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将伸长物件捆绑到一起的方法和机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41720阅读:27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用于将伸长物件捆绑到一起的方法和机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通过至少一根线将伸长物件捆绑在一起的方法,特别是一种用于捆扎加强杆、电线或者类似物的方法,两个爪具有导引表面,该导引表面将线向下导引到将被捆绑在一起的物件上,此后,线将沿着一个爪的导引表面进给并且跨至另一爪的导引表面上,从而被形成为在三个侧面上围绕物件的线圈,并且该线圈的支腿在这些物件的第四侧面上被拧在一起。
本发明还涉及用于执行这种方法的机器。
背景技术
传统地,将加强杆捆扎成加强垫是通过采用简单的手动工具来完成的,此过程非常的费时并且因此也非常昂贵还需要进行费力的操作,这就容易引发磨损造成的伤害。原因是,当采用前述的工具捆扎用于混凝土板、拱形物或者类似物的加强垫时,操作者不得不进行长时间的弯曲,这会导致其后背承受巨大的应力。
在此连接中,通常会利用钳或缠绕工具来对加强杆进行捆扎,用手围绕加强杆在各个交点处的线的端部,缠绕或者拧在一起,以实现杆的牢固连接。采用传统方式来进行捆扎的操作也会带来发生事故的危险,特别是在屋顶、桥梁和类似建筑物上工作的情况下,由于操作者弯曲的工作姿式,这尤其会导致坠落的危险。
在我的申请号为PCT/SE91/00571的国际申请中,描述了一种利用线将交错的杆捆绑在一起,特别是捆扎加强杆的机器,该机器按照上面第一段中说明的方法进行工作。通过此机器,在捆扎操作变得极为有效的同时,还消除或极大地降低了上述伤害的危险,这是因为这种机器允许操作者直立地进行工作。
在已知的捆扎机器中,设有布置于所述爪上方的可旋转的缠绕头,从而代替了利用钳子或类似工具通过手工将线的端部拧在一起的操作,但是如果线部分被固定到缠绕头中,那么由于其内有巨大的张力,因此,这尤其会带来捆扎用的线发生断裂的危险。此外,由于线中存在张力,因此难于将线在拧紧位置处紧紧地缠绕在加强杆的周围。
本发明建立在以下事实中,即此机器不能效仿在手工拧紧的过程中人手的运动。当两根线的端部通过手工被缠绕在一起时,首先将线围绕加强杆进行拉伸。在缠绕的过程中,手和线的端部就会在缠绕的过程中由于缠绕本身需要一定线长的原因然后接近于上部的加强杆。
在带有可旋转的缠绕头的缠绕机器中,线的端部通常在整个缠绕过程中固定在缠绕头中,这意味着,缠绕本身所需要的附加线长不能通过缠绕头向下送给。这就会导致线中的张力增加,从而使得线发生断裂并且缠绕在一起的线的那部分从加强杆中拉出,从而导致在最上部杆和线端部的被缠绕在一起的部分之间形成空隙。
已知的捆扎机的另一个缺点是,它们包括可枢转的爪,这些爪不得不在操作者的手的运动下在一天内关闭和打开数次,这是非常令人厌烦的。此外,机器出现功能紊乱的危险也将有所上升。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以上面第一段中所述的方式将伸长物件捆绑在一起的方法,这种方法能够在线不发生断裂或者线圈能够有效地附着在物件上的前提下被执行。
另一目的在于提供用于执行上述方法的一种简单、可靠的机器。
本发明基于以下事实,即通过将缠绕头制成使线的端部将以这种方式,即在缠绕操作期间当线内的张力超过一给定值时,能够将线从缠绕头内拉出的方式被置于所述缠绕头内,以实现上述目的。
根据本发明,在第一段中示出的那种类型的方法,其特征在于,通过位于相对于爪可转动的装置中的第一导引装置,将线送入到一个爪的第一导引表面上,并通过位于可旋转装置内的第二导引装置使线朝远离第二爪的方向上进给,其中可旋转装置进行旋转从而将线的两部分缠绕在一起以将线围绕的物件绑在一起,并且其中在缠绕到一起的过程中,线保持在所述可旋转装置内的每一导引装置中,这样在克服阻力的同时,可将缠绕到一起的线部分所必需的线长拉出。
