轴头式砌体材料模块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31746阅读:22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轴头式砌体材料模块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井壁墙体建筑模块。具体地说,本发明提出了一种适合于砌筑不同尺度的井壁墙体的轴头式砌体材料模块。
背景技术
在现有技术中已经具有了多种砌筑方便,轻便、便于搬运和安装的墙体构件。在美国专利文献US5802797A和中国专利文献CN1431375A中公开了这类墙体构件中的一种。其中的墙体砌块包括一个前表面,一个后表面,一对端表面,一个上安置面,一个下安置面,一个凹入所述上安置面在所述上安置面中部沿纵向伸延的凹槽;一个从所述下安置面凸起在所述下安置面中部沿纵向伸延的凸棱;所述凸棱的形状适于至少与下层砌块上凹槽的边缘一起使所述砌块对齐并限定一个充填灰浆或粘结剂的空间;在至少一个端表面上凹入的一个凹槽形成一个半孔,该凹槽与相邻砌块的相邻端表面一同限定一个孔,有灰浆或粘结剂在所述相邻的端表面之间进入所述孔中;所述前表面具有一个至少部分地类似灰浆勾缝的轮廓,由此在所述砌块之间,相邻砌块的所述前表面的所述轮廓一同组成完整的灰浆勾缝;一个围绕所述砌块周边、平行于前表面并在所述前表面内侧的沟槽,来至少部分地限定一个灰浆屏障,阻止其到达所述前表面。由此,所述砌块的所述孔和所述凹槽中的任何多余的灰浆或粘结剂流入所述沟槽中。但是上述专利文献中公开的墙体构件从结构上看仅仅适于构筑一般的直线型墙体或特定曲率半径的墙体。
然而,无论是对砌块的生产单位还是使用砌块的施工单位来说,都必然带来成本过高地问题。对于砌块的生产单位来说,对于不同尺度的井壁墙体的砌块就需要用不同的生产模具生产,设备投入太高,同时增加了生产成本。而对于使用砌块的施工单位来说,由于施工中难免出现构建损坏的现象,因而在采购时往往做出一定的富裕量。当施工完成时,多余的砌块往往被废弃,造成浪费。
为解决上述问题,中国专利文献CN2523828Y公开一种链挂式砖,该砖体向外延伸有1至4个倒勾部,砖体表面有水泥流通槽,垂向有通孔或半开通孔。有两个倒勾的C形砖是结构最简化最易组合的链挂砖。砖与砖之间水平方向为环环勾挂的链,垂向为层层镶嵌搭扣,整个墙体牢固的自成一体。通过通孔或半开通孔多层砖一次灌浆,水泥浆可沿墙体内通孔上下左右相互灌通。因而,不必每砖抹水泥浆;墙面平整无溢出浆灰;墙侧不必抹砖缝;墙角砖槽孔较大,不用模板可直接灌筑钢筋水泥柱。但是这种砖由于其结构特点,使得其砖体较小,砌筑工作量比一般的砌块要多一倍,砌筑效率低。
在中国专利文献CN1517504A中公开了一种联锁型建筑块,该建筑块设置有至少一个内芯,一个第二或端部芯体部分和一个联锁部件,该联锁部件从一个表面突出并构成至少一个内芯的部分周边。当在同一水平上将其首尾相接地放置在一起时,该建筑块就会形成一个用于容纳联锁部件的第二芯体或支座。当第一排以首尾相接的方式进行安装的建筑块相对以首尾相接的方式进行安装的第二排建筑块交错排列时,一排建筑块的联锁部件就会与第二或端部芯体部分或另一排建筑块的较大内芯相互配合,从而使邻排的建筑块相互联锁。基本建筑块设置有倾斜的端部,这样就可以形成具有预定半径的多排建筑块,或者通过以面对背的方式放置一个建筑块并以背对面的方式放置相邻的建筑块就能够形成一排线性的建筑块组。但是这种联锁型建筑块也只适用于砌筑直线型墙体和具有特定曲率半径的墙体。

发明内容
为此,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出一种轴头式砌体材料模块,该砌块轻便、便于搬运和安装并适于砌筑非特定曲率的墙体。
