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人造太湖石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16736阅读:1184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人造太湖石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园林景观仿真技术领域,具体的说涉及了一种人造太湖石的制作方法。
背景技术
太湖石是中国园林景观建造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古往今来,人们的大量采挖,太湖石的自然资源已尽枯竭,严酷的现实促进了园林景观仿真技术的快速发展,专利号为200310105336的“工艺奇石的制作方法”,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山水盆景假山石的带孔的问题,但对太湖石瘦、皱、漏、透独有的典型特征,依然无法加工制作出来,专利申请号为97106397的“高仿真太湖石、大理石、花岗石、钟乳石、白果峰石雕等的制作工艺”,采用雕塑、翻制模具的复制生产模式,只是在一定程度上复制了假山石的一些特征,对太湖石的瘦、皱、漏、透的独有特征也是无法仿制。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了现有技术无法仿制出太湖石典型的瘦、皱、漏、透的独有特征,提供了一种低成本、制作简便、高度仿真的太湖石产品及其制作方法。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在湿润的沙堆或松软的土堆或石堆上,按照想要制作的太湖石的规格、形状及特征挖出一个坑,将聚乙烯塑料方便袋各装入8成满的湿润泥土,封住袋口挤压成各种异型状,即成外模,依照沙坑的形状及特征将外模相连成片地摆满或叠置在沙坑底部及内壁,把特征层即每块长宽各500mm的具有弹性的纺织物各个边相重叠的铺于外模上,即成凹状组合外模,把聚乙烯塑料袋各装入6成满的布条封住袋口,制成各种长异形状,即成内模,在凹状组合外模里,将内模与内模首尾相接的逐步摆放成树冠状,即成树冠状组合内模,并在树冠状组合内模间放置钢筋或铁丝,同时将搅拌好的彩色混凝土伴随树冠状组合内模的逐步形成而浇入凹状组合外模中直至模满,将特征层各个边相重叠地铺满于露有树冠状组合内模端头的混凝土上,按太湖石的形状及特征将外模相连成片的摆放按压在特征层上,即成凸状组合外模,经过养生、扒开沙堆、去掉凹状、凸状组合外模、撕去特征层、勾出树冠状组合内模,即得人造太湖石。有益效果由于本发明采用了全新的模具形式和混凝土浇注成型理论,使太湖石瘦、皱、漏、 透独有的特征由过去不可能用混凝土浇注生产出来变得非常简单易行了,而且成本低谦、 工艺简单,款式千变万化,坚固耐用,仿真度极高,可独立成景,也可堆建超大型山体,是私家庭院、办公区、居民小区、街边绿地、公园、广场建造园林景观的理想产品,可直接替代天然太湖石,对环境保护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由于采用了模具浇注成型的工艺,所以实现了工厂化生产。
具体实施例方式
人造太湖石的制作步骤如下在湿润的沙堆或松软的土堆或石堆上,按照想要制作的太湖石的规格、形状及特征挖出一个坑,将大中小三种规格的聚乙烯方便袋各装入8 成满的湿润的泥土封住袋口,挤压成各种异形状,即成外模,把外模相连成片的摆满或叠置在沙坑底部及内壁,把每块长宽各500mm的具有弹性的纺织物即特征层各个边相重叠地铺在外模上,即成凹状组合外模,把大中小三种规格的聚乙烯方便袋各装入6成满的布条或塑料布或废纸后封住袋口,扭曲成各种长异形状,即成内模,在凹状组合外模里,将内模与内模首尾相接地逐步摆放成树冠状,即成树冠状组合内模,并在树冠状组合内模间放入钢筋或铁丝,与此同时将搅拌好的多色混凝土伴随树冠状组合内模的逐步形成而逐步浇入凹状组合外模中直至模满,将特征层各边相重叠地铺于露有树冠状组合内模端头的混凝土上,按太湖石的形状及特征地,将外模相连成片的摆放按压在特征层上,即成凸状组合外模,经过养生,扒开沙堆或石堆或土堆、去掉凹状、凸状组合外模、撕去特征层、勾出树冠状组合内模,即得人造太湖石。
权利要求
1.一种人造太湖石的制作方法,其特征是在湿润的沙堆上按照太湖石的规格、形状及特征挖出一个沙坑,将外膜相连成片地摆满或叠置在沙坑底部及内壁,并将特征层铺于外模上,即成凹状组合外模,在凹状组合外模里,将内膜与内膜首尾相接的逐步摆放组成树冠状,即成树冠状组合内模,同时将搅拌好的彩色混凝土逐步浇入凹状组合外模中直至模满,将特征层铺于露有树冠状组合内模端头的混凝土上,按太湖石形状及特征将外模相连成片的摆放按压在特征层上,即成凸状组合外模,经过养生、扒开沙堆、去掉凹状、凸状组合外模、撕去特征层、勾出树冠状组合内模,即得人造太湖石。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人造太湖石的制作方法,其特征是所述的沙坑也可是土坑、 石坑。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人造太湖石的制作方法,其特征是所述的外模,由聚乙烯塑料袋、布袋或纸袋内装泥土构成。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人造太湖石的制作方法,其特征是所述的特征层为具有弹性的纺织物。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人造太湖石的制作方法,其特征是所述的内模是由聚乙烯塑料袋内装废纸、废纺织物或废塑料布构成。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人造太湖石的制作方法,其特征是所述的混凝土中预埋有钢筋或铁丝。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人造太湖石的制作方法,其特征是所述的多种色彩的混凝土采用分片、分次或混合浇注着色。
全文摘要
本发明属于园林景观仿真技术领域,具体的说涉及一种人造太湖石的制作方法。其工艺是在湿润的沙堆上按照太湖石的规格、形状及特征挖出一个沙抗,将外膜相连成片地置于沙坑底部及坑壁,并将特征层铺于外模上,即成凹状组合外模,在凹状组合外模里,将内膜与内模首尾相接的逐步摆放组成树冠状组合内模。同时,将搅拌好的彩色混凝土逐步浇入凹状组合外模中直至模满,将特征层铺于露有树冠状组合内模端头的混凝土上,按太湖石的形状及特征,将外模相连成片的摆放按压在特征层上,即成凸状组合外模,经过养生、扒开沙堆、去掉凹、凸状组合外模、撕去特征层、勾出树冠状组合内模,即得人造太湖石。本发明仿真度极高、可独立成景,也可堆造超大型山体,且成本低廉,制作简便,适合在私家庭院、厂区、公园、小区、广场等场所堆建园林假山。
文档编号B28B1/14GK102172958SQ201110054128
公开日2011年9月7日 申请日期2011年3月8日 优先权日2011年3月8日
发明者孙世杰 申请人:孙世杰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