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体移动房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64213阅读:1640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整体移动房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房屋建筑物,具体来说是能够整体移动,多个拼装的单元式钢筋混凝土整体移动房。
背景技术
传统房屋的结构主要以砖混、框架为主构造而成,如土地被重新规划,原有的房屋不能够动转运而被废除。除少有的钢筋之外其余的建筑材料几乎废品,能用而不能二次使用。此建筑用去大量人力,物力和财力,由于结构原因,现有房屋的抗震等级有限,如遇地震会破裂和坍塌,给人带来极大危险。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抗震性良好、能够整体移动、便于拼装的整体移动房。本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整体移动房,包括墙体上预留的门洞和窗洞,前墙体、后墙体、左墙体、右墙体、顶板以及底板围合成为单元房屋,前墙体、后墙体、左墙体、 右墙体、顶板以及底板采用钢筋砼整体浇注结构,上述钢筋有三种第一种是平行于正立面的若干正向筋,第二种是平行于侧立面的若干侧向筋,第三种是沿水平方向均布的若干水平筋;且上述所有的正向筋、侧向筋以及水平筋在除开所述预留的门洞和窗洞的其余位置均采用单根钢筋首尾焊接构成,上述所有的正向筋、侧向筋以及水平筋的交接处采用焊接连接。上述顶板还一体化设置有遮阳板。上述前墙体、后墙体、左墙体、右墙体、顶板以及底板的厚度均为120mm或180mm。上述所有的正向筋、侧向筋以及水平筋均为Φ 16mm的螺纹钢筋。上述单元房屋的建筑尺寸为长7. 8mX宽3. 6mX高3. 0mm。上述单元房屋为两个,第一单元房屋的左墙体与第二单元房屋的右墙体经螺栓连接,且二者之间衬有密封胶垫。上述单元房屋为四个;第一单元房屋的左墙体与第二单元房屋的右墙体经螺栓连接,二者之间衬有密封胶垫,第三单元房屋的左墙体与第四单元房屋的右墙体经螺栓连接, 且二者之间衬有密封胶垫,且第三单元房屋和第四单元房屋分别置于第一单元房屋和第二单元房屋的顶板上,第一单元房屋的顶板与第三单元房屋的底板经螺栓连接,二者之间衬有密封胶垫;第二单元房屋的顶板与第四单元房屋的底板经螺栓连接,且二者之间衬有密封胶垫。上述单元房屋内的墙角处浇注有混凝土,混凝土内埋设有下水管道。上述单元房屋顶上设置有围板。与现有砖混、框架式房屋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特点1、移动房屋的结构主要以形钢材和砼构造而成,土地被重新规划,此房屋可以整体多次数移动,转运和使用。节约了大量人力,物力,财力。此房节能环保,是一种新型实用房。2、移动房主要以单体式形钢材和砼整体浇注构造而成。采用专业制作点,达到节能,快速,减少环境污染,快速转运和安装,当天安装完即可住家。安装时,可在地面预先打埋设地基,并将移动房固定在地基上即可。3、移动房可以防火、抗震性良好,不管土如何晃动,都不会坍塌,单体式组合房之间采用密封胶垫柔性连接,达到以柔克钢的效果。4、移动房可以在房顶堆放粘土种植植物,此土达到保护房内冬暖夏凉的效果。特别在冷带或热带地区,效果更好。5、移动房最大优点是能做标准房,以及拼装组成组合套房、组合楼房以及组合厂房,房顶还能种植植物,以及房顶停放小型汽车。

图1是单元房屋的平面图。图2是图1沿A-A线的剖视图。 图3是图1沿A-B线的剖视图。图4是图1所示两个单元房屋拼装在一起的平面图。图5是本新型的组合楼的正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见图1、图2、图3,本整体移动房的单元房屋墙体上(含前、后、左和右墙体)预留门洞5和窗洞4,前墙体15、后墙体16、左墙体12、右墙体13、顶板11以及底板14围合成为单元房屋,前墙体、后墙体、左墙体、右墙体、顶板以及底板采用钢筋砼整体浇注结构, 上述钢筋有三种第一种是平行于正立面的若干正向筋103,第二种是平行于侧立面的若干侧向筋101,第三种是沿水平方向均布的若干水平筋102 ;且上述所有的正向筋103、侧向筋101以及水平筋102在除开所述预留的门洞和窗洞的其余位置均采用单根钢筋首尾焊接构成,上述所有的正向筋、侧向筋以及水平筋的交接处采用焊接连接。即正向筋平行于正立面,侧向筋平行于侧立面,水平筋平行于底面和顶面。顶板11还一体化设置有遮阳板Ila (参见图2,遮阳板内单独配筋)。前墙体15、后墙体16、左墙体12、右墙体13、顶板11以及底板14的厚度均为120mm或180mm (其厚度可根据需求调整,如MOmm等)。所有的正向筋、侧向筋以及水平筋均为Φ16πιπι (可在Φ 1(ΓΦ24mm间选用,或根据情况用其他尺寸)的螺纹钢筋。单元房屋的建筑尺寸(以墙体中线计)为长7. SmX宽3. 6mX高3. Omm (其建筑面积即等于7. SmX宽3. 6m之积,单元房的建筑面积还可根据需求选用其它尺寸)。参见图4,单元房屋为两个,第一单元房屋的左墙体(参见图1,左墙体上设预留孔 12a、12b)与第二单元房屋的右墙体(右墙体上对应设预留孔)经螺栓连接,且二者之间衬有密封胶垫3。