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成板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55782阅读:97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合成板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合成板,特别是涉及一种用于建筑、装修等工程中的合成板。
背景技术
目前,木板或木夹板作为板材,被普遍应用于建筑、装修等工程中。然而,木板和木夹板作为工程用板材存在以下种种缺点1、木夹板由多层天然木板粘合而成。由于木板是天然产品,其品质无法控制。因此,由这些天然木板制成的木夹板,其品质亦难以得到保证。2、木夹板由粘合剂粘合而成。然而,木板受水份影响时体积会膨胀,使得粘合剂剥落,而导致木板之间有所分离,进而破坏整块木夹板的结构。3、木板和木夹板的力学表现与其含水量有密切的关系。在建筑工地上,受天气与工地环境影响,无法控制木板和木夹板的含水量。因此,它们在工地中的表现难以得到保证。4、木板和木夹板在受潮后会变形,使得其无法正常使用。5、木板和木夹板在受损或者被使用过后,无法修补重用。例如,因工程需要而在它们的表面上钻孔,这些孔将无法修补,而使得其无法重新得以利用。6、就重量而言,木板和木夹板比较笨重,会在操作上引致不便。7、木板和木夹板需耗用大量木材,对自然环境造成破坏。由于木板和木夹板作为工程用板材存在以上种种缺陷,就需要提出一种新型的工程用板材来替代这些木板和木夹板。

实用新型内容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合成板,该合成板包括第一面板;第二面板,其与该第一面板对齐;以及封边件,其沿该第一面板和第二面板边缘设置。该第一面板和第二面板可以由玻璃钢制成。该封边件为设置于该第一面板和第二面板之间的封边条,该第一面板和第二面板的每条边缘设置一条或多条封边条,其中最外侧的封边条沿该边缘的整个长度延伸,以封闭该边缘;而内侧的封边条沿该边缘的整个或者部分长度延伸。该封边条可以由玻璃钢制成,且该封边条的剖切面形状可以为空心四边形、实心四边形、工字形或C字形。优选的,该合成板还包括一条或多条设置在该第一面板和第二面板之间的支撑件。该支撑件包括纵向条状支撑件以及与该纵向条状支撑件交错设置的横向条状支撑件。一条或多条设置在该第一面板和第二面板之间的纵向支撑件;和一条或多条设置在第一面板和第二面板之间的横向支撑件,其与该纵向支撑件彼此交错设置。该纵向和横向支撑件的剖切面形状可以为C字形、工字形、空心四边形或实心四边形。该纵向和横向支撑件也可以由玻璃钢制成。[0016]该纵向条状支撑件和横向条状支撑件之一的剖切面形状可以为空心四边形或实心四边形;该纵向条状支撑件和横向条状支撑件的另一支撑件面对该纵向条状支撑件和横向条状支撑件之一的一端形成彼此间隔开并与该纵向条状支撑件和横向条状支撑件之一的数量相对应的槽口,该槽口的宽度稍大于该纵向条状支撑件和横向条状支撑件之一的厚度,而该槽口的深度则稍大于该纵向条状支撑件和横向条状支撑件之一的高度之一半;该纵向条状支撑件和横向条状支撑件在相应槽口处相互榫合。或者,该纵向条状支撑件和横向条状支撑件之一的剖切面形状为工字形或C字形;而该纵向条状支撑件和横向条状支撑件的另一支撑件面对该纵向条状支撑件和横向条状支撑件之一的一端形成彼此间隔开并与该纵向条状支撑件和横向条状支撑件之一的数量相对应的槽口,该槽口顶部的宽度稍大于该纵向条状支撑件和横向条状支撑件之一顶部的宽度,该槽口底部的宽度则稍大于该纵向条状支撑件和横向条状支撑件之一的厚度,而该槽口的深度则稍大于该纵向条状支撑件和横向条状支撑件之一的高度之一半;该纵向条状支撑件和横向条状支撑件在相应槽口处相互榫合。亦或,该纵向条状支撑件和横向条状支撑件的剖切面形状为实心四边形、空心四边形、工字形或C字形;该纵向条状支撑件的上、下端形成若干彼此间隔开的上槽口和下槽口,各上槽口分别与一个对应的下槽口对齐;该横向条状支撑件高度的中心部位沿该横向条状支撑件长度方向形成若干彼此间隔开的开口,该开口的高度稍大于该纵向条状支撑件在上、下槽口处的高度,而该开口的宽度则稍大于纵向条状支撑件的最大高度;该纵向条状支撑件的上、下槽口在该横向条状支撑件的开口中卡合于该横向条状支撑件上,使得该纵向和横向条状支撑件交错榫合在一起。