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砼填充用轻质永久胎壳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39318阅读:110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砼填充用轻质永久胎壳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砼填充用轻质永久胎壳。
背景技术
目前,现浇砼空心楼盖是应用较广的楼盖结构形式,其内填充的轻质永久胎模有各种空心管和盒子,盒子有空心的或实心的。如申请人于1999年11月29日申请的专利号为ZL99249798.1、名称为“钢筋砼填充用纤维增强型薄壁构件”实用新型专利,它公开了一种薄壁模壳构件,包括上板、周围侧壁、下底,上板、周围侧壁、下底围成多面体空腔,上板、周围侧壁、下底内含有纤维增强物。这种模壳构件具有强度高、结构简单、施工运输方便等特点,应用于楼盖后,其模壳构件中无楼盖的受力与传力构件,特别是当模壳构件尺寸较大时,表现更为明显,同时,在楼盖内预埋管线时,需占用一定空间,因而大大增加了楼盖的厚度,使得楼盖的经济性能下降,并且,布设不方便,因此,研制一种新型的砼填充用轻质永久胎壳已为急需。

发明内容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砼填充用轻质永久胎壳,应用于现浇砼楼盖后,具有改善楼盖力学性能、各种不同预埋管线布设方便、简单等特点。
本发明的解决方案是在现有技术的基础上,包括轻质胎体,轻质胎体包括上壳、周围侧壳、下壳,上壳、周围侧壳、下壳围成封闭空腔,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有通孔管,通孔管设置在轻质胎体的封闭空腔内,轻质胎体中有至少一个由通孔管为通孔形成的现浇砼浇注用孔洞贯穿轻质胎体的上下壳表面,通孔管由至少二层叠合而成,层与层之间有叠合界面。这样,由于轻质永久胎壳还包括有通孔管,通孔管设置在轻质胎体的封闭空腔内,轻质胎体中有至少一个由通孔管为通孔形成的现浇砼浇注用孔洞贯穿轻质胎体的上下壳表面,现浇砼进入孔洞内,待凝结硬化后,形成了现浇砼柱或墩,从而在轻质永久胎壳中形成了楼盖的受力与传力构件,大大改善了楼盖的力学性能,特别是大大改善了楼盖的抗剪、抗扭力学性能;同时,由于通孔管由至少二层叠合而成,层与层之间有叠合界面,因而层层叠合的通孔管强度高,刚度大,不易折断,并且,所述轻质永久胎壳应用至现浇砼板中,在浇筑砼的过程中,通孔管不会被挤裂开拆,保证了现浇砼板的浇筑质量;此外,轻质永久胎壳还具有结构简单、制造容易、成本低、施工速度快等特点,适用于现浇钢筋砼或预应力钢筋砼的空心楼盖、屋盖、墙体、基础底板以及空腹桥梁使用,尤其适用于空心无梁楼盖使用。
本发明的特征还在于所述的叠合界面由湿浆层在预制壳体层上凝结硬化而形成。这样,预制壳体层充当了模具模板作用,免去了模具的生产制作安装及拆除工作,提高了轻质永久胎壳的生产速度,降低了生产成本。
本发明的特征还在于所述的叠合界面为预制的硬化壳体胶结叠合而成。这样,当叠合界面为预制的硬化壳体胶结叠合而成时,预制的硬化壳体胶合后,形成了叠合板,具有良好的叠合作用力,使其不易分离开裂,不易损坏,有效地保证了轻质永久胎壳的质量。
本发明的特征还在于所述的叠合界面由至少两层不同品种的材料湿浆分层叠合。这样,当叠合界面由至少两层不同品种的材料湿浆分层叠合时,预制的硬化壳体胶合后,形成了叠合板,具有良好的叠合作用力,使其不易分离开裂,使其不易损坏,有效地保证了轻质永久胎壳的质量。
本发明的特征还在于所述的叠合界面由单位质量不同的至少两层分层叠合而成。这样,当叠合界面由单位质量不同的至少两层分层叠合而成时,预制的硬化壳体胶合后,形成了叠合板,具有良好的叠合作用力,使其不易分离开裂,使其不易损坏,有效地保证了轻质永久胎壳的质量。
本发明的特征还在于所述的叠合界面由软硬不同的至少两层叠合而成。这样,当轻质永久胎壳应用至现浇砼板中时,可十分方便地在软质层上开设各种预埋管线的槽,从而使各种管线不占用空间,降低了板的厚度,减轻了板的自重,提高了板的承载能力,而且,内层为硬质层使轻质永久胎壳具有十分良好的强度和刚度,使其在砼的浇筑的过程中不易损坏,保证了现浇砼板的浇筑质量。
本发明的特征还在于所述的叠合界面由至少两专用未硬凝结硬化的棱坯分层叠合成。这样,当叠合界面由至少两专用未硬凝结硬化的棱坯分层叠合成时,轻质永久胎壳的生产效率更高,生产成本更低。