单元房屋为四个;第一单元房屋的左墙体与第二单元房屋的右墙体经螺栓连接,二者之间衬有密封胶垫,第三单元房屋的左墙体与第四单元房屋的右墙体经螺栓连接, 且二者之间衬有密封胶垫,且第三单元房屋和第四单元房屋分别置于第一单元房屋和第二单元房屋的顶板上,第一单元房屋的顶板与第三单元房屋的底板经螺栓连接,二者之间衬有密封胶垫;第二单元房屋的顶板与第四单元房屋的底板经螺栓连接,且二者之间衬有密封胶垫。当然还可以有多种组合方式,可以根据使用需求而加以拼装组合。图4中,第一单元房1和第二单元房2内部根据需求设置隔墙以及在前、后、左、右墙体上预留门洞和窗洞等。图4中,门洞5开在前墙体上,图2中,窗洞4开在后墙体16上 (参见图4)。门洞和窗洞的尺寸按建筑规范根据需求选用。参见图4,第一单元房屋内的隔墙将屋内分隔为厨房、卫生间和客厅(含餐厅)三大部分。参见图4,单元房屋内的墙角处浇注有混凝土 6,混凝土内埋设有下水管道7。下水管道向下伸出底板,向上有30 40cm高度。若采用两层叠加组合时,上、下层的单元房屋的下水管道加以连接即可,单元房屋顶板上设置有围板8。围板8沿单元房屋顶板的四个边缘设置,或者沿顶板及遮阳板的四个外边缘设置。图5示出,本新型组合楼的正立面,该组合楼由8个单元房屋组合而成,该组合楼为四层结构,正中间的部分(横向有五格,指中间一格)为楼梯架设空间。
权利要求1.一种整体移动房,包括,墙体上预留的门洞(5)和窗洞(4),其特征是前墙体(15)、 后墙体(16)、左墙体(12)、右墙体(13)、顶板(11)以及底板(14)围合成为单元房屋,前墙体、后墙体、左墙体、右墙体、顶板以及底板采用钢筋砼整体浇注结构,上述钢筋有三种第一种是平行于正立面的若干正向筋(103),第二种是平行于侧立面的若干侧向筋(101),第三种是沿水平方向均布的若干水平筋(102);且上述所有的正向筋(103)、侧向筋(101)以及水平筋(102)在除开所述预留的门洞和窗洞的其余位置均采用单根钢筋首尾焊接构成, 上述所有的正向筋、侧向筋以及水平筋的交接处采用焊接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整体移动房,其特征是所述顶板(11)还一体化设置有遮阳板(11a)。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整体移动房,其特征是所述前墙体(15)、后墙体(16)、左墙体(12)、右墙体(13)、顶板(11)以及底板(14)的厚度均为120mm或180mm。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整体移动房,其特征是所述所有的正向筋(103)、侧向筋 (101)以及水平筋(102)均为Φ 16mm的螺纹钢筋。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整体移动房,其特征是所述单元房屋的建筑尺寸长X宽X 高为:7. 8mX 3. 6mX 3. 0m。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整体移动房,其特征是所述单元房屋为两个,第一单元房屋 (1)的左墙体与第二单元房屋(2)的右墙体经螺栓连接,且二者之间衬有密封胶垫(3)。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整体移动房,其特征是所述单元房屋为四个;第一单元房屋的左墙体与第二单元房屋的右墙体经螺栓连接,二者之间衬有密封胶垫,第三单元房屋的左墙体与第四单元房屋的右墙体经螺栓连接,且二者之间衬有密封胶垫,且第三单元房屋和第四单元房屋分别置于第一单元房屋和第二单元房屋的顶板上,第一单元房屋的顶板与第三单元房屋的底板经螺栓连接,二者之间衬有密封胶垫;第二单元房屋的顶板与第四单元房屋的底板经螺栓连接,且二者之间衬有密封胶垫。
8.根据权利要求1 7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整体移动房,其特征是所述单元房屋内的墙角处浇注有混凝土( 6 ),混凝土内埋设有下水管道(7 )。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整体移动房,其特征是所述单元房屋顶上设置有围板(8)。
专利摘要一种整体移动房,包括,预留的门洞和窗洞,前侧板、后侧板、左侧板、右侧板、顶板以及底板围合成为单元房屋,前侧板、后侧板、左侧板、右侧板、顶板以及底板采用钢筋砼整体浇注结构,上述钢筋有三种第一种是平行于正立面的若干正向筋,第二种是平行于侧立面的若干侧向筋,第三种是沿水平方向均布的若干水平筋;且上述所有的正向筋、侧向筋以及水平筋在除开所述预留的门洞和窗洞的其余位置均采用单根钢筋首尾焊接构成,上述所有的正向筋、侧向筋以及水平筋的交接处采用焊接连接。它具有抗震性良好、能够整体移动、便于拼装等特点。
文档编号E04H1/12GK202164837SQ201120252510
公开日2012年3月14日 申请日期2011年7月18日 优先权日2011年7月18日
发明者李良元 申请人:李良元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