或者,该封边件可以是云石胶、环氧树脂或不饱和树脂中的任何一种涂覆于该第一面板和第二面板的边缘而形成的。亦或,该封边件为外缘封边件,其接合于该第一面板和第二面板的外缘,以封闭该第一面板和第二面板构成的内部空间,且包括主干,其搭接于该第一面板和第二面板的外缘;以及一对凸起,其从该主干面对该第一面板和第二面板的一侧向该第一面板和第二面板的内部空间延伸,以分别承托该第一面板和第二面板。该外缘封边件可以由玻璃钢制成。又或者,该封边件包括侧板,其扣合于该第一面板和第二面板和外缘;多个上凸起,其彼此间隔地设置于该侧板上部;以及多个下凸起,其与该上凸起对齐地设置于该侧板下部,其中该上凸起和下凸起从该侧板面对该第一面板和第二面板一侧向该第一面板和第二面板内部空间延伸,以分别承托于该第一面板和第二面板内表面。该封边件由玻璃钢制成。优选的,该合成板还包括在该第一面板和第二面板的拐角处夹持于该第一面板和第二面板之间的护角件;该护角件包括主体;该主体由玻璃钢制成。该护角板还包括包覆于该主体朝向该合成板外部的侧面上的包覆层,该包覆层由金属或合金制成,而该护角板主体的剖切面形状为三角形或四边形。当该护角板的剖切面为四边形且封边条的剖切面形状为空心四边形时,该护角件还包括分别从该主体的朝向合成板内部的相邻侧面延伸的一个或多个凸起物,且凸起物插入该封边条的通孔中。另外,在第一面板、第二面板形成的内部空间中填充有填充物,该填充物是轻质泡沫,该轻质泡沫为膨胀聚苯、挤塑聚苯、聚氨酯、聚氯乙烯、聚醚酰亚胺、丙烯腈-苯乙烯、聚甲基丙烯酰亚胺、热塑性聚乙烯中的至少一种。该轻质泡沫上涂有滑石粉和白胶浆或木胶浆混合的保护剂。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本实用新型的合成板主要由玻璃钢制成,因而在品质上易于控制,且不容易受损。即使发生受损,也可通过简易的工序修补其破损的部分。另一方面,此类合成板不受潮湿环境影响,因此其耐用程度及寿命较木板和木夹板大为提升。此外,该合成板重量较轻,且使用上与木板和木夹板同样方便。

下面参照附图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图中各个部件并未按照比例绘制,而仅是示意性的,其中图1为本实用新型合成板的第一实施方式的剖切面的示意图;图2为图1所示合成板的俯视图,其中移除了合成板的第一面板;图3为图1所示合成板的封边条的剖切面放大视图;图4为本实用新型合成板的封边条的另一形式的剖切面放大视图;图5为本实用新型合成板的外缘封边件的剖切面放大视图;图6为本实用新型合成板的外缘封边件一种变形的剖切面放大视图;图7为本实用新型合成板的外缘封边件另一变形的剖切面放大视图;图8为本实用新型合成板的封边件的又一形式的放大视图;图9为图1所示合成板的纵向和/或横向条状支撑件的剖切面示意图;图10为图1所示合成板的纵向和横向条状支撑件结合方式的示意图;图11为图1所示合成板的纵向和横向条状支撑件另一结合方式的示意图;图12为本实用新型合成板的第二实施方式的俯视图,其中移除了合成板的第一面板;图13为图12所示合成板的护角件的放大视图;以及图14为图12所示合成板的护角件和封边条相互结合的放大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将对本实用新型的合成板进行详细说明。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合成板的第一实施方式包括第一面板1 ;与第一面板对齐的第二面板2 ;—条或多条设置在第一面板和第二面板之间的纵向支撑件3 ;—条或多条设置在第一面板和第二面板之间的横向支撑件4,其与纵向支撑件彼此交错设置; 以及沿第一面板和第二面板边缘设置的封边件5。根据不同的应用场合,第一面板1和第二面板2可由不同材料制成,例如,玻璃钢等。而且,第一面板1和第二面板2的厚度也可以根据不同的用途而改变。优选的,第一面板1和第二面板2的厚度可以是0. 5mm-10mm。