为解决本发明的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的轴头式砌体材料模块具有一个前表面,一个与所述前表面基本平行的后表面,一对模块端部,一个上安置面,一个与所述上安置面基本平行的下安置面;其中在所述模块的至少一个端部成型有能够与相邻模块端部沿垂直于所述上、下安置面铰接转动连接的铰接构件;其中所述铰接构件包括一个成型在所述模块端部的具有外圆柱面的铰轴部件和/或一个成型在所述模块端部的具有可与相邻的轴头式砌体材料模块的铰轴部件的所述外圆柱面配合的内圆柱面的铰接槽。
为保证所述铰轴部件牢固地设置在所述模块端部上,减少应力集中部位。所述外圆柱面整体所具有的最大弧度小于220度。
为提高在所述墙体模块中浇筑混凝土形成芯柱的芯柱率并减少所述墙体模块的重量,同时保证所述模块上所述铰轴部件的强度,防止在生产、运输或使用过程中使所述铰轴部件损坏。所述铰轴部件由靠近所述外表面的外侧凸舌和靠近所述内表面的内侧凸舌构成,所述外侧凸舌和所述内侧凸舌自所述模块端部突出。
为了使所述墙体模块为了使所述墙体模块便于砌筑圆形墙体,所述外侧凸舌较所述内侧凸舌长;同时,所述后表面较所述前表面在长度方向上长。
所述铰接槽的两侧槽缘高度相等,并且其弧度小于180度。
为减少所述墙体模块的重量,同时为了砌筑时更加方便。所述铰接槽仅在槽缘靠近端部具有与所述铰轴部件的所述外圆柱面配合的内圆柱面。
本发明的所述墙体模块的一种形式是所述铰接构件包括在所述模块的一端成型的所述铰轴部件,而在所述模块的另一端成型有所述铰接槽。
本发明的所述墙体模块的另一种形式是用作与普通直墙模块过渡配合的过渡模块。其中又分为两种形式。一种是所述铰接构件仅包括在所述模块的一个端部成型的所述铰轴部件。而另一种是所述铰接构件仅包括在所述模块的一个端部成型的所述铰接槽。这种过渡模块的另一个端部成型有适于与同类型直墙体模块的端部配合的结构。
所述墙体模块的块体包括具有前表面的前壁体,具有所述后表面的后壁体,所述前壁体和所述后壁体基本平行;在所述前壁体于所述后壁体内侧设置有连接壁体。
所述前壁体和所述后壁体的厚度为30-55毫米;所述连接壁体的厚度为35-55毫米。
在所述上、下安置面之一上成型有一个凹入的凹槽,而在设有凹槽的所述安置面相对的安置面上设置有与所述凹槽相对应的凸台;所述凸台的形状适于嵌入所述凹槽。
在所述安置面上设有平行于所述前、后表面的凹槽线。
本发明的上述技术方案相比现有技术具有以下优点本发明的所述模块由于在端部成型有能够与相邻模块端部铰接连接的铰接构件,因此可以灵活地在使用的范围内砌筑不同曲率半径的墙体;在砌筑方式上与通常的模块的砌筑方式基本上相同,也便于施工单位的施工或使用;同时,本发明的模块还保持了现有技术所具有的通过干码、注浆、加筋注浆等不同的施工方式,实现不同的等级强度要求;通过采用混凝土砂浆筑浆灌缝,保证了井壁墙体在整体上达到坚固、耐久、抗渗的要求;并且便于搬运、存放和施工中使用。


为了使本发明的内容更容易被清楚的理解,下面根据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其中图1是本发明的第一种轴头式砌体材料模块的结构形式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发明的第二种轴头式砌体材料模块的结构形式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发明的第三种轴头式砌体材料模块的结构形式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4显示由图1至图3所显示的轴头式砌体材料模块在砌筑时的拼装关系示意图;图5显示由第一个结构形式的轴头式砌体材料模块拼接组成的一层圆环形井壁墙体的示意图;
图6显示图1所显示的轴头式砌体材料模块的第一种实施方式的尺寸关系图;图7显示图1所显示的轴头式砌体材料模块的第二种实施方式的尺寸关系图;图8显示图1所显示的轴头式砌体材料模块的第三种实施方式的尺寸关系图;图9显示图1所显示的轴头式砌体材料模块的第四种实施方式的尺寸关系图;图10由图1至图3所示轴头式砌体材料模块结合直墙模块拼接组成的一层椭圆环形井壁墙体的示意图;图11本发明的轴头式砌体材料模块砌筑的井壁墙体的部分的立体图。
