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竹艺公交车站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65162阅读:33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全竹艺公交车站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全竹艺公交车站。
背景技术
在上世纪八十年代之前,公交车站还仅仅只是用铁丝绑在树上的一块铁皮,锈迹斑斑,十分简陋,就连起码的雨棚都很少。只有在少数车站才拥有琉璃瓦。到了八十年代后期,统一规格的水泥结构和马赛克为主流的装饰使城市公交市政建设上了一个台阶。到九十年代初期又加了一些功能化设计,用简单的木制柜架和玻璃制成的橱窗式的宣传栏陈列着报纸、通告、非商业的广告品。九十年代末是一个飞越,此时人们对审美的需求不断提升和商业化的步伐逐步深入,体现了现代化节奏,带有商业广告陈列功能的合金材料一体式公交车站迅速普及,时至今日成为了主流和标准。近年来城市对美化的标准不断提升,不断细分,其中公交车站是尝试比较多的焦点之一。现有公交车站采用合金材料制成,成本高,生产与回收过程中易产生污染,不符合现在人们对绿色、环保、低碳的生活要求。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全竹艺公交车站,用绿色、环保、低碳、美观、经济的竹子作为原材料,经济实用,生产与回收过程中无污染。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全竹艺公交车站,包括竹制的顶棚、主框架和地基,所述地基埋入地下,所述主框架两侧各设一根主杆,所述主杆的中空部分穿设有钢管,所述钢管的下端与所述地基固定。作为优选,还包括坐凳,所述坐凳与所述主框架固定。作为优选,所述坐凳的边缘由竹杆围成环形跑道状,所述坐凳的表面由竹篾编制而成。作为优选,所述地基埋入地下0. 5m。作为优选,所述地基包括第一钢板、第二钢板和第三钢板,所述第三钢板固定于所述第一钢板、第二钢板之间构成“工”字形结构所述第三钢板的两端分别与所述钢管的下端固定。作为优选,所述顶棚包括竹瓦,所述竹瓦为半圆柱体状,所述竹瓦两两正反相扣连接。 作为优选,所述顶棚的顶部设有屋脊,所述顶棚顶角隐蔽处设有顶射灯,所述顶射灯斜向所述屋脊设置。作为优选,所述主框架的中央设有广告窗。作为优选,所述广告窗的四角各设有一个画布射灯。本实用新型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根据现在人们对绿色、环保、低碳的生活要求,用绿色、环保、低碳、美观、经济的竹子作为原材料,经济实用,生产与回收过程中无污
图1为本实用新型全竹艺公交车站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全竹艺公交车站的侧视图图3为地基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
作进一步描述。图1和图2所示为本实用新型全竹艺公交车站,包括竹制的顶棚1、主框架2、地基 3、坐凳6,所述地基3埋入地下,所述主框架2两侧各设一根主杆4,主杆采用直径为6寸的原竹,垂直于地面,左右对称。所述主杆4的中空部分穿设有钢管5,所述钢管5的下端与所述地基3固定。所述坐凳6与所述主框架2固定,所述坐凳6距离地面0. 5m。所述坐凳6的边缘由竹杆围成环形跑道状,无棱角,所述坐凳6的表面由竹篾编制而成,平滑、舒适、防水。所述地基3埋入地下0. 5m。如图3所示,所述地基3包括第一钢板31、第二钢板 32和第三钢板33,所述第三钢板33固定于所述第一钢板31、第二钢板32之间构成“工”字形结构所述第三钢板33的两端分别与所述钢管5的下端固定。地面挖深50cm,用混凝土浇筑的工字形钢板,形成坚固的基体。所述顶棚1包括竹瓦,所述竹瓦为半圆柱体状,所述竹瓦两两正反相扣连接。利用竹子的天然弧度,将竹子一分为二,均勻的正反相扣,形成如瓦片一样的琉璃状。所述顶棚1的顶部设有屋脊11,所述顶棚1顶角隐蔽处设有顶射灯8,所述顶射灯 8斜向所述屋脊11设置。顶射灯由四个角均勻向内照射,光线沿着屋脊将顶部的轮廓照的棱角分明,在夜间勾勒出优美与神韵的色泽,白天则不影响其美观。所述主框架2的中央设有广告窗7。所述广告窗7内用0. 4cm或者用0. 6cm的有机玻璃,两块相夹,四周有POP扣若干,将画布夹于中层。画布用料可选白布、丝绸、绢布等不同材质,推荐用绢布,其载幅的内容可以是刺绣、书画、风景名胜等。广告窗7周边可以设有竹兰花,此处可用竹刻、竹雕或竹编制成兰花状的隔层,疏密搭配,美观且不挡视线。所述广告窗7的四角各设有一个画布射灯9,画布射灯向中间的画幅照射,与画面呈水平照射,产生柔美的内发光。全竹艺公交车站的制作过程如下选材。选用四年以上五年以下的毛竹为原材料。将毛竹整批放入特制的大水池中。 水中加入1.2%的双氧水。将水加温至沸点,经过50分钟的沸煮使毛竹脱脂、漂白。将毛竹从水池中取出后放置通风有光的地方晒干。约有八成干的时候,将毛竹在烈火中烤焙,使毛竹里面的竹油渗出表皮。然后迅速将毛竹表皮用麻布擦至冷却。这样整根竹材自然油光发亮。这一系列工艺处理是为了让毛竹达到防蛀、防霉、防雨、防晒的作用,提高原竹的坚硬度、使用寿命、以及美观度。组件。地面挖深50cm,用混凝土浇筑的工字形钢板,形成坚固的基体。主杆毛竹中间空隙部分分别植入钢管,下端与地基焊接。