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丝网夹苯板芯建筑保温节能板及节能板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33026阅读:24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钢丝网夹苯板芯建筑保温节能板及节能板组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节能板以及由若干节能板组成的节能板组。
背景技术
现在建筑业砌体中,多使用实心黏土砖,空心砖、陶粘混凝土块和粉煤灰砖,这些砌体材料均达不到国家建筑节能标准。要达到当前国家建筑节能标准要求,目前使用的方法是将苯板复合在砌体上,但这种方法存在的弊端是墙体厚,容重大,从而导致基础和梁柱结构截面加大,同时保温节能效果仍然不很理想。并且由于这种复合砌体的建筑保温效果不好,所以仍然需要燃煤锅炉供热采暖系统,除污染环境、耗能源外,同时使建筑的综合造价加大。ZL02280623公开了一种复合保温板,它是由苯板、丝网、表面加固层依次连接构成,它在苯板的接合面和外表面上分别设有凹槽,板边为子母边。在苯板的边缘设有凹槽,目的是使保温板与墙体连接牢固,但由于苯板自身的强度不高,所以在实施的时候容易损坏。现有墙体存在着相邻两块板之间由于存在不可避免的缝隙,所以使保温效果不好。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就是针对现有保温板具有的厚重、强度低、保温效果不好的弊端,针对现有的相邻两块保温板之间存在热桥的问题,从而提供一种保温效果好、强度高且轻薄的钢丝网夹苯板芯建筑保温节能板,以及可以确保消除热桥的包含若干块保温节能板的节能板组。钢丝网夹苯板芯建筑保温节能板由苯板1、丝网2和增强层3组成,所述苯板1镶嵌在丝网2内,在丝网2的外面包裹有增强层3;所述增强层3的材质为胶性水泥砂浆,所述胶性水泥砂浆是由苯板胶、32.5#低碱硫铝酸盐水泥、细砂按重量比0.8~1.2∶0.8~1.2∶3~4的比例混合成砂浆后,再按每立方米砂浆内撒入1~2公斤的丙纶丝经搅拌而成。钢丝网夹苯板芯建筑保温节能板组,相邻两块节能板的连接处设置有外露苯板部分,在相对应的两个外露苯板之间通过聚氨酯发泡剂4连接,在相邻两块节能板连接处的增强层3之间通过苯板胶水泥砂浆5连接。本实用新型在苯板外面依次设置有丝网和增强层,即利用了苯板重量轻、保温性好的优点,又解决了苯板强度不高的问题,从而使制备的节能板整体重量减轻、强度提高,并且保温性能良好。增强层3是由每立方米的水泥砂浆内掺入0.5~1.5公斤的丙纶丝通过搅拌制备而成,在水泥砂浆内掺入适当的丙纶丝可以提高水泥砂浆的粘度和强度,避免节能板出现裂纹;在苯板外面镶嵌有丝网,丝网可以保证本实用新型的保温层具有足够的强度,从而提高保温板的使用寿命;由于本实用新型的节能板整体厚度减小,所以以本实用新型的节能板做内墙或外墙时,就提高了房屋室内的使用面积;由于本实用新型的节能板重量减轻,所以方便了施工安装;由于本实用新型的节能板具有极好的保温效果,所以在一定区域内即使不使用供热采暖系统,而室内仍然具有足够的温度;本实用新型在相邻两块苯板的相对应的两个外露苯板之间涂上聚氨酯发泡剂4,在相邻两块节能板连接处的增强层3之间涂有苯板胶水泥砂浆5,聚氨酯发泡剂4可以极好的消除两块节能板之间的热桥,从而在另一个角度上保证本实用新型的保温效果;苯板胶水泥砂浆5可以使相邻两块节能板之间粘接得更紧密。经实验测试,本实用新型所述的节能板达到的性能指标为抗弯破坏荷载2.9KN/m2,弯曲变形2.5mm;抗冲击性30kg重物摆动冲击无裂纹;吊挂力800单点吊挂力,24h不出现裂纹;传热系数0.26W/m2.K;冻融-20~50℃经10个循环无裂纹、空鼓、起泡、剥离现象;耐火极限1小时;隔音量43dB;吸水率4.4%;干密度600kg/m2。


