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阳能建筑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44800阅读:14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太阳能建筑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太阳能利用技术,特别是一种太阳能建筑。
背景技术
目前有些建筑,在屋顶设置太阳能电池或太阳能热水器,墙是双层隔空的或是实体保温的,而窗户是双层夹空玻璃或是隔热反光镀膜玻璃的。这种建筑部分地利用了太阳能,而且由于墙和窗户具有隔热保温功能,即夏季能阻挡外部热量进入建筑内部,冬季能阻挡建筑内部热量向外散发,所以是能节能。但是这种建筑墙和窗户没有利用太阳能,所以算不上好的节能建筑,也称不得完全的太阳能建筑。还有,这种建筑的双层夹空玻璃,在冬季能采集阳光取暖且保温,但夏季无法阻挡阳光热入室且没有利用太阳能;这种建筑的隔热反光镀膜玻璃窗户,在夏季能阻挡阳光热入室,可也没有利用太阳能,而冬季不能充分采集阳光取暖且保温性差,而且由于镀膜玻璃透光差,致使室内光线灰暗。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设计一种太阳能建筑,克服现有建筑的上述缺陷,能隔热保温,还能充分利用太阳能产热流体、发电,成本低,耐久。本实用新型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如图1图2示,所述太阳能建筑由墙I、窗II、顶III、反光壁27、柱管17、上单向阀18、上阀门19、上管16、散热器15、下阀门24、下管25、连接管21、三位阀门20、流体发电机22、下单向阀23、水平管沈、上联接管10、下联接管7构成;柱管17和水平管沈都是隔热保温的,上联接管10、下联接管7均为软管或可伸缩管。墙I组成内柱筒3是保温隔热的,在内柱筒3外隔一间隔套外柱筒2,外柱筒2是透光保温的或者是在透光保温板的外表面上粘结了太阳能电池的,内柱筒3与外柱筒2用若干连接杆4联接,内柱筒3下端和外柱筒2下端均固定在地基1上;在内柱筒3、外柱筒2 上开安装窗II的窗孔,窗孔的边框5是隔热保温的,边框5与内柱筒3和外柱筒2密封联结。窗II组成将外(从图1看)透光保温板8与内透光保温板9间隔一距离并用密封条11将周围密封,然后整体镶嵌在框架6中组成窗II,外透光保温板8、内透光保温板9、 密封条11围成一空腔;放流体阀9-1穿透内透光保温板9的下部并与它密封联接。将窗II置于所述窗孔,联接合叶观的一半联接在框架6的左边(从图2看),并把联接合叶观的另一半联接在边框5的左边(从图2看);从图2看,上联接管10的右端、 下联接管7的右端均穿透密封条11并与其密封联接,上联接管10的左端、下联接管7的左端均穿透边框5与并与其密封联接,上联接管10的左端、下联接管7的左端均处于内柱筒 3与外柱筒2之间(从图1看),分别在上联接管10及下联接管7上设置开关阀门(图中未画)。顶III组成内锥壳12是保温隔热的;外锥壳14是透光保温的或者是在透光保温板的外表面上粘结了太阳能电池的,外锥壳14与内锥壳12隔间隔,并用若干支撑杆13联接。将内锥壳12的底端联结在内柱筒3的上端,将外锥壳14的底端联结在外柱筒2 的上端。上单向阀18穿透内锥壳12的尖并与其联接;柱管17的上端与内锥壳12的内顶和上单向阀18的下端联接,上单向阀18的下端柱管17联通;柱管17的下端与水平管沈接通并与其密封联接,水平管沈与内柱筒3和外柱筒2之间隔联通并与内柱筒3密封联接, 水平管沈固定于地基1 ;上管16将散热器15上部与上阀门19联通;上阀门19与柱管17 联通并与其密封联接。上阀门19是二位的操作到位置一时就堵住柱管17中的流体不让进入上管16和散热器15,让柱管17中的流体全部下落;操作到位置二时就堵住柱管17中的流体的继续下落,而让上阀门19以上的柱管17中的流体进入上管16和散热器15。