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螺方箍复合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43990阅读:33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梁螺方箍复合结构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关于一种梁螺方箍结构;具体而言,本实用新型关于一种梁螺方箍复合结构,藉组合不同尺寸之内、外螺方箍结构形成梁螺方箍复合结构以减少钢筋用量并提升施工效率。
背景技术
在一般的钢筋混凝土设计结构中,为加强结构耐震性,一般采用箍筋将钢筋与混凝土围束起来,以使钢筋与混凝土在受震过程中仍能有效结合。
传统的梁箍筋结构,为先准备一梁箍筋笼并配置主筋后,于梁箍筋笼的顶边绑扎系筋所形成。然而受限于施工规范及设计强度的要求,用来绑扎的系筋必须预留一段钢筋,以与梁箍筋笼的顶边共同围束主筋,减少梁箍筋结构受震后发生系筋脱离主筋以及结构局部破坏的机率;且绑扎系筋步骤需使用较多的人力与工时,较不利于施工中整体人力、物料与工时的调配。此外,受限于螺旋箍筋的生产制造技术以及组装技术,在合理的设计下,单一螺旋箍筋所能提供的强度仍然有限。
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梁螺方箍复合结构,藉组合不同尺寸之内、外螺方箍结构形成梁螺方箍结构,以减少整体结构的钢筋用量。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梁螺方箍复合结构,藉组合结构形成梁螺方箍结构,以提升施工效率。
本实用新型的梁螺方箍复合结构包含外螺方箍与内螺方箍,外螺方箍,由复数个单位外螺方箍彼此排列连接所形成,每一单位外螺方箍至少包含一底边、一顶边、连接该底边与该顶边的一第一侧边以及连接该顶边另一端的一第二侧边,第二侧边并与次一单位外螺方箍的底边相连,其中复数个单位外螺方箍共同形成一内部空间;以及内螺方箍,由复数个单位内螺方箍彼此排列连接所形成,每一单位内螺方箍至少包含一底边、一顶边、连接该底边与该顶边的一第一侧边以及连接该顶边另一端的一第二侧边,第二侧边并与次一单位内螺方箍的底边相连,其中内螺方箍容纳于外螺方箍的内部空间,且外螺方箍的底边分别与内螺方箍的底边叠接,以形成梁螺方箍复合结构。
附图简单说明


图1所示为本发明梁螺方箍复合结构组合图图2所示为本发明梁螺方箍复合结构立体图图3所示为本发明梁螺方箍复合结构剖视图主要组件符号说明100梁螺方箍复合结构200外螺方箍210单位外螺方箍211底边2111底边中点212顶边213第一侧边214第二侧边220内部空间230第一间隙300内螺方箍310单位内螺方箍311底边3111底边中点312顶边313第一侧边314第二侧边320第二间隙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梁螺方箍复合结构,藉组合内螺方箍结构与外螺方箍结构形成梁螺方箍复合结构,以减少整体结构的钢筋用量并提升施工的效率。本实用新型的梁螺方箍复合结构较佳为采用不同尺寸的内螺方箍与外螺方箍,内外套接组合形成梁螺方箍结构。

图1的较佳实施例所示,外螺方箍200由复数个单位外螺方箍210彼此排列连接所形成。其中每一单位外螺方箍210至少包含底边211、顶边212、连接底边211与顶边212的第一侧边213以及连接顶边212另一端的第二侧边214,且第二侧边214进一步连接次一单位外螺方箍210的底边211。

图1所示,单位外螺方箍210的顶边212藉第二侧边214与次一单位外螺方箍210的底边211相连。如
图1的较佳实施例所示,第二侧边214的延伸方向与第一侧边213的延伸方向夹一角度并与次一单位外螺方箍210的底边211相连。在此较佳实施例中,第二侧边224的延伸方向与第一侧边213的延伸方向所夹的角度较佳为呈小于30度的锐角,使复数个单位外螺方箍210彼此的间距210介于50公厘至110公厘之间。

图1所示,形成外螺方箍200的复数个单位外螺方箍210较佳为由一连续钢筋弯折而成。然而在不同实施例中,每一单位外螺方箍210亦可个别形成复数个单位外螺方箍组,以焊接或螺接的方式彼此接合形成外螺方箍200。此外,在此实施例中,每一单位内螺方箍310的尺寸均相同,然而在不同实施例中,亦可接合不同尺寸的内螺方箍310,以因应不同的设计需求与结构强度。

图1的较佳实施例所示,内螺方箍300由复数个单位内螺方箍310彼此排列连接所形成,具有复数个间隙320,每一单位内螺方箍310至少包含底边311、顶边312、连接底边311与顶边312的第一侧边313以及连接顶边312另一端的第二侧边314,且第二侧边314进一步连接次一单位螺方箍310的底边311。

图1所示,单位内螺方箍310的顶边312藉第二侧边314与次一单位内螺方箍310的底边311相连。如
图1的较佳实施例所示,第二侧边314的延伸方向与第一侧边313的延伸方向夹一角度并与次一单位内螺方箍310的底边311相连。在此较佳实施例中,第二侧边314的延伸方向与第一侧边313的延伸方向所夹的角度较佳为呈小于30度的锐角,使复数个单位内螺箍筋310彼此的间距介于50公厘至110公厘之间。

