玻纤吸音板设备带吊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60600阅读:17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玻纤吸音板设备带吊顶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公共建筑吊顶,特别是一种玻纤吸音板设备带吊顶。
背景技术
建筑室内吊顶是机电密集的部位之一,也是功能性与观赏性矛盾比较突出的部位之一,采用设备带吊顶可以解决建筑吊顶工程功能性与观赏性协调统一的问题,设备带吊顶在国外设计中经常采用但在国内很少采用。以往吊顶都是由末端设备进行最后收口,由于设备品种不同、专业不同,收口材料不能协调统一,造成装饰效果较差,国外通风口与灯连接为一体,采用定制成品统一收口,但造价相当昂贵,因此设备带装饰收口问题成为难点;设备带内的格栅灯和两侧条形风口由于固定在一起会形成哨音,必须各自独立暗藏式安装,这给吊顶体系整体稳固带来难度。设备带吊顶通常采用大板块吊顶,但其规格一般都大于吊顶主龙骨间距,使的吊顶安装空间很小,无法拆卸自如,而且大板块吊顶重量较轻, 直接放在龙骨上,门窗开关形成的风压会导致吊顶板上下浮动等问题。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玻纤吸音板设备带吊顶,要解决传统的吊顶的以末端设备进行收口造成材料不统一,装饰效果较差和灯具和风口一起设置容易造成哨音,分别设置又不稳定技术问题;并解决设备带吊顶吊板无法拆卸自如以及与龙骨连接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玻纤吸音板设备带吊顶,包括通过吊杆与楼板连接的吊顶主龙骨和装饰面板,所述装饰面板为玻纤吸音板,间隔设置,相邻两块玻纤吸音板之间设置有设备带,所述设备带由两组分别连接在主龙骨两端的设备带倒T型主龙骨围护,所述设备带倒T型主龙骨包括外侧龙骨和内侧龙骨,两者之间通过倒U型卡卡固,内侧龙骨之间为预留的机电末端设备安装口,所述外侧龙骨上插接有明架次龙骨,所述明架次龙骨下表面搭架玻纤吸音板。所述明架次龙骨端部带有支顶端头,外侧龙骨插接在支顶端头内。所述吊顶主龙骨和吊杆通过吊件连接。所述外侧龙骨和内侧龙骨之间安装有条形风口、弧形钢网或两者组合。所述外侧龙骨和内侧龙骨之间通过专用连接件与吊顶主龙骨的两端连接。所述机电末端设备安装口内安装有灯具、铝板或两者组合。所述外侧龙骨和内侧龙骨之间安装有条形风口,所述机电末端设备安装口内安装有灯具,所述灯具和条形风口等长。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特点和有益效果设备带在机电末端设备安装口和条形风口或弧形钢网下边缘采用4条通长设备带倒T型主龙骨,既为末端设备(格栅灯、风口)进行了完美收口,又是玻纤吸音板的明架龙骨,使设备带与玻纤吸音板浑然一体、协调统一、大气贯通,解决了装饰效果协调统一、美观大方的问题。所述设备带倒T型主龙骨组内侧龙骨和外侧龙骨之间用设备带专用暗藏式U型卡固定,可精密控制条形风口安装宽度,又可使内侧龙骨和外侧龙骨之间牢固连接。采用专用设备带龙骨吊顶体系,即保证了设备带龙骨的刚度,又保证了格栅灯和条形风口分别独立安装,拆装修理方便。采用垂直于设备带、带支顶端头的明架次龙骨支顶4条设备带倒T型龙骨,使明架 T型主龙骨(即4条设备带倒T型龙骨)、明架次龙骨平面顶固连接,形成一个完整的吊顶平面支撑体系,确保了吊顶连接的安全性。专用连接件的使用既满足了设备带倒T型龙骨与吊顶主龙骨之间的牢固连接,又使玻纤吸音板安装高度提高了专用连接件的高度,保证了玻纤吸音板拆卸自如,且对各种机电设备检修使用时,不会影响玻纤吸音板设备带吊顶装饰效果。