下管25将散热器15下部与柱管17联通,在下管25上安装下阀门24。流体发电机22安装在柱管17下部;下单向阀23安装在柱管17下端。连接管21左端插入柱管17下部并与其联接,在连接管21上联接三位阀门20,三位阀门20有一号开位、二号开位、关位(在此位时, 一号开位和二号开位均处于关闭状态),三位阀门20的一号开位外接凉流体输入,三位阀门20的二号开位外接热流体输出。离开墙I、窗II、顶III的阴面一距离设置反光壁27,反光壁27下端固定于地基。 可借用院子的部分围墙,并将其朝向墙I、窗II、顶III的一面做成反光面,这样可充当反光壁27。在夏季,打开上联接管10及下联接管7上设置的开关阀门、操作上阀门19到位置一、关闭下阀门对。控制三位阀门20到一号开位(这时二号开位仍被关闭)并接入凉流体,凉流体通过流体发电机22、下单向阀23、水平管沈,注入内柱筒3与外柱筒2之间、外锥壳14与内锥壳12之间,再经上单向阀18进入柱管17中,凉流体也进入窗II内。阳光照射或通过反光壁27反射透过外柱筒2、外(从图1看)透光保温板8、外锥壳14,加热里面的流体,被加热的流体因密度减小而上升到上单向阀18的上端,随着热流体积聚而获得压力,此处较高压力的热流体冲开上单向阀18流入柱管17,继而下落冲过流体发电机22发电后冲开下单向阀23进入水平管沈,填充被加热的流体上升后腾出的空间; 随着阳光持续照射,此过程度不断循环,流体被连续加热升温,且流体发电机22连续发电。 无阳光照射或环境变冷时,因内柱筒3与外柱筒2之间的流体、外锥壳14与内锥壳12之间的流体密度变得大于柱管17中热流体的密度而产生压力差,此差值压力将关闭下单向阀 23,上单向阀18随之关闭,这时凉流体和热流体被隔离,且均被保温。阳光透过窗II外(从图1看)透光保温板8加热窗II里的流体,被加热的流体因密度减小而上升到外透光保温板8、内透光保温板9、密封条11围成的空腔上部,并通过上联接管10进入内柱筒3与外柱筒2之间与其加热了的热流体合流;在空腔下部,较凉的流体由下联接管7进入填充被加热的流体上升后腾出的空间。由于窗II里流体的吸热作用和外透光保温板8、内透光保温板9的保温作用,只有极少的热量透过窗II。在夏季由于墙I、窗II、顶III的保温,跑入室内的太阳热量极少,所以所述太阳能建筑在夏季起到隔热作用,并能利用太阳能发电和产热。在冬季,操作上阀门19到位置二、打开下阀门24。打开上联接管10及下联接管7上设置的开关阀门。控制三位阀门20到一号开位(这时二号开位仍被关闭)并接入凉流体,凉流体通过流体发电机22、下单向阀23、水平管沈,注入内柱筒3与外柱筒2之间、外锥壳14与内锥壳12之间,再经上单向阀18进入柱管17中,凉流体也进入窗II内。在冬季, 也可关闭上联接管10及下联接管7上设置的开关阀门,打开放流体阀9-1 (见图1)放掉窗 II中的流体,让阳光直接透过外透光保温板8、内透光保温板9温暖室内。因为墙I、窗II、 顶III的保温,同时散热器15的散热,所以所述太阳能建筑在冬季能采热温暖室内且保暖, 还能发电产热。若外柱筒2、外锥壳14是在透光保温板的外表面上粘结了太阳能电池的,阳光照射太阳能电池发电,而且阳光中大量(约占阳光辐射到太阳能电池总能的40%多)的红外光穿过其太阳能电池,也能加热内柱筒3与外柱筒2之间的流体、外锥壳14与内锥壳12之间的流体。要用热流体时,控制三位阀门20到二号开位(这时一号开位仍被关闭)放热流体。本实用新型有益的效果1、所述太阳能建筑,在夏季利用太阳能既产热流体又发电,而且阻挡太阳热向室内传播;在冬季,既能采取太阳热温暖室内又保暖,还利用太阳能发电;四季的阳光都能很少减弱地通过窗II照亮室内,此优点在夏季比现有的拉窗帘的玻璃窗、贴隔热反光镀膜的玻璃窗优越得多。2、由于所述太阳能建筑、不用贵的真空管集热器、工艺简便,坚固且寿命长,成本低;尽管所述太阳能建筑的热效率比真空管集热器的略低一点,但其性价比远高于现有的真空管集热器式太阳能热水器的性价比。