图1是本实用新型产品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凸凹形节能板的连接结构示意图,图3是带边沿的节能板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具体实施方式
一参照图1,本实施方式的钢丝网夹苯板芯建筑保温节能板,它由苯板1、丝网2和增强层3组成,所述苯板1镶嵌在丝网2内,在丝网2的外面包裹有增强层3;所述增强层3的材质为胶性水泥砂浆,所述胶性水泥砂浆是由是由苯板胶、32.5#低碱硫铝酸盐水泥、细砂按重量比0.8~1.2∶0.8~1.2∶3~4的比例混合成砂浆后,再按每立方米砂浆内撒入1~2公斤的丙纶丝经搅拌而成。丝网可以保证本实用新型的保温层具有足够的强度,从而提高保温板的使用寿命;在水泥砂浆内掺入适当的丙纶丝可以提高水泥砂浆的粘度和强度,避免节能板出现裂纹。
具体实施方式
二本实施方式为,当环境温度为0℃的条件下,以节能板做内墙板使用,需要苯板1的厚度为6~12cm,增强层3的厚度为2~2.5cm。上面所述苯板和增强层的厚度是设计人经过大量试验得出的结果,这样的厚度既可以很好的维持室内的温度,又避免了不必要的成本浪费。
具体实施方式
三本实施方式为,当环境温度为0℃的条件下,以节能板做外墙板使用,需要苯板1的厚度为14~20cm,增强层3的厚度为2~2.5cm。上面所述苯板和增强层的厚度是设计人经过大量试验得出的结果,这样的厚度既可以很好的维持室内的温度,又避免了不必要的成本浪费。
具体实施方式
四本实施方式为,前面所述丝网2为钢丝网。因为钢丝网具有极好的钢度,以钢丝网作保温板的骨架,可以增加保温板的强度,延长保温板的使用寿命。
具体实施方式
五本实施方式为一种钢丝网夹苯板芯建筑保温节能板组,相邻两块节能板的连接处设置有外露苯板部分,在相对应的两个外露苯板之间通过聚氨酯发泡剂4连接,在相邻两块节能板连接处的增强层3之间通过苯板胶水泥砂浆5连接。所述苯板胶水泥砂浆5是由苯板胶、32.5#低碱硫铝酸盐水泥、细砂按重量比0.8~1.2∶0.8~1.2∶3~4的比例混合成砂浆后,再按每立方米砂浆内撒入1~2公斤的玻璃纤维丝经搅拌而成。聚氨酯发泡剂4可以极好的消除两块节能板之间的热桥,从而更好的保证了本实用新型的保温效果;苯板胶水泥砂浆5可以使相邻两块节能板之间粘接得更紧密。所述苯板胶水泥砂浆5的制备过程为在环境温度不低于5℃的条件下,将苯板胶搅拌均匀,然后向苯板胶内倒入同等重量的32.5#低碱硫铝酸盐水泥,搅拌均匀后,再倒入占苯板胶重量3~4倍的细砂搅拌,搅拌均匀得到砂浆,再按每立方米砂浆内撒入1~2公斤的玻璃纤维丝,经搅拌均匀后,即得。在搅拌过程中,由于粘度较大,所以可以在每立方米的砂浆内加入15kg的水,这样既可以使搅拌容易进行,又不会影响到产品的性能。前面所述苯板胶水泥砂浆5需要在制备完成40分钟内使用,因为制备完成后若长时间不使用,会发生脱水、氧化等反应,从而影响产品性能,经实际试验,在制备完成后的40分钟内使用是最佳的使用时间。
具体实施方式
六参照图2,本实施方式为凸凹形状的节能板进行连接而组成的节能板组。节能板的凸部与相邻节能板的凹部连接,两块节能板的连接处不设置增强层,在两块暴露在外的苯板1之间涂上聚氨酯发泡剂4,然后在两块节能板的其他连接部分涂上苯板胶水泥砂浆5,即组成钢丝网夹苯板芯建筑保温节能板组。
具体实施方式
