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合抗震节能房屋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61705阅读:30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组合抗震节能房屋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房屋,特别是一种组合抗震节能房屋。
背景技术
现有的各种房屋,特别是民用普通房屋多为砖混结构,包括地基,在地基 上砌筑有围墙,围墙上方设有屋顶;如果是多层楼房,在围墙上搭有上下层间 的楼板形成多层楼房。现有的房屋抗震性能差,抗变形能力低,不能始终保持 处于一个整体状态。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抗震性能强、抗变形能力强、地基及围墙和屋顶 紧密结合成为一个整体的组合抗震节能房屋,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
本发明的组合抗震节能房屋,它包括地基l、围墙、内墙、大棚、屋顶8和 门窗,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地基1的底层15为砂石沉淀层,上层2为钢筋混凝土圈梁,中间层 14为砌石层;
所述的围墙内侧间隔设置有方管状立柱5,立柱5的底端通过连接板11连 接固定在上层2内的底板12匕在相邻的立柱5之间连接有管状横梁3,立柱 5和横梁3的内侧设有围墙内水泥板层18和围墙内砂浆层19,立柱5和横梁3 的外侧设有围墙外水泥板层20和围墙外砂浆层21,在围墙内水泥板层18和围 墙外水泥板层20之间设有保温层17;
所述的内墙内侧间隔设置有方管状立柱5,立柱5的底端通过连接板11连 接固定在上层2内的底板12上,在相邻的立柱5之间连接有管状横梁3,立柱 5和横梁3的两侧设有内墙水泥板层23和内墙砂浆层22;
所述的屋顶8包括屋顶梁29,屋顶梁29的内侧有屋顶内保温层32和屋顶 内层33,屋顶梁29的外侧有屋顶外保温层31和屋顶外层30。
本发明的组合抗震节能房屋,其中所述的围墙内侧相邻的立柱5之间连接 的管状横梁3为两层设置,所述的保温层17设在层间,并留有空气层16;在相 邻的立柱5之间接有围墙拉筋6。本发明的组合抗震节能房屋,其中所述的屋顶梁29间隔固定在屋顶支架9 上,屋顶支架9与围墙内侧的立柱5的上端固定连接。
本发明的组合抗震节能房屋,其中所述的房屋的上下层间楼板结构10为 在连接立柱5之间的横梁3上方设有上下层间水泥板35和上下层间上层地面板 34,横梁3的下方设有上下层间下层顶棚36。
本发明的组合抗震节能房屋,其中所述的房屋的顶层上方立柱5之间对角 方向设有顶层顶面拉筋27。
本发明的组合抗震节能房屋,由于房屋各部分均通过方管状的柱、梁与地 基连接为一体结构,具有极强的抗震、抗变形能力,安全节能。本发明的房屋 可利用立柱5的内腔走线,包括电线、上下水管线、燃气管线等,无需占用室 内空间,使房间整洁,便于装修和陈设。本发明的房屋所利用的各种材料具有 可回收性。


图1是本发明具体实施方式
的结构示意图2是图1所示的A部放大示意图3是围墙的结构示意图4是内墙的结构示意图5是顶层上方的拉筋示意图6是屋顶结构的不意图7是屋内上下层之间楼板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
如图l、 2所示l为地基,地基l分为三层结构,最下面的底层15为砂石 沉淀层,用料为40%河流石或青石子、60%江砂混合,用水沉淀,借助于震动器 具或人工夯实。的底层15的上方有中间层14,中间层14用砌石块形成。在中 间层14的上方有上层2,上层2为钢筋混凝土圈梁,使整个地基形成一体结构。
在上层2内侧间隔预埋有底板12,方管状的立柱5的底端焊接有连接板11, 每个底板12均通过螺栓与连接板11固定连接,形成了围墙、内墙内侧的柱体。
如图3所示在相邻的立柱5之间连接有管状横梁3,管状横梁3的端头螺 栓连接在连接件上,连接件与立柱5之间为焊接。立柱5和横梁3的内侧设有 围墙内水泥板层18和围墙内砂浆层19,立柱5和横梁3的外侧设有围墙外水泥 板层20和围墙外砂浆层21,围墙内水泥板层18与围墙外水泥板层20之间利用
4螺栓固定,使其夹装在横梁3上。在围墙内水泥板层18和围墙外水泥板层20 之间设有苯板材料的保温层17。为了具有较好的保温效果,在围墙内侧相邻的 立柱5之间连接的管状横梁3为两层设置,所述的保温层17设在该层间,并留 有空气层16。
如图1所示为了使房屋具有抗变形能力,在围墙内侧相邻的立柱5之间 接有围墙拉筋6,围墙拉筋6的两端通过连接件与立柱5固定连接,其中包括焊 接或螺栓连接。
如图4所示位于房屋内的立柱5处于房屋内侧的内墙里边,立柱5的底 端通过连接板11连接固定在上层2内的底板12上,在相邻的立柱5之间连接 有管状横梁3,立柱5和横梁3的两侧设有内墙水泥板层23并通过螺栓夹紧固 定,内墙水泥板层23的外侧有砂浆层22。
