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进的组合式隔间墙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40953阅读:11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改进的组合式隔间墙的制作方法
专利说明
一、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涉及墙体,尤其涉及一种专供组装在建筑物室内,不需使用固锁工具就可快速方便组成稳固、外观统一且具有美感性,整体施工简易,拆装方便的改进的组合式隔间墙。
背景技术
一般建筑物的室内墙壁壁面,大都是使用水泥及砖块的组合结构,这种水泥与砖块堆砌而成的建筑物壁面的缺点是,不仅重量较重,且施工麻烦,施工时需要较多的人力,工期较长,施工时容易污染环境等等;水泥及砖块构成的建筑物壁面的另一缺点是,作为室内隔间墙时,一但施工完毕,其所间隔的空间规格即被固定,不能再作机动调整变化;若此被间隔的空间需要再进行变化时,必需将已完工的水泥墙打掉重新规化、重新施工,因而非常不便,更不符合经济性原则。
该行业也有采用金属骨架与间隔板所构成的组合式隔间墙,来取代水泥与砖块的室内间隔施工方式,这种隔间墙虽然具有采用干式施工方式,不污染环境的优点,但是在实际施工操作上仍具有许多可见的缺点。
如图7所示,其为一种现有的典型隔间墙结构,由C形柱10、间隔板11及固定架12构成,施工时,该C形柱10必需先裁切成为施工所需的长度,为了将间隔板11固定在C形柱10上,必需利用数个固定架12,并且在每一C形柱10的端面上预先钻设螺孔13,每一间隔板11两侧需加工为弯曲段14,在每一固定架12上也要钻设螺孔15,最后,还需使用工具将螺栓16自固定架12的螺孔15旋入C形柱10端面的螺孔13,由固定架12两侧扣合在每一间隔板11的弯曲段14,使间隔板11结合在C形柱10上形成墙面。
因此可知,现有的上述组合式隔间墙,材料的先期加工复杂,施工时必需使用工具,费工费时,施工效率较差而且不符合经济实用性的要求。
三、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克服现有产品存在的上述缺点,而提供一种改进的组合式隔间墙,可方便快速的组成建筑物室内隔间,施工时具有效率高,工时缩短,大幅度降低成本的优点。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目的为提供一种改进的组合式隔间墙,其整体组件结构简单,墙面组合施工时不需使用工具,墙面拆装方便,并可视需要机动性变化墙面的位置与长和宽的规格,组装拆卸时不需专业人员,一般人员都可通过本装置实现DIY作业,从而具有较好的实用功效。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由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本实用新型改进的组合式隔间墙,其特征在于,包括数个C形柱;数块连接块,每一连接块插接在两个C形柱之间,使C形柱可延伸至施工墙面所需要的长度,每一连接块包括分别环绕组装在其四角端对应位置的嵌合元件;数块间隔板包括在其背面四角端分别设有的扣合孔,通过该扣合孔使每一间隔板直接扣合至连接块端面,借助嵌合元件扣入扣合孔中,使数块间隔板一块接一块的连接在一起,以构成墙面。
前述的改进的组合式隔间墙,其中连接块包括环绕其四角端对应位置分别设有的第一嵌合槽,一具有凸扣部的第一嵌合元件嵌设在该第一嵌合槽中定位,使第一嵌合元件的凸扣部自连接块的表面凸伸出来,利用第一嵌合元件的凸扣部扣入间隔板背面的扣合孔中,使该间隔板固定在两个C形柱之间构成墙面。
前述的改进的组合式隔间墙,其中连接块包括环绕其四角端对应位置分别设有的第二嵌合槽,一具有凸勾部的第二嵌合元件嵌设在该第二嵌合槽中定位,使该第二嵌合元件的凸勾部自连接块的表面凸伸出来,供各种结构的间隔板勾附定位在C形柱上,构成墙面。
本实用新型改进的组合式隔间墙的有益效果是,其主要包括数个C形柱、数块连接块、数块间隔板;每一块连接块插接在两个C形柱之间,使C形柱可延伸至施工墙面所需要的长度;连接块包括,环绕其四角端对应位置分别设有的嵌合槽,一具有凸扣的嵌合元件嵌设在嵌合槽中定位,以供间隔板直接固定在该连接块上;每一块间隔板,其背面四角端预设有扣合孔,恰可供嵌合元件的凸扣扣入扣合孔内,使间隔板固定在每两个C形柱之间而形成墙面。其整体组件结构简单,可方便快速的组成建筑物室内隔间,墙面拆装方便;墙面组合施工时不需使用工具,施工时具有效率高,工时缩短,大幅度降低成本的优点;并可视需要机动性变化墙面的位置与长宽规格;组装拆卸时不需专业人员,一般人员都可通过本装置实现DIY作业,具有较好的实用功效。


图1为本实用新型改进的组合式隔间墙组合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组合式隔间墙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连接块与第一嵌合元件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嵌合元件结构放大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连接块与第二嵌合元件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第二嵌合元件结构放大示意图。
