及它们附属的左支撑杆22、5段右副舷杆及它们附属的右支撑杆、左侧托架前半部分、右侧托架前半部分。第一中间分体组件具有与前一实施例相应部分相同的5段左副舷杆21及它们附属的左支撑杆22、5段右副舷杆及它们附属的右支撑杆、左侧托架后半部分、右侧托架后半部分。第二中间分体组件具有与前一实施例相应部分相同的5段左副舷杆21及它们附属的左支撑杆22、5段右副舷杆及它们附属的右支撑杆。尾部分体组件具有与前一实施例相应部分相同的尾端龙骨架1及其附属的端杆5、5根立支管15、6段副端杆51、18根支撑杆52,以及5段左副舷杆21及它们附属的左支撑杆22、5段右副舷杆及它们附属的右支撑杆。上述四个分体组件预先在工厂加工并固定连接完成,运到现场将相邻两分体组件的对应的中间龙骨架1即框架的相邻两段连接处两相邻的龙骨架1并排贴靠在一起,由5个“U”形卡子100分别从两龙骨架1两侧的架杆12上、下端即四角及底杆11的中部套接起来,并用紧固螺栓锁紧实现固定连接。必要时,也可将相邻两分体组件的对应的中间龙骨架1相互焊接成一体,构成完整的游泳池的框架。48个浮桶6、20块底板7及加强网8和塑料网9的安装如前一实施例,不再重复叙述。
图7示出“U”形卡子100的结构。它是由四角打有过孔101的矩形镀锌钢板弯折成“U”字形。两对紧固螺栓分别从“U”形卡子一侧的两个过孔101穿入,从“U”形卡子另一侧的两个过孔101穿出,旋紧所配的螺母,“U”形卡子100两侧壁向内收拢,开口缩小从而对开口内夹持的两根并排的杆状物体实现固定连接。
实施例三本实用新型组装式活动游泳池第三个实施例的立体结构,请参看图8。本实施例是一个适合儿童学习游泳的小游泳池。它具有三个“凹”字形龙骨架1,这三个龙骨架1底部平伸的底杆11长13米,两侧竖立的架杆12高1.2米;两侧架杆12之间的距离为12米。底杆11两端与对应架杆12的靠上端外侧各斜向焊接一根支杆13。其中,首端龙骨架1的两架杆12上端部之间连接一根平伸的端杆5,首端龙骨架1的底杆11与该端杆5之间连接有三根平行于两架杆12的立支管15,各立支管15在两架杆12之间均匀分布。尾端龙骨架1的两架杆12上端部之间连接有另一根平伸的端杆5,尾端龙骨架1的底杆11与此端杆5之间连接有三根平行于两架杆12的立支管15,各立支管15在两架杆12之间均匀分布。这三个龙骨架1相互平行并且以4米的距离为间隔排成一列,各龙骨架1左侧的架杆12上端部分别连接一根平伸的左舷杆2,各龙骨架1右侧的架杆12上端部分别连接一根平伸的右舷杆3,各龙骨架1的底杆11中央的下表面分别连接一根平伸的龙骨樑4,构成游泳池的框架。该框架首、尾两端的端杆5外侧分别各固定2个浮桶6,两侧的舷杆2、3外侧分别各固定4个浮桶6。该框架底部各相邻龙骨架1的底杆11之间分别连接有硬质塑料的底板7,该框架两侧面各相邻的龙骨架1的架杆12之间及首、尾两端龙骨架1的两架杆12及立支管15之间分别连接塑料网9。
本实施例的首、尾端龙骨架1及其端杆5和三根立支管15,中间龙骨架1分别预先在工厂用不锈钢管制造成独立的部件。左舷杆2、右舷杆3、龙骨樑4预先在工厂用不锈钢管制造成两端封闭的独立零件。12个浮桶6、2块4米×12米的塑料底板7和一张1.2米×40米的塑料网9也在工厂预先制造完成。需要安装时,将上述部件和零件运到现场,先将龙骨樑4焊接到三个龙骨架1的底杆11中央的下表面,再将左舷杆2和右舷杆3分别焊接到三个龙骨架1两侧的架杆12上端部;完成游泳池的框架组装。然后在三个龙骨架1的底杆11上安装2块底板7,把塑料网9围在游泳池的框架内侧的四周并与首、尾端龙骨架1的两侧架杆12及其端杆5和三根立支管15、中间龙骨架1的两侧架杆12、左舷杆2、右舷杆3和2块底板7的外周边分别进行捆扎固定;最后把12个浮桶6分别安装固定在首、尾端龙骨架1的端杆5、左舷杆2和右舷杆3外侧,游泳池的组装工作完成,即可推入水中拖到适合位置使用。在水中,可用绳索使游泳池的框架与水中的船舶或固定物相连接,或者,用锚链连接框架使该游泳池确定在水域中的位置。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而已,故不能以此限定本实用新型实施的范围,依本实用新型专利申请权利要求范围及说明书内容所作的等效变化与修饰,皆应仍属本实用新型专利涵盖的范围。