图中附图标记表示为1-前表面、2-后表面、3-端部、4-上安置面、5-下安置面、6-铰轴部件、7-铰接槽、8-前壁体、9-后壁体、10-连接壁体、11-外侧凸舌、12-内侧凸舌、13-(与同类型直墙体模块的端部配合的)结构。
具体实施例方式
参见图1,是本发明的第一种轴头式砌体材料模块的结构形式,其具有一个前表面1,一个与所述前表面1基本平行的后表面2,一对模块端部3,一个上安置面4,一个与所述上安置面4基本平行的下安置面5;其中在所述模块的两端部3分别成型有作为铰接构件的铰轴部件6和铰接槽7。所述铰轴部件6的外圆柱面可与所述铰接槽7的内圆柱面配合。所述墙体模块的块体包括具有前表面1的前壁体8,具有所述后表面2的后壁体9,所述前壁体8和所述后壁体9基本平行;在所述前壁体8于所述后壁体9内侧设置有连接壁体10。所述铰轴部件6由靠近所述外表面的外侧凸舌11和靠近所述内表面的内侧凸舌12构成,所述外侧凸舌11和所述内侧凸舌12自所述模块端部3突出。其中所述外侧凸舌11较所述内侧凸舌12长;同时,所述后表面2较所述前表面1在长度方向上长。
参见图2,是本发明的第二种轴头式砌体材料模块的结构形式,其具有一个前表面1,一个与所述前表面1基本平行的后表面2,一对模块端部3,一个上安置面4,一个与所述上安置面4基本平行的下安置面5;其中在所述模块端部3之一成型有作为铰接构件的具有所述外圆柱面的铰轴部件6,而另一所述模块端部3成型有适于与同类型直墙体模块的端部配合的结构13。所述墙体模块的块体包括具有前表面1的前壁体8,具有所述后表面2的后壁体9,所述前壁体8和所述后壁体9基本平行;在所述前壁体8于所述后壁体9内侧设置有连接壁体10。所述铰轴部件6由靠近所述外表面的外侧凸舌11和靠近所述内表面的内侧凸舌12构成,所述外侧凸舌11和所述内侧凸舌12自所述模块端部3突出。其中所述外侧凸舌11较所述内侧凸舌12长;同时,所述后表面2较所述前表面1在长度方向上长。
参见图3,是本发明的第三种轴头式砌体材料模块的结构形式,其具有一个前表面1,一个与所述前表面1基本平行的后表面2,一对模块端部3,一个上安置面4,一个与所述上安置面4基本平行的下安置面5;其中在所述模块端部3之一成型有适于容纳所述铰轴部件6,并具可与相邻的轴头式砌体材料模块的铰轴部件6的所述外圆柱面配合的内圆柱面的铰接槽7,而另一所述模块端部3成型有适于与同类型直墙体模块的端部配合的结构13。所述墙体模块的块体包括具有前表面1的前壁体8,具有所述后表面2的后壁体9,所述前壁体8和所述后壁体9基本平行;在所述前壁体8于所述后壁体9内侧设置有连接壁体10。
图4是由图1所显示的轴头式砌体材料模块在砌筑时的拼装关系示意图,图中可以清楚地看出,由于本发明的所述铰轴部件6和所述铰接槽7之间可以在一定的范围内相对转动,因而通过增加或减少所述轴头式砌体材料模块的数量,可以灵活地砌出不同半径的井壁墙体。对于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由图4所给出的教导,可以显而易见地推论出图2所示的第二种结构形式的轴头式砌体材料模块和图3所示的第三种结构形式的轴头式砌体材料模块相互之间,及与第一种结构形式的轴头式砌体材料模块的相互拼装关系。
以下结合具体的实施方式对本发明轴头式砌体材料模块在实际施工中的应用作具体的说明。
对于砌筑圆形井体的井壁,采用图1所示第一种结构形式的轴头式砌体材料模块即可,形成如图5所示的圆环形井壁墙体的一层。由于规范规定井的直径以100毫米为一挡增加,所以以下的说明都是以100毫米为单位的近似值。该近似值在建筑结构的允许的合理误差值之内。