七参照图3,本实施方式为带边沿的节能板的连接而组成的节能板组。在相邻两块节能板的搭接处留有不包裹增强层的苯板,在两块节能板的苯板对接处涂上聚氨酯发泡剂4,然后在两块节能板的其他连接部分涂上苯板胶水泥砂浆5,即组成了钢丝网夹苯板芯建筑保温节能板组。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节能板集自重于承载框架结构上,组成外墙维护结构,此外可用于做保温屋面板。经实际测试,本实用新型的节能板传热系数为0.26W/m2.K达到了高保温性能、冬暖夏凉的目的,节能可达70%;本实用新型所述的节能板的干密度为600kg/m2,它比红砖砌体轻3倍,比陶粒混凝土块轻2~2.6倍,从而减小了承载结构截面;该节能板用于外墙,其厚度在23cm以内,薄于红砖和陶粒混凝土块复合苯板墙体厚度,可增加室内使用面积10~14%;由于高节能,室内可置自控升温器,实现分户采暖,解决了管理中难收包烧费的问题;该节能板实现了工厂制作和现场安装化,促进施工速度快、缩短了工期、缩小了施工现场使用面积、降低了劳动强度、提高了施工效率,综合造价可降低7%以上,提高了经济效益、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利于推广应用。
本实用新型的节能板形状不限于所表述的范围,任何具有本实用新型结构的节能板都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权利要求1.一种钢丝网夹苯板芯建筑保温节能板,它由苯板(1),丝网(2)和增强层(3)组成,其特征在于所述苯板(1)镶嵌在丝网(2)内,在丝网(2)的外面包裹有增强层(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钢丝网夹苯板芯建筑保温节能板,其特征在于当该节能板作内墙板使用时,所述苯板(1)的厚度为6~12cm,增强层(3)的厚度为2~2.5cm。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钢丝网夹苯板芯建筑保温节能板,其特征在于当该节能板作外墙板使用时,所述苯板(1)的厚度为14~20cm,增强层(3)的厚度为2~2.5cm。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钢丝网夹苯板芯建筑保温节能板,其特征在于所述丝网(2)为钢丝网。
5.一种钢丝网夹苯板芯建筑保温节能板组,其特征在于相邻两块节能板的连接处设置有外露苯板部分,在相对应的两个外露苯板之间通过聚氨酯发泡剂(4)连接,在相邻两块节能板连接处的增强层(3)之间通过苯板胶水泥砂浆(5)连接。
专利摘要钢丝网夹苯板芯建筑保温节能板及节能板组,涉及一种节能板以及节能板组。现有的保温板制成的墙体存在墙体厚,容重大、截面大的弊端,并且保温效果不好,强度不高。本实用新型的节能板是由苯板1、丝网2和增强层3组成,所述苯板1镶嵌在丝网2内,在丝网2的外面包裹有增强层3;钢丝网夹苯板芯建筑保温节能板组,相邻两块节能板的连接处设置有外露苯板部分,在相对应的两个外露苯板之间通过聚氨酯发泡剂4连接,在相邻两块节能板连接处的增强层3之间通过苯板胶水泥砂浆5连接。本实用新型的节能板保温效果好、强度高且轻薄,本实用新型节能板组可以消除热桥,从而更好的保证了保温效果。
文档编号E04B1/80GK2851396SQ200520021068
公开日2006年12月27日 申请日期2005年6月17日 优先权日2005年6月17日
发明者林野 申请人:林野, 王静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