本发明的特征还在于所述的叠合界面为平面或粗糙平面或凸凹面中的至少一种。这样,叠合形成的轻质永久胎壳叠合面粘结牢固可靠,叠合界面不易分离破坏,降低了轻质永久胎壳的损耗率。
本发明的特征还在于所述的叠合界面有至少一层凸筋或孔洞。这样,相邻叠合层相互铆合凝结硬化后,料浆将凸筋粘结或者填充孔洞,形成了整体的轻质永久胎壳壁,其强度高,抗冲击破坏能力强,降低了轻质永久胎壳的损耗率。
本发明的特征还在于所述的至少一层叠合层有增强物穿过叠合界面伸入至少另一叠合层。这样,至少一层叠合层有增强物穿过叠合界面伸入至少另一叠合层时,增强物将相邻叠合层牢牢拉结成了整体,从而使得轻质永久胎壳壁强度高,抗冲击破坏能力强,降低了轻质永久胎壳的损耗率。
本发明的特征还在于所述的至少一层叠合层有部位穿过叠合界面伸入至少另一叠合层。这样,至少一层叠合层有部位穿过叠合界面伸入至少另一叠合层时,增强物将相邻叠合层牢牢拉结成了整体,从而使得轻质永久胎壳壁强度高,抗冲击破坏能力强,降低了轻质永久胎壳的损耗率。
本发明的特征还在于所述的叠合界面夹有增强物。这样,在叠合界面夹有增强物后,轻质永久胎壳的胎壁强度、刚度、抗冲击破坏能力均得到大幅度的加强,使其在码放、运输、安装及施工过程中不易被损坏,降低了轻质永久胎壳的损耗率,节约了成本。
本发明的特征还在于所述的叠合界面为上壳与周围侧壳,周围侧壳与下壳、上壳或下壳与通孔管分层叠合。这样,相互叠合连接的壁体结构连接牢固可靠,使其在码放、运输、安装及施工过程中不易被损坏,降低了轻质永久胎壳的损耗率,节约了成本。
本发明的另一解决方案是在现有技术的基础上,包括轻质胎体,轻质胎体包括上壳、周围侧壳、下壳,上壳、周围侧壳、下壳围成封闭空腔,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有通孔管,通孔管设置在轻质胎体的封闭空腔内,轻质胎体中有至少一个由通孔管为通孔形成的现浇砼浇注用孔洞贯穿轻质胎体的上下壳表面,上壳或下壳或侧壳或二者或者三者至少有一外壳有一层比其它壳体软质的软质层。这样,由于轻质永久胎壳还包括有通孔管,通孔管设置在轻质胎体的封闭空腔内,轻质胎体中有至少一个由通孔管为通孔形成的现浇砼浇注用孔洞贯穿轻质胎体的上下壳表面,现浇砼进入孔洞内,待凝结硬化后,形成了现浇砼柱或墩,从而在轻质永久胎壳中形成了楼盖的受力与传力构件,大大改善了楼盖的力学性能,特别是大大改善了楼盖的抗剪、抗扭力学性能;同时,由于上壳或下壳或侧壳或二者或者三者至少有一外壳有一层比其它壳体软质的软质层,在软质层上用硬物开槽或坑埋设管线,施工方便、简单,埋设的管线不占用现浇砼肋或现浇砼保护层的空间,不会使楼盖的厚度增大,并且,叠合软质层的轻质永久胎壳整体强度也得到了加强,其抗冲击性能、防火、隔音、减震性能更好;此外,轻质永久胎壳还具有结构简单、制造容易、成本低、施工速度快等特点,适用于现浇钢筋砼或预应力钢筋砼的空心楼盖、屋盖、墙体、基础底板以及空腹桥梁使用,尤其适用于空心无梁楼盖使用。
本发明的特征还在于所述的上壳或下壳或二者全部为软质层。这样,当轻质永久胎壳应用至现浇砼板中时,可十分方便地在软质层上开设各种预埋管线的槽,从而使各种管线不占用空间,降低了板的厚度,减轻了板的自重,提高了板的承载能力。
本发明的特征还在于所述的上壳或下壳或二者外层为软质层,内层为硬质层。这样,当轻质永久胎壳应用至现浇砼板中时,可十分方便地在软质层上开设各种预埋管线的槽,从而使各种管线不占用空间,降低了板的厚度,减轻了板的自重,提高了板的承载能力,而且,内层为硬质层使轻质永久胎壳具有十分良好的强度和刚度,使其在砼的浇筑过程中不易损坏,保证了现浇砼板的浇筑质量。
本发明的特征还在于所述的软质层为二块以上拼合而成。这样,当软质层为二块以上拼合而成时,方便了轻质永久胎壳的生产,轻质永久胎壳上的软质层可分块拼合,特别是在其转角部位,可十分整齐地拼接,提高了轻质永久胎模的质量。
本发明的特征还在于所述的软质层上开有管线的槽。这样,当轻质永久胎壳应用至现浇砼板中时,预埋管线可设置在软质层上开设的槽中,减少了管线所占用的空间,降低了现浇砼板的厚度和质量,提高了现浇砼板的承载能力。
本发明的特征还在于所述的软质层块体之间有硬质的加强筋。这样,当软质层块体之间有硬质的加强筋时,加强筋大幅度提高了轻质永久胎壳壁的强度和刚度,使其在搬运、码放及安装施工应用过程中不易被损坏,降低了轻质永久胎模的损耗率,节约了成本。
