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功能通信塔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50718阅读:29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多功能通信塔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通信设备技术领域,涉及一种通信塔,尤其涉及一种结合无线通信、城市照明、安全监控、交通监控、广告载体等多功能通信塔。
背景技术
随着无线通信网络的不断进步和完善,无线通信已成为社会不可缺少的一部份, 而无线网络的应用范围也越来越广,无线通话、无线视频、无线宽带等也逐渐普及。通信也从模拟信号、2G、3G,即将步入4G时代。然而要使无线信号满足越来越多用户同时使用,或者让视频更流畅,无线上网速度更快,需要有足够的通信载频来支持,需要更多的无线通信基站。基站的建设数量必将越来越多,建站的密度也会越来越大,往往与城市发展规划、 城市节能减排、城市绿色环保等要求形成矛盾。由于上述缺点,人们研发了一些新型的通信塔,比如申请号为200710068551. 1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三角通信塔,包括塔靴、塔体、天线支架及避雷针,塔靴固定于地面,塔体有塔柱、横杆及斜杆螺接围构而成,塔柱呈三角布设,横杆呈水平状螺接于塔柱间,斜杆与水平面呈锐角螺接于塔柱间;塔体固定螺接于塔靴之上,塔体上部固定设有照做平台,塔体顶部伸出避雷针,塔柱为等斜率或一次变斜率,采用90度角钢,横杆、斜杆的两端折弯后与塔柱固定螺接。还有一类是利用风能或太阳能的节能型通信塔,如申请号为201010257035. 5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风光互补型新能源通信塔,包括塔体和风光互补发电系统,风光互补发电系统整合设置于所述通信塔上,包括风力发电机组以及太阳能发电机组,能够进行风力发电以及太阳能发电,并供电能给通信基站使用,是通信基站能够脱离传统的电能供应依赖,可适应多种环境,并且可减少资源消耗,有利于环境保护。另外还有一类是仿生通信塔,如申请号为200920200769. 2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仿生通信塔,包括塔杆,塔杆顶部设置有天线抱杆和避雷针,塔杆外部包覆设置椰子树皮,塔杆上部设置椰子树枝,这种仿生通信塔,造型美观大方,树皮和树叶均采用与原树尺寸、颜色、纹理相近的仿生部件,且改仿生通信塔利用树枝的结构特点天线可设置两层,一层为顶部天线,另一层为3G天线,3G天线设置于转接法兰的下方,并在天线抱杆的中空结构中专门预留了 RRU位子,这样在降低制作成本的同时,解决了 3G天线放置的要求,满足了通信运营商的要求。以上三类通信塔都在一定程度上与城市发展规划、城市节能减排、城市绿色环保等要求相符合,但是从现状来分析,市中心、经济开发区、郊区、城乡结合部等区域通信基站建设都面临储多困难,而纯粹以基站建设为主要功能的工程也会遭到人民群众的阻挠,更会形成社会资源的浪费,与现今倡导的社会主题不和谐。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针对城区或城郊人口较密集区城通信基站建设较困难现状,提供一种能
3将路灯照明、安全监控、交通监控、广告载体及通信塔架等多种功能合为一体的通信塔。从城市规划和发展建设可以看出,一些市政工程,如路灯照明、公安安全监控系统、交通安全监控系统、道路指示牌、广告载体等均为必要的社会建设工程,而其建设的方案与通信基站建设要求存在许多雷同之处,若可以将其中一些共同要求结合起来,一些特定站点工程集中满足几大功能的需求,那必将节约大量社会资源,既能解决社会必须的建设工程,又能解决通信基站建设的难题,充分发挥多功能效益,实现绿色低碳、节能减排的社会效益。我们将能够实现将路灯照明、安全监控、交通监控、广告载体及通信塔架等多种功能合为一体, 并且将建设工程命名为多功能通信塔。从采用的结构和实际数据分析,多功能通信塔建设将大大减小移动运营商建站困难,节约城市建设成本。当然,采用合理的结构、保证整体安全和合理的操作空间仍是首要条件之一。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在保证通信质量和结构安全前提下,能集合多种功能需求的通信塔。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得以解决
多功能通信塔,包括塔体,所述的塔体包括集束天线和天线支架,所述的塔体上还设有路灯支架、广告载体、交通监控支架、安全监控支架中的一种或多种。作为优选,所述路灯支架、广告载体、交通监控支架、安全监控支架从上至下位于塔体上。作为优选,所述塔体结构为多边形套接结构或外法兰直管式连接结构。作为优选,所述塔体上设有外爬梯。作为优选,塔体上外爬梯为60度爬钉结构或鱼刺型结构或排梯式结构或可拆卸式结构。作为优选,所述塔体上还设有操作手孔。因此本多功能通信塔可以根据规划或环境需要选择采用塔体、各系统平台结构及塔身的油漆颜色及造型。本多功能通信塔建造完成后,可实现现有通信塔自有功能同时实现路灯、广告、交通监控、安全监控等功能,且采用外爬结构缩小塔体,其整体受风荷载较小,降低了制造成本和基础成本,达到节能减排的效果。


