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施工现场用防护棚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61004阅读:88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建筑施工现场用防护棚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防护棚,具体为一种建筑施工现场用防护棚。
背景技术
在建筑施工过程中,经常需要木工施工,如制作模板等,也需要进行钢筋加工,如对钢筋进行焊接、弯曲等,上述施工操作一般都是在建筑物附近进行的,在建筑物的施工过程中,随时都有可能从空中坠落物体对施工人员造成人身伤害。因此在建筑施工现场进行钢筋等施工操作时,必须搭建安全防护棚对施工人员进行防护。目前,建筑工地使用的防护棚一般都是采用钢管搭设而成,不仅存在安装、拆卸费时费力,劳动强度大,而且不能周转使用,使用效率低。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为了解决现有防护棚采用钢管搭设而成,存在安装拆卸费时费力、使用效率低、施工成本高等问题,提供一种建筑施工现场用防护棚。本实用新型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建筑施工现场用防护棚,包括由至少四根立杆构成的垂直支撑架以及固定于垂直支撑架上端的防护棚顶板,本实用新型的创新点在于相邻立杆上端之间连有横梁,各横梁构成水平框架,其中一组位置相对的横梁之间平行设置若干定位梁,各横梁及定位梁分别与防护棚顶板之间间隔设有若干短立杆,横梁与立杆的连接处、定位梁与横梁的连接处分别采用活动拆卸式连接方式。所述的活动拆卸式连接方式可为机械领域常用的承插连接或螺栓连接等结构形式。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设计合理、拆卸方便、稳定性强,可更好的保证施工人员的安全,有效解决了现有的防护棚安装和拆卸劳动强度大、不能重复使用、浪费钢材的问题,降低了施工成本,可广泛应用于各种施工现场。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正视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侧视图;图3为图1的A-A剖视图;图中1-立杆;2-防护棚顶板;3-横梁;4-定位梁;5-短立杆。
具体实施方式
建筑施工现场用防护棚,如图1、2、3所示,包括由至少四根立杆1构成的垂直支撑架以及固定于垂直支撑架上端的防护棚顶板2,立杆的数量可根据防护棚顶板的面积确定, 相邻立杆1上端之间连有横梁3,各横梁构成水平框架,其中一组位置相对的横梁之间平行设置若干定位梁4,各横梁3及定位梁4分别与防护棚顶板2之间间隔连接有若干短立杆 5,定位梁及短立杆的设置可进一步增强整体的稳定性,横梁3与立杆1的连接处、定位梁4与横梁3的连接处分别采用活动拆卸式连接方式,为螺栓连接或承插连接。
权利要求1. 一种建筑施工现场用防护棚,包括由至少四根立杆(1)构成的垂直支撑架以及固定于垂直支撑架上端的防护棚顶板(2),其特征是相邻立杆(1)上端之间连有横梁(3),各横梁构成水平框架,其中一组位置相对的横梁之间平行设置若干定位梁(4),各横梁(3)及定位梁(4 )分别与防护棚顶板(2 )之间间隔设有若干短立杆(5 ),横梁(3 )与立杆(1)的连接处、定位梁(4)与横梁(3)的连接处分别采用活动拆卸式连接方式。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防护棚,具体为一种建筑施工现场用防护棚,解决现有防护棚采用钢管搭设而成,存在安装拆卸费时费力、使用效率低、施工成本高等问题,包括由四根立杆构成的垂直支撑架及固定于垂直支撑架上端的防护棚顶板,相邻立杆上端之间连有横梁,其中一组位置相对的横梁之间平行设置若干定位梁,各横梁及定位梁分别与防护棚顶板之间间隔设有若干短立杆,横梁与立杆的连接处、定位梁与横梁的连接处分别采用活动拆卸式连接方式。结构简单、设计合理、拆卸方便、稳定性强,可更好的保证施工人员的安全,有效解决了现有的防护棚安装和拆卸劳动强度大、不能重复使用、浪费钢材的问题,降低了施工成本,可广泛应用于各种施工现场。
文档编号E04G21/32GK202100020SQ201120159210
公开日2012年1月4日 申请日期2011年5月18日 优先权日2011年5月18日
发明者仝俊峰, 史永恒, 姚平, 房东祥, 王昌威 申请人:山西四建集团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