由于在缠绕到一起的过程中,可将线从缠绕头中拉出的事实,因此,线内不会增加使线发生断裂的有害的张力或者牵引力。由于线是在克服一定阻力的情况下被拉出,因此,缠绕将发生在将被捆在一起的物件的非常相近的位置处。这样,将获得与在手工缠绕过程中类似的效果。
在优选实施例中,在线已经进给但是开始缠绕之前,回缩力作用于线上。这样,线被拉伸从而紧紧地围绕在将被捆扎在一起的物件的周围处,这将进一步改善缠绕的效果。
所述线适于在可旋转装置发生旋转之前从线轴上进给到爪并且被切断。在线从一个爪的导引表面上向另一爪的导引表面进给的过程中,由可可移动装置导引并且在线进给运动下沿着线进给运动的方向带动,其中可可移动装置由所述第一爪导引。这就允许使用固定爪,使用固定爪尤其是可避免手进行繁杂的运动,并且由于所述这种类型的机器不得不非常坚固并且耐冲击,以与其通常所处的建筑工地的恶劣环境相匹配,因此是非常有利的。
实施所述方法的机器的特别具有的特征从关于机器的第一独立权利要求中描述。
本发明特别优选的实施例,其特征在于,可旋转装置是带有导管的圆筒形式,具有用于沿轴向穿过的线的导管,并且所述圆筒可旋转地布置于圆筒形导引件中。
本发明的其它特征出现在后面的权利要求中。


下面将结合附图并参照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更为详细的说明。
图1示出了本发明的机器在工作之前的示意图。
图2示出了机器的下部分如何被设置在将结合在一起的加强杆的相交点上。
图3-8示出了在执行操作循环过程中,本发明的机器在各个状态下的局部剖视图。
图9-13示出了处于与图3-8所示相同状态下的机器的优选实施例。
机器的实施例的详细说明图1示出了本发明机器的一个实施例的基本结构的示意图。附图标记1示出了手柄,附图标记2示出了致动开关。手柄1通过伸缩部件3与机器的其余部分相连,其中部件3通过锁紧按钮4自由地被设置在不同位置处。以这种方式,机器的整个长度可根据所涉及的工况和操作者的高度进行调整。
所述机器包括两个牢固地与圆筒形外壳5相连的固定爪6和7。所述爪以某个间距彼此分离,所述间距为允许所述爪被向下导引到将结合在一起的加强杆8或者其它物件上方。在此连接中,外壳5被设计成支承体,该支承体具有座9,此座与加强杆8的形状相配。在进行捆扎操作之前,将机器向下放至加强杆8上,从而机器被搁置在这些杆上(参见图2)。
爪6、7分别具有捆扎线12的导引槽10和11,该捆扎线用于将加强杆捆绑在一起。这是通过将线从位于壳体13中的线轴进给到缠绕装置14而实现的,在已经将线通过爪6、7围绕到两相交的加强杆之后,并且在切断所述线之后将所得到的线圈的两线头部分缠绕在一起,这部分将在下面详述。
缠绕头14由轴15驱动,而轴15通过传动减速装置17由电动马达16驱动。
结合附图3-8将对机器和该机器的一个工作循环的一个实施例的另外的部件进行更为详细的说明。除了前述部件外,这些图还示出了驱动马达16的电池18。壳体13容纳有捆扎线12的线轴19,在弹簧21压缩的同时,所述线轴能沿着线进给的方向中的导引装置移动,其中与线轴相连的捆扎线通过两进给滚轮20由线轴拉出。附图标记22表示布置于固定外壳中的刀具,它用于在将线缠绕到一起之前将线12切断。
缠绕头由内圆筒14组成,所述内圆筒可旋转地安装在圆筒形外壳5中。内圆筒14包括两捆扎线的进给和导管23和24。内圆筒14中还安装有包括两支腿的类似剪刀状结构的部件,其中所述两支腿可彼此相对地进行枢转并且在一较适合的弹性球25的压力作用下彼此分离,其中所述弹性球在所述支腿的上端26之间被向下压,这将导致所述支腿的下端27被向外挤压并且与进给到管23和24内的捆扎线进行制动接合,这部分将在以后详细说明。由于所获得的杠杆作用,使用巨大作用力向外挤压支腿端部27是可行的。
所述球25具有导引销29,该销被自由地插入到螺纹心轴(spindle)28内并且可被压入到心轴28内以克服弹簧30的作用力。附图标记31表示支承装置,它防止导引销29和球25沿着心轴28的旋转方向被带动。
