屋顶防漏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15716阅读:54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屋顶防漏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屋顶排水装置,尤其涉及一种屋顶防漏装置。
技术背景现有的屋顶排水系统构造简单,经过一段时间后被腐蚀,或被污淤物堵塞 从而引起房屋漏水。 发明内容针对上述缺点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简单、实用、有效的用于屋顶防水施工 的新型排水防漏装置,它可及时有效地排除屋顶的雨水、雪水及其他情况形成 的水流,从而防止屋顶漏水。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解决方案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屋顶防漏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带孔的平面底板和管道,管道两端开 口,管道口径与平面底板的孔径相匹配,管道与平面底板焊接成一体。 所述的平面底板有活动的筛网。当屋顶的排水口处于侧壁时,所述的平面底板可折成相当于侧壁和屋顶平 面形成的角度。所述的筛网也折成上述角度从而与平面底板相配合。 所述的管道外套接口径与管道相匹配的软管。所用材料耐腐蚀,具有一定的弹性和塑性;比如铅制屋顶防漏装置。 利用铅优良的塑性变形,手工即可轻松实现现场的安装施工。 在作防水施工时,将装置的管道插入原有的排水沟槽,安装防水装置。这样就可以用新的排水装置代替原有受损的排水沟槽。安装维护均极为便捷。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显而易见的它结构简单,位置灵活,安装、更新方便,排水防漏有效,减轻或避免了屋顶漏水之患。因而可广泛用作各种建筑物屋顶的排水装置。


本实用新型附图4张,其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剖面图;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俯视图;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2使用状态示意图;图5是本接有软管的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l屋顶的排水口位于屋顶的平面上,本实用新型的铅制平面底板是与其铅制管道呈垂直,焊接成一体;铅管长度为180mm。安装时先将排水口周围清理干净, 做好防水处理,即可将整个屋顶防漏管道装置插入上述排水孔中,如图1和图3 所示,利用铅板本身优良的塑性变形可轻松完成现场的安装或设置;并安装与 平面底板相配的筛网,以阻挡杂物进入排水通道,保持排水通畅。 实施例2屋顶的排水口位于与屋顶平面垂直的侧壁上并贴近屋顶平面。本实用新型 的铅制平面底板沿与其铅制管道焊接成一体,铅管长度10-20mm,铅管外套接口 径与其相当的软管,并作密封处理,如图5所示;所述铅板沿其铅管孔的边缘 折成90° ,如图4和图5所示;所述的屋顶防漏管道装置的铅管及软管一并插 入上述排水口处,利用铅板本身优良的塑性变形可轻松完成现场的安装或设置; 最后安装同样呈90。折角的筛网,以阻挡杂物进入排水通道,保持排水通畅。实质上,不论屋顶的排水孔在什么位置,均可安装此防漏装置,由于上述 装置为铅制,利用铅的优良的塑性变形特点,可将该防漏装置随着安装位置的 不同折成相应的角度并加以安装或设置。
权利要求1、一种屋顶防漏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带孔的平面底板和管道,管道两端开口,管道口径与平面底板的孔径相匹配,管道与平面底板焊接成一体。
2、 根据权利要求l所述的屋顶防漏装置,其特征在于当屋顶的排水口处于 侧壁时,所述的平面底板可折成相当于侧壁和屋顶平面形成的角度。
3、 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屋顶防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管道外套 接口径与管道相匹配的软管。
4、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屋顶防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平面底板有活 动的筛网。
5、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屋顶防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平面底板有活 动的筛网,并折成与平面底板相应的角度。
6、 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屋顶防漏装置,其特征在于其所用材料耐腐 蚀,具有一定的弹性和塑性。
7、 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屋顶防漏装置,其特征在于其所用材料为铅。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屋顶防漏装置,包括带孔的平面底板和管道,管道两端开口,管道口径与平面底板的孔径相匹配,管道与平面底板焊接成一体;当屋顶的排水口处于侧壁时,所述的平面底板可折成相当于侧壁和屋顶平面形成的角度。上述管道外还可套接密封软管。它结构简单,位置灵活,安装、更新方便,排水防漏有效,减轻或避免了屋顶漏水之患。因而可广泛用作各种建筑物屋顶的排水装置。
文档编号E04B1/66GK201016205SQ200720002299
公开日2008年2月6日 申请日期2007年2月17日 优先权日2007年2月17日
发明者森幸二 申请人:森工业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