圆形井体第一实施例对于规范图集中的700毫米至1000毫米直径的井壁墙体来说,采用所述如图6所示尺寸的第一种结构形式的轴头式砌体材料模块。其中所述铰轴部件6的所述外圆柱面的轴线至所述铰接槽7的所述内圆柱面的轴线之间的距离为290毫米,所述前表面1至所述后表面2之间的距离为180毫米。具有所述前表面1的前壁体8和具有所述后表面2的后壁体9的厚度为35毫米,在所述前壁体8于所述后壁体9内侧设置两个相间所述连接壁体10的厚度为40毫米,所述连接壁体10的下部成型有拱形缺口。所述外圆柱面整体所具有的弧度为220度,也就是说,所述前表面1靠近所述铰轴部件6的侧边与所述外圆柱面轴线的连线与所述轴头式砌体材料模块中心线之间的夹角为110度。所述铰轴部件6由靠近所述外表面的外侧凸舌11和靠近所述内表面的内侧凸舌12构成,所述外侧凸舌11和所述内侧凸舌12自所述模块端部3突出。其中所述外侧凸舌11较所述内侧凸舌12长;同时,所述后表面2较所述前表面1在长度方向上长。所述铰接槽7的两侧槽缘高度相等,并且其弧度小于180度。
砌筑时,将每一块所述轴头式砌体材料模块的所述铰轴部件6嵌入所述铰接槽7中,其中所采用的块数采用直径的毫米数值÷100+3=所用块数对于700毫米直径的井壁墙体采用十块,而800毫米直径的井壁墙体采用十一块、900毫米直径的井壁墙体采用十二块、1000毫米直径的井壁墙体采用十三块。
圆形井体第二实施例对于规范图集中的1100毫米以上直径的井壁墙体来说,采用所述如图7所示尺寸的第一种结构形式的轴头式砌体材料模块。其中所述铰轴部件6的所述外圆柱面的轴线至所述铰接槽7的所述内圆柱面的轴线之间的距离为310毫米,所述前表面1至所述后表面2之间的距离为240毫米。具有所述前表面1的前壁体8和具有所述后表面2的后壁体9的厚度为35毫米,在所述前壁体8于所述后壁体9内侧设置两个相间所述连接壁体10的厚度为40毫米,所述连接壁体10的下部成型有拱形缺口。所述外圆柱面整体所具有的弧度为210度,也就是说,所述前表面1靠近所述铰轴部件6的侧边与所述外圆柱面轴线的连线与所述轴头式砌体材料模块中心线之间的夹角为105度。所述铰轴部件6由靠近所述外表面的外侧凸舌11和靠近所述内表面的内侧凸舌12构成,所述外侧凸舌11和所述内侧凸舌12自所述模块端部3突出。其中所述外侧凸舌11较所述内侧凸舌12长;同时,所述后表面2较所述前表面1在长度方向上长。所述铰接槽7的两侧槽缘高度相等,并且其弧度小于180度。
砌筑时,将每一块所述轴头式砌体材料模块的所述铰轴部件6嵌入所述铰接槽7中,其中所采用的块数采用直径的毫米数值÷100+3=所用块数对于1100毫米直径的井壁墙体采用十四块,而1200毫米直径的井壁墙体采用十五块,以此类推。
圆形井体第三实施例对于规范图集中的1200毫米以上直径的井壁墙体来说,采用所述如图8所示尺寸的第一种结构形式的轴头式砌体材料模块。其中所述铰轴部件6的所述外圆柱面的轴线至所述铰接槽7的所述内圆柱面的轴线之间的距离为317毫米,所述前表面1至所述后表面2之间的距离为300毫米。具有所述前表面1的前壁体8和具有所述后表面2的后壁体9的厚度为40毫米,在所述前壁体8于所述后壁体9内侧设置两个相间所述连接壁体10的厚度为45毫米,所述连接壁体10的下部成型有拱形缺口。所述外圆柱面整体所具有的弧度为210度,也就是说,所述前表面1靠近所述铰轴部件6的侧边与所述外圆柱面轴线的连线与所述轴头式砌体材料模块中心线之间的夹角为105度。所述铰轴部件6由靠近所述外表面的外侧凸舌11和靠近所述内表面的内侧凸舌12构成,所述外侧凸舌11和所述内侧凸舌12自所述模块端部3突出。其中所述外侧凸舌11较所述内侧凸舌12长;同时,所述后表面2较所述前表面1在长度方向上长。所述铰接槽7的两侧槽缘高度相等,并且其弧度小于180度。
砌筑时,将每一块所述轴头式砌体材料模块的所述铰轴部件6嵌入所述铰接槽7中,其中所采用的块数采用直径的毫米数值÷100+3=所用块数对于1200毫米直径的井壁墙体采用十五块,而1300毫米直径的井壁墙体采用十六块,以此类推。