螺纹心轴28与孔32中的对应螺纹相互作用,所述孔位于外部固定圆筒5的顶盖中。螺纹心轴28与上部光滑部件43形成一体,其中所述部件43具有向外突出至狭槽34内的驱动销33,狭槽34位于由传动减速装置17带动的管状驱动轴15内。
附图标记35表示螺线管,它通过滑动环接触装置36通电并且致动锁定装置37,当致动螺线管时,所述锁定装置37被压入并且将捆扎线12固定,所述捆扎线12已经被导入到管24内,从而它不能发生回缩。
如图3A中的爪6的剖视图所示,通道形的导引装置38位于爪6的导引槽10内。通道形的导引装置38为弧形并且沿着爪是可运动的,下面将进行更为详细的叙述。导引通道38通过线39连接到弹簧加载的滚轮40上,从而在滚轮40内的弹簧将被张紧的同时,导引通道38会发生移动。
导引通道38在前边缘处具有止动面41,捆扎线12的前端部与该止动面41接触,以带到导引通道沿着捆扎线12的进给运动而运动。相对置的爪7包括凹槽42,该凹槽用于容纳导引通道38的前部的一部分以使线12的前端脱离止动面41,这部分将在下面详述。
为了能够在线的进给期间被可靠地导引,第二爪7内的导引槽11由弹簧加载的、类似盖的两个元件44封闭(参见图3B),所述元件44能在线12沿横向从导引槽11拉出时在彼此远离的方向上进行运动,下面将对此进行详述。
在图3中,机器已经被放下,所以它放置于两相交的加强杆8的上面,并且为捆扎线12的进给作准备,其中捆扎线已经在前面的捆扎操作中由刀具22切断。
图4示出了供给滚轮20是如何已经开始将线12从线轴19中拉出的。然后,在压缩弹簧21的同时,线已经沿着线供给方向上的导引装置移动。弹簧21应该具有柔性,从而在将线拉出后能被压缩,但是当线被送回到壳体13的空间内时,它仍然能够将线轴19返回至它的上端位置处。如果需要这样的话,壳体13可设有与线轴19接触的装置以对线轴的旋转产生一定的制动作用,从而确保线轴在线被拉出期间能够克服弹簧21的弹力作用。在这附图中,线12已经向下进给至位于爪6内的导引通道38中,从而线的前端已经与该通道的前止动壁41相接触,并且在此连接中沿着它连续进给运动的方向上带动通道。因此,线12将在穿过爪6和7之间的间隙通道中,由导引通道38导引,其中该导引通道由线本身带动。使用这种导引通道使得机器具有这样一种固定爪,即该固定爪不能够在进给线的过程中彼此进行相向运动,正如上面所提到的那样,这从各个角度来说都将十分有利。
从图5中可以看到,由于线12的连续进给,导引通道38的前部分已经到达第二爪7的导引槽11,并且在此连接中,所述前部已经插入到凹槽42内。因此,线的前端已经从止动壁41上脱离并且进一步进给到爪7的导引槽11内(参见图5A)。在图5所示的位置处,线12的端部已经进给到位于内圆筒14的导管24内,并经过由螺线管35所操作的固定装置37的位置。
在此位置处,进给线停止,并且将螺线管35致动,从而线的前端固定在圆筒14中的导管24内(参见图6)。当此过程发生时,供给滚轮20的驱动方向反向,然后线12回缩一定长度。线回缩的长度被插入到壳体13内,线轴19在弹簧21的作用下进行回转。此回转也由线的向后进给带动,它使得线轴在顺时针方向的旋转被锁定。然而,如果需要,线轴19也能发生旋转从而获得回缩的线。然而,在使用刚性线的情况下,优选地是,线仅仅在滚轮20和弹簧21的张力作用下送入到壳体13内。
当线12发生所述回缩时,线将从爪6内的向外敞开的导引通道38沿侧向拉出并且还从爪7的导引槽11内沿侧向拉出。盖状的封闭元件44然后将在线克服相连接的弹簧的作用力下通过压力分开。然后到达图6中所示的位置,其中线12紧紧地围绕在加强杆8的周围,所述加强杆与人工捆扎操作中同样的方式被缠绕在一起。在此连接中,弹簧加载线轴40也已经通过线39将导引通道38向后拉回到它在爪6中的起始位置处。
