隔音材料与基于上述隔音材料的防噪音工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36866阅读:48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隔音材料与基于上述隔音材料的防噪音工艺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可以防止地板及建筑物层间噪音的隔音材料与基于上述隔音材料的防噪音工艺,本发明不仅可以遮蔽及吸收噪音,还不会随着温度变化而变形,同时还可以遮蔽静电、电磁波及水脉波。
背景技术
为了遮蔽地板及建筑物层间所生成的噪音,现有技术通常会在建筑物层之间安装具有吸音性能的海绵或橡胶板(Mat)。
如果在上面铺设重量较大的混凝土之类的材料层时,上述海绵或橡胶板由于受到其材料影响而容易引起变形,使建筑物表面凹凸不平,出现裂痕,海绵或橡胶层变厚。
而且,现有工艺即使可以遮蔽建筑物层间所生成的噪音与振动,也无法遮蔽现代社会生活中日益重视的电磁波与水脉波。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可以防止地板及建筑物层间的噪音与振动的隔音材料与基于上述隔音材料的防噪音工艺。
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不会因温度变化而出现变形的隔音材料与基于上述隔音材料的防噪音工艺。
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是提供可以遮蔽建筑物层间所生成的静电、电磁波及水脉波的隔音材料与基于上述隔音材料的防噪音工艺。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隔音材料包括上板部;以及可以支持上述上板部的支撑部。
本发明包括上板部;可以支持上述上板部的支撑部;充填在上述支撑部之间的充填单元;以及贴附在上述支撑部下面的橡胶制防噪音装置。
上述充填单元可以是发泡苯乙烯树脂、废轮胎橡胶EVA、NBR、PE、发泡PVC及PU中的任何一个材料。
上述支撑部由多个支撑脚组成,可以支撑上述上板部两侧的支撑脚比其余支撑脚来得长。
上述上板部形成了由伸长的槽所构成的防变形装置,上述槽可以防止上板部随着温度变化而伸缩时造成变形现象。
上述上板部的上面为了遮蔽建筑物层间所传输的静电与水脉波而另外设置了由碳片或金属覆片构成的导电层。
在上述充填单元的一面或两面设置了由镍、铜、银、钾、镁、镉及铝中的任何一个材料构成的金属件。
在上述上板部与充填单元之间具有可以吸收噪音且具有一定大小的间隔部。
上述间隔部之由不织布制成的吸音材料层之一面插入了由尼龙长丝纱编织的不织布网防振材料层。
上述上板部及支撑部是在PVC上添加木粉与石粉后发泡制成的,由上述合成树脂55-60重量%、木粉25-30重量%及石粉10-15重量%组合而成。
上述上板部及支撑部是在PP上添加木粉后发泡制成的,上述PP(聚丙烯)含有50到70重量%的木粉。
上述上板部及支撑部是在合成树脂上添加云母石或蛭石的阻燃材料后发泡制成的,由上述合成树脂60-70重量%及云母或蛭石30-40重量%组成。
在上述上板部的上面贴附了地板材,上述地板材在由不织布制成的吸音材料层之一面融粘了由尼龙长丝纱编织的不织布网防振材料层。
在上述支撑部的侧面形成了侧面间隔部以尽量减少接触时的接触面积。
使用本发明隔音材料实现的层间防噪音工艺包括下列步骤铺设楼板的楼板层铺设步骤;为了防止建筑物层间出现的噪音与振动而在上述楼板的上面进行的防振面板铺设步骤;以及在上述防振面板的上面铺设上部层的上部层铺设步骤,其特征为上述防振面板使用本发明的隔音材料。
附图简述

图1是本发明隔音材料一实施例的斜视图。
图2是本发明隔音材料另一实施例的斜视图。
图3是利用本发明隔音材料实现的层间防噪音工艺的剖面图。
<图形主要符号的说明>
10隔音材料 12上板部14支撑部 14a支撑脚15充填单元 16防噪音装置18槽 20导电层30楼板 40金属件50间隔部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与实施例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说明。