圆形井体第四实施例对于规范图集中的2200毫米以上直径的井壁墙体来说,采用所述如图9所示尺寸的第一种结构形式的轴头式砌体材料模块。其中所述铰轴部件6的所述外圆柱面的轴线至所述铰接槽7的所述内圆柱面的轴线之间的距离为315毫米,所述前表面1至所述后表面2之间的距离为400毫米。具有所述前表面1的前壁体8和具有所述后表面2的后壁体9的厚度为40毫米,在所述前壁体8于所述后壁体9内侧设置两个相间所述连接壁体10的厚度为50毫米,所述连接壁体10的下部成型有拱形缺口。所述外圆柱面整体所具有的弧度为162度,也就是说,所述前表面1靠近所述铰轴部件6的侧边与所述外圆柱面轴线的连线与所述轴头式砌体材料模块中心线之间的夹角为88度。所述铰轴部件6由靠近所述外表面的外侧凸舌11和靠近所述内表面的内侧凸舌12构成,所述外侧凸舌11和所述内侧凸舌12自所述模块端部3突出。其中所述外侧凸舌11较所述内侧凸舌12长;同时,所述后表面2较所述前表面1在长度方向上长。所述铰接槽7的两侧槽缘高度相等,并且其弧度小于180度。
砌筑时,将每一块所述轴头式砌体材料模块的所述铰轴部件6嵌入所述铰接槽7中,其中所采用的块数采用直径的毫米数值÷100+4=所用块数对于2200毫米直径的井壁墙体采用二十六块,而2300毫米直径的井壁墙体采用二十七块,以此类推。
对于不同模块类型的重合部分,主要是考虑到相同尺寸井体的不同结构强度要求。这样可以根据强度要求来选择相应的模块类型。
对于砌筑椭圆形井体的井壁,采用图1所示第一种结构形式的轴头式砌体材料模块结合图2和图3所示的第二种和第三种结构形式的轴头式砌体材料模块与相应尺寸的直墙模块配合一同构成。形成如图10所示的椭圆环形井壁墙体的一层。由于规范规定椭圆形井的圆弧部分的直径以100毫米为一挡增加,所以以下的说明都是以100毫米为单位的近似值。该近似值在建筑结构的允许的合理误差值之内。
椭圆形井体第一实施例对于规范图集中的圆弧部分为700毫米至1000毫米直径的井壁墙体来说,采用所述如图5所示尺寸的第一种结构形式的轴头式砌体材料模块。其中第一种结构形式的所述轴头式砌体材料模块的所述铰轴部件6的所述外圆柱面的轴线至所述铰接槽7的所述内圆柱面的轴线之间的距离为290毫米,所述前表面1至所述后表面2之间的距离为180毫米。具有所述前表面1的前壁体8和具有所述后表面2的后壁体9的厚度为35毫米,在所述前壁体8于所述后壁体9内侧设置两个相间所述连接壁体10的厚度为40毫米,所述连接壁体10的下部成型有拱形缺口。所述外圆柱面整体所具有的弧度为220度,也就是说,所述前表面1靠近所述铰轴部件6的侧边与所述外圆柱面轴线的连线与所述轴头式砌体材料模块中心线之间的夹角为110度。所述铰轴部件6由靠近所述外表面的外侧凸舌11和靠近所述内表面的内侧凸舌12构成,所述外侧凸舌11和所述内侧凸舌12自所述模块端部3突出。其中所述外侧凸舌11较所述内侧凸舌12长;同时,所述后表面2较所述前表面1在长度方向上长。所述铰接槽7的两侧槽缘高度相等,并且其弧度小于180度。所述第二和第三种结构形式的所述轴头式砌体材料模块的总长度分别为352毫米和322毫米,其它尺寸与第一种结构形式的轴头式砌体材料模块的相应结构相同。
砌筑时,将每一块所述轴头式砌体材料模块的所述铰轴部件6嵌入所述铰接槽7中,其中所采用的块数采用直径的毫米数值÷100+3=所用块数对于半圆为700毫米直径的井壁墙体每个半圆采用五块,而900毫米直径的井壁墙体每个半圆采用十二块,以此类推。
椭圆形井体第二实施例对于规范图集中的圆弧部分为1100毫米以上直径的井壁墙体来说,采用所述如图7所示尺寸的第一种结构形式的轴头式砌体材料模块。其中所述铰轴部件6的所述外圆柱面的轴线至所述铰接槽7的所述内圆柱面的轴线之间的距离为310毫米,所述前表面1至所述后表面2之间的距离为240毫米。具有所述前表面1的前壁体8和具有所述后表面2的后壁体9的厚度为35毫米,在所述前壁体8于所述后壁体9内侧设置两个相间所述连接壁体10的厚度为40毫米,所述连接壁体10的下部成型有拱形缺口。所述外圆柱面整体所具有的弧度为220度,也就是说,所述前表面1靠近所述铰轴部件6的侧边与所述外圆柱面轴线的连线与所述轴头式砌体材料模块中心线之间的夹角为110度。所述铰轴部件6由靠近所述外表面的外侧凸舌11和靠近所述内表面的内侧凸舌12构成,所述外侧凸舌11和所述内侧凸舌12自所述模块端部3突出。其中所述外侧凸舌11较所述内侧凸舌12长;同时,所述后表面2较所述前表面1在长度方向上长。所述铰接槽7的两侧槽缘高度相等,并且其弧度小于180度。所述第二和第三种结构形式的所述轴头式砌体材料模块的总长度分别为360毫米和334毫米,其它尺寸与第一种结构形式的轴头式砌体材料模块的相应结构相同。