在缠绕在一起之前,线由刀具22切断,并且螺线管35断电,从而锁紧装置37将线的端部松开(参见图7)。此外,马达16被致动,它使得传动减速装置17的管状输出轴15开始旋转(参见图7A)。具有驱动销33的心轴43将被带动沿旋转方向旋转,这导致心轴下部的螺纹部分28使心轴向下运动,同时驱动销33在狭槽34内运动。在此连接中,弹簧30和导引销29将对位于圆筒14内的剪刀状装置的上端26之间的具有一定弹性的球25压向下方。这就意味着,支腿的下端27被压向外以与导管23和24内的线12形成紧密接合。由于导引销29和弹簧30在套筒状心轴28内被自由地导引,因此,上述现象在剪刀状的结构或圆筒14不发生任何旋转的情况下就会发生。
当心轴28已经下降作用至球25时,支腿端部27在导管23和24内的和线12的接合已经达到这样一个值,即线端部被牢固地保持在导管内,但是即使当线中出现一定的张力时,由于至少球25的表面层是弹性的原因它们仍然能够从导管中拉出。
在此位置处,螺纹心轴28将与弹性球25接触,然后会带动球和类似剪刀状的结构以及内圆筒14一起进行连续的旋转运动(参见图8)。此过程将伴随着弹性球25发生一定的额外弹性变形而产生。由于内圆筒14的旋转,线12的端部将在最上部加强杆8的顶部侧面缠绕在一起,并且在此连接中,将加强杆在交点处被捆绑在一起。为了将加强杆牢固地捆绑在一起,应根据被捆绑在一起的加强杆的尺寸来选择内圆筒14内的两导管23、24的开口部之间的间距以及内圆筒14的下表面和最上部加强杆的上表面之间的间距。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通过经验容易地对这些间距选取合适的值,从而在线的端部沿横向被拉出时,将其缠绕在一起,此过程类似于系鞋带。然后,还可获得如图8所示的加强杆的更加牢固捆绑的效果。内圆筒的下表面和最上部加强杆的顶部表面之间的间距设置为1cm足以容纳此缠绕并且会产生良好的缠绕效果。在此连接中,为了加大对线的摩擦,合适地是将橡胶环布置在每一导管的开口内。
上述实施例包括单独装置,用于将线固定在导管内的类似剪刀的结构。
然而,通常可以将这些装置省去,特别是当采用相对硬的捆扎线时,例如,在瑞典用于捆扎混凝土结构中的加强杆时所用到的线。由于线的硬度,在线已经从线轴上拉出后,它将恢复其弯曲形状,这就导致线在各个位置处被压靠在导管的壁上。这将导致线与导管壁之间的摩擦增大。
此外,在缠绕操作中由于线是从两导管的开口中被倾斜地拉出,因此,线在每一开口的边缘周围发生弯曲并且被压靠所述边缘上。这就使得将线从导管中拉出所需的作用力极大地增加。
因此,通常这种阻碍线的拉出的这样一种阻力,会在导管内不需要采用任何的单独固定装置的情况下就能获得紧固缠绕。
这使得设计一种非常简单、坚固和可靠的捆扎机器成为可能,在其最简单的实施例中,其捆扎头可包括可旋转的内圆筒和固定的外部导引圆筒,其中所述内圆筒带有用于捆扎线的两根导管。
现在参考附图9-13对本发明的最优实施例进行说明,图9-13对应并示出了该最优实施例的机器,这种机器处于与图3-6和图8中已经描述过的实施例相同的状态和位置。最优实施例的部件直接对应于已经描述过的实施例中的部件,它们有相同的附图标记。这些相同部件和它们的操作这里不将再次重复。
在图9中,其所示的捆扎机处于与图3中相同的状态。已将类似剪刀状的结构省去并且缠绕头仅包括由轴45驱动的并且被导引在外圆筒壳体5内的可旋转内圆筒14,其中所述轴45由传动减速装置17带动。轴45的内端46被拧到内圆筒14内。然而,该轴与还可通过本领域技术人员所熟知的其它装置与内圆筒相连。
与前述实施例类似,内圆筒14包括用于捆扎线12的两进给和导管23和24以及螺线管35,其中所述螺线管致动位于导管24内的锁定装置37。
附图5-7中的附图标记也同样适用于附图10-12,其中图5-7示出了处于一定操作状态下的前述实施例。
按照图12中所示的步骤,线12被刀具22切断,并且螺线管35被断电,从而锁定装置37将线的端部松开,参见图13。然后,启动马达16,该马达使驱动轴45发生旋转。由于轴与内圆筒14之间的联接,所述内圆筒也将由轴带动进行旋转。
