淋浴房前侧底梁型材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66884阅读:27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淋浴房前侧底梁型材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型材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应用于淋浴房前侧底部的底梁型材。
技术背景所谓独立淋浴房,简单来说就是独立的、可移动的淋浴房间。以往人们多是简朴地在卫浴间的地板上垒起一道小砖墙,使某块角落成为沐浴的地方,或者用玻璃门在卫浴间里隔出一块沐浴区,或是干脆装上浴缸,浸浴或站浴,但是这些方式都有其缺点。而具有独立功能的可移动淋浴房如今为现代人提供了一种利便的沐浴解决方案。现代的淋浴房外型精致,具有现代感,越来越多样化的淋浴房呈现了各式各样的风格,有的纯粹由玻璃构筑,简洁之中带有通透的空间感;有的由经由特殊处理的木纹塑料板架构,原始中透露着天然的气味。但较为普遍的是钢化玻璃与铝质型材组成的淋浴房。现有淋浴房底部的底梁大多采用截面类似于矩形或者外凸的弧形型材,这类型材结构复杂,生产制造不方便,且安装使用后,淋浴房内部的地面不易清理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淋浴房前侧底梁型材,它结构简单合理,生产制造方便, 正对淋浴房内部的面为线条柔和的曲面,清理方便。为了解决背景技术所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它包含型材本体,沿型材本体长度方向,不同位置具有相同的横截面;所述的型材本体的底面两侧在同一水平位置分别设置有第一平面和第五平面,第五平面外端点垂直连接有第四平面,第四平面的顶部通过第三弧形面与第三平面连接,第三平面与第二弧形面连接,第二弧形面的圆弧中点正对第五平面的内端点,第二弧形面通过第二平面与第一弧形面连接,第一弧形面与第一平面连接。所述的第二弧形面的内壁上均布数道凹槽,且凹槽的长度与型材本体的长度相寸。所述的第一平面、第一弧形面、第二平面、第二弧形面、第三平面、第三弧形面、第四平面、第五平面的长度与型材本体的长度相等。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合理,生产制造方便,正对淋浴房内部的面为线条柔和的曲面,清理方便。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截面图,图3为图2的仰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图1-图3,本具体实施方式
采用以下技术方案它包含型材本体1,沿型材本体1长度方向,不同位置具有相同的横截面;所述的型材本体1的底面两侧在同一水平位置分别设置有第一平面2和第五平面9,第五平面9外端点垂直连接有第四平面8,第四平面 8的顶部通过第三弧形面7与第三平面6连接,第三平面6与第二弧形面5连接,第二弧形面5的圆弧中点正对第五平面9的内端点,第二弧形面5通过第二平面4与第一弧形面3 连接,第一弧形面3与第一平面2连接。所述的第二弧形面5的内壁上均布数道凹槽10,且凹槽10的长度与型材本体1的
长度相等。所述的第一平面2、第一弧形面3、第二平面4、第二弧形面5、第三平面6、第三弧形面7、第四平面8、第五平面9的长度与型材本体1的长度相等。本具体实施方式
结构简单合理,生产制造方便,正对淋浴房内部的面为线条柔和的曲面,清理方便。
权利要求1.淋浴房前侧底梁型材,它包含型材本体(1),沿型材本体(1)长度方向,不同位置具有相同的横截面;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型材本体(1)的底面两侧在同一水平位置分别设置有第一平面( 和第五平面(9),第五平面(9)外端点垂直连接有第四平面(8),第四平面(8) 的顶部通过第三弧形面(7)与第三平面(6)连接,第三平面(6)与第二弧形面( 连接,第二弧形面(5)的圆弧中点正对第五平面(9)的内端点,第二弧形面( 通过第二平面(4) 与第一弧形面C3)连接,第一弧形面(3)与第一平面( 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淋浴房前侧底梁型材,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二弧形面(5)的内壁上均布数道凹槽(10),且凹槽(10)的长度与型材本体(1)的长度相等。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淋浴房前侧底梁型材,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平面O)、第一弧形面(3)、第二平面0)、第二弧形面(5)、第三平面(6)、第三弧形面(7)、第四平面(8)、 第五平面(9)的长度与型材本体(1)的长度相等。
专利摘要淋浴房前侧底梁型材,它涉及型材技术领域。它的型材本体的底面两侧在同一水平位置分别设置有第一平面和第五平面,第五平面外端点垂直连接有第四平面,第四平面的顶部通过第三弧形面与第三平面连接,第三平面与第二弧形面连接,第二弧形面的圆弧中点正对第五平面的内端点,第二弧形面通过第二平面与第一弧形面连接,第一弧形面与第一平面连接。它结构简单合理,生产制造方便,正对淋浴房内部的面为线条柔和的曲面,清理方便。
文档编号E04C3/02GK202299115SQ20112032555
公开日2012年7月4日 申请日期2011年9月1日 优先权日2011年9月1日
发明者朱国华 申请人:朱鹤林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