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阳能屋瓦结构及其组合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07633阅读:33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太阳能屋瓦结构及其组合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太阳能屋瓦结构,特别是涉及一种短边无外框且具有较佳美观性 的太阳能屋瓦结构及其组合。
背景技术
请参考图1,图1是现有技术一太阳能面板组合10的示意图。传统的太阳能面板组 合10包括一支承架12,至少一搭接件14,以及至少一太阳能面板16,设置于支承架12上。 如图1所示,两搭接件14设置于支承架12的两侧边,以使两太阳能面板16可通过两搭接 件14分别固定于支承架12上而形成大面积的太阳能面板组合10。一般来说,使用者利用 支承架12构成太阳能面板组合10的基本骨架,并在支承架12的多个预设位置上安装相对 应搭接件14,以使太阳能面板16可以依据支承架12的造型于建筑体的外表形成太阳能面 板组合10。由于支承架12、搭接件14、以及一太阳能面板16的材质不同且其颜色相异,当 多个太阳能面板16安装于支承架12时,太阳能面板组合10会在相邻的太阳能面板16间 显示出支承架12的框格特征,所以传统太阳能面板组合10的外观看起来很像块状数组分 布,如此一来除了降低整体太阳能面板16的布设面积比例外,其视觉效果既不美观又缺乏 变化性。因此,如何设计出具有较高的太阳能面板布设面积比例与较佳美观性的太阳能面 板承载结构,是现今太阳能建材产业所需努力的重要课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短边无外框且具有较佳美观性的太阳能屋瓦结构及 其组合,以解决上述问题。基于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太阳能屋瓦结构,包括一太阳能面板,以及一底 板,所述底板的一上表面用来承载所述太阳能面板,所述底板的一第一短边的侧表面形成 有一突出部,所述底板的一第二短边的侧表面形成有一凹陷部,且所述第一短边的所述突 出部与所述第二短边的所述凹陷部是可以互相紧密卡合的结构部,所述底板的所述第一短 边与所述突出部的一侧边实质上分别对齐于所述太阳能面板的两侧边。基于上述目的,本发明另提供一种用来结合多个太阳能面板的太阳能屋瓦结构组 合,包括一第一太阳能屋瓦结构以及一第二太阳能屋瓦结构,连接于所述第一太阳能屋瓦 结构。所述第一太阳能屋瓦结构包括一第一太阳能面板,以及一第一底板,所述第一底板的 一上表面用来承载所述第一太阳能面板,所述第一底板的一第一短边的侧表面形成有一第 一突出部,所述第一底板的一第二短边的侧表面形成有一第一凹陷部,且所述第一短边的 所述第一突出部与所述第二短边的所述第一凹陷部是可以互相紧密卡合的结构部,所述第 一底板的所述第二短边与所述第一突出部的一侧边实质上分别对齐于所述第一太阳能面 板的两侧边。所述第二太阳能屋瓦结构包括一第二太阳能面板,以及一第二底板,所述第二 底板的一上表面用来承载所述第二太阳能面板,所述第二底板的一第三短边的侧表面形成 有一第二突出部,所述第二底板的一第四短边的侧表面形成有一第二凹陷部,且所述第三短边的所述第二突出部与所述第四短边的所述第二凹陷部是可以互相紧密卡合的结构部, 所述第二底板的所述第四短边与所述第二突出部的一侧边实质上分别对齐于所述第二太 阳能面板的两侧边。当所述第二太阳能屋瓦结构连接于所述第一太阳能屋瓦结构时,所述 第一太阳能屋瓦结构的所述第一突出部紧密地卡合于所述第二太阳能屋瓦结构的相对应 所述第二凹陷部内,或所述第二太阳能屋瓦结构的所述第二突出部紧密地卡合于所述第一 太阳能屋瓦结构的相对应所述第一凹陷部内。根据上述技术方案,本发明的太阳能屋瓦结构及其组合至少具有下列优点及有益 效果本发明的太阳能屋瓦结构及其组合利用底板承载太阳能面板,且于各底板无边框的 侧边表面上形成用来接合的突出部与凹陷部,以使各太阳能屋瓦结构的底板于相邻太阳能 屋瓦结构互相接合时完全隐藏于太阳能面板下方,而整体呈现无边框的设计感,所以本发 明的太阳能屋瓦结构具有操作简单、组装容易、具较佳美观性与变化性,且具有较高太阳能 面板布设面积比例的优点。上述说明仅是本发明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够更清楚地了解本发明的技术手 段,而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予以实施,并且为了让本发明的上述和其它目的、特征和优点能 够更明显易懂,以下特举多个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下。


