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法拉边器拉边杆内水管清洗装置及其操作方法

文档序号:1941323阅读:34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浮法拉边器拉边杆内水管清洗装置及其操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浮法拉边器拉边杆内水管清洗装置及其操作方法。
背景技术
浮法玻璃生产过程中使用的拉边器是浮法玻璃生产成型专用装备之一,目前使用的拉边器拉边杆是将其前端部的拉边轮直接压在玻璃带边部,是玻璃成型施加作用力的部件,该拉边器拉边杆的结构见附图1。由于该拉边杆长期处在高温环境下,内部通水冷却,水中杂物在某些接头处淤积、内水管等表面结垢影响水流冷却效果,直接导致拉边轮跳动增大,严重影响到拉边轮的使用精度,同时也影响玻璃成型质量。因此需要经常对拉边器的拉边杆内水管进行清洗。传统的清理方法是将拉边器脱离工作状态,从锡槽中退出,拆下拉边杆后部的旋转接头和前部的拉边轮,抽出内水管,用一端部绑钢丝刷的长钢棒,置入转轴管内反复磨擦,再用压缩空气从一端吹扫,吹出杂物;内水管和拉边轮,分别采用手工各自清理,然后组装恢复。这种清理方法缺陷在于清理内水管时,拉边器要脱离工作状态,影响机组使用率;清理内水管中残存的杂物和水垢,需拆开零部件,清理结束还需组装;多次拆装影响拉边轮使用精度,易引起密封处漏水;清洗操作费时费力。目前,尚未发现不用拆卸零件即可对其拉边杆内水管内部杂物和水垢进行清理的装置及方法。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拉边杆传统清理方法存在的缺陷,提供一种不用拆卸零件、清理效果好的浮法拉边器拉边杆内水管的清洗装置,同时还提供了一种用该清洗装置清洗拉边杆内水管的操作方法。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取了以下技术方案一种浮法拉边器拉边杆内水管清洗装置,包括该拉边杆本体,位于本体后端的拉边杆进水口、拉边杆出水口,穿设于该本体的内水管、内水管外围套设一设有内腔的转轴、该转轴外侧包覆的支撑水包、以及该支撑水包邻近本体后端部位设置的支撑水包进水口与支撑水包出水口;其特点为在所述支撑水包进水口、支撑水包出水口与拉边杆进水口、拉边杆出水口之间设置有一相互联通的外管路,外管路两个端口分别为总进水口与总出水口,总进水口与支撑水包进水口连通,总出水口与支撑水包出水口连通;外管路的中段分设为三段,A段、B段与C段,其中,A段管路一端与总进水口连通,另一端与拉边杆进水口连通,在A段管路邻近于该拉边杆进水口处设置有至少1个控制阀门和一个酸洗液进入口,最佳设置1个控制阀门;B段管路一端与总出水口连通,另一端与拉边杆出水口连通,在B段管路邻近于该拉边杆出水口处设置有至少1个控制阀门和一个酸洗液排出口,最佳设置1个控制阀门;C段管路一端与所述B段管路邻近于拉边杆出水口处连通,另一端与A段管路邻近于总进水口处连通,C段管路中部开设有至少1个控制阀门,最佳设置1个阀门;上述的连通部位均设置有连接管件。
上述的酸洗液进入口与酸洗液排出口还各设置有1个控制阀门。
上述的连接管件可选用三通;外管路所用的管件与连接件所用的三通材质均采用耐酸腐蚀的金属材料或非金属材料。
为了实现另一目的,本发明同时提供了一种利用上述浮法拉边器拉边杆内水管清洗装置的操作方法,其特点在于通过在浮法拉边器拉边杆后端安装的与内水管连通的清洗装置上不同控制阀门的开或关,对所述拉边杆内水管实施正常水循环冷却步骤,在正常水循环冷却状态下实施的水循环反向冲洗步骤或酸洗液冲洗步骤。
上述正常水循环冷却步骤如下打开外管路总进水口进水,将管路A段上控制阀门与管路B段上的控制阀门打开,关闭管路C段上的控制阀门、酸洗液进入口控制阀门与酸洗液排出口控制阀门,水流由拉边杆进水口处进入,流经内水管至拉边轮内设的分水板分流,由转轴内腔返回拉边杆出水口,水循环正向流动,从总出水口排出。
上述水循环反向冲洗是在正常水循环冷却状态下实施,其操作步骤为将A段管路、B段管路上的控制阀门关闭,同时打开C段管路上的控制阀门,水流由拉边杆出水口进入,由转轴内腔至拉边轮,经拉边轮向内水管反向流动,至拉边杆进水口,在反向水流的冲击下,将内水管中残存的杂物由酸洗液进入口排出。