本发明的特征还在于所述的预制软质层块与预制硬质层胶结在一起。这样,当预制软质层块与预制硬质层胶结在一起时,轻质永久胎壳整体性好,同时,其壁体局部抗冲击破坏能力强,能够降低轻质永久胎壳的损耗率,节约成本。
本发明的特征还在于所述的预制软质层块与湿坯硬化层叠合。这样,预制软质层块充当了模具模板作用,免去了模具的生产制作安装及拆除工作,提高了轻质永久胎壳的生产速度,降低了生产成本。
本发明的特征还在于所述的轻散的软质层与未凝结的硬质层料坯一起压制而成。这样,当轻散的软质层与未凝结的硬质层料坯一起压制而成,软质层与硬质层之间的结合力强,两者形成了密不可分的整体,大幅度提高了轻质永久胎壳的整体性能,使其不易损坏。
本发明的另一解决方案是在现有技术的基础上,包括轻质胎体,轻质胎体包括上壳、周围侧壳、下壳,上壳、周围侧壳、下壳围成封闭空腔,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有通孔管,通孔管设置在轻质胎体的封闭空腔内,轻质胎体中有至少一个由通孔管为通孔形成的现浇砼浇注用孔洞贯穿轻质胎体的上下壳表面,上壳、周围侧壳或下壳至少一个由至少二层壳体分层叠合而成,二层壳体之间有叠合界面。这样,由于轻质永久胎壳还包括有通孔管,通孔管设置在轻质胎体的封闭空腔内,轻质胎体中有至少一个由通孔管为通孔形成的现浇砼浇注用孔洞贯穿轻质胎体的上下壳表面,现浇砼进入孔洞内,待凝结硬化后,形成了现浇砼柱或墩,从而在轻质永久胎壳中形成了楼盖的受力与传力构件,大大改善了楼盖的力学性能,特别是大大改善了楼盖的抗剪、抗扭力学性能;同时,由于上壳、周围侧壳或下壳至少一个由至少二层壳体分层叠合而成,二层壳体之间有叠合界面时,轻质永久胎壳的壁体强度高,抗冲击破坏能力强,不易损坏,大幅度降低了轻质永久胎壳的损耗率;此外,轻质永久胎壳还具有结构简单、制造容易、成本低、施工速度快等特点,适用于现浇钢筋砼或预应力钢筋砼的空心楼盖、屋盖、墙体、基础底板以及空腹桥梁使用,尤其适用于空心无梁楼盖使用。
本发明的特征还在于所述的叠合界面由湿浆层在预制壳体层上凝结硬化而形成。这样,预制壳体层充当了模具模板作用,免去了模具的生产制作安装及拆除工作,提高了轻质永久胎壳的生产速度,降低了生产成本。
本发明的特征还在于所述的叠合界面为预制的硬化壳体胶结叠合而成。这样,当叠合界面为预制的硬化壳体胶结叠合而成时,预制的硬化壳体胶合后,形成了叠合板,具有良好的叠合作用力,使其不易分离开裂,使其不易损坏,有效地保证了轻质永久胎壳的质量。
本发明的特征还在于所述的叠合界面由至少两层不同品种的材料湿浆分层叠合。这样,当叠合界面由至少两层不同品种的材料湿浆分层叠合时,预制的硬化壳体胶合后,形成了叠合板,具有良好的叠合作用力,使其不易分离开裂,使其不易损坏,有效地保证了轻质永久胎壳的质量。
本发明的特征还在于所述的叠合界面由单位质量不同的至少两层分层叠合而成。这样,当叠合界面由单位质量不同的至少两层分层叠合而成时,预制的硬化壳体胶合后,形成了叠合板,具有良好的叠合作用力,使其不易分离开裂,使其不易损坏,有效地保证了轻质永久胎壳的质量。
本发明的特征还在于所述的叠合界面由软硬不同的至少两层叠合而成。这样,当轻质永久胎壳应用至现浇砼板中时,可十分方便地在软质层上开设各种预埋管线的槽,从而使各种管线不占用空间,降低了板的厚度,减轻了板的自重,提高了板的承载能力,而且,内层为硬质层使轻质永久胎壳具有十分良好的强度和刚度,使其在砼的浇筑的过程中不易损坏,保证了现浇砼板的浇筑质量。
本发明的特征还在于所述的叠合界面由至少两专用未硬凝结硬化的棱坯分层叠合成。这样,当叠合界面由至少两专用未硬凝结硬化的棱坯分层叠合成时,轻质永久胎壳的生产效率更高,生产成本更低。
本发明的特征还在于所述的叠合界面为平面或粗糙平面或凸凹面中的至少一种。这样,叠合形成的轻质永久胎壳叠合面粘结牢固可靠,叠合界面不易分离破坏,降低了轻质永久胎壳的损耗率。
本发明的特征还在于所述的叠合界面有至少一层凸筋或孔洞。这样,相邻叠合层相互铆合凝结硬化后,料浆将凸筋粘结或者填充孔洞,形成了整体的轻质永久胎壳壁,其强度高,抗冲击破坏能力强,降低了轻质永久胎壳的损耗率。
本发明的特征还在于所述的至少一层叠合层有增强物穿过叠合界面伸入至少另一叠合层。这样,至少一层叠合层有增强物穿过叠合界面伸入至少另一叠合层时,增强物将相邻叠合层牢牢拉结成了整体,从而使得轻质永久胎壳壁强度高,抗冲击破坏能力强,降低了轻质永久胎壳的损耗率。