砌筑时,将每一块所述轴头式砌体材料模块的所述铰轴部件6嵌入所述铰接槽7中,形成如图14所示的椭圆环形井壁墙体的一层。其中所采用的块数采用直径的毫米数值÷100+3=所用块数对于1100毫米直径的井壁墙体每个半圆采用七块,而1300毫米直径的井壁墙体每个半圆采用八块,以此类推。
椭圆形井体第三实施例对于规范图集中的圆弧部分为1200毫米以上直径的井壁墙体来说,采用所述如图8所示尺寸的第一种结构形式的轴头式砌体材料模块。其中所述铰轴部件6的所述外圆柱面的轴线至所述铰接槽7的所述内圆柱面的轴线之间的距离为317毫米,所述前表面1至所述后表面2之间的距离为300毫米。具有所述前表面1的前壁体8和具有所述后表面2的后壁体9的厚度为40毫米,在所述前壁体8于所述后壁体9内侧设置两个相间所述连接壁体10的厚度为45毫米,所述连接壁体10的下部成型有拱形缺口。所述外圆柱面整体所具有的弧度为220度,也就是说,所述前表面1靠近所述铰轴部件6的侧边与所述外圆柱面轴线的连线与所述轴头式砌体材料模块中心线之间的夹角为110度。所述铰轴部件6由靠近所述外表面的外侧凸舌11和靠近所述内表面的内侧凸舌12构成,所述外侧凸舌11和所述内侧凸舌12自所述模块端部3突出。其中所述外侧凸舌11较所述内侧凸舌12长;同时,所述后表面2较所述前表面1在长度方向上长。所述铰接槽7的两侧槽缘高度相等,并且其弧度小于180度。所述第二和第三种结构形式的所述轴头式砌体材料模块的总长度分别为390毫米和380毫米,其它尺寸与第一种结构形式的轴头式砌体材料模块的相应结构相同。
砌筑时,将每一块所述轴头式砌体材料模块的所述铰轴部件6嵌入所述铰接槽7中,其中所采用的块数采用直径的毫米数值÷100+3=所用块数对于1300毫米直径的井壁墙体每个半圆采用八块,而1500毫米直径的井壁墙体每个半圆采用九块,以此类推。
椭圆形井体第四实施例对于规范图集中的圆弧部分为2200毫米以上直径的井壁墙体来说,采用所述如图9所示尺寸的第一种结构形式的轴头式砌体材料模块。其中所述铰轴部件6的所述外圆柱面的轴线至所述铰接槽7的所述内圆柱面的轴线之间的距离为315毫米,所述前表面1至所述后表面2之间的距离为400毫米。具有所述前表面1的前壁体8和具有所述后表面2的后壁体9的厚度为40毫米,在所述前壁体8于所述后壁体9内侧设置两个相间所述连接壁体10的厚度为50毫米,所述连接壁体10的下部成型有拱形缺口。所述外圆柱面整体所具有的弧度为220度,也就是说,所述前表面1靠近所述铰轴部件6的侧边与所述外圆柱面轴线的连线与所述轴头式砌体材料模块中心线之间的夹角为110度。所述铰轴部件6由靠近所述外表面的外侧凸舌11和靠近所述内表面的内侧凸舌12构成,所述外侧凸舌11和所述内侧凸舌12自所述模块端部3突出。其中所述外侧凸舌11较所述内侧凸舌12长;同时,所述后表面2较所述前表面1在长度方向上长。所述铰接槽7的两侧槽缘高度相等,并且其弧度小于180度。所述第二和第三种结构形式的所述轴头式砌体材料模块的总长度分别为380毫米和395毫米,其它尺寸与第一种结构形式的轴头式砌体材料模块的相应结构相同。
砌筑时,将每一块所述轴头式砌体材料模块的所述铰轴部件6嵌入所述铰接槽7中,其中所采用的块数采用直径的毫米数值÷100+4=所用块数对于2200毫米直径的井壁墙体每个半圆采用十三块,而2400毫米直径的井壁墙体每个半圆采用十四块,以此类推。
如图1至图3所示,在上述实施例中,各种所述轴头式砌体材料模块的所述下安置面5上成型有一个凹入的凹槽,而在所述上安置面4上设置有与所述凹槽相对应、适于嵌入所述凹槽的凸台;所述凸台与所述凹槽的配合适于将上下相邻层的所述轴头式砌体材料模块对齐。在所述安置面上成形有平行于所述前、后表面2的凹槽线。由于这样的结构,使得本发明的轴头式砌体材料模块不再需要错逢砌筑,如图11所示,砌筑过程更加简便快捷。