上述酸洗液冲洗是在正常水循环冷却状态下实施,其操作步骤为将酸洗液进入口处与一外设的酸洗泵连接,关闭A段管路、B段管路、C段管路上的控制阀门,同时打开酸洗液排出口控制阀门与酸洗液进入口控制阀门,启动酸洗泵,酸洗液由酸洗液进入口流经拉边杆进水口进入内水管,经拉边轮内设的分水板、转轴内腔循环流动至拉边杆出水口,酸洗液与内水管的内、外壁、转轴内腔上残存的碳酸钙水垢发生反应,生成溶于水的氯化钙、水、二氧化碳气体,随酸洗液一起由酸洗液排出口排出,前述的循环酸洗时间为2-4小时;当酸洗液排出后,打开A段管路、B段管路上的控制阀门,同时关闭C段管路控制阀门、酸洗液排出口控制阀门、酸洗液进入口控制阀门,恢复正常水循环冷却状态。
上述的酸洗液可采用防锈缓冲剂或酸性液体。
采用如上技术方案后,具有的有益效果如下本发明最大程度的利用了现有浮法拉边器拉边杆本体的结构特点,在支撑水包冷却循环管路后端再设置一个循环外管路,来反冲和酸洗内水管杂物和水垢。本发明设备改造和操作工艺方法简单,清洗管路效果好,不用拆装拉边轮,不用拆卸拉边杆零件,清理拉边杆内水管操作快速简便,清理过程不影响拉边器的正常工作,更不会影响拉边轮的使用精度,解决了现有技术中拆卸组装拉边杆后易遗留漏水等隐患的问题;有效提高了该拉边器机组的使用效率。


图1为现有浮法拉边器拉边杆结构及水流循环示意2为本发明浮法拉边器拉边杆外接管路连接结构及水流循环示意3为图2所示结构的反冲水流循环示意4为图2所示结构的酸洗液循环流向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所涉及的清洗装置是在已授权专利(专利号为ZL200420052139.2)的浮法拉边器拉边杆的后端外部设置一个带有若干阀门的循环回路-即外管路,通过不同位置控制阀门的开或关,控制水流在内水管中流动的方向,达到冲洗或反冲洗内水管的效果;同时,针对内水管某些接头处水流中微小杂物的淤积、以及内水管内壁、外壁的水垢,在所设置的外管路上留出接口,外接酸洗泵,启动酸洗泵并配合相关控制阀门的开或关,酸洗液经外管路流入内水管,在内水管中循环流动,实施对内水管的酸洗;所用的酸洗液采用市场购买的CA1500防锈缓冲剂、稀盐酸或稀醋酸中任一种;该酸洗液与碳酸钙水垢反应,生成溶于水的氯化钙、水、二氧化碳气体随循环水排出。
如图1所示,现有的浮法拉边器拉边杆本体包括拉边杆进水口1,拉边杆出水口2,旋转接头3,支撑水包进水口4,支撑水包出水口5,支撑水包6,转轴7,内水管8,拉边轮9;内水管8穿设于整个拉边杆,其内水管前端与拉边轮9相接,后端两侧分别设置有拉边杆进水口1和拉边杆出水口2,内水管8的外周包覆有支撑水包6,支撑水包6邻近于内水管8后端位置的两侧分别连接有支撑水包进水口4与支撑水包出水口5;正常循环水冷却的水流方向由拉边杆进水口1进入,流过内水管8,经拉边轮9内设的分水板、转轴7内腔循环流动至拉边杆出水口2排出。
如图2、图3、图4所示,本发明的浮法拉边器拉边杆内水管清洗装置是在该拉边杆本体上的支撑水包进水口4、支撑水包出水口5与拉边杆进水口1、拉边杆出水口2之间设置有一相互联通的外管路,外管路两个端口分别为总进水口18与总出水口13,总进水口18与支撑水包进水口4连通,总出水口13与支撑水包出水口5连通;外管路的中部分设为三段A段、B段与C段,其中,A段管路一端与总进水口18连通,另一端与拉边杆进水口1连通,在A段管路邻近于该拉边杆进水口1处设置有至少1个控制阀门和一个酸洗液进入口20,最佳设置1个控制阀门17;在酸洗液进入口20上设置有1个控制酸洗液进量的控制阀门16;B段管路一端与总出水口13连通,另一端与拉边杆出水口2连通,在B段管路邻近于该拉边杆出水口2处设置有至少1个控制阀门和一个酸洗液排出口21,最佳设置1个控制阀门12;在酸洗液排出口21上设置一个控制酸洗液排出量的控制阀门11;C段管路一端与所述B段管路邻近于拉边杆出水口2处连通,另一端与所述A段管路邻近于总进水口18处连通,C段管路中部开设有至少1个控制阀门,最佳设置1个控制阀门15;上述所有连通部位均设置有连接管件,该连接管件采用三通,外管路与三通所用的材质采用耐酸腐蚀的金属材料或非金属材料,如不锈钢、工程塑料或橡胶中任一种,本实施例采用不锈钢材料。
上述浮法拉边器拉边杆内水管清洗装置的操作方法,是通过操作在拉边杆本体后端安装的清洗装置上不同位置的控制阀门的开或关,对拉边杆内水管正常水循环冷却状态下使用时,实施水循环反向冲洗步骤或酸洗液冲洗步骤。
如图2所示,在浮法拉边器拉边杆处于正常生产时,该清洗装置正常水循环冷却操作步骤如下打开外管路总进水口18进水,将管路A段上控制阀门17与管路B段上的控制阀门12打开,关闭管路C段上的控制阀门15与酸洗液进入口控制阀门16、酸洗液排出口控制阀门11,水流由拉边杆进水口1进入,流经内水管8至拉边轮9内设的分水板分流,经转轴7内腔返回拉边杆出水口2,水循环正向流动,由总出水口13排出,。