本发明的特征还在于所述的至少一层叠合层有部位穿过叠合界面伸入至少另一叠合层。这样,至少一层叠合层有部位穿过叠合界面伸入至少另一叠合层时,增强物将相邻叠合层牢牢拉结成了整体,从而使得轻质永久胎壳壁强度高,抗冲击破坏能力强,降低了轻质永久胎壳的损耗率。
本发明的特征还在于所述的叠合界面夹有增强物。这样,在叠合界面夹有增强物后,轻质永久胎壳的胎壁强度、刚度、抗冲击破坏能力均得到大幅度的加强,使其在码放、运输、安装及施工过程中不易被损坏,降低了轻质永久胎壳的损耗率,节约了成本。
本发明的特征还在于所述的叠合界面为上壳与周围侧壳,周围侧壳与下壳、上壳或下壳与通孔管分层叠合。这样,相互叠合连接的壁体结构连接牢固可靠,使其在码放、运输、安装及施工过程中不易被损坏,降低了轻质永久胎壳的损耗率,节约了成本。
本发明的另一解决方案是在现有技术的基础上,包括轻质胎体,轻质胎体包括上壳、周围侧壳、下壳,上壳、周围侧壳、下壳围成封闭空腔,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有通孔管,通孔管设置在轻质胎体的封闭空腔内,轻质胎体中有至少一个由通孔管为通孔形成的现浇砼浇注用孔洞贯穿轻质胎体的上下壳表面,上壳、下壳、周围侧壳的壳壁或壁上有与之固结成一体的凸出表面的加强筋。这样,由于轻质永久胎壳还包括有通孔管,通孔管设置在轻质胎体的封闭空腔内,轻质胎体中有至少一个由通孔管为通孔形成的现浇砼浇注用孔洞贯穿轻质胎体的上下壳表面,现浇砼进入孔洞内,待凝结硬化后,形成了现浇砼柱或墩,从而在轻质永久胎壳中形成了楼盖的受力与传力构件,大大改善了楼盖的力学性能,特别是大大改善了楼盖的抗剪、抗扭力学性能;同时,由于上壳、下壳、周围侧壳的壳壁或壁上有与之固结成一体的凸出表面的加强筋时,壳壁的强度和刚度及抗冲击破坏能力均得到了大幅度的提高,使其不易损坏,降低了轻质永久胎壳的损耗率,节约了成本;此外,轻质永久胎壳还具有结构简单、制造容易、成本低、施工速度快等特点,适用于现浇钢筋砼或预应力钢筋砼的空心楼盖、屋盖、墙体、基础底板以及空腹桥梁使用,尤其适用于空心无梁楼盖使用。
本发明的特征还在于所述的凸出加强筋为预制的加强筋胶结壳壁或管壁上。这样,当所述的凸出加强筋为预制的加强筋胶结壳壁或管壁上时,加强筋的设置位置、数量及方向均可自由设置,极大地方便了生产,能大幅度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
本发明的特征还在于所述的上壳或下壳或二者凸出的加强筋两端搭接在通孔管和侧壳壁上。这样,当上壳或下壳或二者凸出的加强筋两端搭接在通孔管和侧壳壁上时,通过加强筋的搭接连接,大幅度提高了其二者的连接强度,使轻质永久胎壳在运输、码放及施工过程中,不易损坏,保证了质量。
本发明的特征还在于所述的上壳或下壳或二者凸出的加强筋两端搭接在通孔管和侧壳壁上。这样,当上壳或下壳或二者凸出的加强筋两端搭接在通孔管和侧壳壁上时,通过加强筋的搭接连接,大幅度提高了其二者的连接强度,使轻质永久胎壳在运输、码放及施工过程中,不易损坏,保证了质量。
本发明的特征还在于所述的上壳或下壳或二者凸出的加强筋至少一端搭接在通孔管或侧壳的凸出加强筋上。这样,加强筋相互搭接后,彼此连接成了整体,加强筋形成了支撑承力框架,对壳壁形成了稳固支撑,提高了轻质永久胎壳的抗压、抗冲击破坏能力,使其不易损坏,降低了轻质永久胎壳的损耗率。
本发明的特征还在于所述的空腔内有至少一根杆件至少一端与凸出的加强筋相交。这样,空腔内有至少一根杆件至少一端与凸出的加强筋相交,彼此连接成了整体,加强筋形成了支撑承力框架,对壳壁形成了稳固支撑,提高了轻质永久胎壳的抗压、抗冲击破坏能力,使其不易损坏,降低了轻质永久胎壳的损耗率。
本发明的特征还在于所述的至少一根杆件两端与凸出的加强筋相交。这样,至少一根杆件两端与凸出的加强筋相交,彼此连接成了整体,加强筋形成了支撑承力框架,对壳壁形成了稳固支撑,提高了轻质永久胎壳的抗压、抗冲击破坏能力,使其不易损坏,降低了轻质永久胎壳的损耗率。
本发明的特征还在于所述的至少一根杆件的至少一端支撑在上壳或下壳的凸出加强筋部位。这样,所述的至少一根杆件的至少一端支撑在上壳或下壳的凸出加强筋部位,彼此连接成了整体,加强筋形成了支撑承力框架,对壳壁形成了稳固支撑,提高了轻质永久胎壳的抗压、抗冲击破坏能力,使其不易损坏,降低了轻质永久胎壳的损耗率。
本发明的特征还在于所述的空腔内杆件为预制杆件或现浇杆件。这样,当空腔内杆件为预制杆件或现浇杆件时,根据不同实际情况的需要,可选用预制杆件或者现浇杆件,方便了生产制作。
本发明的特征还在于所述的空腔内杆件有增强筋或增强壳。这样,杆件的强度得到了大幅度提高,使其支撑能力更强,不易拆断或开裂。