权利要求1.组装式活动游泳池,其特征在于具有至少三个“凹”字形龙骨架,这些龙骨架底部为平伸的底杆,两侧分别为竖立的架杆;这些龙骨架相互平行且分隔地排成一列,各龙骨架左侧的架杆上端部分别连接一根平伸的左舷杆,各龙骨架右侧的架杆上端部分别连接一根平伸的右舷杆,各龙骨架的底杆分别连接一根平伸的龙骨樑,首端龙骨架的两架杆上端部之间连接一根平伸的端杆,尾端龙骨架的两架杆上端部之间连接有另一根平伸的端杆,构成游泳池的框架;该框架首、尾两端的端杆和两侧的舷杆外侧分别固定多个浮桶;该框架底部各相邻的龙骨架底杆之间分别连接有硬质的底板,该框架四围同一侧面各相邻的龙骨架的架杆之间及首、尾两端龙骨架的两架杆之间分别连接有塑料网。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组装式活动游泳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框架经绳索与水中的船舶或固定物相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组装式活动游泳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框架经链条与锚相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组装式活动游泳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框架至少分成相互独立的两段,每段的起始端和末端各有独立的龙骨架,每段的各龙骨架两侧的架杆上端部各自分别连接一根左舷杆及一根右舷杆,各龙骨架的底杆分别连接一根龙骨樑;相邻两段连接处两相邻的龙骨架固定连接;最首端龙骨架的两架杆上端部之间连接一根平伸的端杆,最尾端龙骨架的两架杆上端部之间连接有另一根平伸的端杆,构成完整的游泳池的框架。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组装式活动游泳池,其特征在于所述框架的相邻两段连接处两相邻的龙骨架由多个“U”形卡子分别套接并由“U”形卡子的紧固螺栓固定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组装式活动游泳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首端龙骨架到尾端龙骨架的各龙骨架两侧架杆的高度依次增加,该框架的底部为斜面。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组装式活动游泳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首端龙骨架的两架杆上端部之间连接一副托架。
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组装式活动游泳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首端龙骨架一侧的架杆上端部与至少一个中间龙骨架同侧的架杆上端部连接一副侧托架。
9.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组装式活动游泳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浮桶有一个脊瓦形的浮桶盖,该浮桶盖的边缘处设固定孔,该浮桶盖包容一个硬质泡沫塑料的浮桶体。
10.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组装式活动游泳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各龙骨架的底杆与底板之间夹有硬质的加强网。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组装式活动游泳池,涉及一种用于娱乐或运动的浮动结构。具有至少三个“凹”字形龙骨架,与固定在各龙骨架两侧的左、右舷杆和固定在各龙骨架底部的龙骨梁及固定在首、尾龙骨架上的端杆,构成游泳池的框架;该框架上的各端杆和舷杆外侧分别固定多个浮桶;该框架底部安装硬质的底板;该框架四围安装塑料网。各部件在工厂预先制造,运到现场进行组装成游泳池,拖到水中用绳索或者经链条与锚确定位置使用。它的结构简单,使用材料少,便于陆路运输,造价低。它浮在水中,四围的塑料网允许外界的水随时进行流动交换,人的脚能触及硬质的底板,安全而不受江河湖海中地理缺陷的限制。它设置倾斜的底面及沿框架设托架,满足游泳者的需求,像陆地游泳池一样。
文档编号E04H4/04GK2727313SQ200420053368
公开日2005年9月21日 申请日期2004年8月24日 优先权日2004年8月24日
发明者陈伟能 申请人:陈伟能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