上述轴头式砌体材料模块砌成的井壁墙体结构可以在墙体的空心腔体内插入钢筋并浇筑混凝土形成实心的井壁墙体。实质上,此时所述轴头式砌体材料模块砌成的空心井壁墙体起到浇筑模板的作用。由于所述轴头式砌体材料模块的转动部分采用铰接式连接,因此才适当转角范围内,都不会发生浇筑浆料泄漏的情况,使得砌筑的井壁墙体即尺寸灵活,又满足强度要求。由此可见,本发明的洲头式砌体材料模块上构成铰轴部件6的内、外侧凸舌突出的长度视具体要求而定。
显然,本发明的上述实施例仅仅是为清楚地说明本发明所作的举例,而并非是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限定。对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上述说明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其它不同形式的变化或变动。这里无需也无法对所有的实施方式予以穷举。而这些属于本发明的精神所引伸出的显而易见的变化或变动仍处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中。
权利要求
1.种轴头式砌体材料模块,具有一个前表面(1),一个与所述前表面(1)基本平行的后表面(2),一对模块端部(3),一个上安置面(4),一个与所述上安置面(4)基本平行的下安置面(5);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模块的至少一个端部(3)成型有能够与相邻模块端部(3)沿垂直于所述上、下安置面(5)铰接转动连接的铰接构件;所述铰接构件包括一个成型在所述模块端部(3)的具有外圆柱面的铰轴部件(6)和/或一个成型在所述模块端部(3)的具有可与相邻的轴头式砌体材料模块的铰轴部件(6)的所述外圆柱面配合的内圆柱面的铰接槽(7)。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轴头式砌体材料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圆柱面整体所具有的最大弧度小于220度。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轴头式砌体材料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铰轴部件(6)由靠近所述外表面的外侧凸舌(11)和靠近所述内表面的内侧凸舌(12)构成,所述外侧凸舌(11)和所述内侧凸舌(12)自所述模块端部(3)突出。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轴头式砌体材料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外侧凸舌(11)较所述内侧凸舌(12)长;同时,所述后表面(2)较所述前表面(1)在长度方向上长。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意一项所述的轴头式砌体材料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铰接槽(7)的两侧槽缘高度相等,并且其弧度小于180度。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轴头式砌体材料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铰接槽(7)仅在所述槽缘靠近端部(3)具有与所述铰轴部件(6)的所述外圆柱面配合的内圆柱面。