本发明的特征还在于所述的凸出的加强筋内有增强物。这样,杆件的强度得到了大幅度提高,使其支撑能力更强,不易拆断或开裂。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1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2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3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4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实施例5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实施例6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发明实施例7的结构示意图。
图8是本发明实施例8的结构示意图。
图9是本发明实施例9的结构示意图。
图10是本发明实施例10的结构示意图。
图11是本发明实施例11的结构示意图。
图12是本发明实施例12的结构示意图。
图13是本发明实施例13的结构示意图。
图14是本发明实施例14的结构示意图。
图15是本发明实施例15的结构示意图。
图16是本发明实施例16的结构示意图。
图17是本发明实施例17的结构示意图。
图18是本发明实施例18的结构示意图。
图19是本发明实施例19的结构示意图。
图20是本发明实施例20的结构示意图。
图21是本发明实施例21的结构示意图。
图22是本发明实施例22的结构示意图。
图23是本发明实施例23的结构示意图。
图24是本发明实施例24的结构示意图。
图25是本发明实施例25的结构示意图。
图26是本发明实施例26的结构示意图。
图27是本发明实施例27的结构示意图。
图28是本发明实施例28的结构示意图。
图29是本发明实施例29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说明。
本发明如附图所示,包括轻质胎体1,轻质胎体1包括上壳2、周围侧壳3、下壳4,上壳2、周围侧壳3、下壳4围成封闭空腔,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有通孔管5,通孔管5设置在轻质胎体1的封闭空腔内,轻质胎体1中有至少一个由通孔管5为通孔形成的现浇砼浇注用孔洞6贯穿轻质胎体1的上下壳表面,通孔管5由至少二层叠合而成,层与层之间有叠合界面11。如图17所示,其轻质永久胎壳包括轻质胎体1,轻质胎体1包括上壳2、周围侧壳3、下壳4,上壳2、周围侧壳3、下壳4围成封闭空腔,其还包括有通孔管5,通孔管5设置在轻质胎体1的封闭空腔内,轻质胎体1中有通孔管5为通孔形成的现浇砼浇注用孔洞6贯穿轻质胎体1的上下壳表面,通孔管5由二层叠合而成,层与层之间有叠合界面11。
本发明的特征还在于所述的叠合界11面由湿浆层12在预制壳体层13上凝结硬化而形成。如图18所示,其所述的叠合界面11由湿浆层12在预制壳体层13上凝结硬化而形成。
本发明的特征还在于所述的叠合界面11为预制的硬化壳体14胶结叠合而成。如图17所示,其所述的叠合界面11为预制的硬化壳体14胶结叠合而成。
本发明的特征还在于所述的叠合界面11由至少两层不同品种的材料湿浆分层叠合。如图19所示,其所述的叠合界面11由三层不同品种的材料湿浆分层叠合。
本发明的特征还在于所述的叠合界面11由单位质量不同的至少两层分层叠合而成。如图20所示,其所述的叠合界面11由单位质量不同的两层分层叠合而成。
本发明的特征还在于所述的叠合界面11由软硬不同的至少两层叠合而成。如图20所示,其所述的叠合界面11由软硬不同的两层叠合而成。
本发明的特征还在于所述的叠合界面11由至少两专用未硬凝结硬化的棱坯分层叠合成。如图20所示,其所述的叠合界面11由两专用未硬凝结硬化的棱坯分层叠合成。
本发明的特征还在于所述的叠合界面11为平面或粗糙平面或凸凹面中的至少一种。如图20所示,其所述的叠合界面11为光滑面。
本发明的特征还在于所述的叠合界面11有至少一层凸筋16或孔洞17。如图21所示,其所述的叠合界面11有一层凸筋16。如图22所示,其所述的叠合界面11有一层孔洞17。