图1所示,形成内螺方箍300的复数个单位内螺方箍310较佳为由一连续钢筋弯折而成。然而在不同实施例中,每一单位内内螺方箍310亦可个别形成复数个单位内螺方箍组,以焊接或螺接的方式彼此接合形成内螺方箍300。此外,在此实施例中,每一单位内螺方箍310的尺寸均相同,然而在不同实施例中,亦可接合不同尺寸的内螺方箍310,以因应不同的设计需求与结构强度。

图1所示,内螺方箍300沿轴向插入外螺方箍200,设置容纳于外螺方箍200的内部空间220。在此较佳实施例中,每一单位内螺方箍310的底边311分别与每一单位外螺方箍210的底边211叠接,且每一单位内螺方箍310的底边中点3111与每一单位外螺方箍210的底边中点2111对应叠接。然而在不同实施例中,内螺方箍300亦可略偏向于第一侧边213或第二侧边214设置。如
图1及图2的较佳实施例所示,外螺方箍200相邻的单位外螺方箍210间距有第一间隙230,内螺方箍300相邻的单位内螺方箍310间距有第二间隙320,第一间隙230的宽度较佳与第二间隙320的宽度相等。然而在不同实施例中,第二间隙320亦可因应施工规范及不同的设计需求而做弹性调整。
如图2及图3所示,内螺方箍300较佳以点焊的方式与外螺方箍200叠接组合。然而在不同实施例中,亦可使用绑扎的方式,使内螺方箍300与外螺方箍200叠接。如图3的剖面图所示,内螺方箍300的截面积较佳为外螺方箍200截面积的一半。然而在不同实施例中,内螺方箍300的尺寸与截面积亦可因应施工规范及不同的设计需求而做弹性调整。如图3的较佳实施例所示,内螺方箍300的底边311抵接外螺方箍200的底边211上侧,内螺方箍300的顶边312抵接外螺方箍200的顶边212下侧。
本实用新型的梁螺方箍复合结构100,较佳为使用相同号数、直径的钢筋形成外螺方箍200与内螺方箍300。然而在不同实施例中,亦可因应不同的设计强度与需求,叠接组合不同号数、直径的钢筋所形成的外螺方箍200与内螺方箍300,以形成梁螺方箍复合结构100。藉由内螺方箍300与外螺方箍200的配合,两者的钢筋直径及号数均可加以减少,但仍维持断面的强度,因此可减少总体的钢筋用量。
本实用新型已由上述相关实施例加以描述,然而上述实施例仅为实施本实用新型的范例。必需指出的是,已揭露的实施例并未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相反地,包含于申请专利范围的精神及范围的修改及均等设置均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内。
权利要求1.一种梁螺方箍复合结构,其特征在于,包含一外螺方箍,由复数个单位外螺方箍彼此排列连接所形成,每一单位外螺方箍至少包含一底边、一顶边、连接该底边与该顶边的一第一侧边以及连接该顶边另一端的一第二侧边,第二侧边并与次一单位外螺方箍的底边相连,其中复数个单位外螺方箍共同形成一内部空间;以及一内螺方箍,由复数个单位内螺方箍彼此排列连接所形成,每一单位内螺方箍至少包含一底边、一顶边、连接该底边与该顶边的一第一侧边以及连接该顶边另一端的一第二侧边,第二侧边并与次一单位内螺方箍的底边相连,其中内螺方箍容纳于外螺方箍的内部空间,且外螺方箍的底边分别与内螺方箍的底边叠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梁螺方箍复合结构,其特征在于,外螺方箍的顶边分别与内螺方箍的顶边叠接。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梁螺方箍复合结构,其特征在于,外螺方箍的第二侧边与第一侧边夹一角度连接次一单位外螺方箍的底边。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梁螺方箍复合结构,其特征在于,内螺方箍的第二侧边与第一侧边夹一角度连接次一单位内螺方箍的底边。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梁螺方箍复合结构,其特征在于,单位外螺方箍的底边中点对应于单位内螺方箍的底边中点。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梁螺方箍复合结构,其特征在于,相邻的单位外螺方箍间距有一第一间隙,相邻的单位内螺方箍间距有一第二间隙,第一间隙的宽度与第二间隙的宽度相等。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梁螺方箍复合结构,其特征在于,内螺方箍的截面积为外螺方箍截面积的一半。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梁螺方箍复合结构,其特征在于,复数个单位外螺方箍由一连续钢筋弯折而成。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梁螺方箍复合结构,其特征在于,复数个单位内螺方箍由一连续钢筋弯折而成。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梁螺方箍复合结构,其特征在于,外螺方箍的间隙与内螺方箍的间隙介于50公厘至110公厘之间。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为一种梁螺方箍复合结构。梁螺方箍复合结构包含外螺方箍及内螺方箍,其中外螺方箍由复数个单位外螺方箍彼此排列连接所形成,具有一内部空间,内螺方箍由复数个单位内螺方箍彼此排列连接所形成,容纳于外螺方箍的内部空间,且外螺方箍的底边分别与内螺方箍的底边叠接。
文档编号E04C5/06GK2937299SQ20062012367
公开日2007年8月22日 申请日期2006年7月12日 优先权日2006年7月12日
发明者尹衍樑 申请人:润弘精密工程事业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