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拉绳方法解决大跨度屋棚支撑的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33526阅读:35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用拉绳方法解决大跨度屋棚支撑的结构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拉绳来取代传统意义的梁的结构,特别适用于大跨度棚布类的轻型屋面;解决大跨度屋棚屋面支撑的结构,属于建筑领域的一种新结构。
背景技术
目前建筑的屋面或屋棚的支撑都是靠安放在柱子上的梁来完成,通常有钢梁、木梁、混凝土梁等。这种方法较笨重,对承载的柱子强度要求高,对基础承载力要求也大、且材料耗用量巨大,建筑成本非常高,施工周期长。目前已较多的出现了一些钢结构的轻型屋面,在传统梁的基础上有一些改进,但是用钢量还是非常巨大,成本也不能得到有效控制,另外现在还新出现了一种装饰形的张拉型棚布,但它一般都用于一些建筑小品,不适用于大跨度的建筑。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大跨度屋棚的支撑问题,同时又能节约材料,降低建筑成本,且使得施工方便,施工周期短,本实用新型特提出一种用拉绳方法解决大跨度屋棚支撑的结构。
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该屋棚支撑的结构,主要是由立柱、拉绳、配重物、滑轮组成,其结构特征是在屋棚跨度两端立上若干对称立柱,在立柱上安装有主滑轮,将主拉绳跨放在两个对称的主滑轮上,且两端挂上主配重物,主拉绳被拉直,就形成了一根梁,这样就起到了以绳代梁的承重作用,然后在两端立柱的较高处安装上次滑轮,将次拉绳固定在主拉绳的中部,两边对称安装,并分别横跨在两个次滑轮上,配上次配重物,它能把主拉绳中部拉起,使得主拉绳中间高、两边低。次拉绳的作用是防止主拉绳的中间下垂,同时满足屋面排水中间高、两边低的要求。主拉绳中间高、两边低的高出坡度大小,依靠调节主次配重物地相对重量来实现。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1)它适用于大跨度棚布类的轻型屋面,解决了大跨度屋棚的支撑问题;(2)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便于实施,节约材料、降低了建筑成本。
以下结合附图
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附图是本实用新型屋棚支撑结构的示意图。
图中1、立柱,2、主配重物,3、次配重物,4、主拉绳,5、次拉绳,6、主滑轮,7、次滑轮。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的结构按照附图所示,在跨度AB两端立上若干个对称立柱1。在立柱1上安装有主滑轮6,代表大跨度AB之间梁的主拉绳4跨放在主滑轮6上,且在主拉绳4的两端挂上主配重物2,主拉绳4被拉直,起到了梁的作用。再在立柱1的较高处安上次滑轮7,然后将次拉绳5拉住主拉绳4跨过AB之间的中部,跨在次滑轮7上,并配上次配重物3,它能把主拉绳4跨过AB间的中部拉起,使得主拉绳4中间高两边低,便于排水。
权利要求1.一种用拉绳方法解决大跨度屋棚支撑的结构,主要是由立柱、拉绳、配重物、滑轮组成,其特征是在屋棚跨度两端立上若干对称立柱,在立柱上安装有主滑轮,将主拉绳跨放在主滑轮上,且两端挂上主配重物,主拉绳被拉直;在两端立柱的较高处安装上次滑轮,将次拉绳固定在主拉绳的中部,两端分跨在次滑轮上,并两端配挂上次配重物,它则能把主拉绳中部拉起,使得主拉绳中间高、两边低。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是一种用拉绳方法解决大跨度屋棚支撑的结构,它是用拉绳来取代传统意义上的梁的结构,特别适用于大跨度棚布类的轻型屋面。该屋棚支撑的结构主要是由立柱、拉绳、配重物、滑轮组成,其结构特征是在屋棚跨度两端立上若干对称立柱,在立柱上安装有主滑轮,将主拉绳跨放在两个对称的主滑轮上,且两端挂上主配重物,主拉绳被拉直,就形成了一根梁;在两端立柱的较高处安装上次滑轮,将次拉绳中部固定在主拉绳的中部,并分别横跨在两个次滑轮上,配上次配重物,它能把主拉绳中部拉起,使得主拉绳中间高、两边低。它适用于大跨度棚布类的轻型屋面,解决了大跨度屋棚的支撑;其结构简单、便于实施、节约材料,降低了建筑成本。
文档编号E04H15/54GK2839472SQ20052003452
公开日2006年11月22日 申请日期2005年6月16日 优先权日2005年6月16日
发明者冯文伟 申请人:冯文伟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