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有房屋、日光温室的生态农家庭院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41326阅读:70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具有房屋、日光温室的生态农家庭院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建筑物领域,涉及一种房屋、日光温室、庭院三位一体的生态小康农家庭院。
背景技术
在我国广大农村,人多地少,尤其是土地贫瘠的地区,农民在贫困的生活中挣扎,谁不想过上好日子?如何使广大农民生活改观,逐步走上富裕之路,实现农村众多的小康之家,我国政府当前工作的重中之重是“三农”问题,“三农”工作的核心是使农户增收,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核心也是农户增收,农户增收的关键,是需要有一个持续的高效产出的平台。
目前在全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仍然没有突破传统思维,大多是拆旧建新,修桥补路,搞农户上楼,没有从土地的综合利用和增加农民收入这一根本上突破。据统计,我国农村每个农户宅基地平均占地0.46亩以上,全国约有2.3亿农户宅基地,将占用农田1亿亩以上,即使在一些率先实现小康之家的样板村,每户仍然占有4分到1亩多的宝贵的农田资源。
由于人多地少,农民为了改变贫困,农村中多数青壮年纷纷外出打工挣钱,空心村现象十分普通,使土地资源白白浪费。随着我国人口的再增长,再建房,则使有限的土地资源少之又少,长久下去将出现土荒,新农村建设的目标将无法实现。
传统的农村宅基地,主要用于生活建房,对于培植、养殖和日光温室种植等则需另建日光大棚,无疑又侵占了大量良田耕地,这种房屋与日光温室各具单一功能的构筑模式不利于我国推行的“四节一环保政策”的实施。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房屋、日光温室的生态农家庭院,综合利用土地资源,利于节地、节能、节水、节材,减少环境污染,建设新型农村。
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一种具有房屋、日光温室的生态农家庭院,包括庭院及至少一层住宅室,其庭院地面上建造有至少一个地面日光温室。
所述的地面日光温室下面建造有至少一层地下室。
所述的庭院的住宅室下面建造有至少一层加工室。
所述的地下室分隔为培植室、养殖室及储藏室。
所述的地面日光温室内设置有阶梯式框架,每一框架由横梁、立柱固联而成。
所述的地下室及加工室分隔为加工车间及车库。
所述的住宅室分有隔室,设置有凉台及单侧或双侧上下楼梯,住宅室屋顶为坡顶式或平顶式。
所述的住宅室顶面搭建有顶面日光温室。
所述的庭院为有围栏或无围栏结构,围栏为墙体或栅栏。
所述的住宅室与地面日光温室的建造形式为联体式或分体式或联体与分体共存结构。
本发明所具有的积极有益效果1、庭院内具生产、生活双重功能,农户住宅不占地,只占空间,楼上用于生活,楼下用于生产,宅基地成为农户高效致富的生产基地,安居又落业,按我国有2.3亿农户宅基地计算,全国可解放出宅基地占用的1亿多亩宝贵的不可再生的土地资源;2.庭院设计为立体生产型宅基地,并深入挖掘了地下潜力,实现土地的综合利用,是对我国推行的节地、节能、节水、节材、环境无污染的“四节一环保政策”的最佳实施,促进农村城镇化,建设新型农村;3.增加了宅基地空间使用面积,构筑生态小康庭院,在地上或屋顶建日光温室种植反季节蔬菜、水果及花卉;在地下建室培植菌类,或养殖高附加值的水产品,充分利用每一寸土地,每一缕阳光,每一层空间创造财富,使农户增收,有效改善中国农民的贫困状况;4.本发明适合我国人多地少国情,在自家宅基地就可创收,易于在中国广大农村推广普及。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1结构示意图的主视图;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2结构示意图的主视图;图3为本发明的日光温室结构示意图的A-A向剖视图;图4为本发明的地下室结构示意图的平面图;图5为本发明的地面一层结构示意图的俯视图;图6为本发明的地面二层结构示意图的俯视图;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1结构示意图的俯视图;图8为本发明实施例2结构示意图的俯视图;图9为本发明的日光温室内框架结构示意图的后视图;图10为本发明的日光温室内框架结构示意图的前视图;图11为本发明的日光温室内框架结构示意图的俯视图;
图12为本发明实施例3结构示意图的平面图;图13为本发明实施例4结构示意图的平面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
实施例1参阅图1、图7所示,一种具有房屋、日光温室的生态农家庭院,主要由庭院1、地下室2、地面日光温室3、加工室4、住宅室5等构成;其庭院1可有围栏或无围栏,围栏可为墙体或栅栏,在庭院1地面上建造有至少一个地面日光温室3,庭院1的地面上建造有至少一层住宅室5,住宅室5下面建造有至少一层加工室4,住宅室5屋顶为坡顶式或平顶式,可根据需要设置楼梯或台阶,所述的地面日光温室3用于种植反季节蔬菜、水果;地面日光温室3的下面建造有至少一层地下室2,地下室2内用于培植双胞菇、草菇等食用、药用菌类及养殖蜗牛、黄鳝、雄性罗非鱼、林蛙、黄粉虫、地鳖虫等高附加值的产品,所述的加工室4内安装有相关设备及冷藏库,用于加工农副产品及储藏;所述的住宅室5与地面日光温室3的建造形式可为联体式。