如图1所示,本发明包括矩形的上板部(12);位于上述上板部(12)上的伸长槽(18);由可以支撑上述上板部(12)的支撑脚(14a)构成的支撑部(14);贴附在上述支撑部(14)下面的防噪音装置(16);以及充填在上述支撑脚(14a)之间的充填单元(15)。
上述上板部(12)由PVC材料制成,上述上板部(12)与支撑部(14)是在模具内部经过挤压或注入成型方式制作的,因此上板部与支撑部成为一体。
上述支撑部(14)可以支持上板部(12),由3个支撑脚组成,支撑脚的下面则贴附了橡胶制成的防噪音装置(16)。
上述防噪音装置(16)的底面形成了多个伸长凹槽,可以防止地板层的打滑。
在组成上述支撑部(14)的3个支撑脚(14a)中,支持上板部(12)的上端与下端的支撑脚之长度应该比支持上板部中央的支撑脚来得长。上板部(12)没有受到冲击时将由两侧的支撑脚支持上板部(12),上述上板部(12)受到冲击且位于两侧的支撑脚承受不住该冲击时,上板部(12)将朝下弯曲,随着上板部(12)的朝下弯曲而使位于上板部(12)中央的支撑脚接触地板并吸收一定的冲击能量。
本发明的位于上板部两侧的支撑部首先吸收冲击能量,位于上板部两侧的支撑部无法吸收的冲击能量则由上板部中央的支撑脚继续吸收,因此可以有效地分散施加在上板部上的冲击。
上述上板部(12)上的伸长槽(18)可以防止上板部(12)因温度变化而来的变形,也可以避免影响到铺设在上板部(12)上面的瓷砖或装饰材料,需要把隔音材料(10)裁剪成一定大小的尺寸时也能减少裁剪难度。
上述支撑部(14)的支撑脚(14a)之间应该加入充填单元(15),上述充填单元(15)可以是发泡苯乙烯树脂、废轮胎橡胶EVA、NBR、PE、发泡PVC及PU中的任何一个,也可以混合上述材料后使用。
在上述支撑脚(14a)之间加入充填单元(15)的方法包括在充填材料里加入发泡剂后发泡的方法、按照支撑脚的尺寸裁剪发泡苯乙烯树脂后用粘胶贴住的方式。
充填在上述支撑部(14)的支撑脚(14a)之间的充填单元(15)具有隔热功能,可以阻止地板或建筑物层间所生成的热量传到外部,也可以防止地板及层间出现噪音,还可以遮蔽地板或层间所生成的湿气。
上述上板部的上面可以另外贴附导电层(20)以遮蔽建筑物层间所生成的静电、电磁波及水脉波。
上述导电层(20)可以是涂碳、镍、铜、银、钾、镁、镉及铝中的任何一个材料,镍、铜、银、钾、镁、镉及铝中的任何一个材料的金属粉末20-30重量%与70-80重量%的碳粉末之混合物。
实施例1把上述导电层(20)涂覆在上板部的表面上,其涂覆方法为涂碳或者在合成树脂材料上加入碳后热压接成覆碳膜。
然后量测上板部(12)的表面抵抗,其表面抵抗达到103~1011Ω/cm2,有效地提高了防静电效果。
实施例2使用镍、铜、银、钾、镁、镉及铝中的任何一个材料制成片状的上述导电层(20)并涂在置放架上面时,其表面抵抗达到103~108Ω/cm2,不仅具有防静电效果,还具有下述的电磁波遮蔽效果。
测试上板部(12)对电磁波的遮蔽效果时,使用“ASTM D4935-89”的试验法进行量测,其分贝值(A)为8±05dB。把上述分贝值(A)代入电磁波遮蔽效果的计算式(遮蔽效果(%)=(1-10-A/10)×100%)进行计算的结果,可以遮蔽82.21%到85.87%的电磁波。
实施例3使用镍、铜、银、钾、镁、镉及铝中的任何一种金属粉末20-30重量%与70-80重量%的碳粉末加以混合制成片状的上述导电层(20)并涂到复合地板的上面。上述涂覆的结果为,其表面抵抗达到103~109Ω/cm2,有效地提高了防静电效果。
使用实施例2的“ASTM D4935-89”试验法量测电磁波的结果,可以遮蔽60到65%的电磁波。
而且,确认了本发明可以遮蔽现代社会生活中日益重视的水脉波。水脉波是从地下100~200m以上的深处冲上地表时生成的有害波,在有害波存在的地方引起有益波就能把有害波加以中和并使其无效。目前,世界各国没有可以科学地量测水脉波的仪器,只能使用着重于人类本身感性的L形杆或锥进行量侧,或者使用远红外线辐射试验或红外线热影像量测法检测能否遮蔽水脉波。把实际上不存在的理论试片BLACK BODY的辐射率设定为1并透过FT-IRspectrometer法量测的结果,本发明电磁波及水脉波遮蔽用复合地板材的远红外线辐射率达到0.68,即68%的辐射率,所生成的250瓦特辐射能量中和了水脉波。本发明电磁波及水脉波遮蔽用复合地板材的红外线热影像量测试验结果,大多数可以在室内温度26℃辐射30℃的远红外线并可以中和水脉波。