图1是现有技术太阳能面板承载结构的示意图。图2为本发明优选实施例第一太阳能屋瓦结构的示意图。图3为本发明优选实施例太阳能屋瓦结构组合的装配示意图。图4为本发明优选实施例太阳能屋瓦结构组合的组合立体5为本发明优选实施例太阳能屋瓦结构组合的主视图。图6为本发明优选实施例太阳能屋瓦结构组合的侧视图。其中,附图标记说明如下10太阳能面板组合12支承架14搭接件16太阳能面板20第一太阳能屋瓦结22第一太阳能面板构24第一底板26第一短边261第一突出部28第二短边281第一凹陷部30第一长边301边框303固定部32第二长边34缓冲垫36接线盒38电池模块39固定件40太阳能屋瓦结构组合50第二太阳能屋瓦结52第二太阳能面板构54第二底板56第三短边
561第二.突出部58第四短边
581第二.凹陷部59第三长边
591边框593固定部
60第三太阳能屋瓦结62第三太阳能面板

64第三底板66第五短边
661第三突出部68第六短边
681第三凹陷部70第五长边
701边框703固定部
72第六长边
具体实施例方式请参考图2,图2是本发明优选实施例一第一太阳能屋瓦结构20的示意图。第一 太阳能屋瓦结构20包括一第一太阳能面板22以及一第一底板对。第一太阳能面板22设 置于第一底板M的一上表面,设置方式可以是粘贴、锁固、或卡合等方式,需视设计需求而 定。第一底板M的一第一短边沈的侧表面形成有一第一突出部沈1,第一突出部261可以 是一弹性卡勾,且第一底板M的一第二短边观的侧表面形成有一第一凹陷部观1,第一凹 陷部281可以是与第一突出部261相配合的一沟槽,因此第一短边沈的第一突出部261与 第二短边观的第一凹陷部是可以互相紧密卡合的结构件,以使第一太阳能屋瓦结构20 可以沿着X方向与其它太阳能屋瓦结构互相接合而形成大面积的结构体。第一底板对的 第二短边观与第一突出部的一侧边实质上分别对齐于第一太阳能面板22的两侧边, 以使第一太阳能屋瓦结构20在短边为一无边框的结构设计。此外,第一底板M的一第一 长边30 (或一第二长边32)上可以形成有一边框301,用来与其它太阳能屋瓦结构沿着实质 上垂直于X方向的Y方向相连接。边框301上可以设置有多个固定部303,用来将第一底板 24紧密固定接合于其它其它太阳能屋瓦结构,举例来说固定部303可以利用锁固方式将第 一底板M结合于其它太阳能屋瓦结构。第一太阳能屋瓦结构20可以另包括多个缓冲垫34,分别设置于第一底板M的第 一短边沈的侧表面以及第二短边观的侧表面。缓冲垫34可以由防水材质所组成,不但可 以用来防止第一太阳能屋瓦结构20遭外力碰撞而损毁,也可以于第一太阳能屋瓦结构20 与其它太阳能屋瓦结构接合时防止流体于接合隙缝处溢漏。第一长边30的侧表面与第二 长边32的侧表面可以是一水平表面,以使第一底板24的侧边与第一太阳能面板22的侧边 可以对齐排列。第一底板M的第一短边沈可以实质上平行于第二短边观,第一底板M的 第一长边30可以实质上平行于第二长边32,因此第一太阳能屋瓦结构20可以是一四边形 的结构件,以利于与其它结构件以数组分布方式相互接合,第一太阳能屋瓦结构20的外形 设计可以不限于上述实施例所述的四边形结构,需视实际需求而定。此外,第一太阳能屋瓦 结构20可以另包括一传输线(未显示于图中)、一接线盒36,设置于第一底板M另一底面、 以及一电池模块38,电连接于接线盒36。所述传输线可以穿设于第一底板对,且所述传输 线两端分别电连接于第一太阳能面板22与接线盒36,从而将第一太阳能面板22所转换的 电能传输至接线盒38,而电池模块38可以用来储存接线盒38所接收的电力。第一太阳能屋瓦结构20可以另包括一固定件39,设置于第一底板M的底面。当第一太阳能屋瓦结构 20被安装于建筑体的屋顶时,固定件39可以用来卡合于屋顶上的一固定接点,以使第一太 阳能屋瓦结构20可以稳固地安装于建筑体的屋顶上。请参考图3以及图4,图3是本发明优选实施例一太阳能屋瓦结构组合40的装配 示意图,图4是本发明优选实施例一太阳能屋瓦结构组合40的组合立体图。太阳能屋瓦结 构组合40包括第一太阳能屋瓦结构20、一第二太阳能屋瓦结构50、以及一第三太阳能屋瓦 结构60。第二太阳能屋瓦结构50以及第三太阳能屋瓦结构60是与第一太阳能屋瓦结构20 具有相似构造与功能的结构件。如图3所示,第二太阳能屋瓦结构50包括一第二太阳能面 板52以及一第二底板M,第二太阳能面板52承载于第二底板M的上表面。第二底板M 的一第三短边56的侧表面形成有一第二突出部561,第二底板M的一第四短边58的侧表 面形成有一第二凹陷部581,且第三短边56的第二突出部561与第四短边58的第二凹陷 部581是可以互相紧密卡合的结构部,第二底板M的第三短边56与第二突出部561的一 侧边实质上分别对齐于第二太阳能面板52的两侧边,以使第二太阳能屋瓦结构50在短边 为一无边框的结构设计。