本实用新型可广泛应用于大面积、吊顶内机电设备管线密集、观感要求高的公共空间吊顶工程。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二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1 一明架次龙骨、1. 1 一支顶端头、2 —吊顶主龙骨、3 —吊杆、4 一专用连接件、5 —灯具、6 —玻纤吸音板、7 —条形风口、8 —倒U型卡、9 一设备带倒T型主龙骨、 9. 1 一外侧龙骨、9. 2 —内侧龙骨、10 —铝板、11 一弧形钢网、12 —吊件。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一参见图1所示,一种玻纤吸音板设备带吊顶,包括通过吊杆3与楼板连接的吊顶主龙骨2和装饰面板,所述装饰面板为玻纤吸音板6,间隔设置,相邻两块玻纤吸音板6之间设置有设备带,所述设备带由两组分别连接在主龙骨两端的设备带倒T型主龙骨围护,所述设备带倒T型主龙骨9包括外侧龙骨9. 1和内侧龙骨9. 2,两者之间通过倒U型卡8卡固,内侧龙骨9. 2之间为预留的机电末端设备安装口,所述外侧龙骨9. 1上插接有明架次龙骨1,所述明架次龙骨1下表面搭架玻纤吸音板6。所述明架次龙骨1端部带有支顶端头1. 1,外侧龙骨插接在支顶端头1. 1内。所述吊顶主龙骨2和吊杆3通过吊件12连接。所述外侧龙骨9. 1和内侧龙骨9. 2之间安装有条形风口 7。所述外侧龙骨9. 1和内侧龙骨9. 2之间通过专用连接件4与吊顶主龙骨2的两端连接。所述机电末端设备安装口内安装有灯具5。所述外侧龙骨9. 1和内侧龙骨9. 2之间安装有条形风口 7,所述机电末端设备安装口内安装有灯具5,所述灯具5和条形风口 7等长。实施例二参见图2所示,与实施例一不同的是,所述外侧龙骨和内侧龙骨之间安装有弧形钢网11。所述机电末端设备安装口内安装有铝板10。[0031]实施例一和实施例二可单独或组合使用。一个具体工程的做法吊顶面层横向水平做法依次为2200mm玻纤吸音板+23mm宽倒T型烤漆龙骨+暗藏条形风口+ 23mm宽倒T型烤漆龙骨+ 300mm宽格栅灯+ 23mm宽倒T型烤漆龙骨+暗藏条形风口 + 23mm宽倒T型烤漆龙骨+ 2200 mm玻纤吸音板,其中格栅灯与条形风口均为 1200mm长,并列对齐,无格栅灯处为300女600铝板,用于安装其他末端设备,无条形风口处安装黑色弧形钢网。本实用新型的工作过程其具体步骤如下(一)、首先根据吊顶设计标高、玻纤板排版图及设备带倒T型主龙骨组尺寸,在房间四周墙壁上精确放出纵向每个设备带4条倒T型主龙骨定位线和横向倒T型烤漆次龙骨分格线,(二)、安装Φ 8吊杆,间距900 1200mm。上端与预埋件焊接,下端套丝后与吊件连接。安装要牢固,严禁松动变形。(三)、安装吊顶主龙骨,纵横拱度均勻,吊顶主龙骨垂直灯具的长方向排布,注意避开灯具位置;走廊内吊顶主龙骨沿走廊长方向排布。(四)、安装条形风口和灯具,先安装风口后安装灯具。(五)、安装设备带倒T型主龙骨,设备带倒T型主龙骨用专用连接件固定在吊顶主龙骨上。专用连接件应正反安装,避免吊顶主龙骨向一边倾斜。4条设备带倒T型主龙骨接头不应在同一位置,尽量错开。设备带龙骨的标高一次到位,不再调整。设备带倒T型主龙骨横向尺寸安装时基本就位。(六)、安装L型边龙骨,与墙体用自攻螺钉固定,固定间距200mm。(七)、将条形风口、灯具调整到位,标高一次到位,不能压设备带倒T型主龙骨。(八)、机电专业将各种管线引至安装位置,包括弱电、强电、喷淋、气体灭火、通风。 铝板处喷淋的追位管安装就位。各专业设备末端分中对称,成排成行。(九)、在水电安装、试水、打压完毕后,对龙骨进行隐蔽检查,合格后方可进入下道工序。(十)、安装配套明架T型次龙骨,将明架T型次龙骨直接插接在设备带倒T型主龙骨上,中间利用专用连接件悬挂于主龙骨上。(十一)、安装饰面板,将玻纤吸音板直接搭在明架T型次龙骨上,各专业设备末端不得倚靠玻纤板承重,必须单独固定。(十二)、吊顶整体调整,保证明架T型次龙骨接缝密实平整,设备带倒T型主龙骨顺直,吊顶大面平整。