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轴头式砌体材料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铰接构件包括在所述模块的一端成型的所述铰轴部件(6),而在所述模块的另一端成型有所述铰接槽(7)。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轴头式砌体材料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铰接构件仅包括在所述模块的一个端部(3)成型的所述铰轴部件(6)。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轴头式砌体材料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铰接构件仅包括在所述模块的一个端部(3)成型的所述铰接槽(7)。
10.根据权利要求8或9所述的轴头式砌体材料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模块的另一个端部(3)成型有适于与同类型直墙体模块的端部配合的结构(13)。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轴头式砌体材料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墙体模块的块体包括具有所述前表面(1)的前壁体(8)和具有所述后表面(2)的后壁体(9),所述前壁体(8)和所述后壁体(9)基本平行;在所述前壁体(8)于所述后壁体(9)内侧设置有连接壁体(10)。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轴头式砌体材料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前壁体(8)和所述后壁体(9)的厚度为30-55毫米;所述连接壁体(10)的厚度为35-55毫米。
1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轴头式砌体材料模块,其特征在于在所述上、下安置面(5)之一上成型有一个凹入的凹槽,而在设有凹槽的所述安置面相对的安置面上设置有与所述凹槽相对应的凸台;所述凸台的形状适于嵌入所述凹槽。
1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轴头式砌体材料模块,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安置面上成形有平行于所述前、后表面(2)的凹槽线。
全文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轴头式砌体材料模块。本发明解决了一种模块砌筑不同直径的井壁墙体的问题。本发明的模块具有一个前表面(1),一个与所述前表面(1)基本平行的后表面(2),一对模块端部(3),一个上安置面(4),一个与所述上安置面(4)基本平行的下安置面(5);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模块的至少一个端部(3)成型有能够与相邻模块端部(3)沿垂直于所述上、下安置面(5)铰接转动连接的铰接构件;所述铰接构件包括一个成型在所述模块端部(3)的具有外圆柱面的铰轴部件(6)和/或一个成型在所述模块端部(3)的具有可与相邻的轴头式砌体材料模块的铰轴部件(6)的所述外圆柱面配合的内圆柱面的铰接槽(7)。
文档编号E04B2/42GK1752371SQ200510102948
公开日2006年3月29日 申请日期2005年9月16日 优先权日2005年9月16日
发明者梁彬 申请人:梁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