3、现有的太阳能光发电装置,由于大量的红外光穿过其太阳能电池,因而太阳能电池几乎无法利用约占阳光辐射到太阳能电池总能的40%多的红外光;而现有的太阳能集热器无法有效(主要因反射损失)地利用太阳光的部分辐射能。所述太阳能建筑,若外柱筒2、外锥壳14是在透光保温板的外表面上粘结了太阳能电池的,那么所述太阳能建筑将太阳能光发电和采集热综合起来,互补缺陷,充分有效地利用太阳能,提高了利用太阳能的效率,降低了成本,提高了性价比。4、目前,太阳能利用主要受集热器成本高、寿命短的限制。所述太阳能建筑既当保温隔热的房子,又能当发电产热装置。所述太阳能建筑将在节能建筑上发挥巨大作用,易推广,且推广意义大。

图1为所述太阳能建筑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的左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如图1图2示,所述太阳能建筑由墙I、窗II、顶III、反光壁27、柱管17、 上单向阀18、上阀门19、上管16、散热器15、下阀门24、下管25、连接管21、三位阀门20、流体发电机22、下单向阀23、水平管沈、上联接管10、下联接管7构成;柱管17和水平管沈都是隔热保温的,上联接管10、下联接管7均为软管或可伸缩管。墙I组成内柱筒3是保温隔热的,在内柱筒3外隔一间隔套外柱筒2,外柱筒2是透光保温的或者是在透光保温板的外表面上粘结了太阳能电池的,内柱筒3与外柱筒2用若干连接杆4联接,内柱筒3下端和外柱筒2下端均固定在地基1上;在内柱筒3、外柱筒2 上开安装窗II的窗孔,窗孔的边框5是隔热保温的,边框5与内柱筒3和外柱筒2密封联结。窗II组成将外(从图1看)透光保温板8与内透光保温板9间隔一距离并用密封条11将周围密封,然后整体镶嵌在框架6中组成窗II,外透光保温板8、内透光保温板9、 密封条11围成一空腔;放流体阀9-1穿透内透光保温板9的下部并与它密封联接。将窗II置于所述窗孔,联接合叶观的一半联接在框架6的左边(从图2看),并把联接合叶观的另一半联接在边框5的左边(从图2看);从图2看,上联接管10的右端、 下联接管7的右端均穿透密封条11并与其密封联接,上联接管10的左端、下联接管7的左端均穿透边框5与并与其密封联接,上联接管10的左端、下联接管7的左端均处于内柱筒 3与外柱筒2之间(从图1看),分别在上联接管10及下联接管7上设置开关阀门(图中未画)。顶III组成内锥壳12是保温隔热的;外锥壳14是透光保温的或者是在透光保温板的外表面上粘结了太阳能电池的,外锥壳14与内锥壳12隔间隔,并用若干支撑杆13联接。将内锥壳12的底端联结在内柱筒3的上端,将外锥壳14的底端联结在外柱筒2 的上端。上单向阀18穿透内锥壳12的尖并与其联接;柱管17的上端与内锥壳12的内顶和上单向阀18的下端联接,上单向阀18的下端柱管17联通;柱管17的下端与水平管沈接通并与其密封联接,水平管沈与内柱筒3和外柱筒2之间隔联通并与内柱筒3密封联接, 水平管沈固定于地基1 ;上管16将散热器15上部与上阀门19联通;上阀门19与柱管17 联通并与其密封联接。上阀门19是二位的操作到位置一时就堵住柱管17中的流体不让进入上管16和散热器15,让柱管17中的流体全部下落;操作到位置二时就堵住柱管17中的流体的继续下落,而让上阀门19以上的柱管17中的流体进入上管16和散热器15。下管25将散热器15下部与柱管17联通,在下管25上安装下阀门24。流体发电机22安装在柱管17下部;下单向阀23安装在柱管17下端。连接管21左端插入柱管17下部并与其联接,在连接管21上联接三位阀门20,三位阀门20有一号开位、二号开位、关位(在此位时, 一号开位和二号开位均处于关闭状态),三位阀门20的一号开位外接凉流体输入,三位阀门20的二号开位外接热流体输出。离开墙I、窗II、顶III的阴面一距离设置反光壁27,反光壁27下端固定于地基。 可借用院子的部分围墙,并将其朝向墙I、窗II、顶III的一面做成反光面,这样可充当反光壁27。