由于内圆筒14发生旋转,因此线12的端部在最上部的加强杆8的顶部侧面被缠绕在一起,并且在此连接中,还会使加强杆在交点处的捆绑更加牢固。为了获得加强杆的捆绑更加牢固的效果,必须在缠绕的过程中使线内具有一定的张力。当将线拉出时,由于必须克服阻力,因而获得了此张力。所述阻力由线和位于内圆筒内的导管23和24之间的摩擦引起,特别是当在缠绕过程中,以某一倾角将线拉出时,线在导管的下开口的边缘处发生弯曲时所产生的摩擦引起。为了增大此摩擦,可将环状橡胶或者其它高摩擦并且耐磨的材料布置在所述开口内。
通过减小导管在其整个长度上的面积或者在导管内布置一个或多个限制件也可增大此摩擦。导管还可包括相对于彼此形成一小角度的部分。
图13示出了缠绕操作的结果。
作为图6和图12所示的线的前述回缩的替换,为了获得围绕被捆扎到一起的加强杆8的拉伸,在进给线已经停止后,将拉力施加到已经被送入到内圆筒14的导管24内的线12的导引端部。此拉力可由两个进给滚轮施加,其中该滚轮与进给滚轮20的类型相同并布置在内圆筒14内。
为了使线获得强有力的拉伸,从而紧紧地围绕在被捆扎的加强杆8的周围,线穿过所述第一导管23的进给应该在施加拉力之前被强制锁定。这可通过螺线管对布置在内圆筒14内的锁定装置进行致动来实现,从而该锁定装置将线锁定在第一导管23内,其中所述锁定装置的锁定方式与前述实施例中通过由螺线管致动的锁定装置37将线锁定在第二导管24中相同。
可替换的是,线12的锁定可以通过进给滚轮20或者旋转线轴19来实现或者也可通过本领域技术人员熟知的任何其它方式实现。
使线在围绕将被捆扎在一起的杆拉伸的上述可替换方法由于捆扎线12的线轴19不是进行移动而是进行转动,而使得机器的结构甚为简单。
如果需要的话,机器可具有这种装置,即在完成捆扎后,使被缠绕在一起的线的端部向下弯曲从而避免造成伤害的危险。为此,操作者可交替地使用抗冲击爪中的一个。然后,所述爪的外表面具有用于与线的端部接触的滚轮。为了便于线12在进行工作操作之前送入到内圆筒14内,内部和外部圆筒都设置有弹簧加载的位置调节装置,该装置使内圆筒在完成每一工作循环之后总是相对于外圆筒精确地返回到相同位置处。
本发明已经结合附图中所示的两个实施例进行了说明。然而,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将容易明白,这些实施例可以在权利要求的范围内在各个方面以至所涉及的各种详细实施例中进行变形。例如,第一实施例中的弹性球可由不同设计的元件替代,它能与剪刀状结构或其它装置接触用于将线固定到导管内。重要的是,此装置将给线带来所必需的保持力以使其对加强杆的捆扎更加牢固,但是还允许所需长度的线从该装置中拉出从而防止在线内产生过大的张力,例如,此过大的张力将使得线发生断裂。本领域的专家将提出具有此项功能的替换装置。
可替换的是,此装置除了不断地对拉出的线进行制动外,还可以这种方式制造,即它可间断地将此线完全地松开一小段时间并且在此中断期间内将其完全锁定。类似地,连接两固定爪之间间隙的导引通道也可在各个方面进行变化。
在电子设备(未示出)的控制下,通过按下致动按钮2启动后,上述工序将会自动地执行。此控制设备的编程由本领域的技术人员编制并且为了避免不对本说明书进行不必要地延长,因此将其省略。
权利要求
1.一种通过至少一根线将伸长的物件捆绑到一起,特别是用于捆扎加强杆、弹性缆索或者类似物的方法,具有导引表面的两个爪将线向下导引到将被捆绑在一起的物件上,此后,沿着一个爪的导引表面进给线并且使线横跨至另一爪的导引表面上,这样将线形成为围绕在所述物件的三个侧面上的线圈,并且在所述物件的第四侧面上将线圈的支腿缠绕到一起,其特征在于,通过位于相对于爪可转动的装置中的第一导引装置,将线进给到爪的所述第一导引表面上,通过位于可旋转装置内的第二导引装置使线朝远离第二爪的方向上进给;其中使可旋转装置进行旋转从而将线的两部分缠绕在一起以将物件与围绕的线捆绑在一起;并且其中在缠绕到一起的过程中,线保持在所述可旋转装置内的每一导引装置内,这样在克服阻力的同时,允许将缠绕到一起的线部分所必需的线长拉出。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线已经进给至第二导引装置之后,在回缩力施加到线上以使线在围绕将被捆绑在一起的物件产生拉伸的同时,将线固定到第二导引装置内。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线已经进给至第二导引装置之后,通过第一导引装置使线的进给停止并且将拉力作用到线的前端部以使其在围绕将被捆绑到一起的物件进行拉伸。