图3示出了本实用新型合成板的封边件的一种结构形式的示意图。该封边件5呈长条状形成封边条51,并在其中心部位沿长度方向形成有彼此间隔的通孔511和512。从而,该封边条51可使得该合成板抵抗较强的外力冲击。[0047]如图4所示,另一种封边条52内部的通孔也可以合并成一个通孔,以降低封边条的重量,并且同时保证该合成板可抵抗较强的外力冲击。或者,封边条内部可以形成三个或者更多通孔,以适应不同应用场合的要求。当然,封边条剖切面形状也可以是实心四边形的或者呈工字形或C字形。另外,根据不同的要求,可以在合成板的每一边缘设置一条或者更多封边条。如果合成板每一边缘设置多于一条封边条,则最外侧的封边条沿合成板边缘的整个长度上延伸,以封闭第一面板和第二面板之间形成的内部空间。内侧的封边条可以沿合成板整个长度延伸,或者仅在其部分长度上延伸,以着重保护某一特定部位。根据不同的应用场合,封边条可由不同材料制成,例如,玻璃钢等。而且,封边条的壁厚、宽度和高度也可以根据不同的用途而改变。优选的,封边条的壁厚可以为 0. Imm-lOmm,其宽度可以为lmm-200mm,而其高度可以为5mm-450mm。或者,该封边件5可以通过将云石胶、环氧树脂或不饱和树脂中的任何一种直接涂覆于第一面板和第二面板边缘而形成的。或者,如图5所示,该封边件5可以形成为外缘封边件53,其接合于第一面板和第二面板的外缘,以封闭第一面板和第二面板构成的内部空间。该外缘封边件53包括搭接于第一面板和第二面板外缘的主干531,以及从主干531面对第一面板和第二面板一侧向第一面板和第二面板延伸以承托于第一或第二面板外表面的凸起532。图6和图7示出了外缘封边件的变形形式M和55。除了主干的构造稍有差异之外,外缘封边件M和55的其他部分的构造以及其与第一面板和第二面板之间的接合关系均与图5所示的外缘封边件53相同。或者,该封边件5还可以构造成如图8所示的封边条56。该封边条56包括扣合于第一面板和第二面板1和2外缘的侧板561、多个彼此间隔地设置于侧板561上部的上凸起562和与上凸起562对齐的设置于侧板561下部的下凸起563,其中上凸起562和下凸起563均从侧板561面对第一面板和第二面板一侧向第一面板和第二面板内部空间延伸, 以分别承托于第一面板和第二面板内表面。纵向支撑件3和横向支撑件4形成为条状。如图9所示,纵向和横向支撑件的剖切面形状可以呈空心四边形、实心四边形、C字形或者工字形。图10示出纵向和横向支撑件形成彼此交错结合的一种结构形式。如图10所示, 例如,当该横向支撑件的剖切面形状呈空心四边形或实心四边形时,该纵向支撑件3面对该横向支撑件4的一端形成有若干彼此间隔开的槽口 31,槽口 31的宽度稍大于横向支撑件 4的厚度,而槽口 31的深度则稍大于横向支撑件4高度的一半。反之亦然,即当该纵向支撑件的剖切面形状呈空心四边形或实心四边形时,横向支撑件4面对纵向支撑件3的一端也形成有若干彼此间隔开的槽口 41,槽口 41的宽度稍大于纵向支撑件3的厚度,而槽口 41 的深度则稍大于纵向支撑件3高度的一半。当纵向支撑件3与横向支撑件4进行结合时, 需要将纵向支撑件3的槽口 31与横向支撑件4中对应的槽口 41相榫合,从而使纵向支撑件3和横向支撑件4形成稳定的交错结合结构。类似的,当该横向支撑件的剖切面形状为工字形或C字形时,纵向支撑件3面对该横向支撑件4的一端形成有若干彼此间隔开的槽口 31,槽口 31顶部的宽度稍大于该横向支撑件4顶部的宽度,槽口 31底部的宽度则稍大于该横向支撑件4的厚度,而槽口 31的深度则稍大于该横向支撑件4高度的一半。反之亦然,即当该纵向支撑件的剖切面形状为工字形或C字形时,该横向支撑件4面对该纵向支撑件3的一端也形成有若干彼此间隔开的槽口 41,槽口 41顶部的宽度稍大于该纵向支撑件3顶部的宽度,槽口 41底部的宽度则稍大于该纵向支撑件3的厚度,而槽口 41的深度则稍大于该纵向支撑件3高度的一半。当纵向支撑件3与横向支撑件4进行结合时,需要将纵向支撑件3的槽口 31与横向支撑件4中对应的槽口 41相榫合,从而使纵向支撑件3和横向支撑件4形成稳定的交错结合结构。另外,图11示出了纵向和横向支撑件形成交错结合的另一种结构形式。此时,纵向和横向支撑件的剖切面形状可以为空心四边形、实心四边形、C字形或者工字形中的任意一种。