4.实施例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上板部与支撑部是在PVC上加入木粉与石粉后发泡后制成的,其最佳混合比例为合成树脂60重量%、木粉30重量%及石粉10重量%,以此比例制造的上板部与支撑部之测试结果如下。
如前所述地加入木粉就能防止复合地板材表面的收缩现象,加入石粉就能使VOC气体(挥发性有机化合物)减少30%左右。
上述上板部及支撑部的材料使用PP(聚丙烯)时,在PP上加入木粉后发泡制成。上述PP(聚丙烯)的木粉为51重量%时,就能使VOC气体(挥发性有机化合物)减少30%左右。
图2是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下面将省略其与前述实施例相同的部分,只对其差异处进行说明。
如图2所示,上述充填单元(15)的底面粘接了由镍、铜、银、钾、镁、镉及铝中的任何一个材料构成的金属件。如前所述,使用粘胶(Bond)把金属件(40)粘合到充填单元(15)的底面时,不仅可以遮蔽来自下面的静电与电磁波,还能阻止上部与下部的热交换并防止湿气进入充填单元。
本发明的实施例内虽然只图示了在充填单元(15)的底面粘合金属件的情形,但金属件也可以粘合在充填单元的上面或充填单元的上下面。
上板部(12)与充填单元(15)之间应该形成具有一定大小的间隔部(50),上述间隔部(50)可以吸收一部分由隔音材料(10)的上部与下部生成的噪音与振动。
本发明的附图虽然没有图示,上述间隔部(50)应该在由不织布制成的吸音材料层之一面插入由尼龙长丝纱编织的不织布网防振材料层。上述防振材料层可以吸收由隔音材料的上面生成并传达到间隔部的噪音。
在上述上板部的上面贴附地板材(未图示),上述地板材在由不织布制成的吸音材料层之一面融粘了由尼龙长丝纱编织的不织布网防振材料层。把融粘了防振材料层的地板材贴附在上述上板部的上面时,不仅可以为隔音材料赋予衬垫感,还可以吸收噪音。
在支撑部(14)侧面的隔音材料旁边应该形成侧面间隔部(19)以尽量减少隔音材料(10)接触地板面时的接触面积。
如图3所示,使用本发明隔音材料实现的层间防噪音工艺包括铺设楼板(30)的楼板铺设步骤;为了防止建筑物层间出现的噪音与振动而在上述楼板(30)的上面进行的隔音材料(10)铺设步骤;以及在上述隔音材料(10)的上面铺设上部层(40)的上部层铺设步骤。
在上述上部层(40)铺设步骤应包括下列步骤为了充填上述上板部的伸长槽的间隙及铺设多个隔音材料时的间隙而在隔音材料的上面铺设薄薄的乙烯基层(42)的步骤;在上述乙烯基层(42)的上面铺设60mm厚轻型混凝土层(44)的步骤;以及在其上面铺设20~25mm厚抹底层(46)的步骤。
本发明虽然只针对权利要求书的请求项进行了详细说明,但是在本发明的技术思想范畴内,可以出现各种变形及修改,这在同一行业人士来说是非常明显的,因此该变形及修改属于本发明的权利要求范围是理所当然的。
本发明可以发挥下列效果第一、可以有效地阻止地板及建筑物层间所生成的热量传达到外部,还可以可以有效地阻止地板及建筑物层间所生成的噪音或湿气传上来;第二、可以防止隔音材料随着温度变化而伸缩时造成变形现象;第三、可以遮蔽建筑物层间所生成的静电与水脉波;第四、在上板部与支撑部加入木粉与石粉,加入木粉后能防止复合地板材表面的收缩现象,加入石粉后能使VOC气体(挥发性有机化合物)减少30%左右;第五、由于上板部与支撑部使用了难燃材料制成,建筑物发生火警时可以遮蔽火焰并降低人命损失,在火警初始阶段立即加以扑灭并减少人命及经济损失,建筑材料是由加热时体积膨胀10倍以上的云母石制成的,重量轻,操作施工方便。
权利要求
1.一种隔音材料,包括上板部;以及支撑上述上板部的支撑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隔音材料,其特征为包括充填在上述支撑部之间的充填单元。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隔音材料,其特征为上述支撑部的下表面安装了由橡胶制成的防噪音装置。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隔音材料,其特征为上述支撑部包括多个支撑脚,可以支撑上述上板部的两侧的支撑脚比其余支撑脚来得长。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隔音材料,其特征为上述上板部上设置了防变形装置,可以防止上板部随着温度变化而膨胀和收缩时造成变形现象。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隔音材料,其特征为上述防变形装置是伸长的槽。