顶棚部分采用凿洞式连接法形成框架,屋顶上的瓦片采用原竹对分开,呈二个半圆状,凹凸相扣而成,竹瓦与顶棚之间采用竹钉来固定, 顶棚的四个翘脚与水平面成45度状。广告窗部分采用4cm厚的有机玻璃,之间是一副广告或书画等。广告与主框架之间的固定采用毛竹直挡法给予固定,广告位下方离地50cm以上处围绕整个主杆设置宽度为50cm左右的公共坐凳,坐凳与主框架之间均有毛竹的垂直点形成若干个小柱子,像桥墩一般作支撑固定。拼装。整个毛竹的公交车站的结构分三个组件合成,最后从底向上进行组合,三个主要组件采用木螺丝来固定,组件完毕。最后刷一道透明的保护漆,能更加加强防水、防晒的作用,也能提高美观度。各个组件的主要连接处都是采用内填木头的暗接口组成和凿口接口组成。从顶棚到地基成为一个相当坚固的整体。经实践测试得出结论,能抗横向冲击约IOOOkg的冲击力,支撑力度能达约2000kg的重量,能抗台风,而该竹结构的顶棚的重量约低于300kg。原材料竹杆的一个制作单位约为4米,因考虑竹子的末削的极限,如需要更长, 可结合实际用双单位,四单位的大型车站。顶棚檐高,280cm至300cm最佳;顶高,70cm至 IOOcm最佳;檐边伸,150cm以上;檐宽,150cm最佳。全竹建筑不应仅仅出现在公园里供人观赏,而是要与公交车站这样的实体化相结合,全竹艺公交车站将形成一道独特的风景线,经过专业的工艺美术设计更加呈现出线条流畅、娴娜多姿、古色古香的效果。现代人们对于竹子的喜爱表现的越来越强烈。而在各大城市目前均无出现成批量、大规模、统一规格的竹艺公交车站。全竹艺一体化更是没有出现。对公交车站的原材料比用于室内装饰以及工艺品的原材料在处理上要求更为严格。脱脂、漂白的工艺起到了防蛀、防虫、防霉的效果。它是一个完整的公交车站,是一个具有使用价值的设施,也是一件坐落在城市景区之中的大型的工艺品。它的材料的获得相当便利和原生态环保。易大批建造,不受地区和时间的限制,具有可再现性,满足了市民与游客对美的需求,且使用年限在7年以上,具有相当高的性价比。
权利要求1.全竹艺公交车站,其特征在于包括竹制的顶棚(1)、主框架( 和地基(3),所述地基C3)埋入地下,所述主框架( 两侧各设一根主杆G),所述主杆的中空部分穿设有钢管(5),所述钢管(5)的下端与所述地基(3)固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全竹艺公交车站,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坐凳(6),所述坐凳(6) 与所述主框架O)固定,所述坐凳(6)距离地面0.5m。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全竹艺公交车站,其特征在于所述坐凳(6)的边缘由竹杆围成环形跑道状,所述坐凳(6)的表面由竹篾编制而成。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全竹艺公交车站,其特征在于所述地基( 埋入地下0.5m。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全竹艺公交车站,其特征在于所述地基(3)包括第一钢板 (31)、第二钢板(32)和第三钢板(33),所述第三钢板(33)固定于所述第一钢板(31)、第二钢板(32)之间构成“工”字形结构所述第三钢板(33)的两端分别与所述钢管(5)的下端固定。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全竹艺公交车站,其特征在于所述顶棚(1)包括竹瓦,所述竹瓦为半圆柱体状,所述竹瓦两两正反相扣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全竹艺公交车站,其特征在于所述顶棚(1)的顶部设有屋脊 (11),所述顶棚(1)顶角隐蔽处设有顶射灯(8),所述顶射灯( 斜向所述屋脊(11)设置。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全竹艺公交车站,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框架O)的中央设有广告窗(7)。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全竹艺公交车站,其特征在于所述广告窗(7)内设有两块有机玻璃,两块有机玻璃之间夹有画布。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全竹艺公交车站,其特征在于所述广告窗(7)的四角各设有一个画布射灯(9)。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全竹艺公交车站,包括竹制的顶棚、主框架和地基,所述地基埋入地下,所述主框架两侧各设一根主杆,所述主杆的中空部分穿设有钢管,所述钢管的下端与所述地基固定。本实用新型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根据现在人们对绿色、环保、低碳的生活要求,用绿色、环保、低碳、美观、经济的竹子作为原材料,经济实用,生产与回收过程中无污染。
文档编号E04H1/12GK202215011SQ201120275358
公开日2012年5月9日 申请日期2011年8月1日 优先权日2011年8月1日
发明者吕安全, 蒋慧荣 申请人:吕安全, 蒋慧荣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