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气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34181阅读:21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充气篷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篷,特别是涉及一种充气篷。
背景技术
现有的遮阳雨篷、凉篷等,通常包括篷体和篷支撑架,所述的篷支撑架为刚性结构,安装及拆卸都很不方便,而且刚性篷支撑架比较重,不便于携带,而且成本较高。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充气篷。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充气篷,它包括软性的篷体和篷支撑架,篷体覆盖在篷支撑架围成的篷形结构上,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篷支撑架由连通的不透气软管道构成,一带盖塞的充气嘴与篷支撑架连通安装,当需要使用充气篷时,只要通过充气嘴对篷支撑架充足够多的空气,使篷支撑架充分支撑起来,然后盖上充气嘴盖塞,就可将篷架起来使用了;当不需使用充气篷时,打开充气嘴盖塞,将篷支撑架内的空气放出,就可方便地将篷折叠收起来存放了。
所述的充气篷的底部四周还设有软性的水座,水座与充气篷底部四周紧密连接,水座上设有带盖塞的进水口。
所述的进水口设在水座的上部,在水座的下部设一带盖塞的出水口,以便于水的放出。
所述的水座包围于位于充气篷下部的充气支撑架外侧,与地面平齐,并高于充气篷下部的充气支撑架。
所述篷支撑架为“厂”形结构,其无竖向篷支撑架的一侧设一自动收卷装置,与该侧相对的一侧边缘设一挡条,自动收卷装置安装在墙体上,当不使用时,充气篷被收卷在自动收卷装置内,挡条被挡在自动收卷装置外,需要使用充气篷时,将充气篷从自动收卷装置中拉出,然后对篷支撑架进行充气和/或对水座进行充水,就可使充气篷架设起来使用了。
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1)篷支撑架为连通的不透气软管,通过篷支撑架充气,就可完成篷的架设;通过释放篷支撑架内的空气,就可完成篷的收拢,十分方便。(2)在充气篷的底部四周设软性水座,使本充气篷的重心更为稳定,使用时不易被外力推倒。
本实用新型的充气篷可选用塑料、橡胶膜等为材料,本充气篷可广泛使用于遮阳雨篷、帐篷、小型活动摊挡等地方。


图1是实施例1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实施例2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实施例3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实施例4的结构示意图;图5是实施例5的结构示意图;图6是实施例6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如图1所示结构是本充气篷的实施例1,它包括软性的篷体1、篷支撑架2、软性的水座4,篷体1覆盖在篷支撑架2围成的篷顶结构上,所述的篷支撑架2由连通的不透气软管道构成,一带盖塞的充气嘴3与篷支撑架2连通安装;所述的水座4紧密包围连接于位于充气篷下部的充气支撑架2外侧,并与地面平齐,且高于充气篷下部的充气支撑架2,水座4上设有带盖塞的进水口5。
当需要使用充气篷时,只要通过充气嘴3对篷支撑架2充足够多的空气,使篷支撑架2充分支撑起来,然后盖上充气嘴盖塞,就可将篷架起来,然后通过水座上的进水口向水座内充水,就可使篷稳稳地固定在地面上使用了;当不需使用充气篷时,打开充气嘴盖塞,将篷支撑架内的空气放出,并将水座内的水从进水口中倒出,就可方便地将篷折叠收起来存放了。
实施例2如图2所示结构是本充气篷的实施例2,它与实施例1的不同之处在于其中的篷体1覆盖在篷支撑架2围成的整个篷形结构上,并预留有门口,所述的进水口设在水座的上部,在水座的下部设一带盖塞的出水口8,以便于水的放出。
实施例3
如图3所示结构是本充气篷的实施例3,它与实施例1的不同之处在于本充气篷是伞形结构。
实施例4如图4所示结构是本充气篷的实施例4,它与实施例1的不同之处在于其为帐篷结构,并不设有水座。
实施例5如图5所示结构是本充气篷的实施例5,它与实施例1的不同之处在于所述篷支撑架2为“厂”形结构,其无竖向支撑架的一侧设一自动收卷装置6,与该侧相对的一侧边缘设一挡条7,自动收卷装置6安装在墙体上,当不使用时,充气篷被收卷在自动收卷装置6内,挡条7被挡在自动收卷装置6外,需要使用充气篷时,将充气篷从自动收卷装置6中拉出,然后对篷支撑架2进行充气、对水座4充水,就可使充气篷架设起来使用了。
实施例6如图6所示结构是本充气篷的实施例6,它与实施例5的不同之处在于所述的充气篷为“一”字形结构,其有竖向支撑架2的一侧设一自动收卷装置6,与该侧相对的一侧边缘设一挡条7,自动收卷装置6安装在墙体上,当不使用时,充气篷被收卷在自动收卷装置6内,挡条7被挡在自动收卷装置6外,需要使用充气篷时,将充气篷从自动收卷装置6中拉出,然后对篷支撑架2进行充气、对水座4充水,就可使充气篷架设起来使用了。
权利要求1.一种充气篷,它包括软性的篷体和篷支撑架,篷体覆盖在篷支撑架围成的篷形结构上,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篷支撑架由连通的不透气软管构成,一带盖塞的充气嘴与篷支撑架连通安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充气篷,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充气篷的底部四周还设有软性的水座,水座与充气篷底部四周紧密连接,水座上设有带盖塞的进水口。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充气篷,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进水口设在水座的上部,在水座的下部设一带盖塞的出水口。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充气篷,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水座包围于位于充气篷下部的充气支撑架外侧,与地面平齐,并高于充气篷下部的充气支撑架。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充气篷,其特征在于所述篷支撑架为“厂”形结构,其无竖向篷支撑架的一侧设一自动收卷装置,与该侧相对的一侧边缘设一挡条,自动收卷装置安装在墙体上。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充气篷,其特征在于所述篷支撑架为“厂”形结构,其无竖向篷支撑架的一侧设一自动收卷装置,与该侧相对的一侧边缘设一挡条,自动收卷装置安装在墙体上。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充气篷,它包括软性篷体、篷支撑架和软性水座,篷体覆盖在篷支撑架围成的篷形结构上,所述的篷支撑架由连通的不透气软管道构成,一带盖塞的充气嘴与篷支撑架连通安装,所述的水座与充气篷底部四周紧密连接,水座上设有带盖塞的进水口。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1)篷支撑架为连通的不透气软管,通过篷支撑架充气,就可完成篷的架设;通过释放篷支撑架内的空气,就可完成篷的收拢,十分方便。(2)在充气篷的底部四周设水座,使本充气篷的重心更为稳定,使用时不易被外力推倒。
文档编号E04H15/20GK2811476SQ20052006221
公开日2006年8月30日 申请日期2005年8月2日 优先权日2005年8月2日
发明者李艳林 申请人:李艳林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