本发明的特征还在于所述的至少一层叠合层有增强物15穿过叠合界面11伸入至少另一叠合层。如图23所示,其所述的一层叠合层有增强物15穿过叠合界面11伸入另一叠合层。如图29所示,其所述的一层叠合层有增强物15穿过叠合界面11伸入另一叠合层。
本发明的特征还在于所述的至少一层叠合层有部位穿过叠合界面11伸入至少另一叠合层。如图21所示,其所述的一层叠合层有部位穿过叠合界面11伸入另一叠合层。
本发明的特征还在于所述的叠合界面11夹有增强物15。如图20所示,其所述的叠合界面11夹有增强物15。
本发明的特征还在于所述的叠合界面11为上壳2与周围侧壳3,周围侧壳3与下壳4、上壳2或下壳4与通孔管5分层叠合。如图16所示,其所述的叠合界面11为上壳2与周围侧壳3,周围侧壳3与下壳4,下壳4与通孔管5分层叠合。
本发明如附图所示,包括轻质胎体1,轻质胎体1包括上壳2、周围侧壳3、下壳4,上壳2、周围侧壳3、下壳4围成封闭空腔,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有通孔管5,通孔管5设置在轻质胎体1的封闭空腔内,轻质胎体1中有至少一个由通孔管5为通孔形成的现浇砼浇注用孔洞6贯穿轻质胎体1的上下壳表面,上壳2或下壳4或侧壳3或二者或者三者至少有一外壳有一层比其它壳体软质的软质层7。各附图中,1为轻质胎体,2为上壳,3为周围侧壳,4为下壳,5为通孔管,6为孔洞,7为软质层,以下各附图中,编号相同的,其说明相同。如图1所示,轻质永久胎壳包括轻质胎体1,轻质胎体1包括上壳2、周围侧壳3、下壳4,上壳2、周围侧壳3、下壳4围成封闭空腔,其包括有通孔管5,通孔管5设置在轻质胎体1的封闭空腔内,轻质胎体1中设置有通孔管5为通孔形成的现浇砼浇注用孔洞6贯穿轻质胎体1的上下壳表面,上壳2和下壳4的外壳有一层比其它壳体软质的软质层7。
本发明的特征还在于所述的上壳2或下壳4或二者全部为软质层7。如图2所示,其所述的下壳4为软质层7。
本发明的特征还在于所述的上壳2或下壳4或二者外层为软质层7,内层为硬质层8。如图3所示,其所述的上壳2的外层为软质层7,内层为硬质层8。
本发明的特征还在于所述的软质层7为二块以上拼合而成。如图4所示,其所述的软质层7为二块拼合而成。
本发明的特征还在于所述的软质层7上开有管线的槽9。如图5所示,其所述的软质层7上开有布设管线的槽9。
本发明的特征还在于所述的软质层7块体之间有硬质的加强筋10。如图6所示,其所述的软质层7块体之间有硬质的加强筋10。
本发明的特征还在于所述的预制软质层块与预制硬质层8胶结在一起。如图6所示,其所述的预制软质层块与预制硬质层8胶结在一起。
本发明的特征还在于所述的预制软质层块与湿坯硬化层8叠合。如图7所示,其所述的预制软质层块与湿坯硬化层8叠合。
本发明的特征还在于所述的轻散的软质层7与未凝结的硬质层8料坯一起压制而成。如图7所示,其所述的轻散的软质层7与未凝结的硬质层8料坯一起压制而成。
本发明如附图所示,包括轻质胎体1,轻质胎体1包括上壳2、周围侧壳3、下壳4,上壳2、周围侧壳3、下壳4围成封闭空腔,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有通孔管5,通孔管5设置在轻质胎体1的封闭空腔内,轻质胎体1中有至少一个由通孔管5为通孔形成的现浇砼浇注用孔洞6贯穿轻质胎体1的上下壳表面,上壳2、周围侧壳3或下壳4至少一个由至少二层壳体分层叠合而成,二层壳体之间有叠合界面11。如图8所示,轻质永久胎壳包括轻质胎体1,轻质胎体1包括上壳2、周围侧壳3、下壳4,上壳2、周围侧壳3、下壳4围成封闭空腔,其还包括有通孔管5,通孔管5设置在轻质胎体1的封闭空腔内,轻质胎体1中设置有通孔管5为通孔形成的现浇砼浇注用孔洞6贯穿轻质胎体1的上下壳表面,上壳2为二层壳体分层叠合而成,二层壳体之间有叠合界面11。
本发明的特征还在于所述的叠合界面11由湿浆层12在预制壳体层13上凝结硬化而形成。如图9所示,其所述的叠合界面11由湿浆层12在预制壳体层13上凝结硬化而形成。
本发明的特征还在于所述的叠合界面11为预制的硬化壳体14胶结叠合而成。如图8所示,其所述的叠合界面11为预制的硬化壳体14胶结叠合而成。
本发明的特征还在于所述的叠合界面11由至少两层不同品种的材料湿浆分层叠合。如图10所示,其所述的叠合界面11由两层不同品种的材料湿浆分层叠合。
本发明的特征还在于所述的叠合界面11由单位质量不同的至少两层分层叠合而成。如图10所示,其所述的叠合界面11由单位质量不同的两层分层叠合而成。