第一太阳能屋瓦结构20可以通过第一底板M的第一凹陷部281 紧密地卡合于第二太阳能屋瓦结构50的第二底板M的相对应第二突出部561,或第一太 阳能屋瓦结构20的第一底板M的第一突出部261可以紧密地卡合于第二太阳能屋瓦结构 50的第二底板M的相对应第二凹陷部581,以使第二太阳能屋瓦结构与50与第一太阳能 屋瓦结构20可以沿着X方向紧密接合。此外,第二底板M的一第三长边59上可以形成有 一边框591,用来与其它太阳能屋瓦结构沿着Y方向相连接。边框591上可以设置有多个 固定部593,用来将第二底板M紧密固定接合于其它太阳能屋瓦结构,举例来说固定部593 可以利用锁固方式将第二底板M结合于其它太阳能屋瓦结构。如图3与图4所示,第三太阳能屋瓦结构60包括一第三太阳能面板62以及一第 三底板64,第三太阳能面板62承载于第三底板64的上表面。第三底板64的一第五短边 66的侧表面形成有一第三突出部661,第三底板64的一第六短边68的侧表面形成有一第 三凹陷部681,且第三底板64的第六短边68与第三突出部661的一侧边实质上分别对齐 于第三太阳能面板62的两侧边,以使第三太阳能屋瓦结构60在短边为一无边框的结构设 计,从而与其它太阳能屋瓦结构沿着X方向相连接。此外,第三底板64的一第五长边70上 系形成有一边框701,用来与其它太阳能屋瓦结构沿着Y方向相连接。边框701上可以设 置有多个固定部703,用来将第三底板64紧密固定接合于其它太阳能屋瓦结构,举例来说 固定部703可以利用锁固方式将第三底板64结合于其它太阳能屋瓦结构。因此当第一太 阳能屋瓦结构20通过边框301沿着Y方向与第三太阳能屋瓦结构60相连接时,如图4所 示,第三太阳能屋瓦结构60的第三底板64叠合于第一太阳能屋瓦结构20的边框301上, 边框301的多个固定部303可以与第三底板64底侧的相对应固定部(未显示于图中)互 相紧密接合,且第三太阳能面板62的一第六长边72实质上对齐于第一太阳能屋瓦结构20 的第一长边30,以使第一太阳能屋瓦结构20可以沿着Y方向与第三太阳能屋瓦结构60紧 密接合。请参考图5以及图6,图5是本发明优选实施例太阳能屋瓦结构组合40的主视 图,图6是本发明优选实施例太阳能屋瓦结构组合40的侧视图。如图5所示,当第一太阳 能屋瓦结构20的第一凹陷部281紧密地卡合于第二太阳能屋瓦结构50的相对应第二突出部561时,第二太阳能屋瓦结构50的第二太阳能面板52与第一太阳能屋瓦结构20的第一 太阳能面板22相互紧密抵靠,所以太阳能屋瓦结构组合40沿着X方向的相邻太阳能面板 间具有连续接合面。如图6所示,当第三太阳能屋瓦结构60的第三底板64叠合于第一太 阳能屋瓦结构20的边框301上时,第三太阳能屋瓦结构60的第六长边72实质上对齐于第 一太阳能屋瓦结构20的第一长边30,所以从太阳能屋瓦结构组合40的上方可看到第一太 阳能屋瓦结构20的第一太阳能面板22与第三太阳能屋瓦结构60的第三太阳能面板62具 有连续接合面。整体来看,当多个太阳能屋瓦结构互相接合以形成太阳能屋瓦结构组合40 时,无论于纵向方向(Y方向)或横向方向(X方向)都可以看到太阳能屋瓦结构组合40的 相邻太阳能面板具有连续接合面。当使用者欲安装多个太阳能屋瓦结构以形成太阳能屋瓦结构组合40时,使用者 可以轻易地沿着X方向将相邻太阳能屋瓦结构的突出部与相对应凹陷部相互卡合,举例来 说,使用者可以将第一太阳能屋瓦结构20的第一凹陷部与第二太阳能屋瓦结构50的 第二突出部561卡合,以及沿着Y方向将相邻太阳能屋瓦结构的底板与相对应边框相互叠 合,举例来说,使用者可以将第三太阳能屋瓦结构60的第三底板64叠合于第一太阳能屋瓦 结构20的边框301上,所以在组装过后从太阳能屋瓦结构组合40的外观可看到设置于太 阳能屋瓦结构组合40表面的相邻太阳能面板间具有连续接合面,而看不到用来承载各太 阳能面板的各底板,因此本发明的太阳能屋瓦结构及其组合具有较佳的美观性,且可具有 较高的太阳能面板布设面积比例。根据上述技术方案,本发明的太阳能屋瓦结构及其组合至少具有下列优点及有益 效果本发明的太阳能屋瓦结构及其组合利用底板承载太阳能面板,且于各底板无边框的 侧边表面上形成用来接合的突出部与凹陷部,以使各太阳能屋瓦结构的底板于相邻太阳能 屋瓦结构互相接合时完全隐藏于太阳能面板下方,而整体呈现无边框的设计感,所以本发 明的太阳能屋瓦结构具有操作简单、组装容易、具较佳美观性与变化性,且具有较高太阳能 面板布设面积比例的优点。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凡依本发明权利要求所做的均等变化与修 饰,皆应属本发明的涵盖范围。
权利要求