4.如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线从线轴上进给至爪,并且在可旋转装置发生旋转之前将线切断。
5.如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使线通过可移动装置从一个爪的导引表面进给至另一爪的导引表面,所述可移动装置由第一个提到的爪导引并且由线的进给运动带动。
6.一种通过至少一根线将伸长的物件捆绑到一起,特别是用于捆扎加强杆、弹性缆索或者类似物的机器,该机器包括两个爪(6,7),所述两个爪(6,7)具有用于线的导引表面,所述爪可向下导引到将被捆绑在一起的物件(8)上;装置(20)沿着一个爪(6)的导引表面(10)进给线(12),并且使线横跨至另一爪(7)的导引表面(11)上,这样便将线形成为围绕在所述物件的三个侧面上的线圈;以及在所述物件(8)的第四侧面上将线圈的支腿缠绕到一起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缠绕装置包括装置(14),该装置(14)相对于爪(6,7)可转动,并且该装置(14)具有第一导引装置(23)和第二导引装置(24),通过此第一导引装置(23),将线(12)进给到一个爪(6)的所述导引表面上,通过第二导引装置(24)使线朝远离第二爪(7)的方向上进给;其中所述导引装置(23,24)相对于可旋转装置(14)的旋转轴偏心地放置,并且各自的导引装置都被设计成或者设有一种装置使得在可旋转装置的旋转过程中,在克服阻力的同时,允许将线圈支腿缠绕在一起的所必需的线长拉出。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机器,其特征在于,它包括线(12)的线轴(19),用于将线从线轴拉出的装置(20),以及在可旋转装置(14)开始旋转之前将线切断的装置(22)。
8.如权利要求6或7所述的机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引装置呈导管(23,24)的形式,该导管(23,24)通过可旋转装置(14)基本上沿轴向旋转。
9.如权利要求6-8任一项所述的机器,其特征在于,可旋转装置(14)呈圆筒的形式,并带有使线(12)沿轴向穿过的导管(23,24),并且所述圆筒可旋转地位于外圆筒导引件(5)内。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机器,其特征在于,外圆筒导引件(5)被固定,并且其中所述爪(6,7)牢固地连接到此外圆筒导引件上。
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机器,其特征在于,外圆筒导引件(5)是带有座(9)的支承件,当机器在进行工作期间,在机器放置于物件上时所述座(9)用于与将捆绑在一起的物件(8)作用。
12.如权利要求6-11任一项所述的机器,其特征在于,它包括将回缩力施加到线(12)上的装置,从而在线的端部开始缠绕之前使线在围绕将被捆绑在一起的物件(8)进行拉伸。
13.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机器,其特征在于,它包括将线(12)固定到所述第二导引装置(24)内的装置(37),其中所述第二导引装置与所述回缩相连。
14.如权利要求12或13所述的机器,其特征在于,在进给线(12)的过程中,线轴(19)在克服弹力(21)的作用下基本上在进给线的方向进行运动,其中线轴(19)由所述弹力返回时产生所述回缩。