本发明的特征还在于所述的叠合界面11由软硬不同的至少两层叠合而成。如图10所示,其所述的叠合界面11由软硬不同的两层叠合而成。
本发明的特征还在于所述的叠合界面11由至少两专用未硬凝结硬化的棱坯分层叠合成。如图10所示,其所述的叠合界面11由两专用未硬凝结硬化的棱坯分层叠合成。
本发明的特征还在于所述的叠合界面11为平面或粗糙平面或凸凹面中的至少一种。如图11所示,其所述的叠合界面11为凸凹面。
本发明的特征还在于所述的叠合界面11有至少一层凸筋或孔洞。如图12所示,其所述的叠合界面11有一层凸筋16。如图13所示,其所述的叠合界面11有一层孔洞17。
本发明的特征还在于所述的至少一层叠合层有增强物15穿过叠合界面11伸入至少另一叠合层。如图14所示,其所述的一层叠合层有增强物15穿过叠合界面11伸入另一叠合层。
本发明的特征还在于所述的至少一层叠合层有部位穿过叠合界面11伸入至少另一叠合层。如图12所示,其所述的一层叠合层有部位穿过叠合界面11伸入另一叠合层。
本发明的特征还在于所述的叠合界面11夹有增强物15。如图15所示,其所述的叠合界面11夹有增强物15。
本发明的特征还在于所述的叠合界面11为上壳2与周围侧壳3,周围侧壳3与下壳4、上壳2或下壳4与通孔管5分层叠合。如图16所示,其所述的叠合界面11为上壳2与周围侧壳3,周围侧壳3与下壳4,下壳4与通孔管5分层叠合。
本发明如附图所示,包括轻质胎体1,轻质胎体1包括上壳2、周围侧壳3、下壳4,上壳2、周围侧壳3、下壳4围成封闭空腔,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有通孔管5,通孔管5设置在轻质胎体1的封闭空腔内,轻质胎体1中有至少一个由通孔管5为通孔形成的现浇砼浇注用孔洞6贯穿轻质胎体1的上下壳表面,上壳2、下壳4、周围侧壳3的壳壁或管壁上有与之固结成一体的凸出表面的加强筋10。如图24所示,轻质永久胎壳包括轻质胎体1,轻质胎体1包括上壳2、周围侧壳3、下壳4,上壳2、周围侧壳3、下壳4围成封闭空腔,其还包括有通孔管5,通孔管5设置在轻质胎体1的封闭空腔内,轻质胎体1中有通孔管5为通孔形成的现浇砼浇注用孔洞6贯穿轻质胎体1的上下壳表面,上壳2的壳壁上有与之固结成一体的凸出表面的加强筋10。
本发明的特征还在于所述的凸出加强筋10为预制的加强筋胶结壳壁或管壁上。如图25所示,其所述的凸出加强筋10为预制的加强筋胶结壳壁上。
本发明的特征还在于所述的上壳2或下壳4或二者凸出的加强筋10两端搭接在通孔管5和侧壳壁上。如图26所示,其所述的上壳2和下壳4凸出的加强筋10两端搭接在通孔管5和侧壳壁上。
本发明的特征还在于所述的上壳2或下壳4或二者凸出的加强筋10两端搭接在通孔管5和侧壳壁上。如图26所示,其所述的上壳2和下壳4凸出的加强筋10两端搭接在通孔管5和侧壳壁上。
本发明的特征还在于所述的上壳2或下壳4或二者凸出的加强筋10至少一端搭接在通孔管5或侧壳的凸出加强筋10上。如图26所示,其所述的上壳2和下壳4凸出的加强筋10两端分别搭接在通孔管5和侧壳的凸出加强筋10上。
本发明的特征还在于所述的空腔内有至少一根杆件17至少一端与凸出的加强筋10相交。如图27所示,其所述的空腔内有杆件17两端与凸出的加强筋10相交。
本发明的特征还在于所述的至少一根杆件17两端与凸出的加强筋10相交。如图27所示,其所述的杆件17两端与凸出的加强筋10相交。
本发明的特征还在于所述的至少一根杆件17的至少一端支撑在上壳或下壳的凸出加强筋10部位。如图27所示,其所述的杆件17的两端支撑在上壳和下壳的凸出加强筋10部位。
本发明的特征还在于所述的空腔内杆件17为预制杆件或现浇杆件。如图27所示,其所述的空腔内杆件17为预制杆件。
本发明的特征还在于所述的空腔内杆件17有增强筋或增强壳。如图28所示,其所述的空腔内杆件17有增强筋15。
本发明的特征还在于所述的凸出的加强筋10内有增强物15。如图28所示,其所述的凸出的加强筋10内有增强物15。
本发明实施时,可先用水泥砂浆纤维网格布制作好轻质永久胎壳,然后采用轻质材料如膨胀珍珠岩作为软质层,叠合在轻质永久胎壳上即可。
权利要求