1.一种太阳能屋瓦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太阳能屋瓦结构包括一太阳能面板;以及一底板,所述底板的一上表面用来承载所述太阳能面板,所述底板的一第一短边的侧 表面形成有一突出部,所述底板的一第二短边的侧表面形成有一凹陷部,且所述第一短边 的所述突出部与所述第二短边的所述凹陷部是可以互相紧密卡合的结构部,所述底板的所 述第二短边与所述突出部的一侧边分别对齐于所述太阳能面板的两侧边。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太阳能屋瓦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突出部是一弹性卡勾,且所 述凹陷部是与所述弹性卡勾相配合的一沟槽。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太阳能屋瓦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的所述第一短边平行 于所述第二短边。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太阳能屋瓦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的一第一长边上形成有一边框。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太阳能屋瓦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的所述第一长边的侧 表面与所述第二长边的侧表面分别是一水平表面。
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太阳能屋瓦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的所述第一长边平行 于所述第二长边。
7.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太阳能屋瓦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太阳能屋瓦结构另包括多个缓冲垫,分别设置于所述底板的所述第一短边的所述侧表面以及所述第二短边的所述侧表面。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太阳能屋瓦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缓冲垫是由防水材质 所组成。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太阳能屋瓦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太阳能屋瓦结构另包括一接线盒,设置于所述底板的一底面;以及一传输线,所述传输线的两端分别电连接于所述太阳能面板与所述接线盒,从而将所 述太阳能面板所转换的电能传输至所述接线盒。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太阳能屋瓦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太阳能屋瓦结构另包括一电池模块,电连接于所述接线盒,从而储存所述接线盒所接收的电力。
11.一种用来结合多个太阳能面板的太阳能屋瓦结构组合,其特征在于,所述太阳能屋 瓦结构组合包括一第一太阳能屋瓦结构,包括一第一太阳能面板;以及一第一底板,所述第一底板的一上表面用来承载所述第一太阳能面板,所述第一底板 的一第一短边的侧表面形成有一第一突出部,所述第一底板的一第二短边的侧表面形成有 一第一凹陷部,且所述第一短边的所述第一突出部与所述第二短边的所述第一凹陷部是可 以互相紧密卡合的结构部,所述第一底板的所述第二短边与所述第一突出部的一侧边分别 对齐于所述第一太阳能面板的两侧边;以及一第二太阳能屋瓦结构,连接于所述第一太阳能屋瓦结构,所述第二太阳能屋瓦结构 包括一第二太阳能面板;以及一第二底板,所述第二底板的一上表面用来承载所述第二太阳能面板,所述第二底板 的一第三短边的侧表面形成有一第二突出部,所述第二底板的一第四短边的侧表面形成有 一第二凹陷部,且所述第三短边的所述第二突出部与所述第四短边的所述第二凹陷部是可 以互相紧密卡合的结构部,所述第二底板的所述第四短边与所述第二突出部的一侧边分别 对齐于所述第二太阳能面板的两侧边;其中,当所述第二太阳能屋瓦结构连接于所述第一太阳能屋瓦结构时,所述第一太阳 能屋瓦结构的所述第一突出部紧密地卡合于所述第二太阳能屋瓦结构的相对应所述第二 凹陷部内,或所述第二太阳能屋瓦结构的所述第二突出部紧密地卡合于所述第一太阳能屋 瓦结构的相对应所述第一凹陷部内。
12.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太阳能屋瓦结构组合,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底板的所述第 一突出部与所述第二底板的所述第二突出部分别是一弹性卡勾,且所述第一底板的所述第 一凹陷部与所述第二底板的所述第二凹陷部分别是与所述弹性卡勾相配合的一沟槽。