如图11所示,纵向支撑件3’的上、下端形成若干彼此间隔开的上槽口 31’和下槽口 32’,各上槽口 31’分别与一个对应的下槽口 32’对齐。横向支撑件4’高度的中心部位沿横向支撑件长度方向形成若干彼此间隔开的开口 41’。开口 41’的高度稍大于纵向支撑件 3’在上、下槽口 31’和32’处的高度,而开口 41’的宽度则稍大于纵向支撑件3’的最大高度。当需要将纵向支撑件3’和横向支撑件4’交错结合在一起时,则需先将纵向支撑件3’ 水平放置,并穿入横向支撑件4’的开口 41’中,待纵向支撑件3’的一对上、下槽口 31’和 32,与开口 41,对齐时,将纵向支撑件3,转动90°,从而,上下槽口 31,和32,就卡合于横向支撑件4’上,使得纵向和横向支撑件3’和4’就可交错榫合在一起。在此结构形式中, 纵向和横向支撑件的结构形式可以互换,即纵向支撑件上可以形成开口,而横向支撑件上可以形成上下槽口。根据不同的应用场合,纵向和横向支撑件可由不同材料制成,例如,玻璃钢等,并且纵向和横向支撑件的尺寸可以根据需要而改变。优选的,纵向和横向支撑件的壁厚可为 0. lmm-20mm,长度为 25mm-3000mm,宽度为 lmm-200mm,而高度为 5mm-450mm。然而,在尺寸较小的情况下,本实用新型的合成板可以仅包括第一、第二面板以及沿第一面板和第二面板边缘设置在两者之间的封边件,而仅设置纵向或横向条状支撑件, 甚至根本不需要在两面板之间设置支撑件。图12示出了本实用新型合成板的第二实施方式。与第一实施方式类似的,第二实施方式包括第一面板(图中未示出);与第一面板对齐的第二面板22 ;—条或多条设置在第一面板和第二面板之间的纵向支撑件23 ; —条或多条设置在第一面板和第二面板之间的横向支撑件对,其与纵向支撑件彼此交错设置;以及沿第一面板和第二面板边缘设置在两者之间的封边件25。与第一实施方式不同的是,第二实施方式还包括多个在第一面板和第二面板的拐角处夹持于第一面板和第二面板之间的的护角件26。如图13所示,该护角件沈包括主体;分别从主体的朝向合成板内部的相邻侧面延伸的一个或多个凸起物262 ;以及包覆在主体暴露于外的侧面上的包覆层沈3。该主体及凸起物可以由不同材料制成,例如,玻璃钢等,而该包覆层可以由硬质材料制成,例如,
全厘 A全绝
巫偶、口巫寸。如图14所示,当将护角件沈安装于合成板拐角位置时,护角件沈上的凸起物262 分别套装于封边件25的通孔之中。如果护角件沈的每个相关侧面上形成有多于一个凸起物,则这些凸起物可以套装于一条封边件的多个通孔中,或者套装于多个封边件的相关通孔中。如图10所示,所述多个封边件的长度可以不相同,外侧封边件在合成板整个边缘长度上延伸,而内侧封边件可以相对外侧封边件具有较短的长度。
8[0063]合成板的拐角处为合成板上最薄弱之处,特别容易受到损坏。当在合成板的拐角处加装护角件后,可以对合成板起到更好的保护作用。从而,可以防止由于高处跌落或者重力撞击而造成合成板拐角处受损。当然,根据不同的要求,护角件可以仅包括主体和包覆层,而不包括凸起物;或者仅包括主体,而不包括凸起物和包覆层。当护角件不包括凸起物时,合成板中采用的封边件就可以是实心的。虽然图13和14中示出该护角件主体的剖切面形状呈四边形,但是其剖切面形状也可呈三角形。护角件主体的尺寸根据不同用途而不同,优选的,其长度可为5mm-200mm,宽度可为5mm-200mm,而高度可为5mm-450mm。同时,凸起物的长度也可以不同,优选的,其长度为 5mm-200mm,而其宽度和高度适配于相应的封边件的通孔尺寸。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玻璃钢由主要为树脂制成的基材和玻璃纤维材料制成。基材可以由纯树脂制成或在树脂中加上一些添加物料制成。基材所用的树脂可以是环氧树脂、不饱和聚酯树脂、酚醛树脂或呋喃树脂。添加物料可以是碳酸钙粉、滑石粉、石英粉或中空玻璃粉。玻璃纤维可以增强合成板的强度和硬度。本实用新型的合成板还可包括填充物(图中未示出)。填充物填充在由第一面板、 第二面板和封边件形成的内部空间中。填充物可进一步加强合成板的稳固性。填充物可用轻质材料制成。该填充物可以是轻质泡沫、蜂窝或者软木。