1.一种砼填充用轻质永久胎壳,包括轻质胎体(1),轻质胎体(1)包括上壳(2)、周围侧壳(3)、下壳(4),上壳(2)、周围侧壳(3)、下壳(4)围成封闭空腔,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有通孔管(5),通孔管(5)设置在轻质胎体(1)的封闭空腔内,轻质胎体(1)中有至少一个由通孔管(5)为通孔形成的现浇砼浇注用孔洞(6)贯穿轻质胎体(1)的上下壳表面,通孔管(5)由至少二层叠合而成,层与层之间有叠合界面(1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砼填充用轻质永久胎壳,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叠合界(11)面由湿浆层(12)在预制壳体层(13)上凝结硬化而形成。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砼填充用轻质永久胎壳,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叠合界面(11)为预制的硬化壳体(14)胶结叠合而成。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砼填充用轻质永久胎壳,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叠合界面(11)由至少两层不同品种的材料湿浆分层叠合。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砼填充用轻质永久胎壳,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叠合界面(11)由单位质量不同的至少两层分层叠合而成。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砼填充用轻质永久胎壳,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叠合界面(11)由软硬不同的至少两层叠合而成。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砼填充用轻质永久胎壳,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叠合界面(11)由至少两专用未硬凝结硬化的棱坯分层叠合成。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砼填充用轻质永久胎壳,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叠合界面(11)为平面或粗糙平面或凸凹面中的至少一种。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砼填充用轻质永久胎壳,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叠合界面(11)有至少一层凸筋(16)或孔洞(17)。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砼填充用轻质永久胎壳,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至少一层叠合层有增强物(15)穿过叠合界面(11)伸入至少另一叠合层;或者至少一层叠合层有部位穿过叠合界面(11)伸入至少另一叠合层;或者叠合界面(11)夹有增强物(15);或者叠合界面(11)为上壳(2)与周围侧壳(3),周围侧壳(3)与下壳(4)、上壳(2)或下壳(4)与通孔管(5)分层叠合。
全文摘要
一种砼填充用轻质永久胎壳,包括轻质胎体(1),轻质胎体(1)包括上壳(2)、周围侧壳(3)、下壳(4),上壳(2)、周围侧壳(3)、下壳(4)围成封闭空腔,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有通孔管(5),通孔管(5)设置在轻质胎体(1)的封闭空腔内,轻质胎体(1)中有至少一个由通孔管(5)为通孔形成的现浇砼浇注用孔洞(6)贯穿轻质胎体(1)的上下壳表面,通孔管(5)由至少二层叠合而成,层与层之间有叠合界面(11)。这样,适用于现浇钢筋砼或预应力钢筋砼的空心楼盖、屋盖、墙体、基础底板以及空腹桥梁使用,尤其适用于空心无梁楼盖使用。
文档编号E04C1/00GK1974979SQ200610101288
公开日2007年6月6日 申请日期2006年7月11日 优先权日2005年7月12日
发明者邱则有 申请人:邱则有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