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玻化砖分区立体布料工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59348阅读:44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玻化砖分区立体布料工艺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玻化砖,尤其是涉及一种玻化砖分区立体布料工艺。
背景技术
目前在玻化砖产品市场上,有很多仿花岗岩的产品,这些产品有的是采用单区平 面布料加入线条技术,有的是加入大颗粒加采点渗花,产品花纹特性是机械且硬性的,不能 很好地体现天然石材自然流畅的效果。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就是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而提供一种有类似于聚晶 通透效果,纹理线条又自然流畅地加在其中、仿花岗岩逼真,可控性强的玻化砖分区立体布 料工艺。本发明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玻化砖分区立体布料工艺,其 特征在于,该工艺包括分区面料输送和线料输送,所述的分区面料输送是将微粉面料打磨 后分别加入A区和B区的面料斗中,A区面料通过面料斗下方的滚筒旋转落料至面料储料斗 中,该面料储料斗和B区面料斗下方出口处均设有输送皮带,输送皮带的前方和下方悬空, 输送皮带转动将面料传送到输送皮带下方的堆料平板上,所述的线料输送是将线条料由线 条下料滚筒转动落到挡板和震动筛上,震动筛将线条料薄薄的且均勻撒到下方的堆料平板 上,堆料平板运动将面料与线条料进行分区立体布料,再经保真格栅送到压机模腔完成砖 坯的压制。所述的A区面料斗下方的滚筒设有3 4个。所述的B区面料斗上设有混料料管,该混料料管设有三个进料口,三种面料通过 进料口加入混料料管中,在混料料管中混合后加入面料斗中。所述的线条下料滚筒设置在A区面料斗和B区面料斗之间,A区面料掉落到下方 堆料平板上,堆料平板运动后线条料均勻的撒在A区面料上方,B区面料落在A区及线条料 上方,在A区和B区冲击的状态下出现圈状纹理,A区和B区间隔处出现细线条,由此完成 分区立体布料。所述的A区面料和B区面料分别从输送皮带的悬空侧掉落到堆料平板上,A区和B 区输送皮带的悬空侧分别靠近震动筛的前后两端。所述的震动筛平面悬挂下接倾斜挡板。所述的震动筛为0度平行悬挂,所述的挡板的倾斜角度为0-90度。所述挡板的倾斜角度优选45-90度。所述的工艺还包括填充料输送,填充料储存在填充料斗中,当面料表面不平时,通 过填充料斗补入填充料进行补平。本发明利用两个区域微粉通过不同方式混合后到储料皮带上运送自由地掉落在 输送平台上,在运动过程中A区和B区的料产生不断地相互撞击堆积,间隔处少量的微粉线条料在撞击过程中在A,B区的边缘处形成细细的线条。加入线条的粉料是软性的,并且能 与其他粉料一起运动,使两个不同区域的花纹通过线条自然过度整体就能体现自然流畅的 特性。采用本发明工艺生产的产品,有两层粉料组成,一部分有背纹,是覆盖在纹理线条的 基料,另一部分,是形成纹理线条的微粉面料,但这两层粉料在技术特性上是一致的,属于 二次布料产品工艺,完全达到玻化砖产品各项指标。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以下优点一.本发明工艺生产的产品纹理线条自然流畅,仿天然花岗岩效果逼真根据天 然石材纹理线条,通过技术参数调整,可以生产类似罗马岗石,帝黄石的纹理等名贵石材的 玻抛砖。二 .可控性强为了达到整体纹理效果,其两种面料和线条料的状况受电脑程序 控制,纹理的状态是确定的,线条的效果也可以根据仿石效果,在局部区可形成花岗岩自然 的聚晶效果。三.产品设计范围广因为其纹理效果具有自然流畅性,所以能够应用其技术来 开发石材、木材等纹理效果的玻化砖。


图1为本发明工艺设备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发明工艺生产的产品线条图;图3为图2的A-A剖面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详细说明。实施例1如图1所示;一种玻化砖分区立体布料工艺,该工艺包括A区面料输送,B区面料 输送、线料输送和组合堆积,所述的A区面料输送是将微粉面料置于四个面料斗5中,通过 面料斗5下方的四个面料滚筒6旋转落料至输送皮带3上,输送皮带3运动将面料送入面 料储料斗4中,储料斗4下方出口设有输送皮带2,输送皮带2旋转将微粉面料均勻铺在输 送皮带2上,输送皮带2的前方和下方悬空。所述的线料输送是将线条料7由线条下料滚 筒8转动落到震动筛11上,震动筛11为0度平行悬挂,下接倾斜挡板12,震动筛11将线条 料薄薄且均勻的撒到下方堆料平板1上。所述B区面料输送是将微粉面料通过混料料管9 自由的将3种面料由混料料管9的三个进料口中加入,混合在面料斗14中,面料斗14下方 是输送皮带10,输送皮带10旋转将面料均勻的铺在输送皮带10上,输送皮带10的前方和 下方都悬空。A区微粉面料在无支撑物时以块状也掉落到下方堆料平板1上,平板1运动后 线条料均勻的撒在A区面料上方,B区面料落在A区及线条料上方,在A区和B区冲击的状 态下出现圈状纹理,A区和B区间隔处出现细线条,由此完成分区立体布料,再经保真栅格 13送入压机模腔完成砖坯的压制。上述A区面料滚筒5和线条下料滚筒7及B区混料料管9,分别设置在堆料平板 1上方,依次从右向左排列,震动筛11平铺设置,挡板的倾斜角度为0 90度,优选45-90度。