13.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太阳能屋瓦结构组合,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底板的所述第 一短边平行于所述第二短边,且所述第二底板的所述第三短边平行于所述第四短边。
14.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太阳能屋瓦结构组合,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底板的一第一 长边上形成有一边框。
15.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太阳能屋瓦结构组合,其特征在于,所述太阳能屋瓦结构组 合另包括一第三太阳能屋瓦结构,连接于所述第一太阳能屋瓦结构,所述第三太阳能屋瓦结构 包括一第三太阳能面板;以及一第三底板,所述第三底板的一上表面用来承载所述第三太阳能面板,所述第三底板 的一第五短边的侧表面形成有一第三突出部,所述第三底板的一第六短边的侧表面形成有 一第三凹陷部,且所述第五短边的所述第三突出部与所述第六短边的所述第三凹陷部是可 以互相紧密卡合的结构部,所述第三底板的所述第六短边与所述第三突出部的一侧边分别 对齐于所述第三太阳能面板的两侧边,且所述第三底板的一第五长边上形成有一边框。
16.如权利要求15所述的太阳能屋瓦结构组合,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底板的所述第 五长边对齐于所述第一底板的所述第一长边。
17.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太阳能屋瓦结构组合,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底板的所述第 一长边的侧表面与所述第二长边的侧表面分别是一水平表面。
18.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太阳能屋瓦结构组合,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底板的所述第 一长边平行于所述第二长边。
19.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太阳能屋瓦结构组合,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太阳能屋瓦结 构另包括复数个缓冲垫,分别设置于所述第一底板的所述第一短边的所述侧表面以及所述第二短边的所述侧表面。
20.如权利要求19所述的太阳能屋瓦结构组合,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缓冲垫是由防 水材质所组成。
21.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太阳能屋瓦结构组合,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太阳能屋瓦结构另包括一接线盒,设置于所述第一底板的一底面;以及一传输线,所述传输线的两端分别电连接于所述第一太阳能面板与所述接线盒,从而 将所述第一太阳能面板所转换的电能传输至所述接线盒。
22.如权利要求21所述的太阳能屋瓦结构组合,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太阳能屋瓦结 构另包括一电池模块,电连接于所述接线盒,从而储存所述接线盒所接收的电力。
全文摘要
本发明提供一种太阳能屋瓦结构,包括一太阳能面板以及一底板。所述底板的一上表面用来承载所述太阳能面板,所述底板的一第一短边的侧表面形成有一突出部,所述底板的一第二短边的侧表面形成有一凹陷部,且所述第一短边的所述突出部与所述第二短边的所述凹陷部是可以互相紧密卡合的结构部,所述底板的所述第二短边与所述突出部的一侧边实质上分别对齐于所述太阳能面板的两侧边。本发明的太阳能屋瓦结构及其组合利用底板承载太阳能面板,整体呈现无边框的设计感,具有操作简单、组装容易、具较佳美观性与变化性,且具有较高太阳能面板布设面积比例的优点。
文档编号E04D3/361GK102146717SQ20101011186
公开日2011年8月10日 申请日期2010年2月5日 优先权日2010年2月5日
发明者侯契宏, 曾丘安, 李适维, 梁天行, 邱振海 申请人:绿阳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