图1为本发明所述多功能通信塔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路灯支架的结构示意图3为路灯支架和广告载体的结构示意图4为路灯支架和交通监控支架的结构示意图5为路灯支架、广告载体和交通监控支架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结合附图1至5与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实施例1多功能通信塔,如图1所示,包括塔体1,所述的塔体1包括集束天线和天线支架2、操作手孔6和外爬梯8,所述的塔体1从上到下布置安装路灯支架3、广告载体4、交通监控支架7、安全监控支架5等多个系统平台,通过在不同高度的布置满足单个站点多个功能系统的架设,多个功能系统控制线路均通过穿线孔9穿入塔体1内部,维护人员从预留的外爬梯 8上下塔体1进行操作;外爬梯8缩小塔体1,可以满足城区较小基础占地施工要求,借用规划区域内用地,融入市政系列工程中;多功能平台的实现,有效的避免了市政和通信工程的重复建设,降低建设成本,节约社会资源。实施例2
多功能通信塔,如图2所示,包括塔体1,所述的塔体1包括集束天线和天线支架2、操作手孔6和外爬梯8,所述的塔体1上布置安装路灯支架3系统平台,系统控制线路通过穿线孔9穿入塔体1内部,维护人员从预留的外爬梯8上下塔体1进行操作。实施例3
多功能通信塔,如图3所示,包括塔体1,所述的塔体1包括集束天线和天线支架2、操作手孔6和外爬梯8,所述的塔体1从上到下布置安装路灯支架3、广告载体4两个系统平台,系统控制线路均通过穿线孔9穿入塔体1内部,维护人员从预留的外爬梯8上下塔体1 进行操作。实施例4
多功能通信塔,如图4所示,包括塔体1,所述的塔体1包括集束天线和天线支架2、操作手孔6和外爬梯8,所述的塔体1从上到下布置安装路灯支架3、交通监控支架7两个系统平台,系统控制线路均通过穿线孔9穿入塔体1内部,维护人员从预留的外爬梯8上下塔体1进行操作。实施例5
多功能通信塔,如图5所示,包括塔体1,所述的塔体1包括集束天线和天线支架2、操作手孔6和外爬梯8,所述的塔体1从上到下布置安装路灯支架3、广告载体4、交通监控支架7三个系统平台,系统控制线路均通过穿线孔9穿入塔体1内部,维护人员从预留的外爬梯8上下塔体1进行操作。总之,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凡依本发明申请专利范围所作的均等变化与修饰,皆应属本发明专利的涵盖范围。
权利要求
1.多功能通信塔,包括塔体(1),所述的塔体(1)包括集束天线和天线支架(2),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塔体(1)上还设有路灯支架(3)、广告载体(4)、交通监控支架(7)、安全监控支架(5)中的一种或多种。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通信塔,其特征在于所述路灯支架(3)、广告载体 (4 )、交通监控支架(7 )、安全监控支架(5 )分别位于塔体(1)上不同高度。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通信塔,其特征在于所述路灯支架(3)、广告载体 (4)、交通监控支架(7 )、安全监控支架(5 )从上至下位于塔体(1)上。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通信塔,其特征在于所述塔体(1)结构为多边形套接结构或外法兰直管式连接结构。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多功能通信塔,其特征在于所述塔体(1)上设有外爬梯(8)。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多功能通信塔,其特征在于塔体(1)上外爬梯(8)为60度爬钉结构或鱼刺型结构或排梯式结构或可拆卸式结构。
7.根据权利要求5或6所述的多功能通信塔,其特征在于所述塔体(1)上还设有操作手孔(6)。
8.根据权利要求5或6所述的多功能通信塔,其特征在于所述塔体(1)上还设有穿线孔(9)。
全文摘要
本发明属于通信设备技术领域,涉及一种通信塔,公开了一种多功能通信塔,包括塔体,塔体包括集束天线和天线支架、操作手孔和外爬梯,塔体上设有路灯支架、广告载体、交通监控支架、安全监控支架中的一种或多种。本发明多功能通信塔将监控、路灯照明、通信三者结合共建,可比分别建设三类杆件支架节约用钢量至少40%,大大降低了成本,使通信基站建设与市政基础工程建设两者有效结合,节约大量社会资源,既能解决城市必须的建设工程,又能解决通信基站建设的难题,充分发挥多功能效益,实现绿色低碳、节能减排的社会效益,在通信设备中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文档编号E04H12/00GK102296865SQ20111020698
公开日2011年12月28日 申请日期2011年7月22日 优先权日2011年7月22日
发明者丁圣华, 于宏雷, 徐彬, 郑晓明, 陆涛 申请人:浙江瑞能通信科技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