7.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隔音材料,其特征为上述上板部上贴附了可以遮蔽静电与水脉波在建筑物层间传输的的导电层。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隔音材料,其特征为上述导电层是碳片或金属覆片。
9.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隔音材料,其特征为上述充填单元充填了选自发泡苯乙烯树脂、废轮胎橡胶EVA、NBR、PE、发泡PVC及PU的材料。
10.根据权利要求2到9之任一所述的隔音材料,其特征为上述充填单元的一面或两面设置了选自镍、铜、银、钾、镁、镉及铝的金属件。
11.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隔音材料,其特征为在上述上板部与充填单元之间具有可以吸收噪音的间隔部。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隔音材料,其特征为上述间隔部还包括由不织布吸音材料层和缝制在所述不织布吸音材料层一面上的尼龙长丝纱制成的不织布网防振部件。
13.根据权利要求1到9之任一所述的隔音材料,其特征为上述上板部及支撑部是通过发泡包含PVC、木粉和矿粉的PVC混合物制成的,其中上述合成树脂的用量为55-60重量%,木粉的用量为25-30重量%,及矿粉的用量为10-15重量%。
14.根据权利要求1到9之任一所述的隔音材料,其特征为上述上板部及支撑部是通过发泡包含和木粉的PP混合物制成的,上述PP含有50到70重量%的木粉。
15.根据权利要求1到9之任一所述的隔音材料,其特征为上述上板部及支撑部是使用合成树脂上和阻燃材料形成的。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隔音材料,其特征为上述阻燃材料是云母石或蛭石,其中上述合成树脂的用量为60-70重量%,及云母或蛭石的用量为30-40重量%。
17.根据权利要求1到9之任一所述的隔音材料,其特征为在上述上板部的上表面贴附了地板材,上述上板部上熔合了由不织布吸音材料层和缝制在所述不织布吸音材料层一面上的尼龙长丝纱制成的不织布网防振部件。
18.根据权利要求1到9之任一所述的隔音材料,其特征为在上述支撑部的侧面形成了侧面间隔部以尽量减少隔音材料和地板表面之间的接触面积。
19.一种防层间噪音工艺,包括铺设楼板;为了防止建筑物层间传输的噪音与振动而在上述楼板上铺设防振面板;以及在上述防振面板上铺设上部层的上部层,其中,上述防振面板包括权利要求1到18之任一隔音材料。
全文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可以防止地板及建筑物层间噪音的隔音材料与基于上述隔音材料的防噪音工艺,本发明不仅可以遮蔽及吸收噪音,还不会随着温度变化而变形,同时还可以遮蔽静电、电磁波及水脉波。本发明的隔音材料(10)包括上板部(12);支持上述上板部(12)的支撑部(14);以及充填在上述支撑部(14)之间的充填单元(15)。上述支撑部(14)的下面则安装了由橡胶制成的防噪音装置(16)。上述支撑部(14)由多个支撑脚组成,可以支撑上述上板部(12)上端与下端的支撑脚比其余支撑脚来得长。上述上板部(14)上形成了伸长的槽(Slit)(18),上述槽可以防止上板部随着温度变化而伸缩时造成变形现象。本发明至少具有下列效果。第一、可以有效地阻止地板及建筑物层间所生成的噪音或湿气传上来;第二、可以防止隔音材料随着温度变化而伸缩时造成变形现象;第三、可以遮蔽建筑物层间所生成的静电与水脉波。
文档编号E04F15/20GK101057048SQ200580038936
公开日2007年10月17日 申请日期2005年5月31日 优先权日2004年11月15日
发明者李文洙 申请人:吴金工业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