轻质泡沫可以是膨胀聚苯(EPQ、挤塑聚苯(XPQ、聚氨酯(PU)、聚氯乙烯(PVC)、 聚醚酰亚胺(PEI)、丙烯腈-苯乙烯(SAN/AS)、聚甲基丙烯酰亚胺(PMI)、热塑性聚乙烯 (PET)中的至少一种。当第一面板和第二面板都是用玻璃钢制成时,轻质泡沫上可涂有一层白胶浆和滑石粉混合的保护剂,而白胶浆和滑石粉的成份比例按重量计算可为1 0.5。蜂窝可以是玻璃布蜂窝、NOMEX蜂窝、棉布蜂窝、铝蜂、纸蜂窝、PVC蜂窝中的至少一种。本实用新型的合成板在力学表现与操作便利程度上与木板和木夹板相近,可在建筑和装修工程中得以广泛应用。从而,本实用新型的合成板可广泛替代在建筑或装修工程中使用的各种板材,如,实心木板、木夹板、中密度纤维板和刨花板等等;也可替代木方、支架、木门;甚至可以用作横梁、柱、楼板或墙体。尽管参照优选实施方式描述了本发明,但本发明并不限于此,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可以对本发明进行各种改进和变形。
权利要求1.一种合成板,其特征在于,该合成板包括第一面板;第二面板,其与该第一面板对齐;以及封边件,其沿该第一面板和第二面板边缘设置。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合成板,其特征在于,该第一面板和第二面板由玻璃钢制成。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合成板,其特征在于,该封边件为设置于该第一面板和第二面板之间的封边条,该第一面板和第二面板的每条边缘设置一条或多条封边条,其中最外侧的封边条沿该边缘的整个长度延伸,以封闭该边缘;而内侧的封边条沿该边缘的整个或者部分长度延伸。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合成板,其特征在于,该封边条由玻璃钢制成。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合成板,其特征在于,该封边条的剖切面形状为空心四边形、实心四边形、工字形或C字形。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合成板,其特征在于,该合成板还包括一条或多条设置在该第一面板和第二面板之间的支撑件。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合成件,其特征在于,该支撑件包括纵向条状支撑件以及与该纵向条状支撑件交错设置的横向条状支撑件。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合成板,其特征在于,该纵向条状支撑件和横向条状支撑件之一的剖切面形状为空心四边形或实心四边形;而该纵向条状支撑件和横向条状支撑件之另一支撑件面对所述纵向条状支撑件和横向条状支撑件之一的一端形成彼此间隔开并与所述纵向条状支撑件和横向条状支撑件之一的数量相对应的槽口,该槽口的宽度稍大于所述纵向条状支撑件和横向条状支撑件之一的厚度,而该槽口的深度则稍大于所述纵向条状支撑件和横向条状支撑件之一的高度之一半;该纵向条状支撑件和横向条状支撑件在相应槽口处相互榫合。
9.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合成板,其特征在于,该纵向条状支撑件和横向条状支撑件之一的剖切面形状为工字形或C字形;而该纵向条状支撑件和横向条状支撑件之另一支撑件面对所述纵向条状支撑件和横向条状支撑件之一的一端形成彼此间隔开并与所述纵向条状支撑件和横向条状支撑件之一的数量相对应的槽口,该槽口顶部的宽度稍大于所述纵向条状支撑件和横向条状支撑件之一顶部的宽度,该槽口底部的宽度则稍大于所述纵向条状支撑件和横向条状支撑件之一的厚度,而该槽口的深度则稍大于所述纵向条状支撑件和横向条状支撑件之一的高度之一半;该纵向条状支撑件和横向条状支撑件在相应槽口处相互榫合。