参阅图3、图4所示,所述的地面日光温室3内安装有若干层阶梯式框架301;所述的地下室2可分为若干个培植室201、养殖室202及储藏室203,也可作为加工车间、车库使用,或用作养猪业。
参阅图5、图6所示,所述的加工室4也可分为若干个隔室,作为加工车间401及车库402使用;所述的住宅室5可分为502、203……若干个隔室,可建造有凉台501,设计有单侧或双侧上下楼梯7。
实施例2参阅图2、图8所示,所述的住宅室5的屋顶为平顶式,上面搭建有顶面日光温室6,采用无土栽培,可种植花卉等。其余建筑结构同实施例1所述。
参阅图9、图10、图11所示,所述的地面日光温室3内设置有若干排框架301,为阶梯式排列,每一框架301由横梁3011、立柱3012固联而成,框架301上采用无土栽培;所述的顶面日光温室6内设置的框架结构与框架301结构相同。
实施例3参阅图12所示,所述的庭院1内的住宅室5与地面日光温室3的建造形式也可为分体式,分别建造在庭院1内任意部位,其地下室2、加工室4也随地面日光温室3、住宅室5相对位移,其余建筑结构同实施例1、2所述。
实施例4参阅图13所示,所述的庭院1内的住宅室5与地面日光温室3还可以是联体式与分体式共存的建造形式,其余建筑结构同实施例1、2所述。
权利要求
1.一种具有房屋、日光温室的生态农家庭院,包括庭院及至少一层住宅室,其特征在于庭院(1)地面上建造有至少一个地面日光温室(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房屋、日光温室的生态农家庭院,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地面日光温室(3)下面建造有至少一层地下室(2)。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房屋、日光温室的生态农家庭院,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庭院(1)的住宅室(5)下面建造有至少一层加工室(4)。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具有房屋、日光温室的生态农家庭院,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地下室(2)分隔为培植室(201)、养殖室(202)及储藏室(203)。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房屋、日光温室的生态农家庭院,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地面日光温室(3)内设置有阶梯式框架(301),每一框架(301)由横梁(3011)、立柱(3012)固联而成。
6.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具有房屋、日光温室的生态农家庭院,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地下室(2)及加工室(4)分隔为加工车间(401)及车库(402)。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房屋、日光温室的生态农家庭院,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住宅室(5)分有隔室,设置有凉台(501)及单侧或双侧上下楼梯(7),住宅室(5)屋顶为坡顶式或平顶式。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房屋、日光温室的生态农家庭院,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住宅室(5)顶面搭建有顶面日光温室(6)。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房屋、日光温室的生态农家庭院,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庭院(1)为有围栏或无围栏结构,围栏为墙体或栅栏。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房屋、日光温室的生态农家庭院,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住宅室(5)与地面日光温室(3)的建造形式为联体式或分体式或联体与分体共存结构。
全文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具有房屋、日光温室的生态农家庭院。包括庭院及至少一层住宅室,其庭院地面上建造有至少一个地面日光温室;综合利用土地资源,庭院内具生产、生活双重功能,楼上为住宅,楼下用于生产,全国可解放出大量的宅基地占用的不可再生的土地资源;利于节地、节能、节水、节材,环境无污染,促进农村城镇化;增加了宅基地空间使用面积,可在地上或屋顶的日光温室种植反季节蔬菜、水果及花卉,在地下建室培植菌类,或养殖高附加值的水产品,充分利用每一寸土地,每一缕阳光,每一层空间;本发明适合我国人多地少国情,在自家宅基地就可创收,易于在中国广大农村推广普及。
文档编号E04H5/08GK1952324SQ20061016208
公开日2007年4月25日 申请日期2006年12月12日 优先权日2006年12月12日
发明者解林艳 申请人:解林艳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