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梁间距可调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44769阅读:42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次梁间距可调结构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次梁间距可调结构。
背景技术
建筑业中梁架结构的使用是必不可少的,大到房屋、桥梁,小到梯台、脚手架,支撑 杆、主梁和次梁都是结构的基础。一个结构合理的梁架单元是建筑物稳定性最好的保障。但是只考虑稳定性是不够的,具体的施工环境不同,对于主梁长度的要求不同,对 次梁间距的要求也不同。现有产品中这些参数基本上都是固定值或是采用系列产品来满足 部分需求,这显然是不够理想的。

实用新型内容为了克服上述的缺陷,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次梁间距可调结构。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措施实现的次梁间距可调结构,至少包 括主梁和套设在所述主梁上的活动单元,所述主梁由两根方管组成,所述两根方管间连接 定位块;所述活动单元由U形活动卡槽和连接在所述活动卡槽上的连接部组成,所述活动 卡槽两个侧面上设有通孔,所述活动卡槽卡接在主梁外侧,穿过主梁间隙在所述两侧通孔 中串设连接件。特别是,还包括伸缩梁,所述伸缩梁包括梁体和连接在所述梁体端头的梁芯,所述 梁芯穿设在所述主梁方管内,梁体外套设活动单元。本实用新型结构在主梁上安装可移动的活动单元,活动单元的底端连接次梁卡槽 的连接部,通过改变活动单元的位置来调节次梁的间距,满足不同工作条件下对次梁位置 的具体要求。而且本实用新型的主梁带有伸缩梁,可根据需要调节主梁的长度,满足个性化 的施工要求。

图1为本实用新型配合次梁和支撑杆组成的最佳实施例示意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最佳实施例组装图。图3为图2中活动单元最佳实施例立体图。图4为与本实用新型配合使用的次梁卡槽最佳实施例立体图。图5为图3所示活动单元和图4所示次梁卡槽配合使用示意图。图6为本实用新型中主梁的最佳实施例立体图。图7为本实用新型中伸缩梁的最佳实施例立体图。图8为本实用新型与次梁卡槽配合使用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说明书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
做详细描述。[0017]如图2、图6和图8所示,次梁间距可调结构包括主梁1和套设在所述主梁1上的 活动单元2,所述主梁1由两根方管10组成,所述两根方管10间连接定位块11,定位块11 既起到连接两根方管10的作用又起到限位活动单元2的作用。如图3所示,所述活动单元2由U形活动卡槽4和连接在所述活动卡槽4上的连 接部5组成,所述活动卡槽4两个侧面上设有通孔20。如图2所示,所述活动卡槽4卡接在主梁1外侧,穿过主梁1间隙在所述两侧通孔 20中串设两根螺丝9。活动卡槽4可以沿着主梁1滑动,根据次梁位置的具体要求而固定 活动卡槽4的具体位置,然后用螺丝9固定。如图2、图7和图8所示,本实用新型还包括伸缩梁3,所述伸缩梁3包括梁体12 和连接在所述梁体端头的梁芯13,所述梁芯13串设在所述主梁1方管10内。可在方管10 侧壁上设置顶丝将梁芯13固定;或者采用与方管10内壁尺寸相近的梁芯13,此时只需用 木楔子或其它楔形物填充梁芯13与方管10之间的间隙即可。如图4、图5和图8所示,次梁卡槽6的侧壁上设有小凹槽用以卡固活动单元2上 的活动卡槽4,次梁卡槽6底面对应所述小凹槽的位置设有方孔7,活动单元2上的连接部 5插入方孔7中,楔子8插入连接部5上的孔中,将活动单元2和次梁卡槽6稳固地连接在一起。如图1所示,次梁卡入次梁卡槽6中,和支撑杆配合组成梁架整体结构。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 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的变化或替 换,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该以权利要求 所界定的保护范围为准。
权利要求1.一种次梁间距可调结构,至少包括主梁和套设在所述主梁上的活动单元,其特征在 于所述主梁由两根方管组成,所述两根方管间连接定位块;所述活动单元由U形活动卡槽 和连接在所述活动卡槽上的连接部组成,所述活动卡槽两个侧面上设有通孔,所述活动卡 槽卡接在主梁外侧,穿过主梁间隙在所述两侧通孔中串设连接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次梁间距可调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伸缩梁,所述伸缩梁 包括梁体和连接在所述梁体端头的梁芯,所述梁芯穿设在所述主梁方管内,梁体外套设活 动单元。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次梁间距可调结构,为解决现有结构中次梁位置不可调的缺点而设计。本实用新型次梁间距可调结构,包括主梁和套设在主梁上的活动单元,主梁由两根方管组成,两根方管间连接定位块;活动单元由U形活动卡槽和连接部组成,活动卡槽卡接在主梁外侧,穿过主梁间隙在所述两侧通孔中串设连接件。还包括伸缩梁,伸缩梁包括梁体和连接在梁体端头的梁芯,梁芯串设在主梁方管内。本实用新型通过改变活动单元的位置来调节次梁的间距,满足不同工作条件下对次梁位置的具体要求。而且本实用新型的主梁带有伸缩梁,可根据需要调节主梁的长度,满足个性化的施工要求。
文档编号E04B1/58GK201908358SQ201020665658
公开日2011年7月27日 申请日期2010年12月17日 优先权日2010年12月17日
发明者欧真群, 赵华夏, 赵更生, 韩利龙, 马荣全 申请人:欧真群, 赵华夏, 赵更生, 马荣全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