装配式地下车库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55781阅读:28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装配式地下车库结构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地下建筑技术领域,具体为装配式地下车库的地下建筑结构设施。
背景技术
由于城市家用小汽车拥有量的快速增加,“停车难”的问题日趋严重,上世纪开发建设的办公和住宅区“停车难”问题尤为严重。为了解决这一问题,诸多地上立体车库、地下车库应运而生。然而,地上车库占用土地、影响景观,一般很少在已建小区内应用;地下车库建筑均为钢筋混凝土结构,施工工期长、地下结构施工对四周土体造成扰动损害,进而影响周边环境和建筑安全。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在于克服上述缺陷,提供装配式适应于在城市人口多、空间小、建筑物密集的地方建造的地下车库结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装配式地下车库结构,其特征在于该地下车库结构包括由多块弧形波纹钢板联结成的圆形或椭圆形竖管,竖管垂直放置于地下,竖管外壁与土体紧密接触,竖管底部浇注钢筋混凝土底板,竖管顶部设有车库顶板。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现场分片分段拼装、施工场地小、沉管掘土引起的地面变形小,适用于各类地下土层。特别是软土地区不需进行软土地基处理。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利于工业化生产,成本低,现场施工速度快,时间短。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立面示意图。图2为竖管的断面示意图。图3为适用于场地条件较小的地下车库的平面示意图。图4为适用于场地条件较大的地下车库的平面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一种装配式地下车库结构,其特征在于该地下车库结构包括由多块弧形波纹钢板联结成的圆形或椭圆形竖管1,竖管1垂直放置于地下,竖管1外壁与土体2 紧密接触,竖管1底部浇注钢筋混凝土底板3,竖管1顶部设有车库顶板4。车库顶板4可采用钢筋混凝土结构,也可采用钢结构。在地面设有车库入口 5,车库内设有升降装置,车辆从车库入口 5进入后,可通过升降装置停放在车库的底板3上。该竖管底部浇注有钢筋混凝土底板,竖管顶部设有车库顶板。该竖管的高度为5 20米,该弧形波纹板的厚度为5 8mm。如图2所示,该竖管由多块弧形波纹板通过高强螺栓7联结而成,一般可采用圹20 块弧形波纹板联结而成。该竖管水平横截面的长宽比为1. 6^1. 0 1,图中b表示竖管水平横截面的长,h表示竖管水平横截面的宽,这些弧形波纹板的曲率半径在4. (Γ18米之间。图中第一弧形波纹板6的曲率半径为R1,弧度为50. 786°,第二弧形波纹板8的曲率半径为 R2,弧度为 65. 320°。如图3所示,对于场地条件较小的地下车库来说,车库9内设有一升降平台10,汽车停放在该升降平台10上,根据车库大小,该升降平台分为多个停车位11,每个停车位11 与一个升降装置连接,当停车位11空时,升降装置位于高位,即停车位11位于车库顶部,车辆停放完成后,控制升降装置下降,使停车位11下降到车库底部,同时该停车位11上方的车库顶板伸出将该停车位的上方的车库顶板闭合。如图4所示,对于场地条件较大的地下车库来说,在车库9的中心位置设有一旋转升降平台12,车库底部围绕该旋转升降平台设置有多个停车位11,需要停车时,旋转升级平台12上方的车库顶板拉开,旋转升降平台12上升至地面,车辆停放至该旋转升降平台12 后,控制该旋转升降平台12下降,同时该旋转升降平台12上方的车库顶板闭合。旋转升降平台12下降至车库底部后,控制该旋转升降平台12旋转至空的停车位11,然后将车辆停放在该停车位11上。
权利要求1.装配式地下车库结构,其特征在于该地下车库结构包括由多块弧形波纹钢板联结成的圆形或椭圆形竖管,竖管垂直放置于地下,竖管外壁与土体紧密接触,竖管底部浇注钢筋混凝土底板,竖管顶部设有车库顶板。
2.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地下车库结构,其特征在于该弧形波纹钢板的厚度为5 8mm。
3.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地下车库结构,其特征在于该竖管水平横截面的长宽比为 1. 6 1. 0 :1。
4.按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地下车库结构,其特征在于该竖管由多块弧形波纹板通过高强螺栓联结而成。
5.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地下车库结构,其特征在于车库内设有升降平台,该升降平台分为多个停车位,每个停车位与一个升降装置连接。
6.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地下车库结构,其特征在于在车库的中心位置设有一旋转升降平台,车库底部围绕该旋转升降平台设置有多个停车位。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为装配式地下车库结构,其特征在于由多块弧形波纹钢板联结成的圆形或椭圆形竖管,竖管垂直放置于地下,竖管外壁与土体紧密接触,竖管底部浇注钢筋混凝土底板,竖管顶部设有车库顶板。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现场分片分段拼装、施工场地小、沉管掘土引起的地面变形小,适用于各类地下土层。特别是软土地区不需进行软土地基处理。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利于工业化生产,成本低,现场施工速度快,时间短。
文档编号E04H6/00GK201953107SQ20112001106
公开日2011年8月31日 申请日期2011年1月14日 优先权日2011年1月14日
发明者孔忠良, 李宏, 温学钧 申请人:上海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集团)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