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建筑用模板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43761阅读:13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建筑用模板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建筑用模板,尤其涉及一种边角具有保护构件的建筑用模板。
背景技术
目前建筑工地所用的建筑模板,有钢模板、木板模板及木胶合板模板、竹胶合板模板等。钢模板由于其重量较重,因而使用尺寸较小,导致使用效率低且经常出事故,国家已明文规定(除特殊情况外)不能使用钢模板。木板模板由于板材的宽度、长度不确定,需在制模现场按使用要求进切割拼装,致使施工效率低且木材的重复使用率低,浪费较大。目前,市场最主流和工地使用最多的是配有多种尺寸规格的木胶合板模板、竹胶合板模板,但该类模板直接用木胶合板、竹胶合板切割而成,边角处无任何保护,在制模使用及装卸、搬运过程中,四个边角最容易损坏,这直接影响制模中模板边角拼接处的平整,出现漏孔漏缝且不易拼补,导致在混泥土浇注脱模后出现不平整的凸出包块,影响建筑制模面的外观质量,因此,一张完整的模板,边角一损坏其使用价值就降低,相应的报废率也增加,这大大地浪费了宝贵的竹、木资源。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边角处具有防损坏的保护装置的建筑用模板。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建筑用模板,包括模板主体,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模板主体的边角处设置钢边角,钢边角与所述模板主体由螺钉固定。
上述模板主体的四个边角处为直角凹台;所述钢边角的外表面均与其所接触的所述模板主体的外表面在同一平面内。通常,凹台的宽度与所述钢边角的宽度相同,一般为2mm~10mm;其凹台的每边长度与所述钢边角的内侧的长度相同,一般为15mm~200mm;上述钢边角的厚度与上述模板主体的厚度相同,一般为6mm~25mm。
上述钢边角可以是角钢形的整体结构,也可以是两块钢板拼合而成的分体结构,这种分体结构在结合部分的拼接角度可根据使用中的需要确定。
上述螺钉为平头螺钉,装配后螺钉头平面应低于所装配的上述钢边角的外侧平面。
本实用新型具有与未设置钢边角的原模板相同的尺寸规格,在实际使用中能有效保护模板边角,提高了模板的使用率及制模质量,节约了竹、木资源,且造价低,便于维修,适用于房屋、路桥等建筑施工工程使用。
本实用新型的模板主体可以是木胶合板、竹胶合板、塑料板等非金属材料。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平面结构及局部剖面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的平面结构及局部剖面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1参见图1,一种建筑用模板,包括模板主体1,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模板主体1平面的四个边角处均设置有钢边角2,钢边角2与模板主体1由平头螺钉3固定。
本例中,所述模板主体1的四个边角处为直角凹台,其凹台的每边宽度与所述钢边角2的宽度相同,其凹台的每边的长度与所述钢边角2的内侧边的长度相同,所述钢边角2的厚度与所述模板主体1的厚度相同,即钢边角2的外表面均与其所接触的模板主体1外表面在同一平面。所述模板主体1的材料为木胶合板。
本例中,所述钢边角2是角钢形整体结构,每个钢边角用4个平头螺钉固定。
实施例2参见图2,本例与实施例1所不同的是,所述钢边角是两块钢板拼合而成,其直角处的拼接的角度为45-°。
权利要求1.一种建筑用模板,包括模板主体(1),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模板主体(1)的边角处设置钢边角(2),钢边角(2)与所述模板主体(1)由螺钉(3)固定。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建筑用模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模板主体(1)的四个边角处为直角凹台;所述钢边角(2)的外表面均与其所接触的所述模板主体(1)的外表面在同一平面内。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建筑用模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模板主体(1)的四个边角处为直角凹台,其凹台的每边宽度与所述钢边角(2)的宽度相同,其凹台的每边长度与所述钢边角(2)的内侧边的长度相同,所述钢边角(2)的厚度与所述模板主体(1)的厚度相同。
4.如权利要求1、2或3所述的建筑用模板,其特征在于所述钢边角(2)为角钢形整体结构或由两个钢板拼合而成。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建筑用模板。它包括模板主体(1),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模板主体(1)的边角处设置钢边角(2),钢边角(2)与所述模板主体(1)由螺钉(3)固定。本实用新型具有与未设置钢边角的原模板相同的尺寸规格,在实际使用中能有效保护模板边角,提高了模板的使用率及制模质量,节约了竹、木资源,且造价低,便于维修,适用于房屋、路桥等建筑施工工程使用。
文档编号E04G9/02GK2931668SQ20062011072
公开日2007年8月8日 申请日期2006年6月2日 优先权日2006年6月2日
发明者卢长城 申请人:卢长城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