图7为现有组合式隔间墙组合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号说明10C形柱、11间隔板、12固定架、13螺孔、14弯曲段、15螺孔、16螺栓、20 C形柱、21间隔板、22扣合孔、30连接块、31第一嵌合槽、32第二嵌合槽、33第一嵌合元件、34凸扣部、35第二嵌合元件、36凸勾部。
具体实施方式
图1所示为本实用新型改进的组合式隔间墙组合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改进的组合式隔间墙分解结构示意图;如图1及图2所示,经改进的组合式隔间墙,整体结构包括数个C形柱20、数块连接块30、数块间隔板21。
参阅图2所示,上述该每一连接块30,恰可插接在两个C形柱20之间,使C形柱20可延伸至施工墙面所需要的长度。该连接块30包括可分别环绕组装在其四角端对应位置的嵌合元件33、35;该间隔板21包括其背面四角端分别设有的扣合孔22,借此可将每一块间隔板21直接扣合至连接块30的端面,使数块间隔板21一块接一块的连接在一起而形成墙面,如图1所示。
图3为本实用新型连接块30与第一嵌合元件33分解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嵌合元件33结构放大示意图。
如图2及图3所示,该连接块30,其上、下端分别可供插接C形柱20,插接后即形成统一外径,并延伸了C形柱20的长度;该连接块30,包括环绕其四角端对应位置分别设有的第一嵌合槽31,一具有凸扣部34的第一嵌合元件33,可被嵌设在该第一嵌合槽31中定位,并使第一嵌合元件33的凸扣部34自连接块30的表面凸伸出来,其分解结构如图3所示,其组合结构如图2所示;利用第一嵌合元件33的凸扣部34,扣入间隔板21背面的扣合孔22中,即使该间隔板21固定在两个C形柱20之间形成墙面。
图5为本实用新型连接块30与第二嵌合元件35的分解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实用新型第二嵌合元件35结构放大示意图。
该连接块30利用其端面空间,也可在其四角端对应位置分别设有第二嵌合槽32,可供一具有凸勾部36的第二嵌合元件35,嵌设在该第二嵌合槽32中定位,并使该第二嵌合元件35的凸勾部36自连接块30的表面凸伸出来,其分解结构如图5所示;利用该第二嵌合元件35的凸勾部36,可供其他不同形状、不同结构的间隔板勾附定位在C形柱20上,形成墙面。
利用上述数个C形柱20、数块连接块30及数块间隔板21,可方便快速的在室内组成稳固的隔间墙,该连接块30可配合使用不同的第一嵌合元件33或二嵌合元件35,组装不同形状的间隔板21,以便组合成所需要的隔间墙墙面。
在实际组装施工时,本实用新型的隔间墙墙面除了可快速的在建筑物室内组装,也可以快速方便的拆卸重新组成不同的间隔面积,以达到前述目的。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实用新型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凡是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权利要求1.一种改进的组合式隔间墙,其特征在于,包括数个C形柱;数块连接块,每一连接块插接在两个C形柱之间,使C形柱可延伸至施工墙面所需要的长度,每一连接块包括分别环绕组装在其四角端对应位置的嵌合元件;数块间隔板包括在其背面四角端分别设有的扣合孔,通过该扣合孔使每一间隔板直接扣合至连接块端面,借助嵌合元件扣入扣合孔中,使数块间隔板一块接一块的连接在一起,以构成墙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改进的组合式隔间墙,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块包括环绕其四角端对应位置分别设有的第一嵌合槽,一具有凸扣部的第一嵌合元件嵌设在该第一嵌合槽中定位,使第一嵌合元件的凸扣部自连接块的表面凸伸出来,利用第一嵌合元件的凸扣部扣入间隔板背面的扣合孔中,使该间隔板固定在两个C形柱之间构成墙面。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改进的组合式隔间墙,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块包括环绕其四角端对应位置分别设有的第二嵌合槽,一具有凸勾部的第二嵌合元件嵌设在该第二嵌合槽中定位,使该第二嵌合元件的凸勾部自连接块的表面凸伸出来,供间隔板勾附定位在C形柱上,构成墙面。
专利摘要改进的组合式隔间墙,包括数个C形柱、数块连接块、数块间隔板;每一块连接块插接在两个C形柱间,使C形柱延伸至施工墙面所需要的长度;连接块包括环绕其四角端对应位置分别设有嵌合槽,具有凸扣的嵌合元件嵌设在嵌合槽中定位,供间隔板直接固定在连接块上;每一块间隔板,其背面四角端设扣合孔,供嵌合元件凸扣扣入扣合孔内,使间隔板固定在每两个C形柱之间而形成墙面;其整体结构简单,可方便快速组成建筑物室内隔间,墙面拆装方便;墙面组合施工时不需使用工具,施工时具有效率高,工时缩短,大幅度降低成本的优点;并可视需要机动性变化墙面的位置与长宽规格;组装拆卸时不需专业人员,一般人员可通过本装置实现DIY作业,具有较好的实用功效。
文档编号E04B2/74GK2756729SQ20042009263
公开日2006年2月8日 申请日期2004年9月21日 优先权日2004年9月21日
发明者陈祖杰 申请人:陈祖杰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