如图1、 6所示在立柱5的上方通过立柱上端连接法兰7固定连接有屋顶 支架9,屋顶结构8被支撑在屋顶支架9的上方,屋顶结构8的具体结构为在 屋顶支架9上间隔固定连接有方管状屋顶梁29,在屋顶梁29的外侧即上方铺设 有聚泡沫水泥板形成屋顶外保温屋31,屋顶外保温屋31的外侧有一层屋顶外层 30。在屋顶梁29的内侧即下方铺设有泡沫保温板材料的屋顶内保温层32,屋顶 内保温层32的内侧有一层聚泡沫水泥板材料的屋顶内层33,组装时利用螺栓将 屋顶内层33和屋顶外层30固定装夹在屋顶梁29的两侧。
如图7、图5所示在房屋内的上层与下层之间有上下层间楼板结构10, 具体结构为在连接立柱5之间的横梁3上方铺设有上下层间水泥板35和上下 层间上层地面板34,横梁3的下方设有上下层间下层顶棚36。在房屋的顶层上 方立柱5之间对角方向设有顶层顶面拉筋27,顶层顶面拉筋27的端头与立柱5 之间通过连接端头28连接,连接端头28与立柱5之间为焊接,连接端头28通 过螺母及顶层顶面拉筋27的端头螺纹与顶层顶面拉筋27相接。
本发明中的立柱5、横梁3、屋顶梁29、屋顶支架9均为管状金属材料焊接 或螺栓固定连接,使本房屋形成一个整体结构,具有较好的抗震效果,由于利 用了保温材料,使其还具有节能效果。
本发明中的聚泡沫水泥板即在制作水泥板的原料中加入质量占整体5%的聚 泡沫颗粒,其粒径为3—5毫米。
权利要求
1、一种组合抗震节能房屋,它包括地基(1)、围墙、内墙、天棚、屋顶(8)和门窗,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地基(1)的底层(15)为砂石沉淀层,上层(2)为钢筋混凝土圈梁,中间层(14)为砌石层;所述的围墙内侧间隔设置有方管状立柱(5),立柱(5)的底端通过连接板(11)连接固定在上层(2)内的底板(12)上,在相邻的立柱(5)之间连接有管状横梁(3),立柱(5)和横梁(3)的内侧设有围墙内水泥板层(18)和围墙内砂浆层(19),立柱(5)和横梁(3)的外侧设有围墙外水泥板层(20)和围墙外砂浆层(21),在围墙内水泥板层(18)和围墙外水泥板层(20)之间设有保温层(17);所述的内墙内侧间隔设置有方管状立柱(5),立柱(5)的底端通过连接板(11)连接固定在上层(2)内的底板(12)上,在相邻的立柱(5)之间连接有管状横梁(3),立柱(5)和横梁(3)的两侧设有内墙水泥板层(23)和内墙砂浆层(22);所述的屋顶(8)包括屋顶梁(29),屋顶梁(29)的内侧有屋顶内保温层(32)和屋顶内层(33),屋顶梁(29)的外侧有屋顶外保温层(31)和屋顶外层(30)。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组合抗震节能房屋,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围墙内 侧相邻的立柱(5)之间连接的管状横梁(3)为两层设置,所述的保温层(17) 设在层间,并留有空气层(16);在相邻的立柱(5)之间接有围墙拉筋(6)。
3、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组合抗震节能房屋,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屋顶梁 (29)间隔固定在屋顶支架(9)上,屋顶支架(9)与围墙内侧的立柱(5)的上端固定连接。
4、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组合抗震节能房屋,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房屋的 上下层间楼板结构(10)为在连接立柱(5)之间的横梁(3)上方设有上下 层间水泥板(35)和上下层间上层地面板(34),橫梁(3)的下方设有上下层 间下层顶棚(36)。
5、 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组合抗震节能房屋,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房屋的 顶层上方立柱(5)之间对角方向设有顶层顶面拉筋(27)。
全文摘要
组合抗震节能房屋,包括地基、围墙、内墙、天棚、屋顶和门窗。地基的底层为砂石沉淀层,上层为钢筋混凝土圈梁,中间层为砌石层;围墙内侧有方管状立柱,立柱的底端与上层内的底板固定连接。在相邻的立柱之间有管状横梁,立柱和横梁的内侧有围墙内水泥板层和砂浆层,外侧有外水泥板层砂浆层,内水泥板层和外水泥板层间有保温层。内墙内侧相邻的立柱之间有管状横梁,立柱和横梁的两侧设有内墙水泥板层和砂浆层。屋顶包括屋顶梁,屋顶梁的两侧有保温层和内、外层。由于房屋各部分均通过方管状的柱、梁与地基连接为一体结构,具有极强的抗震、抗变形能力,安全节能。
文档编号E04H9/02GK101672123SQ20091018751
公开日2010年3月17日 申请日期2009年9月22日 优先权日2009年9月22日
发明者申昌均 申请人:申昌均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