如图3所示,水循环反向冲洗步骤的操作应在正常水循环冷却状态下实施,先将控制阀门17、12关闭,同时打开控制阀门15、16,水流由拉边杆出水口2进入,由转轴7内腔至拉边轮9,经拉边轮9向内水管8反向流动,至拉边杆进水口1,在反向水流的冲击下,将内水管8中残存的杂物由酸洗液进入口20排出。
如图4所示,酸洗液冲洗步骤的操作应在正常水循环冷却状态下实施,先将酸洗液进入口20与一外设的酸洗泵连接,关闭控制阀门12、17,同时打开控制阀门11、16,启动酸洗泵,酸洗液由酸洗液入口20流经拉边杆进水口1进入内水管8内循环流动,酸洗液与内水管8的内、外壁、转轴7内腔上残存的碳酸钙水垢发生反应,生成溶于水的氯化钙、水、二氧化碳气体,随酸洗液一起由酸洗液排出口21排出,上述的酸洗液的循环酸洗时间为2-4小时,最佳为2小时;酸洗液排出后,再实施水循环反向冲洗步骤,其水流方向如图3所示,将控制阀门17、12、11关闭,同时打开控制阀门15、16,水流由拉边杆出水口2进入,由转轴7内腔至拉边轮9,经拉边轮9向内水管8反向流动,至拉边杆进水口1,在反向水流的冲击下,将内水管8中残存的杂物由酸洗液进入口20排出,反向水流的冲洗时间为20-40分钟,最佳为20分钟;完成上述反向水流冲洗步骤后,再打开控制阀门12、17,关闭控制阀门11、15、16,恢复正常水循环冷却状态。
上述酸洗液冲洗步骤中所用的酸洗液采用市场销售的CA1500防锈缓冲剂、稀盐酸或稀醋酸中任一种,本实施例采用的酸洗液是CA1500防锈缓冲剂。
权利要求
1.一种浮法拉边器拉边杆内水管清洗装置,包括该拉边杆本体,其前端设置的拉边轮(9),后端设置的拉边杆进水口(1)与拉边杆出水口(2),中间穿设的内水管(8),在拉边杆内水管(8)外围套设的带有内腔的转轴(7),该转轴(7)外侧包覆的支撑水包(6),以及该支撑水包(6)邻近本体后端部位设置的支撑水包进水口(4)与支撑水包出水口(5);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支撑水包进水口(4)、支撑水包出水口(5)与拉边杆进水口(1)、拉边杆出水口(2)之间设置有一相互联通的外管路,外管路两个端口分别为总进水口(18)与总出水口(13),总进水口(18)与支撑水包进水口(4)连通,总出水口(13)与支撑水包出水口(5)连通;外管路的中段分设为三段(A、B、C),其中,A段管路一端与所述总进水口(18)连通,另一端与所述拉边杆进水口(1)连通,在A段管路邻近于该拉边杆进水口(1)处设置有一个酸洗液进入口(20)和至少1个控制阀门;B段管路一端与所述总出水口(13)连通,另一端与所述拉边杆出水口(2)连通,在B段管路邻近于该拉边杆出水口(2)处设置有一个酸洗液排出口(21)和至少1个控制阀门;C段管路一端与所述B段管路邻近于拉边杆出水口(2)处连通,另一端与所述A段管路邻近于所述总进水口(18)处连通,C段管路中部开设有至少1个控制阀门;所述连通部位均设置有连接管件。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浮法拉边器拉边杆内水管清洗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酸洗液进入口(20)与酸洗液排出口(21)分别设置有控制阀门(16、11)。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浮法拉边器拉边杆内水管清洗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A段管路邻近于所述拉边杆进水口(1)处设有1个控制阀门(17);所述B段管路上邻近于拉边杆出水口(2)处设有1个控制阀门(12);所述C段管路中部设有1个控制阀门(15)。
4.如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浮法拉边器拉边杆内水管清洗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管件为三通;所述外管路与所述三通的材质采用耐酸腐蚀的金属材料或非金属材料。