15.如权利要求6-11任一项所述的机器,其特征在于,它包括将拉力作用到线(12)的前端部上的装置,从而在线的端部开始缠绕之前使线围绕将被捆绑到一起的物件(8)进行拉伸。
16.如权利要求15所述的机器,其特征在于,它包括通过与所述线的所述拉伸相连的所述第一导引装置(23)停止线(12)进给的停止装置,。
17.如权利要求6-16任一项所述的机器,其特征在于,另一爪(7)的至少所述导引表面被做成为导引槽的形式,其中所述导引槽由盖装置(44)所封闭,当回缩力施加到线用于使线围绕将被捆绑在一起的物件发生拉伸时,所述盖装置允许线(12)从其中抽出。
18.如权利要求6-17任一项所述的机器,其特征在于,它包括可移动装置(38),该可移动装置由所述一个爪(6)导引,并且适于由线(12)在线(12)的进给方向上由线带动运动,这样当线从一个爪的导引表面进给到另一个爪的导引表面进给时连接所述两个爪(6,7)之间的间隙。
19.如权利要求18所述的机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引装置(38)包括带有止动装置(41)的开口通道,线(12)的前端适于与所述止动装置(41)相作用,以沿线的进给方向带动导引装置,并且所述止动装置适于在线的端部已经到达第二爪(7)的导引表面(11)时,将线的前端松开。
20.如权利要求18或19所述的机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引装置(38)克服弹力的作用进行移动,当线(12)的前端已经到达第二爪(7)的导引表面时,所述弹力使导引装置返回。
21.如权利要求6-20任一项所述的机器,其特征在于,用于将线固定在各自的导管内的两个接合元件(27)位于内圆筒内,其中所述接合装置(27)可枢转地安装在内圆筒(14)内,并且由于致动装置(25)轴向地运动至内圆筒内,所述接合装置(27)适于枢转地向外以与位于各自导管(23,24)内的线(12)接合。
22.如权利要求21所述的机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接合元件(27)具有类似剪刀状的结构,该结构带有可彼此相对地枢转的两个支腿,所述支腿的一端适于压向外部从而在当所述致动装置压入支腿的另一端(26)之间时,所述支腿的一端与位于各自导管(23,24)内的线(12)接合。
23.如权利要求22所述的机器,其特征在于,致动装置的第一部件(25)具有一定弹性并且适于当其旋转时能够带动类似剪刀状结构并且内圆筒(14)沿着旋转方向运动,其中所述部件用于与支腿的所述另一端(26)作用。
24.如权利要求23所述的机器,其特征在于,致动装置包括可旋转的第二部件(28),它适于与所述第一部件(25)相接合,并且在此连接中使得第一部件(25)旋转。
25.如权利要求24所述的机器,其特征在于,致动装置的所述第二部件(28)由套筒状心轴组成,其中致动装置的所述弹性第一部件(25)呈球状并带有导引销(29),该导引销(29)突出到套筒内并且适于能够在克服弹簧(30)的作用下进一步地压入到套筒内。
全文摘要
一种通过至少一根线将伸长的物件捆绑到一起,特别是用于捆扎加强杆、弹性缆索或者类似物的机器。该机器包括两个爪6,7,所述爪6,7可将线12向下导引到将被捆绑在一起的物件8上,装置20沿着一个爪6的导引表面10进给线12,并且使线横跨至另一爪7的导引表面11上,这样便将线形成为围绕在所述物件的三个面上的线圈,线圈的支腿在所述物件的第四侧上缠绕到一起。缠绕装置包括装置14,该装置14可相对于爪6,7进行转动,并且该装置14在线进给到爪和从爪引出时对线12导引线12。缠绕装置允许将在克服阻力的同时,将线圈支腿要缠绕的那部分线所必需的线长拉出。
文档编号E04G21/12GK1761796SQ200480007048
公开日2006年4月19日 申请日期2004年3月17日 优先权日2003年3月18日
发明者彼特·瓦约基 申请人:彼特·瓦约基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