权利要求1.太阳能建筑,其特征是由墙(I)、窗(II)、顶(III)、反光壁(27)、柱管(17)、上单向阀(18)、上阀门(19)、上管(16)、散热器(15)、下阀门(M)、下管(25)、连接管(21)、三位阀门(20)、流体发电机(22)、下单向阀(23)、水平管( )、上联接管(10)、下联接管(7)构成;柱管(17)和水平管(26)都是隔热保温的;墙⑴组成内柱筒⑶是保温隔热的,在内柱筒⑶外隔一间隔套外柱筒O),外柱筒(2)是透光保温的,内柱筒(;3)与外柱筒( 用若干连接杆(4)联接,内柱筒(;3)下端和外柱筒( 下端均固定在地基(1)上;在内柱筒(3)、外柱筒( 上开安装窗(II)的窗孔, 窗孔的边框(5)是隔热保温的,边框(5)与内柱筒(3)和外柱筒(2)密封联结;窗(II)组成将外透光保温板⑶与内透光保温板(9)间隔一距离并用密封条(11)将周围密封,然后整体镶嵌在框架(6)中组成窗(II),外透光保温板(8)、内透光保温板(9)、 密封条(11)围成一空腔;放流体阀(9-1)穿透内透光保温板(9)的下部并与它密封联接; 将窗(II)置于所述窗孔,联接合叶08)的一半联接在框架(6)的左边,并把联接合叶 (28)的另一半联接在边框(5)的左边;上联接管(10)的右端、下联接管(7)的右端均穿透密封条(11)并与其密封联接,上联接管(10)的左端、下联接管(7)的左端均穿透边框(5) 与并与其密封联接,上联接管(10)的左端、下联接管(7)的左端均处于内柱筒(3)与外柱筒( 之间,分别在上联接管(10)及下联接管(7)上设置开关阀门;顶(III)组成内锥壳(1 是保温隔热的;外锥壳(14)是透光保温的或者是在透光保温板的外表面上粘结了太阳能电池的,外锥壳(14)与内锥壳(12)隔间隔,并用若干支撑杆 (13)联接;将内锥壳(1 的底端联结在内柱筒C3)的上端,将外锥壳(14)的底端联结在外柱筒 O)的上端;上单向阀(18)穿透内锥壳(12)的尖并与其联接;柱管(17)的上端与内锥壳(12)的内顶和上单向阀(18)的下端联接,上单向阀(18)的下端柱管(17)联通;柱管(17)的下端与水平管06)接通并与其密封联接,水平管06)与内柱筒C3)和外柱筒( 之间隔联通并与内柱筒C3)密封联接,水平管06)固定于地基(1);上管(16)将散热器(1 上部与上阀门(19)联通;上阀门(19)与柱管(17)联通并与其密封联接;上阀门(19)是二位的;下管0 将散热器(1 下部与柱管(17)联通,在下管0 上安装下阀门04);流体发电机0 安装在柱管(17)下部;下单向阀安装在柱管(17)下端;连接管左端插入柱管(17)下部并与其联接,在连接管上联接三位阀门(20),三位阀门OO)有一号开位、二号开位、关位,在关位时,一号开位和二号开位均处于关闭状态,三位阀门OO) 的一号开位外接凉流体输入,三位阀门OO)的二号开位外接热流体输出;离开墙(I)、窗(II)、顶(III)的阴面一距离设置反光壁(27),反光壁(XT)下端固定于地基。
专利摘要太阳能建筑在双层隔空柱筒形墙上端联接双层隔空锥壳,外层墙和外层锥壳均是透光保温的或者是在透光保温板的外表面上粘结了太阳能电池的,内层墙和内层锥壳均是隔热保温的;将外透光保温板与内透光保温板间隔一距离并用密封条将周围密封,然后整体镶嵌在框架中组成窗;将窗安在墙上,并用联接管将窗的内部与墙的内部联通;分别在保温柱管的上下端联接上单向阀、下单向阀,上单向阀与锥壳顶联通,下单向阀与水平管联通,水平管与墙联通;在柱管的下部安装流体发电机;将散热器用阀门和管并联在柱管且与其联通;在墙、锥壳及窗外的背阳一面,离开一距离设置反光壁。太阳能建筑冬暖夏凉,还能产热、发电,成本不高,易推广。
文档编号E04D13/18GK201962789SQ201020668088
公开日2011年9月7日 申请日期2010年12月20日 优先权日2010年12月20日
发明者刘新广 申请人:刘新广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