5.一种利用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浮法拉边器拉边杆内水管清洗装置的操作方法,其特征在于通过所述清洗装置上不同控制阀门的开或关,对所述拉边杆内水管实施正常水循环冷却步骤以及在正常水循环冷却状态下实施的水循环反向冲洗步骤或酸洗液冲洗步骤。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浮法拉边器拉边杆内水管清洗装置的操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正常水循环冷却步骤如下打开外管路总进水口(18)进水,将管路(A)段上控制阀门(17)与管路(B)段上的控制阀门(12)打开,关闭管路(C)段上的控制阀门(15)、酸洗液进入口控制阀门(16)与酸洗液排出口控制阀门(11),水流由拉边杆入水口(1)处进入,流经内水管(8)至拉边轮(9)内设的分水板分流,经转轴(7)内腔返回拉边杆出水口(2),水循环正向流动,从总出水口(13)排出。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浮法拉边器拉边杆内水管清洗装置的操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水循环反向冲洗步骤为在正常水循环冷却状态下,关闭控制阀门(17、12),同时打开控制阀门(15、16),水流由拉边杆出水口(2)进入,经转轴(7)内腔流向拉边轮(9)分水板汇集到内水管(8)至拉边杆进水口(1),反向流动,在反向水流的冲击下,内水管(8)中残存的杂物由酸洗液进入口(20)排出。
8.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浮法拉边器拉边杆内水管清洗装置的操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酸洗液冲洗步骤为在正常水循环冷却状态下,将酸洗液进入口(20)与一外设的酸洗泵连接,关闭控制阀门(12、17),同时打开控制阀门(11、16),启动酸洗泵,酸洗液由酸洗液进入口(20)流经拉边杆进水口(1)进入内水管(8)至拉边轮(9)内设的分水板分流,经内水管(8)外部转轴(7)内腔返回至拉边杆出水口(2)处,酸洗液与内水管(8)的内、外壁、转轴(7)内腔上残存的碳酸钙水垢发生反应,生成溶于水的氯化钙、水、二氧化碳气体,随酸洗液一起由酸洗液排出口(21)排出,所述酸洗液的循环酸洗时间为2-4小时;酸洗液排出后,关闭控制阀门(17、12、11),同时打开控制阀门(15、16),水流由拉边杆出水口(2)进入,经拉边轮(9)向内水管(8)反向流动,在反向水流的冲击下,将内水管(8)中残存的杂物由酸洗液进入口(20)排出,反向水流的冲洗时间为20-40分钟;经上述反向水流冲洗后,打开控制阀门(12、17),同时关闭控制阀门(11、15、16),恢复正常水循环冷却状态。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浮法玻璃拉边器拉杆内水管清洗装置的操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酸洗液为防锈缓冲剂、稀盐酸或稀醋酸中任一种。
10.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浮法玻璃拉边器拉杆内水管清洗装置的操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酸洗液为防锈缓冲剂、稀盐酸或稀醋酸中任一种。
全文摘要
本发明公开一种浮法拉边器拉边杆内水管清洗装置及其操作方法。其特点是在拉边杆本体后端设置一与支撑水包进水口、支撑水包出水口与拉边杆进水口、拉边杆出水口之间相互联通且分别安装有控制阀门的循环外管路,外管路两端分别与支撑水包进水口与支撑水包出水口连通,并设置为总进水口与总出水口;外管路邻近于该拉边杆进水口处设置有一个装有控制阀门的酸洗液进入口;其操作方法特点在于通过对该清洗装置上不同位置控制阀门的开或关,控制水流及酸洗液的进入及流动方向。其有益效果在于清洗装置结构简单,易安装,操作简便,清洗过程不用拆卸拉边轮,不影响拉边器正常运行,清洗管路效果好,可有效提高拉边器机组的使用率。
文档编号C03B18/06GK1951584SQ20061016182
公开日2007年4月25日 申请日期2006年12月5日 优先权日2006年12月5日
发明者彭寿, 杨培广, 茆令文, 张仰平, 辛俊俐 申请人:中国建材国际工程有限公司, 蚌埠玻璃工业设计研究院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