权利要求1.一种玻纤吸音板设备带吊顶,包括通过吊杆(3)与楼板连接的吊顶主龙骨(2)和装饰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装饰面板为玻纤吸音板(6),间隔设置,相邻两块玻纤吸音板(6) 之间设置有设备带,所述设备带由两组分别连接在主龙骨两端的设备带倒T型主龙骨围护,所述设备带倒T型主龙骨(9)包括外侧龙骨(9. 1)和内侧龙骨(9. 2),两者之间通过倒U 型卡(8)卡固,内侧龙骨(9. 2)之间为预留的机电末端设备安装口,所述外侧龙骨(9. 1)上插接有明架次龙骨(1),所述明架次龙骨(1)下表面搭架玻纤吸音板(6 )。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玻纤吸音板设备带吊顶,其特征在于所述明架次龙骨(1)端部带有支顶端头(1. 1),外侧龙骨插接在支顶端头(1. 1)内。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玻纤吸音板设备带吊顶,其特征在于所述吊顶主龙骨(2)和吊杆(3)通过吊件(12)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玻纤吸音板设备带吊顶,其特征在于所述外侧龙骨(9.1)和内侧龙骨(9. 2)之间安装有条形风口(7)、弧形钢网(11)或两者组合。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玻纤吸音板设备带吊顶,其特征在于所述外侧龙骨(9.1)和内侧龙骨(9. 2)之间通过专用连接件(4)与吊顶主龙骨(2)的两端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玻纤吸音板设备带吊顶,其特征在于所述机电末端设备安装口内安装有灯具(5 )、铝板(10 )或两者组合。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玻纤吸音板设备带吊顶,其特征在于所述外侧龙骨(9.1)和内侧龙骨(9. 2)之间安装有条形风口(7),所述机电末端设备安装口内安装有灯具(5),所述灯具(5)和条形风口(7)等长。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玻纤吸音板设备带吊顶,采用的装饰面板为玻纤吸音板,在相邻的装饰面板之间设置专门的设备带,设备带在机电末端设备安装口和条形风口或弧形钢网下边缘采用4条通长设备带倒T型主龙骨,设备带倒T型主龙骨组内侧龙骨和外侧龙骨之间用设备带专用暗藏式U型卡固定。本实用新型具有末端设备收口完美,采用专用设备带龙骨吊顶体系,既保证了设备带龙骨的刚度,又保证了格栅灯和条形风口分别独立安装,拆装修理方便。可广泛应用于大面积、吊顶内机电设备管线密集、观感要求高的公共空间吊顶工程。
文档编号E04B9/06GK202064501SQ20112014657
公开日2011年12月7日 申请日期2011年5月10日 优先权日2011年5月10日
发明者刘迎红, 吴蔚, 赵继刚, 陈虹, 齐明 申请人:北京建工博海建设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