10.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合成板,其特征在于,该纵向条状支撑件和横向条状支撑件的剖切面形状为实心四边形、空心四边形、工字形或C字形;该纵向条状支撑件的上、下端形成若干彼此间隔开的上槽口和下槽口,各上槽口分别与一个对应的下槽口对齐;该横向条状支撑件高度的中心部位沿该横向条状支撑件长度方向形成若干彼此间隔开的开口,该开口的高度稍大于该纵向条状支撑件在上、下槽口处的高度,而该开口的宽度则稍大于纵向条状支撑件的最大高度;该纵向条状支撑件的上、下槽口在该横向条状支撑件的开口中卡合于该横向条状支撑件上,使得该纵向和横向条状支撑件交错榫合在一起。
11.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合成板,其特征在于,该支撑件由玻璃钢制成。
12.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合成板,其特征在于,该封边件是云石胶、环氧树脂或不饱和树脂中的任何一种涂覆于该第一面板和第二面板的边缘而形成的。
13.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合成板,其特征在于,该封边件为外缘封边件,其接合于该第一面板和第二面板的外缘,以封闭该第一面板和第二面板构成的内部空间,且包括主干,其搭接于该第一面板和第二面板的外缘;以及凸起,其从该主干面对该第一面板和第二面板的一侧向该第一面板和第二面板延伸, 以承托于该第一面板或第二面板的外表面。
14.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合成板,其特征在于,该外缘封边件由玻璃钢制成。
15.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合成板,其特征在于,该封边件包括侧板,其扣合于该第一面板和第二面板和外缘;多个上凸起,其彼此间隔地设置于该侧板上部;以及多个下凸起,其与该上凸起对齐地设置于该侧板下部,其中,该上凸起和下凸起从该侧板面对该第一面板和第二面板一侧向该第一面板和第二面板内部空间延伸,以分别承托于该第一面板和第二面板内表面。
16.如权利要求15所述的合成板,其特征在于,该封边件由玻璃钢制成。
17.如权利要求1-16中任一项所述的合成板,其特征在于,该合成板还包括在该第一面板和第二面板的拐角处夹持于该第一面板和第二面板之间的护角件;该护角件包括主体;该主体由玻璃钢制成。
18.如权利要求17所述的合成板,其特征在于,该护角板还包括包覆于该主体朝向该合成板外部的侧面上的包覆层,该包覆层由金属或合金制成。
19.如权利要求17所述的合成板,其特征在于,该护角板主体的剖切面形状为三角形或四边形。
20.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合成板,其特征在于,该封边条的剖切面形状为空心四边形; 该合成板还包括在该第一面板和第二面板的拐角处夹持于该第一面板和第二面板之间的护角件;该护角件包括主体;该主体由玻璃钢制成;该护角板主体的剖切面为四边形,该护角件还包括分别从该主体的朝向合成板内部的相邻侧面延伸的一个或多个凸起物,所述凸起物插入该封边条的通孔中。
21.如权利要求20所述的合成板,其特征在于,该护角板还包括包覆于该主体朝向该合成板外部的侧面上的包覆层,该包覆层由金属或合金制成。
22.如权利要求1-16中任一项所述的合成板,其特征在于,在该第一面板和第二面板形成的内部空间中填充有填充物,该填充物是轻质泡沫,该轻质泡沫为膨胀聚苯、挤塑聚苯、聚氨酯、聚氯乙烯、聚醚酰亚胺、丙烯腈-苯乙烯、聚甲基丙烯酰亚胺、热塑性聚乙烯中的至少一种。
23.如权利要求22所述的合成板,其特征在于,该轻质泡沫上涂有保护剂。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合成板,该合成板包括第一面板;第二面板,其与该第一面板对齐;以及封边件,其沿该第一面板和第二面板边缘设置。该第一面板和第二面板由玻璃钢制成。因而在品质上易于控制,且不容易受损。
文档编号E04C2/22GK202081567SQ201120011088
公开日2011年12月21日 申请日期2011年1月14日 优先权日2010年2月10日
发明者杜龙德 申请人:显龙建材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