所述的输送皮带2悬空侧靠近震动筛11的后端,输送皮带10靠近震动筛11的前 端。A、B区微粉面料分别从输送皮带的悬空侧自由掉落到堆料平板1上。所述的工艺还可 包括填充料输送,填充料储存在填充料斗中,填充料斗设置在面料斗14左侧,当面料表面 不平时,通过填充料斗补入填充料进行补平。本发明利用两个微粉面料及一个线条料在相对运动的状态下自由落体,不断相互 堆积挤压,互相破坏原有平静状态。在堆积挤压过程中,A区面料会形成圈状包围B区面料, 而在A、B区间隔处又会呈现出两个区域撞击后形成蜿蜒曲折的细线条,形成的纹理线条就 能体现自然流畅的特性。采用上述方法制得的玻化砖面料压制到底坯料上,制成玻化砖。如图2 3所示,采用本发明工艺生产的玻化砖,有两层粉料组成底坯料17和面 料18,底坯料17有背纹加强筋20,加强筋20间形成凹槽19,底坯料17是覆盖在纹理线条 上的基料,面料18包括面料底花15、线条纹理16和侧面线条纹理22,面料18是形成纹理 线条的微粉面料,面料周边设有倒角21。
权利要求
一种玻化砖分区立体布料工艺,其特征在于,该工艺包括分区面料输送和线料输送,所述的分区面料输送是将微粉面料打磨后分别加入A区和B区的面料斗中,A区面料通过面料斗下方的滚筒旋转落料至面料储料斗中,该面料储料斗和B区面料斗下方出口处均设有输送皮带,输送皮带的前方和下方悬空,输送皮带转动将面料传送到输送皮带下方的堆料平板上,所述的线料输送是将线条料由线条下料滚筒转动落到挡板和震动筛上,震动筛将线条料薄薄的且均匀撒到下方的堆料平板上,堆料平板运动将面料与线条料进行分区立体布料,再经保真格栅送到压机模腔完成砖坯的压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玻化砖分区立体布料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A区面料 斗下方的滚筒设有3 4个。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玻化砖分区立体布料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B区面料 斗上设有混料料管,该混料料管设有三个进料口,三种面料通过进料口加入混料料管中,在 混料料管中混合后加入面料斗中。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玻化砖分区立体布料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线条下 料滚筒设置在A区面料斗和B区面料斗之间,A区面料掉落到下方堆料平板上,堆料平板运 动后线条料均勻的撒在A区面料上方,B区面料落在A区及线条料上方,在A区和B区冲击 的状态下出现圈状纹理,A区和B区间隔处出现细线条,由此完成分区立体布料。
5.根据权利要求1或4所述的一种玻化砖分区立体布料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A区 面料和B区面料分别从输送皮带的悬空侧掉落到堆料平板上,A区和B区输送皮带的悬空 侧分别靠近震动筛的前后两端。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玻化砖分区立体布料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震动筛 平面悬挂下接倾斜挡板。
7.根据权利要求1或6所述的一种玻化砖分区立体布料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震动 筛为0度平行悬挂,所述的挡板的倾斜角度为0-90度。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玻化砖分区立体布料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挡板的倾 斜角度优选45-90度。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玻化砖分区立体布料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工艺还 包括填充料输送,填充料储存在填充料斗中,当面料表面不平时,通过填充料斗补入填充料 进行补平。
全文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玻化砖分区立体布料工艺,该工艺包括分区面料输送和线料输送,所述的分区面料输送是将微粉面料打磨后分别加入A区和B区的面料斗中,A区面料通过面料斗下方的滚筒旋转落料至面料储料斗中,该面料储料斗和B区面料斗下方出口处均设有输送皮带,输送皮带的前方和下方悬空,输送皮带转动将面料传送到输送皮带下方的堆料平板上,所述的线料输送是将线条料由线条下料滚筒转动落到挡板和震动筛上,震动筛将线条料薄薄的且均匀撒到下方的堆料平板上,堆料平板运动将面料与线条料进行分区立体布料,再经保真格栅送到压机模腔完成砖坯的压制。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纹理线条又自然流畅地加在其中、仿花岗岩逼真,可控性强等优点。
文档编号B28B3/00GK101954668SQ20091005489
公开日2011年1月26日 申请日期2009年7月16日 优先权日2009年7月16日
发明者李慈雄 申请人:上海斯米克建筑陶瓷股份有限公司;上海斯米克陶瓷有限公司;江西斯米克陶瓷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